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第二步:優化認知習慣2

二、知識來源於朋友

那天我跟一個我授課的學生一起回家,我搭他的車,在課上他非常謙遜,也特別有**,總是不斷詢問我各種關於創業創新的問題。一起坐車回家,其間我隨口談起了我兒子最近老在咳嗽,偶爾還會哮喘,非常頭疼。

學生在路上就開始跟我傳授,到底應該怎麽去治療咳嗽。他竟然是中醫世家的子弟,也是國內一支傳統中醫大師的嫡傳弟子,家中幾乎從不去醫院看病,自己基本上都能夠解決。

他跟我講孩子的病,一個問題出在消化積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外感風寒。其實,大多數孩子的咳嗽就在於這兩個問題。你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一般常見病都沒有了。他勸阻我買藥,並傳授我怎麽去做山楂酪,安全又有效,解決孩子的積食問題,另外一定要注意別讓孩子出汗的時候受寒,那樣就特別容易感冒。在這一路下來,感覺自己對孩子長期咳嗽的焦慮一下就沒有了,如果我不與其同行,不在路上分享我最近的焦慮,我可能也得不到這些知識,而我們隻存在課堂上的師生關係。

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在你身邊就有這樣優秀的朋友,他們掌握著你不了解的知識,當你和你的朋友們進行交流,讓他們分享他們自己最擅長的一個點時,你收獲的知識就在成倍地增加,朋友們的知識能夠幫助你突破認知的邊界和慣性。

後來我又讓這個朋友在我們的社群裏和大家分享了他的養生學問,包括職業人特別容易犯的痛風怎麽解決,慢性咽炎怎麽解決,焦慮抑鬱症怎麽解決,等等。有一個同學在群裏問,最近處在焦慮近抑鬱的階段怎麽辦?這位朋友說對於焦慮抑鬱症也不要慌張,這是因為肺、脾胃出了問題,過度思慮引起,有方法調節就好,他給出四個方法:1.運動調整(雙手空抓);

2.強迫自己笑(調動陽氣);

3.怒生(釋壓);

4.調養(揉丹田,春陽氣升灸關元,晚不灸冬不灸)。

講完,群裏很多人都說我們都有一定程度焦慮,現在聽完覺得有解決方法了。

另外一個男講師問,總是喉間有痰,有慢性咽炎能治嗎?朋友說慢性咽炎治療方法:

1.聲音按摩,不舒服時做喉間吞吐聲,如俄語發喉間顫音;2.揪痧,揪喉間位。咽炎是因為喉位置氣血不通,經絡淤堵,所以自行刮痧,讓淤堵通暢;

3.用青橄欖泡冰糖含服,可潤喉潤肺;4.鷹爪掐咽喉兩側,手抓喉結放鬆抖。

你看這就是我們所不知道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困擾我們很久的問題。這樣一次搭車,通過我把朋友的優勢進一步放大,把他的知識傳遞給了更多需要的人,現在,大家都把這個朋友當作生活中的一個寶。

三、知識來源於書籍

我很喜歡看書,書籍對我建立自己的知識係統應該說影響是最持久的。不過,同樣喜歡看書的人,每個人通過書籍獲取知識的價值卻各有不同。

很多人看書都是看信息。看完之後,其實並沒有得到什麽收獲。所以他們並不知道裏麵的道理,也沒有形成自己看世界的態度和自己的認知能力。其實,當知識能夠沉澱在你腦中或者沉澱在你的心裏,並且能夠產生一些好的價值,這才叫獲取知識。所以,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讀書方法。

讀書讀三遍。

第一遍叫略讀,翻翻目錄,快速過一遍書的內容,了解整個書的框架,裏麵有可能有哪些是過去我不了解的,對我的吸引力會有多大。

第二遍開始精讀,在精讀的時候,習慣拿筆在書上進行標識,比較好的段落在書上畫出來,如果覺得未來可能用得上的,就在旁邊加上注釋,在哪裏,怎麽用,或者這個段落讓我產生了哪些啟發和聯想,就在邊上做上批注。這些地方往往就會形成你的思考和判斷。第一遍讀書講的是知,第二遍就是識。我們讀書就是有一個從知到識的一個過程。

有時候為了鞏固知識對自己產生的啟發,我還會做對這本書的第三遍解讀,就是寫一篇讀書筆記,這本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什麽?它跟之前閱讀過的書籍相比帶來的新知是什麽?給我的啟發是什麽?在未來哪些領域這樣的新知是可以運用到的。所以,我發現自己讀書那個“識”

的部分都變成了內在一個獨特的能力,就是把書中內容工具化、模型化,通過整合優化之後再傳遞出來,帶給他人以幫助。

我的朋友樊登也愛讀書,但他特別厲害的是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成了商業,每周讀一本書,然後把他對書的看法和見解說給讀者聽。他讀書主要選擇三類書籍:家庭、親子和經營,這三類幾乎每個家庭都需要。我認真聽過他的讀書節目,做得特別好的點在於共情,樊登總是能把書中的知識,結合生活中特別樸素的道理,或者,用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表達出來,讓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

樊登說,讀書一定是解決問題的,所以選擇讀給大家聽的書一定是解決大家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棘手的一個問題,比如點擊率最高的《正麵管教》就是告訴大家如何與孩子溝通;《親密關係》就是解決夫妻之間如何相處;《非暴力溝通》就是怎麽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所以,共情和解決問題成為“樊登讀書”為什麽那麽受歡迎的“秘密”。

樊登把他的知識傳遞給了其他人,而其他人如果沒有思考和運用,就可能純粹是堆積信息,還會喪失自己讀書的樂趣和思考。一旦聽完之後還會反過來再去書中求真,還能將對自己最有啟發的部分用於生活,那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

大部分的書籍翻完就可以了,因為裏麵沒有新知,對你來說可能就是起到信息獲取的作用,類似於大數據的功能。但是總是有那麽一部分書是可以給到你精神和行動層麵的啟發、促進,你需要對這部分做一個篩選。多讀幾遍、反複讀、寫讀書筆記,在以後的文章或者演講中反複引用。這樣,書籍中的內容已經變成了你自己的內容,別人的輸出成為你的輸入,消化之後,真正成為你自己的知與識,形成你自己的獨立判斷和主張,讓你對事物有更全麵的看法和認知,也會讓你的選擇更果斷。

我想這才是書籍對我們最大的意義!

四、知識來源於實踐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知識來源於實踐。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從根本上不是來自外在,無論朋友、家人,還是書籍,都是外在的輸入,而最重要的還在於你自己做出來、走出來、感受出來,就像那句古話“行萬裏路,破萬卷書”。

我曾經舉過兩個我自己的例子,剛畢業想去聯想,就把我在實習中發表的文章發給聯想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很幸運,不久就收到她的邀約,在溝通中她問我大多是實踐的問題,比如這些文章都是你獨立完成的嗎?這篇文章當時你經曆了什麽?你覺得對你最大的挑戰是什麽?你作為一個實習生為什麽能發表這麽多文章,怎麽獲得實習單位的信任?怎麽處理挫折?這些問題背後都是實踐,你沒有經曆過,根本就回答不了。因為這樣的一個麵試過程,我成功地進入了我想進入的公司。

在離開世界500強加入一家正在快速發展的民營企業,我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蟄伏期,這種蟄伏不是主動,而是被動,因為中國的民營企業大多是野蠻生長起來的,他們的創始人很多都是家族創業,沒有上過高等學校,沒有理論和係統,大多是靠在江湖中摸爬滾打活出來的,他們尊重人才和經驗,非常渴求知識,但真正在治理公司的過程中,從上至下隻相信一個道理“你去幹幹試試,看你的結果行不行”。

所以,在進入這個公司的初期,我提了很多方案,大家都說好,慢慢熟了以後,大家開始說聽不懂,再熟一些,他們直接跟你講:玲偉,不要再說了,你得自己去做啊,別老跟人家說怎麽幹,你幹給大家看看。過去在500強,分工和職責非常明確,做到一定位置,連方案和 PPT都不用自己做了,隻要做一些決策,見一些重要的角色,給出指導就可以了。可是到了民營企業做高管,你才真正體會到什麽才是“打出來的江山”,對於空降的職業經理人來說一樣,你說理論、道理,說得再好都沒有令人信服的業務業績來得有用。

所以,在完成這樣的認知之後,我開始走到店裏,像一個真正的銷售員來麵對客戶,了解產品到底好在哪兒。走進製造工廠,看看一件衣服究竟需要幾個工序完成,服裝剪裁的專業化到底體現在哪裏。

當時我在企業中負責戰略,很多人說聽不懂,後來經過不斷地交流,我才知道“聽不懂”的意思是“不知道怎麽做”,大家要的不是知識,而是自己能夠做戰略的能力和方法,所以,不是丟給大家一個戰略模板、參考案例和一個上報的規劃流程就可以了,而是讓大家自己會做戰略,並且相信戰略。怎麽完成這個轉變呢?帶著他們一起做戰略,和他們一起跑市場分析用戶、一起開會研究數據、一起以渠道的角色換位看看哪些品類的衣服可能成為爆品,等等,最後這才幫助一個一個業務模塊把他們的戰略做出來。

自己創業之後,知識來於實幹的感受更深了,我甚至把“幹法”作為我做公司的最核心的理念:

創業是幹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讓創業者在一起賽馬才是最好的助力;讓用戶決定產品的方向,讓創業者決定自己的路。

所以我的企業核心產品就叫作“創業加速八布法”,幫助大家解決幹法而不是學法,幫大家看見改變而不是販賣焦慮。這些都來自對實踐的深刻理解。

我記得有一年作為前員工代表回到聯想交流,老領導、聯想集團CEO元慶問我這幾年最大的啟發是什麽?我回答說,很多事情不再依賴於經驗和知識,我們過去的固有思維模式反而會框住我們對外部的理解和認知,隻有勇於去實踐,和用戶、市場在一起,才真正能夠有真知和答案。

比如我要做加速器這樣一件從來沒有人做過且做成功的事情,如果在大公司會怎麽做?通常會告訴我們先去研究外部的成功經驗或者標杆,先研究,想清楚了再做。那麽從立項,到研究、學習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然後剩下半年和各個部門協調關係,統一認知和行動,先做個試點項目,估計又是半年。這一年時間,我們隻做了一輪加速營,其實仍然在我們的固有思維裏做事,結果一定不會理想。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事情做不成,於是很可能就選擇放棄試點了。

而今天我做加速器,我一開始並沒有想清楚,在3分清楚的時候就開始幹,一開始也是和其他人幹的類似,找大咖,做課程,幹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問題在哪裏。到底什麽叫加速?課程就是加速嗎?我們沒有自己的產品,社群運營經驗不足,創業者時間成本最重要,我們要求他們上課,卻沒有讓他們在有限時間裏看到改變。

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馬上啟動了第二次加速營,對上麵的問題進行了迭代,同時繼續觀察學員的反饋,讓學員參與到我們的迭代中來,這時候我們開始有了產品的初步雛形,發現篩選比助力更重要,發現項目數據公示化會促進他們的行動,發現對早期項目加速和基金配套起來才有可能創造收益……我們對加速器的認知已經有6分了。

這一年我們做了第三期,繼續對上麵的問題進行驗證和迭代,並且發布了我們的加速產品和加速理念,提出了我們對一個加速器的理解和定義,在這個行業中因為實踐和加速的成果,我們用一年的時間成為行業的標杆。這,就是實踐的力量,按照以往的慣性一年做一期,思考了很多,以為自己想明白了,其實結果依舊還是3分。而一年做三期,在迭代中尋找答案,你就可能從3分到6分,甚至9分。

劃重點:

知識要分成“知”與“識”,知是知道,識是識別和區分。知識不僅僅從課本獲取,也可以從家人、朋友、實踐中獲得。無論從哪個方麵獲取的知識,都可以帶給我們勇氣和力量,帶給我們充實和寧靜。

本章節的工具:

嚐試精讀一本好書,完成一次從“知”到“識”的升級過程:第一步:快速讀完一本書,能夠給人介紹這本書大致是講什麽的,故事梗概是什麽。

第二步:精讀這本書,認真閱讀每一章節,對好句畫上橫線,在有想法的地方可以直接做上注解。

第三步:在精讀完一遍之後,在3天內寫一篇不少於1000字的讀書筆記,裏麵至少包含3個來自你自己的觀點。

第四步:定一個時間,給你的朋友或者團隊做一次不少於30分鍾的分享,讓知識成為你自己的一部分。

朋友圈的質量決定了你的認知天花板我和一些創業者聊天時,經常會提到朋友圈,在智能化時代,朋友圈漸漸演化成一種廣義的社群關係或者連接關係,而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麵對麵的交流。線上朋友圈的質量大大拓展了過去你直接麵談的朋友,以往有這樣一句話:一流的朋友跟人談理想,二流的朋友與你談事業,三流的朋友喜歡談事情,四流的朋友總是談論是非。你的朋友圈很雜,有些人你也許從未謀麵,但是通過他的朋友圈,你可以發現他是什麽樣的人,是否值得尊重或深交,這樣的人越多,朋友圈的價值越大。

而對於線上的朋友圈是否有質量,一個人是否能夠受到朋友的尊重,我感覺裏麵有四個層次,依次往上是:能力、思想、價值觀、格局,如果你的朋友圈裏能夠四者兼具的,你一定要把他們做特殊的備注,多看他們的輸出,他們往往成為你做人做事的標杆,爭取有機會麵對麵學習和交流;而如果你的朋友圈裏你評價這四個層次一個都沒有,那麽你可以對朋友圈做一次梳理和刪減。

企業家的層次

不同的朋友所談論的重點完全不同,但是每個人如果能多一些有格局有高度的朋友,對你的見識和格局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無論線上線下,你的朋友圈質量就是你的社交質量。

你每天在關注什麽樣的人,與他們進行過怎樣的交談,能從他們那裏獲得哪些信息,是否會對你起到積極向上的推動作用,能不能幫你打破你的認知局限等。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線上朋友圈,見麵不多,但是英雄相惜,知思想知主張。

我的朋友圈大體有這樣五類人,他們幫助我構建了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大量的認知。

一、與工作相關的創投圈的朋友

由於工作的性質,我需要和大量年輕的創業者打交道。創業者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與創業相關的內容,比如相關項目應用的信息,對於創格局

價值觀

思想

能力

業發展的看法,以及團隊新聞等。通過他們的朋友圈我可以了解到創業者的狀態,他們的觀點和價值觀,他們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他們最近在關注什麽人什麽事,他們喜歡轉發哪類文章,他們的眼界和邊界在哪裏,他們的企業是否仍然在不斷地推陳出新。這個能夠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識人、識項目,也可以了解到他們的心理狀態。有些項目的創始人突然關閉朋友圈的開放度,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消息發出,那有可能就是他或者他的企業出了問題,這也會幫助我們快速對項目進行投後跟進和交流。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們會經常和加速過的創業者建立沙龍,聽創業者在社群裏或者線下分享他們最優秀的創業技能,或者在創業過程中遭遇的最慘痛的坑,這樣實幹出來的事例對大家的幫助非常之大,有時候遠超過知名導師、顧問帶給彼此的衝擊。

在創業者分享的信息中也會分出高下來,有些創業者他們分享的信息既有年代感,又有先鋒感,對於我們固有的思維慣性是極好的突破。有些人每每轉發都會寫出自己轉發的理由寫出自己的觀點,有些就僅是轉發而已。相比之下,前者更有價值。

除了創業者,大量的就是投資人。投資人大多分享的是他們投資項目的信息,或者投了誰,或者已投資的誰融資上市等信息。投資人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報喜不報憂,信息偏多。少數投資人會自己原創文章,或者通過演講來分享他們的投資理念,和對行業趨勢的看法。這裏麵其實也會有高下,有一些在專業度上非常強,經常能夠給出專業領域的分析報告。有一些對於他關注的文章或者現象有一些想法,就會寫出來。這裏麵大多還是體現出他們的能力,隻有少數是能夠產生思想,體現和他人不一樣的格局。這裏麵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經緯資本、洪泰資本的創始人,他們的分享就有這樣的特點,不致力於在報道和宣傳一個基金如何,更多地是在思考當下、思考產業趨勢、思考常識、思考未來。

所以漸漸地,這些人的朋友圈你就會格外留意,轉發的內容也相應多一些。

二、與未來相關的技術創新者和思考者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不少科技管理人,他們也是技術創新的帶頭人。我很喜歡看這類人的朋友圈,他們發的內容相對比較少,但是非常嚴謹、未來感很強,總是能夠最快捕捉到前沿的科技哨聲。

因為未來的發展和科技創新有極大的關係,我們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做商業的科技化升級,以及科技的商業化、場景化發展,是否有核心技術,如何判斷核心技術,技術的應用場景和當下的發展狀況就變得非常重要。

所以,一方麵看他們的朋友圈都在關注什麽;另一方麵,有疑問積極向他們求解,尋求他們的幫助。

比如有一天看到群裏一個朋友發出一條信息“技術沒有價值觀,技術應用不能沒有價值觀”,我突然對技術有沒有價值觀,產生了好奇,於是立刻請教了三位技術界的朋友:地平線創始人、 Al領域的專家餘凱回答:科學是沒有價值觀的,技術是科學的應用,應該有價值觀。比如空氣動力學是科學,導彈是技術,是空氣動力學的應用,就有價值觀。價值觀就是價值的孰輕孰重,善惡就是價值的取舍和排序。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胡鬱回答:技術是一種無取向性的手段,而技術應用主要評價使用技術的人,所以技術應用有價值觀,原因是這些人會把技術用在不同的場合而後領域。對於Al來說,如果人工智能發展到強Al階段,沒有人可以保證他一定能產生意識或者不產生意識。

搜狗的創始人王小川回答:技術服務於人的生存,自然就有了對意義的追求,技術被人選擇,所以技術一定會體現出價值觀。

一個話題,不同的人給你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你會因此而產生更深度的思考和理解。

和科技類的朋友進行交流,你需要有自己的觀點。因為這樣的朋友尤其強調與誰溝通、溝通的效率和溝通的質量,所以當你跟他們進行交流的時候,你要提出你的觀點,同時說明你的理由和看法,當形成平等的互動和交流時,你們的溝通才會在一個維度上往深入去走,否則下次再請教估計就沒人理睬了。

三、那些你可以稱之為導師的朋友如果你的朋友圈全是一流的企業家、投資人、專家學者,那麽你自己也一定身處這個行列,也如他們一樣優秀。大多數人不在這個金字塔的頂端,所以,你的朋友圈裏如果能有幾個你能列為導師級的人物,那就會對你產生不一樣的收獲。

什麽是導師,就是我在前麵說到的,他的能力、思想、價值觀和格局都能夠給到你啟發和拉升,幫助你更開闊地認識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更有效地發展行動。能夠成為導師的人,往往自己就是一個實踐主義者或者深度思考者。

在我的朋友圈裏非常有幸能有一些這樣的導師,企業家如俞敏洪、張一鳴等人,還有投資人和學者。他們的朋友圈關心著國計民生,思考著經濟和科技大勢,他們誌向高遠而心懷天下,擁有著廣博的世界觀和人類觀,他們對當下的社會現象非常敏感,或者說他們就是他們所在行業的領導者和推動者,他們發出的企業信息也往往是這個時代做企業的人值得學習的榜樣。比如洪哥在疫情下堅持寫了60篇疫情日記,既記錄了這個特殊的時代下特殊的事件,又呈現了他作為企業家對於事件的思考和期望。如果說勤奮是一種能力的話,那麽洪哥在思想、價值觀和格局上都是一個標杆。

而一鳴一直是朋友圈的深度潛水者,看到他的內容大多不是通過他自己發出的,而是通過別人發出他的信息,最近他在字節跳動8周年寫給全員的一封信就讓人看到一個卓越的全球企業家的樣子,其中他的思考“什麽是科技?什麽是科技公司?為什麽科技公司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如何把公司當作一個產品?公司這個產品的本質是什麽?”“什麽是始終創業的重要標誌?”這些不僅是他和他的企業未來要專注的領域,也是我們在格局層次值得學習的內容。

柳傳誌柳總一直是我的老領導,也是很多企業家的偶像,在我的朋友圈有大量以前聯想的同事,所以總是看到柳總的各種信息,比如關於何為真朋友,柳總這樣定義:永不相欺、永遠赤誠相待、肝膽相照,敢於把後背讓給他。有些惺惺相惜、心生仰慕,沒有時間相聚,但心卻是相通的,雖然是隱形朋友,也同樣是真朋友。

四、和孩子相關的爸爸媽媽們

我特別關心孩子教育的問題,因為家裏有兩個孩子,如何和他們相處是每個媽媽都關注的問題。所以孩子媽媽們所發的朋友圈,我經常會看。因為她們所轉的大多是一些與兒童教育相關的內容,比如要買什麽書,買什麽好東西等。還有她們帶著孩子參加了哪些有意思的活動,去哪兒玩了,吃什麽好吃的,都對我有價值。

比如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套3歲孩子的書,叫《萌萌的科學》。這套書是媽媽們推薦的,特別有意思,裏麵講的內容都是與科學相關的故事,幫助孩子理解科學。

什麽是溫室效應?其實解釋起來非常複雜,但是它會講一個故事,小寶寶去外麵曬太陽,然後他裹著一張毛毯,就覺得特別暖和。太陽一直吸進來,就會覺得越來越熱,然後就會出汗。這就是溫室效應。因為地球就是你,大氣就是裹著的毛毯。如果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多,地球就會越來越熱,就會出汗,然後冰川開始融化。

先講了一個相匹配的故事,然後再來講科學,就非常有意思了。其實這就是教人說話與溝通的一個方法,要先講一個與之相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方一定要聽得懂,然後再來講道理,自然更容易理解。

這樣的方式既適合給孩子來傳遞什麽是科學,同時也會讓我聯想到工作,如何幫助企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產品,如何讓用戶和投資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他的信息。

一個做企業的媽媽,最內疚的就是缺少對孩子的陪伴,所以經常關注朋友圈內媽媽們的信息,感覺也局部彌補了自己心中的缺憾,同時也提醒自己去省視你做得究竟如何?你是否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你是否帶給你孩子快樂和安全?

五、那些經常被你忽視的親朋好友們他們都存在於你的朋友圈裏,但是當朋友圈人越來越多,那些線下曾經是你最親近的人,卻慢慢地變成朋友圈裏最沉默的人。

他們是你的父母兄弟,他們會提醒你冷暖,關心你心情和健康;他們是你的老同學、老朋友,好久不見,可是仍然在那裏;他們是就在你身邊的愛人、孩子、夥伴,就在眼前,卻最容易視而不見,明明不斷跟你講話,你卻似乎根本沒有聽見。

所以這些人,往往是在朋友圈裏你需要置頂的,固定時間電話連線或者線下固定時間做固定話題交談的人。和他們交流,能夠讓我們心安。也許裏麵隻是家長裏短、各種瑣事小事,但是這就是生活中不能缺少愛和溫暖,也是你的朋友圈真正的基石,無論朋友有多少,這樣的群體是不能被忽視和遺失的。

因為有他們在,所以支撐了我們發展自己的能力、思想、價值觀和格局。

每個類別都那麽不同,但是他們真實地充實著每個人的朋友圈,認真去和不同的人接觸,對你自己的朋友圈產生好奇,你就會不斷突破你的認知。

劃重點:

在智能化時代,朋友圈漸漸演化成一種廣義的社群關係,所以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分類,幫助自己更好地提升朋友圈的價值,溫暖地擁抱朋友,開闊地認識世界,深刻地理解人性。

本章節的工具卡:

請拿出1個小時,來給你的朋友圈做一個梳理和分類吧:1.哪些是朋友圈裏的安全基石,對你最重要的人,你要保持定期溝通的,寫下5個名字;

2.哪些是你最親密的工作夥伴,寫下5個名字;3.哪些是在成長中可以成為你導師的人,寫下5個名字;4.最後,請刪除掉100個你認為無效的名單。

既有開放的心態,也有取舍的能力一、以開放的心態接納萬物

在17世紀以前,人們認為天鵝是白色的,直到在澳大利亞發現了第一隻黑天鵝,這一不可動搖的觀念才被打破。可見人的認知是沒有邊界的,如果給自己設限,那就自我封閉了。

而封閉這件事情,真是年齡越大越容易犯。我們看小孩子,都是永遠充滿好奇心,永遠想要嚐試,就算被罵也停不下來。而成年人,特別是中年人,到了一定階段,有了一定閱曆和經驗,價值觀相對形成,對別人的不同意見反而難以接受。

我去年由於業務的拓展,曾經想挖一個三人小團隊,但是跟那個團隊接觸幾次之後我就打消了挖人的念頭。因為我發現,團隊的兩個成員都稱呼主管為師傅,並且對師傅言聽計從。我跟這位“師傅”討論事情的時候,經常我的話還沒說完,他就準備好了反駁的姿勢,他每次說話都以“可是”“但是”開頭。

我覺得這樣的人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我的團隊是開放的氛圍,大家各抒己見,發揮所長。

如果每個人都封閉在自己的空間裏,根本聽不見別人的聲音,也看不見世界的精彩,感知不到每日的不同,那麽每天隻能被困在忙碌瑣碎中。

我很喜歡《混亂》中的一句話:在自然界中,多樣性意味著健康,在其他領域,亦是如此。

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接納萬物。

二、如何保持開放的心態?

人類自私的本性是反對思想開放的,換句話說,接納開放是反本能的,因此才艱難而珍貴。

想要打開自己,讓自己心態開放、快樂,可以嚐試幾個小方法:1.嚐試新事物

我經常周末空閑的時候,帶著孩子們或者好朋友去尋找北京最好吃的館子,無論大小,但是一定要有特色,最好是之前沒吃過的。看看新的美食、好看的擺盤、吃好吃的食品是一件很容易讓人開心起來的事。還有去逛逛新的書店,去大型的 shopping mall看看又有什麽新的店鋪、新的產品、新的擺設,看看年輕人都喜歡什麽新事物,又有什麽新的品牌出現排隊的情況。

2.結交新朋友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事情,跟新認識的人聊天,聽對方說新的想法,真的很有意思。你也可以加入一個誌同道合的群,比如插花群、話劇群等,興趣相投的人總會有共同的話題。

3.深度聆聽別人說話

這就是傾聽的力量,當你耐心而專注地聽別人說話,壓製下意識的反駁行為,就會從別人的話中獲取什麽,實現了打開自己的第一步。

4.培養一個興趣

這個我深有體會,我屬於興趣廣泛的人,最近迷上了話劇表演,每周再忙也要去排練一次。雖然每次都被老師懟,但我依然想方設法地擠時間過去。興趣能讓你開心,一開心離接納就不遠了。

5.做決定之前想一下

在做出決定前給自己一些時間,保留對每種可能性的判斷,不排斥任何一種可能性。一旦做出決定,就相信這是當下做出的最好的決定,對下一刻的變化,以開放的心態處之,你相信變化是常態,擁抱變化會讓下一步更美好。

三、開放之後要收斂和聚焦

說完開放的接納,我想說一個故事。公司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喜歡學習型的團隊,喜歡讓大家頭腦風暴,確實很多創意就是這樣風暴出來的。可是前段時間我發現,會議室裏總是有人在討論,大家都說得很嗨。我就很好奇啊,於是在又一次大家討論得很嗨的時候,我進去聽了聽。結果聽了半天也沒摸著頭腦,有人說咱們跟一篇肖戰的熱點文吧,肖戰哪些照片特別撩人;有人說咱們應該做個 App,如何刷評論如何搶占用戶留存;有人說抖音是流量高地,咱們趕緊在抖音號上發力吧……我實在忍不住,就問會議組織者,你們到底在討論什麽主題,想解決什麽問題。他的回答讓我差點兒背過氣去:沒什麽問題要解決,我們就是頭腦風暴一下現在的業務。

沒有目標和主題,沒有結果的達成,這麽嗨,是不是太浪費了,然後呢?

這就是開放狀態過頭了,開放完之後呢,要幹什麽?就像我們買東西,雙十一搶購一屋子的東西,然後呢,就堆在門口嗎?當然不能!

知識也一樣,發散開之後,要根據主題,進行總結和歸納,形成最後的結論,有用的進入到今天的結論中,沒用的丟掉好了。最怕的是討論一天,不知道哪個有用哪個沒用,因為沒有目的性。

就像上麵說的頭腦風暴,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那麽大家聊得再嗨,後麵沒有一個聚焦,沒有總結和共識。這對於工作時間來說就有點浪費了,說得好聽一點叫頭腦風暴,說得不好聽,就是拿公司的工資在閑扯。

如何杜絕這種浪費呢?明確主題,總結歸納。

我相信事情是由一個個主題構成的,我們每天麵對龐雜的信息和知識,如何選擇,如何取舍,我認為標準有一個,就是主題化。

“什麽對你來說是有價值的,什麽是無價值的”“你是誰”,先要區分這個。拿我來說,我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麽事,就是特別想去尋找一個答案,什麽才是對創業者真正有用的東西,於是我做了創業加速器。

我一直在探尋加速的產品,並且不斷進行驗證,我的實踐和認知都是圍繞這個目標在前行的,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目標導向,先找到那個主幹,所有有效的知識是一定能掛在這棵樹上的,如果掛不住,那就丟掉吧。而且掛在這棵樹上的東西,最終會滋養這棵樹,樹長得更茂盛,能掛上的東西也就越多。

反過來也成立,當有了明確的主題,知識還會自動聚集,開放就有了真正的價值。

你想成為一個專業的人,那麽關於你行業的專業知識就會引起你的注意;你想成為一個美食家,那麽你的雷達會捕捉到很多美食的節目、方法等;你想成為一個好媽媽,那麽孩子的進步會讓你欣喜,任何一點反常也會讓你思考。

我最近在學習話劇表演,於是閑暇的時候就會看《我是演員》,我不是為了看綜藝而看的,而是學習怎麽去演,琢磨什麽才是無形的表演,我在話劇排練的時候應該怎麽演。這,就是在目標感帶來的選擇和收斂。

劃重點:

在自然界中,多樣性意味著健康,在其他領域,亦是如此。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接納萬物。嚐試學習一個新的興趣,結交新朋友。在保持開放的同時,學會取舍,用“主題化”的標準進行判斷,開放帶來真正的價值。

這章節的工具卡;

你讓自己保持開放、保持新鮮的方式有哪些,可以寫下來看看,也可以和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來做,一起聊聊。

保持開放的方式

針對的對象

頻率

1

隻傾聽、不評判

孩子

每天30分鍾

2

3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學習能力一、為什麽要深度學習

我們公司有兩個女孩,很有意思。

第一個女孩比較外向,活潑開朗,積極主動,每次開會布置任務時,我說這個項目誰想嚐試一下啊?她肯定第一個舉手。我說這位客戶需要個特別方案,誰來加班做一下啊?她肯定第一個說“讓我來吧”。這樣的積極性肯定不能打擊啊,於是我就交給她了。然而,幾次之後,我發現事情不是那樣的。她每次提交的方案都不達標,甚至非常初級,項目重點、訴求等完全沒有體現,幾乎就是之前的方案換個標題,沒有就某個項目的具體思考。

還有一個女孩,和剛才那位恰好相反,她是內向型的,每次別說搶答了,我點名讓她去做訓練營的班主任,或開課的時候讓她去開個場,她每次都因緊張而滿臉通紅,最後還特別無助地說:“V姐,還是你來吧。”

但是她極其認真,特別愛做筆記,會議記錄是全公司做得最細致的,拿出的方案非常完備,每次都有四五頁,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但是正因為太完備,每次我周一要的東西,她都要拖到周五,中間我催問幾次都沒用,直到最終提交一個她認為滿意的東西。

悲劇的是,她花了很大精力做出的方案,卻不是我想要的。從方向上就搞偏了,重點根本沒抓住。我就要從頭為她梳理思路,列出一二三四點,然後她再重做。如果她把從周一到周五獨自思考的過程拆成幾次進展溝通,相信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兩個女孩,讓我頭疼,也讓我反思。

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看似兩種不同的典型問題,一個是不輸入,一個是不輸出,但她們身上其實都有一個問題:深度學習能力。

提到學習能力,我們都不陌生,學習能力是從小孩子到成年人都非常重要的能力。一般人會認為,學習就是看書、聽課、跟老師請教等,這些其實是輸入。這種學習有用嗎?肯定有用。有多大用呢?不知道,因為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才有大用。

學了能用出來,就像武俠小說裏的主人公,跌落山崖被世外高人所救,並將畢生內力傳給他。如此深厚的內力有用嗎,或者怎樣最有用?肯定是融入自己的武功招式裏最有威力。

所以,隻滿足輸入其實是淺層學習,能夠輸出,並且有效輸出才是深度學習。

在如今這個信息豐富多元的時代,深度學習尤其可貴,因為快速、簡便、輕鬆獲取大量知識的方式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深深損耗著我們深度學習的能力。最近聽到一句話,“聽過那麽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淺層學習,海量碎片化的信息,會讓我們陷入知識的詛咒,會讓我們越學越迷茫。

我們無法選擇所處的時代,相反,我們應感謝身處這個和平而開放的時代,那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深度學習呢?

二、深度學習的方法

這麽說可能比較抽象,我再推薦給大家三個小方法。

1.即時記錄

如今的生活節奏這麽快,每天的時間像流水一般,一周一周轉眼就過去了。如果不留心,不記錄,那麽一個月、一年,可能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可能因為我是學文的,我一直有記錄的習慣,我現在把朋友圈當成了記錄的工具,每天看見什麽想到什麽,有感而發,馬上記錄。

關於即時記錄,洪泰基金創始合夥人俞敏洪就做得特別好。他每年都會出幾本書,很多人不理解,他那麽忙,怎麽每天還能寫東西呢?

是的,他就是每天堅持寫作,還都是自己親自來寫。他有一個“老俞閑話”的專欄,不管是看書,還是見了什麽人,或是去哪裏玩,吃了什麽,去做個演講,都及時記下來,然後這些內容就變成了一本一本的書。

他建立了一個持續學習、持續記錄的習慣,從記錄到分享,到成書,去影響更多的人。他是我的榜樣,特別值得我學習。

2.即時分享

這一點比即時記錄容易一些,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快速發出去,或者跟別人交流,或者轉發出來,在分享的過程,就是強化輸入和融會貫通的過程

我在我的朋友圈經常會分享很多我看到的好文章,有些內容有可能還沒看完,但是看到題目和作者我就覺得值得看,所以我就會在朋友圈裏做推薦。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歡每天看我的朋友圈,因為覺得質量很高。我通常不會隻是轉發一篇文章,轉發的時候一定會加入自己的點評和推薦,這篇文章往往是讓我有感觸或者覺得真的好,我才會轉發的,所以要重視自己分享的價值,這不僅僅代表了推薦的質量,其實一定程度也代表了你的個人水平、你的喜好和價值觀。

3.教是最好的學

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自己看過的書,當別人問你這是一本什麽書,講了什麽內容,你想要把書裏的東西清晰地告訴別人的時候,你會發現非常難,明明心裏想得很明白,怎麽講的時候就語無倫次了呢。

因為你沒有完全理解書裏的內容,想要講清楚一本書,或者一件事,一個項目,你必須對它非常理解才行。

“教”就是這樣一個過程,逼著你梳理邏輯,深度理解你想要表達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體係,再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或文字,傳達給別人。這是一個知識轉化的過程。

我喜歡培養學習型的團隊,我們公司最近每周五下午有個固定環節,讓大家輪流分享這周自己最大的收獲,盡量能用簡單的 PPT或者文字的形式進行分享,這樣在講的時候不隻是簡單講述,還會讓你在準備過程中有深入整合和係統輸出的能力。文章開始時提到的兩個女孩,經過幾個月這種鍛煉,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其實不僅工作中,在家裏也是一樣。

女兒和兒子分別學習了鋼琴和圍棋,但是堅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於是,我這個媽媽就變成了他們的學生,我讓女兒教我彈鋼琴,並且承諾一個月一定學會一首曲子;我讓兒子教我下圍棋,告訴我他學到的知識點。這下他們勁頭就來了。他們為了教我,每次上課明顯認真了,水平也明顯提高了不少。

教的過程是對學習的檢驗,也是讓學習更係統化、邏輯化的途徑。我女兒和兒子現在很習慣地講一二三,經常跟我說,媽媽我跟你說三件事,一是什麽,二是什麽,三是什麽,很有邏輯性。

所以我相信,從選擇願意當小老師的那一刻起,你已經變得和之前不一樣了,你已經準備好了要來一場和之前不一樣的學習。

劃重點:

在如今這個信息豐富多元的時代,深度學習才是立身之本,保持及時思考、即時分享的學習方式,對關鍵要素進行判斷和把握,建立各種觀點之間的多元連接。不要隻有輸入,輸出是更好的學習。

本章節的工具卡;

深度學習聽起來很高深,練習起來並不難,核心還在於堅持。

1.即時記錄

準備一個小本子,有好的想法立刻記在上麵,不要偷懶,無論幾個字都可以記錄。

在手機的錄音器上建立一個文件夾,隨時錄下你當下的靈感和想法。

2.即時分享

做到每天在朋友圈分享一篇你覺得不錯的或者有趣的文章,並給這個分享加一段話,你為什麽分享,它好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