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於事事完美,就會成為情緒的奴隸

曾經有個國家做過這樣一個調查研究,題目是“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研究機構在報紙上發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萬的信函飛到了報社。報社組織了一個評選委員會,想看看民眾中對於幸福、對於誰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樣的答案。最後,按照得票的多少,第一名是給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後懷抱嬰兒的媽媽;第二名是給病人治好了病後目送那個病人遠去的醫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灘上自己築起一個沙堡,夕陽西下的時候,這個孩子看著自己築起的沙堡時露出自得其樂的微笑;第四名是給自己的作品畫上句號的作家。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這四種幸福我們每個人都部分地或者全部經曆過。當我們遇到這些幸福的時候,我們可曾細細體會過幸福?如果沒有,那究竟是世界錯了,還是我們自己錯了?是什麽讓我們孜孜以求的幸福感離我們如此遙遠?

根據心理學行為療法理論,幾乎所有驚慌、沮喪和憤怒的情緒,都來自人們把原本理性的希望、期盼和目標,轉為絕對不能改變的內在要求和命令。這種要求和命令會讓我們希望事情完全按照我們的意願發生,並且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都有這樣的過分要求,一旦無法滿足,失望和煩惱就產生了。

為了達成某種要求和目標,我們通常會費盡心思地控製自己或者他人。比如說,媽媽期待孩子專心做作業,可那個調皮的小男孩一會兒也安靜不下來,不是要看電視就是滿屋子亂跑,做作業也是敷衍了事。媽媽因此非常生氣,覺得這孩子“怎麽這麽不讓人省心呢”,於是開始采用威脅、恐嚇、**等手段,最後還可能發展成武力控製。

這種由於絕對的內在要求和期待沒有得到滿足而采取的控製手段,在大人看來是有道理作為支撐和依據的。他們說:“難道讓孩子好好學習有錯嗎?”可讓他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麽孩子就那麽固執、不肯聽話呢?其實,真正的原因就在於,孩子感到這些道理他們都懂,但是他們不喜歡家長這種讓他們“就範”的手段和作風,因為它喚起的是孩子的羞恥感和自卑感,他們總感覺自己是被置於錯誤或者不夠好的一方。

非理性的內在要求和期待不僅僅施加於他人,同樣也會強加於自己身上。比如因為期待自己的演講獲得巨大成功,期待得到聽眾們的好評,結果我們就容易變得十分緊張,以至於上台時無法表達,忘記了要講的內容。常常有作家因為過分期待自己的作品受到讀者喜歡,結果因為焦慮導致靈感缺失,無從下筆,總覺得自己寫得不好,總是擔心寫出來的東西不符合讀者的口味。

一旦人們執著於要求和期待,希望事事都能完美,就會成為情緒的奴隸,就會讓衝動、憤怒、失落、絕望等負麵情緒占據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呼吸變得短淺而急促。我們連自己都找不到了,還能做什麽,還能收獲什麽呢?

美國的一份日報《今日美國》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對於真正追求完美的人,一天24個小時遠遠不夠:30分鍾進行健身訓練;45分鍾用於清潔身體;2—4個小時留給家人;一般用45分鍾讀報;2—4個小時看電視;1—2小時花在交通上;7—10小時用於工作;另外1—2小時用於做家務;50分鍾用於**或與伴侶交流;2—3個小時用餐;大約8個小時睡眠。此外,我們還得找時間用於閱讀最新的小說、進修充電、聽音樂、和朋友聚會……總的說來,根據美國的記者們計算,一天42個小時最為理想。

由此可見,對自己要求過高的人往往給自己施加了不必要的壓力。由於自我期待,他們總是督促自己向最好的成績努力,然後陷入一種惡性怪圈:因為沒有人可以永遠不經曆失敗,一旦他們自己設定的目標無法實現,就會感覺沮喪。研究結果表明,這類人更容易出現意誌消沉、頭痛、胃痛、背痛以及患抑鬱症。

你可能會說,我並不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我隻是對自己要求高一點而已。那麽,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心理測試,看你對自己的要求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如果你對一種觀點“完全讚同”,得+2分;如果“很大程度上”表示讚同,得+1分;如果“不置可否”,不得分(0);假如“不太讚同”這種說法,則減去1分(-1);假如這個說法根本不適合你,減2分(-2)。

1.如果我不對自己提出高要求,就有可能墮落到不求上進的人群中。

2.如果我出了差錯,別人可能會降低對我的評價。

3.如果我不能盡善盡美地完成一件事,那麽著手去做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4.如果我犯了一個錯誤,我就會感到十分不安。

5.如果我全力以赴,我所設想的計劃應該都能成功地完成。

6.如果我表現出弱點,就會感到羞恥。

7.我不能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

8.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他人,我都不能容忍一般的成績。

9.如果我沒有做成某件事情,或者不能完成一項計劃,我就會感到內心過意不去。

10.倘若我因為沒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而自責,這種自我批評有助於我將來取得更好的成績。

統計一下,正負分相抵後得出最後分數。分數越高,說明你的完美主義傾向越明顯。如果你得到的是10個+2分,那麽你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設定的目標,嚐試從你目前所處的高壓下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