第10章 感謝

為什麽“感謝”有效

感謝之所以是一種有效的行為,是因為它表達了我們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之一:感激。感激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一種真實的情感,無法渴求,也無法苛求。你要麽感覺到別人的感激之情,要麽沒有感覺到。但一旦有人做了一些對你友好的事情,他們總是希望你能夠感激他(或她)。而你一旦沒有去表達這種情感,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就會大大貶值。回想一下你上次送人禮物時的情形,如果對方忘記向你表示感謝,你會怎麽看?你會覺得他們是好人嗎?還是會把他們看成不知好歹的混賬東西?

感激是一種十分複雜的情感,所以表示感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經常會被理解成一種順從的行為,甚至讓人感覺有些屈辱。或許正因為如此,許多家長才會不斷地提醒自己的孩子要學會說“謝謝”。而對於那些充滿叛逆的孩子,這恐怕是最難教的事情之一。

還有,說聲“謝謝”是一種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基本的禮節。跟大多數禮節一樣,它可能是非常程式化的,而且也不一定非常真誠。我們每天都會不假思索地說聲“謝謝”,甚至會不自覺地把它當成談話過程中的一個停頓語。比如,很多人會在電話結束的時候向對方說聲“謝謝”,這時我們甚至不會意識到,這裏的“謝謝”其實就是“就這樣吧,不要再說了”的同義語。但這聲“謝謝”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至於經常會令對方表示服從。

關於“謝謝”,最讓人高興的一點就是,它可以讓那些本可能引發無窮爭論的討論戛然而止。當別人向你說聲“謝謝”之後,你還能做什麽呢?你不可能跟他們大吵一番,也不可能拚命證明對方錯了。

你也不可能因此勃然大怒,或者是不理睬對方。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說出這世界上最動聽、最優雅的三個字:“沒關係。”相信任何人都不會討厭聽到“謝謝”二字的。

一定要學會經常說“謝謝”。因為你在接下來的最後兩個步驟:跟進和前饋當中都會用到它們。但首先,還是讓我們來做幾個練習吧。

給自己的感激度打個A+

記得有一次,我乘飛機前往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就在快到機場的時候,飛機突然猛烈地顛簸了一下——是那種非常劇烈的顛簸,許多人都嚇得趕緊一把抓住嘔吐袋,還有很多人立刻想到了死。飛行員打開了廣播係統,用他那特有的查克·葉格[19]式口音平靜地告訴大家,飛機剛剛出了點“小問題”。起落架出了問題,飛機必須在機場上空盤旋幾圈,直到飛機的燃料用盡,這樣才能平穩著陸。要知道,在空中盤旋,等待燃料耗盡並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這個時候,當你開始告訴自己“我可能會死”的時候,你就會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你會問自己:“我還有什麽遺憾呢?”

至少我是這麽想的。我想到了很多人一直都對我很好,可我卻從來沒有認真地感謝過他們。

我告訴自己:“一旦飛機著陸,我會立刻向這些人表示感謝。”這種想法並不奇怪。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在參加父母喪禮的時候,許多人內心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能在父母生前對他們表示感謝,沒能感謝他們多年來為自己所做的一切。

最終,飛機安全著陸。(請相信,我當時立刻向飛行員和機組人員表示了感謝。)到達酒店房間之後,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給那些幫助過我的人寫感謝信——我寫了至少有50封。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變成了“致謝問題”的高手。多年以來,我總是會通過電子郵件、信件還有研討班的方式感謝人們。每次打電話的時候,我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不是“再見”,而是“謝謝你”。這是我的真心話。在“學會感激”這個問題上,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原教旨主義者。我甚至列出了一張名單,上麵寫了我生命當中最應該感謝的25個人。我還把他們的名字用金字刻下來,為他們專門定做了證書,上麵寫道:“謝謝你。你是我生命當中最應該感謝的25個人之一。”

我意識到這種做法可能有些極端,但我覺得它並沒有什麽不妥。我在很多方麵都做得不夠,但在感激別人的問題上卻是不遺餘力。我把感激看成是一筆資產,而把不懂得感激,看作是一項非常嚴重的人際障礙。所以,在“感激”這門課上,我給自己打了個A+。

這也應該是你的目標。

你可以從下麵的練習開始。(值得高興的是,你並不需要像我那樣,感受大難臨頭時腎上腺急速奔湧的經曆。)

無論你的人生已經走了多遠,都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誰對你的成功幫助最大?寫下你想到的25個名字。問問自己:“我是否已經向他們表示了足夠的感謝?”如果你跟我們其他人一樣,你可能也會意識到,自己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做得同樣不夠。

在采取任何行動(包括開始閱讀本書的下一章)之前,給所有這些人寫一封短信表示感謝。

這並不隻是一個讓你和其他人感覺良好的練習,寫封短信可以強迫你意識到,你並不是單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眼前的成就的。在這一路當中,你一直都在得到別人的幫助。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它可以迫使你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長項和不足。畢竟,當你向某個人表示感謝的時候,你首先必須承認自己的確需要幫助——這也正是一個指出你不足的方式。如果不是在某個領域有所不足,你就不會需要別人的幫助。不妨把這看成是撰寫感謝信時的一個副產品,它可以幫助你看清楚自己的弱點(這個弱點可能比你想象的還要“弱”)。

就在寫下這些文字的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告訴人們要學會感激,其實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甚至會讓人感覺有些像陳詞濫調。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都已經忘記了該做這件事情。

最終,你會發現,表示感激其實是一種天分——一種不亞於智慧、自我認識和成熟的天分。

我的一位律師朋友有一次在一個州最高法院打官司,他最後並沒有贏,但那位法官卻把他拉到一邊,表揚他的辯護狀寫得非常好。“雖然它們最終並沒有說服我,”法官說道,“但你的辯護狀讀起來讓人愉快。”

我的朋友向法官表示感謝,並解釋說,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自己在巴黎讀書時的那位英文教授。那位教授曾經多次把他留下來,強迫他把文章寫得更加簡潔一些。

“你感謝過他嗎?”富有智慧的法官問道。

“沒有,”我的朋友說道,“我已經20年沒跟他交談了。”

“或許你應該謝謝他。”法官說道。

就在當天晚上,這位朋友給那位仍然在聖母大學教書的教授寫了封感謝信,並把整個故事告訴了他。

一個星期之後,教授回信了。在信中,教授說這位朋友的感謝信寫得非常及時。此前,教授一直在掙紮著批閱幾十篇學期論文。他一邊批改,一邊開始為學生們的論文水平感慨不已,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花費那麽多時間去閱讀、修改這些論文到底值不值得。教授在回信裏寫道:“你的信,讓我意識到了,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就是一封感謝信的優雅和美妙之處。如果你能給自己的感激度打個A+,絕對不會產生任何不好的結果。這樣做隻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