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告別焦慮思維:以平靜心麵對紛擾世事 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

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淡之美,某種程度上接近於古人所說的禪,而那些禪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實際上就是在追求這種淡之美的境界。

淡了,也就是放得開了,放得下了,心裏沉甸甸的東西少了,負擔、包袱輕了,辦事不必掂斤播兩,交往用不著患得患失。不要視什麽都是生命,失去了就活不下去。承受力也加強了,心胸開闊了。淡了,也就不固執,不鑽牛角尖了,失去了那份倔強和要強,也就會生活了,對自己會嗬護了,知道平息自己急促的呼吸,舒展自己緊張的肌肉,調整自己的心態。

淡了,得不到的、失去的,就讓它隨風去吧,風還會刮來你沒想到的東西。人生有多少得失在不經意間。沒有耿耿於懷、氣流不暢的感覺了,腦子裏舊的東西停留得很短,眨眼便會打開心結。你的眼淚從此更加值錢,梨花帶雨那也是對生活的調劑。

淡了,並不是空殼般地活著,而是充滿寬容地活著。傷感、委屈沒有了,淡漠給你帶來的是意想不到的快樂。那些得意、傲慢、迷茫、沮喪、焦慮甚至絕望,再也無法影響自己。沒有了失望和遺憾,沒有了緊鎖眉頭的歎息,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苛求了。看淡了,才能超然物外。雖然世人都知道名利隻是身外之物,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躲過名利的陷阱,一生都在為名利所勞累,甚至為名利而生存。一個人如果不能淡泊名利,就無法保持心靈的純真。終生猶如誇父追日般逐光芒四射的朝陽,卻永遠追尋不到,到頭來隻能得到疲累與無盡的挫折。其實靜心觀察這個物質世界,即使不去刻意追趕,陽光也仍舊會照耀在我們身上。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和居裏夫人,對大多數人所積極追求的名聲、富貴或奢華都看得非常淡,也因此留下了無數的佳話。盡管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卻說,除了科學之外,沒有哪一件事物讓他過分喜愛,而且他也不過分討厭哪一件事物。據說在一次旅行中,某艘船的船長為了招待愛因斯坦,特意讓出全船最精致的房間等候他,愛因斯坦竟然嚴詞拒絕了。他表示自己與他人並無差異,所以不願意接受這種特別優待。這種虛懷若穀、坦然率真的人品,成為許多人誠心敬佩的對象。

居裏夫婦在發現鐳之後,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來信希望了解提煉的方法。居裏先生平靜地說:“我們必須在兩種決定中選擇一種:一種是毫無保留地說明我們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煉方法在內。”居裏夫人做了一個讚成的手勢說:“是,當然如此。”居裏先生繼續說:“第二個選擇是我們以鐳的所有者和發明者自居,但是我們必須先取得提煉鈾瀝青礦技術的專利執照,並且確定我們在世界各地造鐳業上應有的權利。”取得專利代表著他們能因此獲得巨額的金錢,過上舒適的生活,還可以留給子女一大筆遺產。但是居裏夫人聽後卻堅定地說:我們不能這麽做。如果這樣做,就違背了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初衷。

她輕而易舉地放棄了這唾手可得的名利,如此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使人們都能感受到她不平凡的氣度。她一生獲得各種獎章16枚,各種榮譽頭銜117個,自己卻絲毫不以為意。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性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學會剛剛獎給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連忙問她:“居裏夫人,那枚獎章是你獲得的極高的榮譽,你怎麽能給孩子拿去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一樣,隻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兩位科學大師的非凡氣度為拚命追求名利的世人留下了一麵明亮的鏡子。一個人如果擁有一顆純真的心靈,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之中盡了全力,他的成就自然而然就會顯現出來,他理所當然地可以得到應該得到的榮耀。淡泊名利、無求而自得才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起點。

“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隻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人,不必那麽拚死拚活地去爭去搶,去煩惱、去痛苦。看淡一切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情懷。不為俗事所憂,不為物欲所累。有人說過:“快樂,不是你得到的太多,而是你計較的太少。”

淡泊,是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與豁達,一種屢經世事變遷後的成熟與從容,一種大徹大悟的寧靜心態。真正淡泊的人,才會坦誠地麵對自己、麵對世界,坦誠地麵對人生、麵對感情。真正學會淡泊的人才會做到“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卷雲舒”,而永遠保持一個真實的自我。

縱覽人生,我們不難發現,淡泊猶如一顆耐嚼的橄欖,品味越久,感悟便越多,意味也越悠長。因為淡泊滲透於人生的點滴之中,淡泊是縈繞在人們心靈深處那餘音嫋嫋的古韻詩情。

淡泊是善於把握人生的勇者和智者,在滄海桑田變幻過程中領悟人生的禪機。元末明初的道士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奪取元朝江山,建立霸業之後,卻拒絕分封,悄然棄官,再度隱匿山林。他的豁達,他對人生的感悟,最終使他遠離殺身之禍。看來,人生淡泊,也是一種福分。

人生之路並不都是充滿陽光鮮花的大道,有時也會有溝溝坎坎、磕磕絆絆,許多的成敗得失,並不都是我們能預料到的,也不是我們都能夠承擔得起的,但隻要我們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後的坦然,得到的也會是一種快樂。生命是一種緣,你刻意追求的東西也許終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許的燦爛,反而會在你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