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看待自身問題

一位心理學家的手記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對異地戀情侶,男人為了女人放棄了工作三年的崗位,來到女人所在的城市重新尋找工作,女人又感動又內疚,總覺得是自己拖累了男人,所以對男人無比體貼,百依百順。後來,男人因有了新的戀愛對象,移情別戀,向女人提出分手。兩人分手後,女人並不怨恨男人,相反,她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所以導致戀情以悲劇收場。女人曾經借給男人3萬元錢,雖然女人自己也遇到了難事,生活困窘,但她一直沒有向男人開口要回那筆錢。她認為錯在自己,根本沒有理由去要回那筆錢。

在這段戀愛關係中,女人雖然受到了很大的情感傷害,但她的心裏始終有一個想法:如果他沒有因為自己離開原來的城市,後來的一切都不會發生。他們不會因遇到日常生活中瑣碎的事而爭吵,他也不會遇見另一個女人,他們自然就不會分手。因為男人曾經為她付出過,所以,她覺得男人才是受害者,而自己就是罪魁禍首,她實在不能找男人要回屬於她的財產。最後,在萬般無奈之下,她詢問自己母親的看法。母親說:“他為你做了那麽多,你這就當作是給他的回報吧。既然你以前已經做了好人,你現在去要錢反而顯得你很小氣。”就這樣,本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事情在女人愧疚感的操縱下不了了之,女人隻能獨自承受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傷害。

案例中,女人這種事事都認為自己不對的想法所引起的情緒,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負罪感”。這種情緒伴隨的觀念往往是:“都是因為我的錯,所以……”這種觀念會導致人們心裏產生一種很不好的感受。

當負罪感產生時,通常都是因為我們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情或者說過的某些話感到負有責任,覺得不該這麽做或者不該這麽說。我們所批判的不僅是我們的行為,同時還批判了我們整個人。

“如果……那麽……”的思維方式是造成罪責歸己誤區的重要原因,比如“如果我再仔細一點,這道題目就不會錯了”“如果我再瘦一點,那麽男朋友就不會離開我了”“如果我比別人多工作幾個小時,那麽我一定會得到提拔”。這種思維誤區的危害在於它和現實無關,隻存在於主觀的推理之中,從而嚴重影響到了自尊和自信。如果你發現自己也陷入了這種思維誤區,你就應該明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完美,不存在沒有任何瑕疵、不需要任何改進的東西。就像沒有一個人會同時成為完美的職場強人、完美的伴侶和完美的家長一樣。即使是那些我們公認的天才,也不可能將自己創作的音樂作品、拍攝的電影、創作的小說或者技術發明視為完美,因為除了自身的局限性以外,還有很多不能被我們所掌控的外部因素。

當我們繼續挖掘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都是我不好”這樣想法的原因時,不妨先來了解一個針對美國大學生的調查。研究人員要求學生們記錄下一件“給他人帶來巨大喜悅的事情”,結果十分有意思:學生們對自我的不同看法明顯地影響到事件的敘述。那些具有高度自信的學生描述的情形多是基於自己本人的能力給他人帶來快樂;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記得更多的是分析他人的需求,在意他人的感受,他們強調的是利他主義,而充滿自信的學生則強調的是自己的能力。

由此可見,缺乏自信的人總是會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從而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和正常需求,並進而轉變為一種心態:一旦事情出了紕漏,就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因自己沒有滿足他人的需求而自責。盡管這種“老好人”的做法比起那些具有自我意識的人的做法來說並沒有攻擊性,但他們卻為此付出了高昂的精神代價,他們更容易出現自我懷疑和抑鬱情緒。

你是不是發現自己回到家中也不敢讓自己鬆懈下來,不能放鬆地躺在沙發上休息,而是一點一點地拾掇著,總感覺有做不完的事。你開始責備自己,對自己不滿——“你總是不能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別人似乎沒有這些問題:她們可以輕鬆地減肥,定期健身,人際關係處理得很好,與戀人恩愛有加,房子和孩子都收拾得幹幹淨淨,這使得你感到很內疚。

是時候改變這一切了,否則你將永遠無法真正感覺到安全和自信。你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譴責究竟有什麽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自責並不利於我們自信心的建立,相反會給我們的心靈增加負荷,讓我們飽受內疚感和羞恥感的折磨。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強自我意識,告別“我後悔”“我應該”“我不喜歡自己”的思維方式。

1.做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把注意力從那些讓你自責的事情上移開,做一些別的事情,尤其是隱藏在你內心深處、你非常想做的事情,比如聽一場音樂會,組織一場聚餐,去某個地方旅遊,甚至僅僅是關掉手機,全神貫注地閱讀一部小說。重要的是去做能夠讓你全力以赴、忘我投入的事情。不在乎結果,無所謂成績,因為認真、熱情地做一件事情的過程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證明: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項工作中去的人,不論在精神上,還是在體能上,都比不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更為健康,並且可以消除人們對自己的不滿情緒。心理學將這種狀態稱為“意識流”,即人們在這種狀態下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

2.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我們所說的“幫助別人”,並不是隻關注別人的需求,無條件地付出,而是以自己的熱情和能力給予他人適當的援助。這樣做可以讓你找到自我滿足感。美國的心理學家發現,樂於助人的行為會長期增強免疫力,保護助人者免受疾病困擾,保持自我價值。在美國的一項調查中,來自不同社會救援組織的幾千名會員以及專職工作人員參與了調查,當他們被問及“在為他人服務時自己能從中得到什麽”時,被詢問者一致回答是:“精神快感、充實能量以及增強自信。”這些社會工作者中的絕大部分感覺和以前的生活相比,心態顯得更滿足、更平衡,也感到更幸福。

總之,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在各種事情中應負的責任,切勿盲目誇大自身的“破壞力”。除了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之外,還要認識到其他因素,這樣,我們的自信心才能受到保護,也能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挫折,擺脫負麵情緒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