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改變第二步:優化認知習慣1

格局代表著人在時間或空間上對世界的認知水平。

“90後”“00後”的天下“70後”“80後”怎麽辦?

一、在這個“90後”“00後”的天下,“70後”“80後”們還有什麽競爭力

去年還有人跟我說,現在你的年齡正好啊,過了35歲,40歲上下,有學曆、有能力、有經曆,天下正是你們的啊。

今年就變了,又有人跟我說,現在公司招人凡是“90後”的人力資源大膽引入,不要怕犯錯,而“70後”“80後”哪怕進一個都必須老板親自見,以免影響了企業創新的氣氛。再看看前不久 B站推出一個傳播極廣的視頻《後浪》,一下把人群分為了前浪和後浪,“90後”“00後”屬於後浪,而“70後”“80後”屬於前浪。今天,隨著經濟環境的嚴峻,創投優質資源變得稀缺,能讓各路明星天使眼冒火花、格外抬愛的也大多是“85後”“90後”,連清華等旗幟型高院也專門設立種子基金鼓勵更年輕的“00後”同學去創業,隻要有想法敢試,你沒有經驗沒關係,輸了算我的。

這世界到底怎麽了,好不容易闖**多年可以大展身手的“70後”“80後”突然之間就變成爸爸不愛,媽媽不疼,當年的親爹娘現在隻愛幼子了,你過去豐富的職業經曆和管理成績沒給你加太多分,反而給你打上了“傳統型人才”的烙印。這個世界真是無可名狀、危機四伏!

看到朋友圈裏轉發的今日資本徐新的發言,她說到當前的變化:(1)用戶群變了,“90後”變成主力消費者;(2)用戶習慣變了,抓住“90後”的習慣;(3)團隊變了,關鍵是怎麽讓“90後”綻放;還有一句要命的:你要搞移動互聯事業部,不是“90後”就不用要,就要用“90後”。你說,現在移動互聯是每個企業轉型的核心要害,是明日之未來,隻要“90後”,那麽“70後”“80後”怎麽辦?

所以,我就想說說,在這個“90後”“00後”的天下,“80後”(包含“70後”等)們還有什麽競爭力。

(一)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想了想,雖然能夠理解“90後”的個性化和絕對的張力,但是還是喜歡“70後”“80後”在價值觀和人生觀上的堅持,就像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平凡但是厚實、有味。“70後”處事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積極正向的態度,勤奮、堅韌、樸素、自省,他們也許不如“90後”那麽新鮮、新潮、新銳,但是他們愛學習、講品德、能包容,即使遇到挫折,首先會想是不是自己錯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90後”喜歡人生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但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會去嚐試,他們可以包容地看待各種可能,但內心還是堅持普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為有些事情不該碰的堅決不碰,自己的內心必須積極、向陽。

(二)追求一點人文精神和個人情懷這一點比如小米的雷軍(“65後”一起歸入“70後”了)、羅輯思維的羅胖、奇葩說的馬東等等,無論他們做什麽裏麵都有一點精神追求在裏頭,不管是極致、專業精神,還是人性化、內涵、口碑。除了追求商業成功,最好還能體現出文學、曆史、哲學、天文地理等人文底蘊。“70後”做事可以全力投入,但背後堅持到底的還有個人內在的那點理想主義,不管是做成世界第一,還是“為發燒而生”,還是“為你讀詩”,抑或做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讓大家一直會喜歡的產品,成功隻是表相的目的,成功背後深層目的還是那個理想的情懷。就像高曉鬆的一句話,我們那時候還有詩和遠方,你們開口就是如何成功,“詩和遠方”就是“70後”典型的情懷。

“70後”“80後”喜歡事情的完整性、思想性,最好再兼容生活性和理想主義;喜歡師出有門,做事有道,有點主張、有點文化。“70後”“80後”可能今天隨著整個移動互聯網浪潮心潮澎湃,但明天就可以坐在茶室安心讀書,和朋友們侃侃而談。所以相比“90後”“00後”,“70後”“80後”更有歲月的厚度,打持久戰上,道比術大概比後浪來得更長遠些。

(三)優秀的職業品質和操守

在“70後”“80後”職業成長的階段, CCTV《對話》節目有過一次談話,不少知名企業家說我們不要職業經理人,我們要家族經理人,職業經理人缺乏主人翁意識,主要看短期績效而不看長遠發展,走完這家轉眼又走下家,而家族經理人是要讓人們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家來經營,有主人翁意識,能吃苦耐勞不求回報。到了“90後”“00後”爆發的階段,個人主義大幅崛起,去中心化去管理去流程去 KPI,讓“職業”又變成了固守成規、照章辦事、做事節奏慢的代名詞。

盡管如此,我始終認為“職業化”和專業主義、長期主義是“70後”“80後”身上的優勢。在生活中你如何張揚,在工作上還是應該有職業精神,比如今天說的負責、極致、勤奮、客戶導向等,都是職業精神的表現。

職業化,它讓人做事先建立遊戲規則,避免事後浪費不必要的損耗;它讓人懂得在什麽條件下用什麽語言說話、以什麽方式做事,努力去匹配環境而非讓環境匹配自己;它讓人知道首先是公司利益客戶利益然後才是個人利益;它讓人知道商業雷區在哪裏,哪些該碰哪些不該碰;它可以用有效的方式去匹配各種規模的企業,將“團夥”帶到團隊。也許創業時期“90後”“00後”代表了新鮮力量,再加上闖勁可以讓公司快速爆發,但是到了一定規模如何穩健持續地發展,如何從1到 10,甚至到100、到N,“70後”“80後”代表的職業品質、能力、思維將幫助企業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四)良好的團隊精神

“70後”“80後”參加工作時,大多數經曆的是“70後”“60後”的老板創業,那時候講的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隻有把個人放在集體中才能發光發熱,所以個人主義或者有個性的個體都是不對的,在集體中善於挑剌的、喜歡出頭的、冒尖的都是大錯特錯的,所以“70後”“80後”往往養成了內斂和深沉的性格,特別有團隊精神,喜歡群體作戰,訓練有素,分工明確。在集體中,“70後”“80後”懂得分享和補位,懂得服從和犧牲,為了大局的利益往往會犧牲個人利益。

今天“90後”“00後”需要個體價值的最大化,需要自我的綻放,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誰來欣賞“90後”“00後”的個體綻放,誰來幫助他們創造開放的團隊氛圍,誰能夠為他們進行補位和提供風險管理,誰來為他們建立幫助企業長久發展必需的規則,是“70後”“80後”!今天互聯網時代要去中心化,但去中心不等於不要中心和領袖,相比“90後”“00後”,“70後”“80後”多年積累下來的大局觀、團隊精神,在任何企業都能幫助團隊建立更好的凝聚力和執行力,這就是前浪的價值。

談了一堆“前浪”的價值,是因為“後浪”的追趕和超越,這是“90後”“00後”的天下,“70後”“80後”怎麽辦?麵對新的語言、思維和行為模式,“70後”“80後”還是有威脅,有挑戰,有危機意識的。

二、在後浪追趕前浪的發展中,“70後”“80後”該如何麵對“70後”“80後”麵對“90後”“00後”的後浪們,有很多地方確實非常挑戰,在這一波互聯網浪潮中“70後”“80後”勢必要去麵對,並且從內而外地自我打破,甚至需要彎下腰來,虛心傾聽“90後”,向“00後”學習,甚至把自己變成他們,才有可能讓自己繼續成為時代的“共”潮兒。如何變?先從改變思維模式開始,然後是行為模式、語言模式。

(一)變得“貪玩有趣點兒”

“70後”“80後”喜歡思考“意義”,隻要是有意義的事情,哪怕沒意思也要做,因為意義自己覺得無趣也還能忍還能堅持。而“90後”“00後”做事情不會想太多關於“意義”的問題,他們覺得有意思、好玩就有意義,反之就沒意義。在“90後”“00後”的眼裏,有趣的素人遠比有權勢的名人排位更靠前,要讓自己每天活得有趣有意思,讓小夥伴們覺得有意思才行,一群有意思的人在一起才能做出有意思的事來,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進來跟你一起玩。隻有做的事一直有意思,才會有人一直跟你玩下去。所以有意思自然有意義,有意義不一定有意思。從這一點來說,“90後”“00後”的生命更加健康、明朗,從內而外地自在和簡單,不像“70後”“80後”有時候拘著自己、容易擰巴。

所以“70後”“80後”首先要學著讓自己放輕鬆點,別總是端著一副要教育人管理人的樣子,能放得下身段,跟“90後”“00後”一起玩,還能玩得不亦樂乎。對於“90後”“00後”玩得很火的東西,也許你不理解,但是建議你也逐個找來玩玩,帶著足夠的好奇心去看看他們為什麽喜歡這個,他們怎麽就能想出這麽個好玩的東西。把自己真的變成他們,多點意思和有趣,時不時撒撒野,讓自己的生命也無所謂地綻放一下,去看看因為 Happy、Fun帶來的 Meaning。

(二)開始放下“節操”,可鹽可甜

我相信“70後”“80後”在談話中還是很有尺度的,哪怕是和自己親密的同學一起聚會,一些個人隱私、男女關係、情趣問題還是不用當眾來說的。但是到了“90後”“00後”,一切全部 Open,他們可以很淡定、很開放地談論一切,你可以咋舌但必須接受。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你要學會啥叫“自嘲自黑”“無節操”,完全把自己的各種麵具、偽裝、大叔大媽、職業經理人的形象摔地上,他們才覺得我們都是平等的。

通過和“90後”“00後”在一起,我大約總結了放下“節操”三階段。

第一階段,萌萌的,就是放下大叔大媽的年齡界限,像三隻鬆鼠的鼠小妹,眨著大眼睛,係著小圍裙,兩手在前麵交叉,然後特別萌地說“主人主人”,能撒嬌、能賣萌、可甜可鹽。第二階段,親、麽麽噠,就是打破男女性別界限,任誰都可以很輕鬆地叫出親愛的,然後可以沒有年齡、沒有性別、沒有等級地交流和暢談。基本都是人來熟,喜歡就直接喊“親”,開始什麽都說,不喜歡就幹脆懶得溝通,在交往上非常簡單。第三階段,自嘲自黑型,比如最近騰訊和老幹媽的官司,騰訊這麽大一個公司居然被一個冒牌老幹媽騙了幾幹萬,投入了廣告費還被人看了笑話。而在這次危機公關中,騰訊選擇用“90後”的操盤方式,“逗鵝冤”“我就是憨憨”,一下讓自己從一個要被牆倒眾人推的強勢大鱷變成了值得同情的弱者。所以,這裏的自嘲自黑,無節操,我更願意當作“70後”“80後”放下高大上的麵具和成熟職業人包袱,真正和今天的年輕人建立平等、公開、無距離的溝通關係。

(三)學會“想那麽多幹嗎,先做了再說”

相比“90後”“00後”,“70後”“80後”是絕對的“思想巨人”,凡事總是喜歡先想清楚再做動手,盡量把風險降低在想的階段,所謂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但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敏捷研發、快速迭代、先動後改已經成為成功的關鍵,“70後”“80後”怕犯錯,而“90後”“00後”卻覺得犯錯有什麽關係,大不了中間再調整,或者從頭再來過,從本質來說,還是沒有任何包袱,帶著玩的心態做事,在機會麵前搶跑,搶跑中眼觀八方調整步伐的反而容易成功。

所以相比之下,“90後”“00後”比“70後”“80後”更“活在當下”,“90後”“00後”沒有曆史經驗的包袱,也不會擔心未來會怎樣,看準眼前有個機會,拉上小夥伴做了再說,做成了繼續做得更好玩,做不成就換一個做,更加的行動派,和不怕輸。所以這點是往往有經驗主義包袱的“70後”“80後”需要學習的。“70後”“80後”要學會在“90後”“00後”麵前不說過去,不說自己的成功經曆,關鍵是甩開胳膊融入當下。

(四)首先打破流程規矩方法論

小米是“70後”甚至“60後”幹的,但是他們成為打破流程、規矩, NO KPI的標杆,建立用戶驅動和員工自驅動,一切目標來自對未來的預期。“90後”“00後”也越來越如此,自由、創新、不受約束、改變世界,這些都是他們所期望的關鍵詞,什麽老板的界限企業的邊界,我們心裏隻有小夥伴,大家就是在一起玩,一起去做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一起去做改變世界,甚至製度、流程。如果要讓我們為製度、流程做事,不如不做,所有損害大家喜歡、熱愛、積極性和溝通效率的管理都是無效的,不如不要。所以“90後”“00後”更在意自驅力,而非來自外界的規矩、流程、製度、規範。

而“70後”“80後”大多是受過流程規範的約束,相信無規矩不成方圓,有規則堅決按規則辦,沒有規則建立規則,人隻有在規則框定的情況下才能有序和高效。

規則在任何時候都有重要價值,不同之處在於規則為人服務而非人為規則服務。所以這是熵增效應與管理規則之間的一個平衡。“70後”“80後”需要學會欣賞無序的創新,看似無效率的頭腦風暴,看似很可能錯的第一步,然後在其中尋找成功的調頻,需要尋找到規則和失控之間最合適的度。

“70後”“80後”,與其承認自己是前浪,不如融入後浪,繼續乘風破浪,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別讓“90後”“00後”喊我們叔叔、阿姨,而是 Hi,哥們兒,有意思啊,咱們一起吧!

劃重點:

在互聯網浪潮的衝擊下,“90後”來勢洶洶,"70後"“80後”要做的,是學會讓自己貪玩一點兒,學會大膽嚐試,建立平等、公開、無距離溝通。

本章節的工具卡:

作為“70後”“80後”的“前浪”,可以經常做做向“後浪”看齊的練習。

1.每天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要知道有多少財富閱曆,都不如一個“有趣的靈魂”能吸引人。

2.當別人批評你時,不妨試試自黑、自嘲一番,“您說得對,我不僅,而且……”,自黑到讓人歎為觀止,無處可再黑。

3.與其想清楚,不如幹起來,對一件你看起來隻想明白5分的事情,先邁出第一步,讓改變發生,然後在幹中去增加另一半認知。

成為一個有格局的人

一、一個有格局的人,都有哪些體現人們常說做人要有格局,那麽格局究竟是什麽?

拆解格局二字,“格”指的是對世界、對人、對事物的認知程度,是否足夠精深、有洞察力;“局”指的是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認知範圍,代表著所做的事情以及產生的結果、影響力大小。每個人對事情的認知範圍和認知程度不同,所以格局有大有小。通常來說,格局代表著人在時間或空間上對世界的認知水平。

在我看來,一個人有沒有格局,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麵。

(一)能否客觀地評價自己,跳出自己看自己客觀地看待自己,就是能及時地從自我的情緒中跳出來,如同一個旁觀者一樣看自己、審視自己,我為什麽生氣,生氣這件事情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企業講“跳出畫外看畫”其實都是這個道理。

不受控製、無法自我覺察的情緒是前進的阻力,有時甚至會將我們帶向深淵。

前段時間,我就被情緒左右做了讓自己後悔的事。我家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兒,老二是兒子。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我發現在姐姐和弟弟之間找平衡越來越難。女兒開始進入叛逆期,總是喜歡說反話,越喜歡什麽嘴裏偏說討厭,特別在意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兒子小女兒6歲,從小性格就很溫暖、陽光,平時經常是弟弟讓著姐姐,每次姐姐看到我給弟弟買禮物,她就不高興,會鬧很大的情緒,然後弟弟就會讓姐姐先挑。

那一天又是如此,我在路邊看到一個很適合男孩玩的玩具,就給弟弟買了一個,姐姐看到後就很不高興,問我的呢,一聽這次沒有,就說了一些難聽的話,說我偏向弟弟,對她不公。當時也不知道怎麽回事,我噌的一下就火了,動手打了她一巴掌。她也嚇到了,轉身就跑進自己房間,拿著外套便跑了出去,我急忙讓奶奶跟去。

打完之後,我特別後悔,並且會想到女兒在情緒之下可能產生什麽後果,我像倒帶一樣回顧剛才女兒因為什麽激怒了我,是哪句話?那句話背後代表了她的什麽想法和情緒,自己似乎沒有去認真看待她的情緒,卻陷入了自己的情緒中。

我為什麽會在當時做出那樣的舉動?我的情緒背後有什麽心理曆程?我不希望她那樣說,那我希望她怎樣說?她為什麽會那樣說?

當天晚上,當我和女兒都慢慢冷靜下來,我到女兒房間,特別認真地向女兒道歉,跟女兒說媽媽不應該打你,你跑出去的時候媽媽擔心壞了,也非常後悔,希望你原諒媽媽,你在媽媽心裏真的非常重要。我告訴她為什麽會打她,在當時的情景下是什麽語言觸動了我,讓我產生了衝動的行為。在她真的收到我的反思和道歉之後,她也開始敞開心扉:“媽媽,你知道嗎,我特別不喜歡你說……,感覺特別不公平……”我們像朋友一樣非常平等地聊了很久,最後我們甚至約法三章,以後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該怎麽處理,哪些話,我們堅決不能說。

通過這件事,我會意識到如果將生活中一些問題客觀化,跳出主觀,會更容易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跳出當時的情景,無論生多大的氣,產生了多大的情緒,事後能將自己放在客觀的位置上,然後再來看當時的行為,看看你和對方的狀態,分別希望得到什麽,什麽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這時候你就能看得更加深遠,產生更大的格局觀。

跳出自己看自己是最基本的格局,它能讓人變得更強大,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就好像是站在自己頭頂看自己,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人從當下的環境中抽離出來,站在屋頂或更高的位置看問題時,會突然發現原來真的可以掌控自己,那種來自內心的從容和接納會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能夠跳出當下向未來看,看得更長遠一些不同眼界的人,看待問題的程度是不同的。看得遠的人,做的事情更容易長久,做的決定也更不容易更改。

我大學讀的是中文專業,大學時代實習都是做記者,當時我想做中國最好的記者。可是大學畢業後,我並沒有選擇進報社,而是選擇了當時中國最好的企業之———聯想。選擇的背後,其實有著更深層的原因。

在大學裏,我從一個普通的學生到記者團團長,再到校報編輯部主編,最後進入到《中國青年報》和《深圳特區報》實習,心裏都隻有一個很純粹的想法,進中國最好的報紙,成為中國最好的記者,敢於堅持真相、說真話。

對於怎麽成為一個記者,什麽能寫,什麽不能寫,從一開始寫會議稿,再到如何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後到深度的專題,在實習過程中我都試圖像一個真正的記者一樣去采訪、記錄和報道。

大四畢業之前,我有幸成為學校的學生代表,去香港見證回歸一周年。在那裏有幸見到了香港眾多太平紳士和實業家,經過與他們的相處和交談,了解到他們如何從一名小店員、一個搬運工、一位裁縫開始,到擁有如今的地位。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成為當時推動香港經濟的實業企業家,如何幫助香港成為亞洲的四小龍。他們的經曆帶給我很大的觸動,我深切感受到,很多愛國的人往往是通過實業來報國,通過自己的行動來為區域經濟添磚加瓦。

我開始反思,對於這個國家、對於實現個人價值什麽是最有意義的事情,什麽是真的能夠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事情?我的思考方向一下子發生了轉變,我想進入國內最好的企業,想知道如何從基層一步步做起,如何認真地服務好客戶,如何提供一個好的服務和好的產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呈現自己的價值。做出這個選擇需要巨大的勇氣,之前一直沒有參加各種招聘會,一心等著報社的通知,以過去的經曆和寫過的文章,我完全可以去做我擅長的、積累很久的事情,可是就在即將畢業的幾個月裏,我調換了人生軌跡。

其實今天看當初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每個人在思考人生方向時,應該至少有一次深度審視的機會,什麽是當下你認為的有效價值?怎麽樣做更有價值?隻有看得更加開闊、更加長遠,才能做出讓你更確定的選擇。

我也需要感謝那樣的一次機會,讓自己跳出專業去看待社會、國家、經濟以及個人價值這樣的大課題。

(三)能夠不斷向外看,向身邊每一個人學習我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座位對麵是一位公關部的大哥,他和我同一天到公司,至今我們都是好朋友,當時他從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畢業,他們部門的助理總經理和他年齡一般大,我們當時都年輕,每天下班也不願意早走,都會在公司裏一起吃飯一起加班。我記得有一次聊天,他跟我說他會經常觀察那位助總怎麽說話、怎麽做事,有些事情還會做些記錄,他認為一個人能夠那麽快做到這樣的位置一定有過人的地方,既然是自己上司,不僅要看他怎麽做事,還要認真學習他怎麽做人,為什麽他那麽年輕就可以做到那個位置。

這位大哥的這番話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年以後一直還記得,在職場上任何人都是你的學習對象,而不是你的競爭對手,你的領導也不是隻給你派工作的人,去尋找他為什麽當你領導的原因,後麵都有他的道理。

因為這樣的思考,讓我在職場生涯中可以看淡很多人事的紛爭,真的好奇於每個人的優勢和特點。

過去我們學習往往是工作、家庭,而今天大量的信息來自朋友圈,一個人的朋友圈質量直接影響了你的信息攝取和認知的質量,朋友圈質量越高,可學習的人越多,你的進步也就越大。對此我深有體會。我在大學時是大學記者團的團長,總是有機會比其他同學接觸到更多優秀的人,比如校長、成就卓著的校友等,和他們單獨對話不能露怯,所以提前要做好大量的準備,要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裏通過提問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進入《中國青年報》實習時,也有幸接觸了當時中國最優秀的一批記者,包括後來YY的創始人李學淩、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騰訊網主編李方等。我當時進入的是《中國青年報》的一個新欄目叫“星期五周刊”,每周老師們都會聚在一起討論這個欄目的選題,大家奇思妙想很多,知識麵涉及特別廣,頭腦風暴也很熱烈,在那樣的環境裏,感覺自己每天都充滿熱血,每天都在不斷汲取各種養分。

後來在大學期間,我去了香港,這種感覺更加強烈了。我接觸到許多優秀的實業家,他們向我傳遞了經濟觀、企業觀和愛國觀,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間接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從一個黑白分明、疾惡如仇的媒體人變成了一個開始思考商業、用戶、產品的企業人。

優秀的人身上總有很多閃光點,迫使你不斷地進步,以期擁有與他們對等交流和共事的能力。當你了解過很多人之後,就會很客觀地思考一個人為何會獲得成功。

但是,也有不少人眼裏是容不得比自己優秀的人的,對於他人的成功抱著強烈的抵觸心理,比如我們說的“仇富”,當人有了勝負心之後,人的視野就會變小,無法客觀地進行思考和學習。

贏不是絕對的,隻有進步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而成功這件事也不是一時的,人生猶如馬拉鬆,當把人生的軌跡拉長,持續學習和進步才能讓我們豐盈和自信,獲得真正內在的滿足。

當一個人用好奇和探索的心態去看待身邊的人、事,思考身邊的人為何如此優秀,你的內心是打開的,你會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那麽你的格局也會慢慢得到提升。

二、結交有格局的朋友

事實上,那些取得驕人成就的人,都是擁有大格局、大胸懷的人。我的朋友圈裏有三個我非常喜歡的朋友,我想聊聊他們給我的一些比較具體的啟發。

(一)樊登

提到樊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是“樊登讀書”的創始人,創業5年,“樊登讀書”的會員超過2800萬,授權銷售點超過3000家,樊登書店超過300家。能將一個公司做大,絕不僅僅是因為他書讀得好,在認識他之後,我覺得他的管理智慧比他的讀書更值得學習。他能把管理交給更有能力的人去做,自己隻專注做好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到底哪些舍,哪些抓,他是真的能夠想到做到,還能保持克製。

我記得第一次約他見麵,以為他應該和我一樣,作為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每天忙得要死,要約到他至少兩周以後,結果他跟我說第二天就有空,可以見一麵,地點就約在他家樓下的書店裏。當我到書店時,就看到他一個人安靜地坐在那裏看書,他跟我講這裏就是他的辦公室。

更讓我驚訝的是,他在北京沒有助理,僅有一個司機,他的公司在上海,但是那裏也沒有他的辦公室。現在不少創業者覺得創業必須找很多人,要有一個很大的辦公室,有很多助理才行。可是他們並不明白,小就是大。大的格局往往來自人的內心,而不是外在的形式。當時我就覺得他的胸襟和做人的格局太大了,作為前央視主持人,卻完全沒有那種所謂成功人士的偶像光環和對形式主義的追求。

大部分人很難做到完全的授權和信任,好多事情總是覺得自己過目之後才會放心,但是樊登能放下,完全相信身邊的人,把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隻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即可,這樣的取舍成就了團隊的自驅、自我迭代,才取得了“樊登讀書”今天的成績。

(二)張師兄

第二個朋友是國內知名的話劇公司創始人,目前轉型做影視製作公司也做得非常好,因為為人極其低調,所以我就不在這裏提他的名字了,他是我同一所大學的師兄,所以暫且就叫他張師兄吧。

有一次和他聊對IP的理解,在很多人眼中, IP就是打造一個流量明星,但張師兄不這樣認為,他覺得IP應該具備三個特征,即時間性、跨界性和價值性。所謂時間性,指的是IP一定要經過長時間(至少10年以上)的積累和沉澱,觀眾仍然喜歡;所謂跨界性,指IP不能單一化,一定要跨至少2到3個以上形態,不僅僅是做話劇, IP也可衍生做圖書、玩具、電影等內容;所謂價值性,指一個成功的IP至少能創造10億美元的價值,比如迪士尼的獅子王和白雪公主。

我問他們的廠牌能夠叫IP嗎,因為已經延續了10年,也有超過千萬級的粉絲衝著他們的廠牌來的,每年推出一部劇總是一票難求。但張師兄認為他的廠牌還不能稱之為IP,因為它還不具備IP的三個特征, 10年還太年輕,目前剛剛開始跨界。當時聊完,我覺得這人真是謙遜和清醒,對自己、對企業的成績表現得非常淡定,這樣的謙遜和平靜就是一種格局……

和很多文化圈中的朋友相比,張師兄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他依然保持著謙遜的姿態,放下身段向國外製造大IP的公司學習,也非常平和地和身邊每一個人做交流,清醒地看待自己的差距、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

創始人的清醒和謙遜就是企業的格局。

(三)胡鬱

最後聊聊朋友圈裏的一個技術高人胡鬱。胡鬱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科技企業家,上市公司科大訊飛的執行總裁,也是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

雖然掛了這麽一堆職務,但是和他溝通是非常舒服的,他完全沒有科學家的架子,與任何人聊天都很平等,在對待朋友上總是很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有一次訊飛開1024程序員開放大會,邀請了我去做嘉賓,因為我們企業之間後期會有一些深度合作,胡鬱專門安排訊飛會後的采訪讓我和他一起麵對所有的媒體,和訊飛相比, AA加速的概念對大家而言非常陌生,而且那天會議訊飛發布的新產品才是主角。結果,胡鬱卻一個勁地跟大家介紹我是誰,建議媒體人多采訪我,聽聽我的想法。其實,整個媒體見麵會,是胡鬱在幫助AA推廣,而結束的時候他卻非常有禮貌地感謝我。這樣的情商和待人處世,真是令人非常之佩服。

AA加速營每次項目並不多,大約隻有15—20個,但是每次我邀請胡鬱的時候,他都盡量安排出時間過來分享,並且說隻要自己有時間他就一定來支持,因為他非常喜歡和早期科技類的項目在一起,聽聽他們的聲音,和他們交流。

我們在談論人工智能時,不單純談論技術本身,而是談論技術的應用場景,如何產生價值,談人類的未來,技術會帶來什麽樣的改變,科技和人文之間的關係。我很喜歡一句話: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就是胡鬱作為AA加速器的導師,在一次加速營裏分享的。正是因為相信未來,相信自己可以創造價值,所以我們才會堅持如一。

我每次看到胡鬱時,都感覺如沐春風。他身上的謙和與樸實總是能釋放出強大的力量來,不管對朋友,還是對其他人,他始終保持一致。正是因為他的內心擁有大格局,所以他才能保持這種品性,讓和他相處的人都會被他吸引。

所以,格局其實就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點點滴滴之中,在每一次思考、每一個行動中。

那些格局非凡的人,總是帶著一種返璞歸真的樸素與平等,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影響身邊的人。把每個人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跳出自己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看未來,就是一種大格局。

劃重點:

成為一個有格局的人,擁有"能容天下者,方能為天下人之所容"的氣魄,追求更高的目標,提升眼界的廣度,思維的深度,拉長我們的人生軌跡。

本章節的工具卡:

嚐試兩個提升個人格局的小辦法,1.跳出自己審視自己,每周對自己開展一次自我表揚和自我批評。

2.每個月找到1-3個你覺得比你優秀很多的朋友,麵對麵進行交流,記下和他們交流的收獲和啟發。

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終身學習對成長的重要性

紀錄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成為沃倫·巴菲特》)裏麵講述了巴菲特真實的生活,這部紀錄片裏,巴菲特褪去了自己身上眾多的光環,展露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麵。影片裏的大部分鏡頭,記錄了他和他的家人及每天日常的生活。比如說巴菲特每天早上上班時,會開車路過麥當勞買一份早餐,帶到辦公室後享用。他的桌子上也一定擺放著一杯他鍾愛一生的可口可樂。

看著紀錄片你會發現,即使是如巴菲特這樣遙不可及的投資大師和世界富豪,生活中不過也是一個平凡的老人,非常平易近人,甚至還會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小毛病。同時這部紀錄片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事實——一個人一生如果想要獲得過人的成就,注定和終身學習形影不離。

他每天會按時起床,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巴菲特每天絕大多數的時光,都是獨自一人在自己的書房或者辦公室靜靜度過的。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能手機,隻有身後書架上的書籍,和一桌子攤開的新聞報紙。而他每天就坐在那裏閱讀和學習。時光靜靜流逝,他從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84歲高齡的巴菲特,60年如一日地閱讀和學習。

我記得我在聯想的時候,那時候的領導、後來的聯想控股董事長朱立南曾經說過一句話: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句話對我也非常受用,越成長越覺得不斷學習,才是讓人不斷前進最大的動力。

二、學習“學習的方法”

做筆記

在中學時代我並不屬於好學生,成績一直都是中等偏上,一直到高二分科之後,成績才突飛猛進,最後以當地狀元的成績考進南開大學。現在回想起來,課堂上聽課的效率如何不太清楚,但是我的筆記卻一直做得又漂亮又工整,乃至於中學畢業的時候,好多母親的同事來家裏向我要作業本和課堂筆記本,所以認真做筆記的習慣是一直都有的。

記日記

另外,我的作文一直不錯,這跟我從小喜歡寫日記有關,日記裏還喜歡自己給自己打雞血,摘抄一些名人名言放在每篇日記的最前麵。似乎覺得不寫日記,那樣青蔥而美好的歲月就白白流逝了一樣。寫日記這件事感覺比記筆記是更進一步的學習,多了自己和自己的對話,以及對於課堂、對於生活、對於未來的思考和向往。

前一段看到明星易烊幹璽在高考前3年基本沒怎麽上高中,苦讀3個月,結果考了中戲雙料(文化課和藝術課)冠軍,這一點我是非常相信的,當你在某一段時間專注於一件事情,並且積極思考後麵的邏輯和方法,那你1個月可能替代1年的死記硬背和填鴨式的學習。我在高二之前一直理科不好,所以讀了文科。到了高二分科後,覺得不能讓數學拖後腿,幹脆請了一個家庭老師,每周來輔導一次,老師是我姐姐的同學,隻比我大上4歲,講課非常有趣,也沒有老師的威嚴,還非常擅長講題目背後的方法。所以,在輔導的那段時間,研究數學答題背後的方法成了我最開心的事。最後高考,這些方法和邏輯成了自己思考問題的底層操作係統,在高考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你去思考題目背後的原因和邏輯,掌握了解決同類型題目的方法,你對題目的掌控力和穩定性就會大大加強,對於學習的熱愛也就提升了。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之所以不愛學習其實不是因為學習本身,而是因為學習方法太過枯燥(死記硬背標準答案,也不去了解為什麽),而學習結果還往往無法自我掌控(背、抄無數遍,仍然做不到舉一反三)。如果能夠早一點思考學習的方法,學習優秀人士“學習的方法”,那麽學習是幫你掌握知識、掌控人生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想來,中學時候好好記筆記、每天寫日記、摘抄名人名言、思考做題後麵的共性和方法,為我的人生、甚至職業生涯的每一步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建立的《戰略落地 CAPEM模型》《創業加速八布(畫布)法》,都與探索背後的邏輯和方法論有關。而隨手記錄時下的觀點、經常寫寫觀察也成為現在保持學習的一種生活方式。

大學時代,很幸運地進入了我的偶像周總理的母校南開大學中文係。南開位處天津,學風淳樸務實,比之清華、北大學生的壓力要小了很多。在南開的四年,我的成績一直不屬於最好的,中等偏上,但是卻參加了大量的社會活動,看了大量自己想看的書。現在想來,運用大學時光,參加了大量的社會實踐,進行大量的閱讀,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大學裏有很多的社團,每個社團都有自己的方向,我在大學中有幾個實踐活動特別想推薦給年輕的朋友們,這些實踐對我後麵的發展都有持續的影響。

第一個叫作演講隊。我剛到大學的時候,普通話非常不好,典型的福建腔,因為前後鼻音不分, R和 L不分,所以經常遭到宿舍姐妹們的取笑。恰好宿舍號是222,我不會兒化音,隻會說“餓餓餓”,姐妹們老讓我來一個222;去打肉包子,也總是說成露包子。恰好學的還是中文係,有現代漢語,要解決國際音標,還有訓詁學,都和發音斷句有關,真是覺得要了命了。當時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居然在大一的時候,報了學校的演講比賽,大概就是想給自己一個挑戰,寫了文章,反複訓練,整個演講過程感情醞釀也很飽滿,但最後在四個字“充分發揮”上還是露怯了,看到台下一陣笑聲,我幹脆說抱歉了,各位老師,我是南方人,今天參加演講賽就是想挑戰一下自己,讓自己普通話快速提升一下,沒想到還是說錯了,希望大家能對我的勇氣給一些鼓勵。結果大概是評委們被我的厚臉皮給打動了,最後居然還拿了個三等獎。

大三的時候,我在學校團委又參與組織了周恩來紀念館的演說團,我還是團長,帶著大家一起去給參觀人員講解周總理和鄧穎超的故事,聽了很多關於總理的故事,自己也參與講解了很多遍。那個過程非常鍛煉人,既是學習,也是一種價值輸出。後來我再去想這件事,也許因為自己一時的勇氣,也從一定程度克服了自己到新環境可能會存在的敏感和自卑,反而完全變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所以很感謝那時候練習演說的過程。

第二個叫作記者團。當時宿舍裏有一個姐妹是學校廣播站的,我和她特別要好,就很想和她參加一個社團,可是我的普通話實在不夠標準,廣播站也不會錄取我,結果陰差陽錯加入了給廣播站供稿的學校記者團。因為在記者團,有了很多機會采訪學校的領導和校友,而中文係很多師兄師姐當時在全國各大報社都擔任著記者或編輯的職位,所以每年寒暑假都會去一家報社或者雜誌社實習,從《天津日報》《今晚報》,到福建《海峽都市報》,到《中國青年報》《深圳特區報》,新聞口、社會口、經濟口、專題口,甚至攝影部都去了一遍,很早就看到了社會百態,經曆過一個月一篇稿子發不出來,重大社會事件報不出去,跟著老師去采訪知名企業家、藝術家、省級領導人,也有自己一個人從策劃到約訪,到一周寫3000—5000字的整版專題。

你需要建立親和與共情,讓他願意和你說真話。

你需要提有力量的問題,讓他覺得你是懂他的,而且問題本身也能讓他深思和收獲。

你需要認真而專注地傾聽,抓住重點並及時反饋和確認,以保證能讓他放心地說。

“平視”和“提問”,至今我也總是和我身邊的朋友、公司的小夥伴、我的學員反複強調,甚至把平等溝通和提問的能力變成了工具,來幫助大家刻意練習。這樣的認知正是來自當年學校的實踐學習。

第三個叫作勤工儉學。我記得那時候有師姐在寶潔工作,所以周末總是有一些在學校或者商業街派送小包裝的促銷活動。我有一段時間,每周末都去商業街做派送員,穿著寶潔發的工服,站在商業街上不斷給行人派發贈品,工資按照天算,最後你是不是全部發完了並沒有人管你,所以不少人發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自己藏起來用,或者放在學校裏1元一包交給小賣鋪賣。這樣一件小事,既考驗了麵子問題,也考驗了個人的品格。既然收了工資,答應派發完所有的小樣,這就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承諾。所以這麽小的事情,卻建立了當時對於商業的基本概念,即使到後來我也覺得是最重要的商業價值觀,叫作說到做到、誠信。

而在勤工儉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雖然有時候麵子是個問題,但是通過自己勞動創造的收益,那份獨立感和成就感是什麽都比擬不了的,這樣的習得越早越好。

四、每一年每一天都在進步

大學畢業之後有近15年的職業生涯,分別在世界500強企業聯想集團和民營上市企業福建的九牧王集團,在去的時候聯想還隻是國內的知名企業,九牧王也還不曾上市,離開的時候它們卻都上了一個台階,所以,在其間的過程,跟隨著企業的發展,自己也在不地學習和成長。

聯想有一句話: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在進步。這句話用於我在聯想的10年也是非常貼切。每一年都不曾荒度和懈怠,每一年都在不同的專業領域有所精進,這個也是我終身都要感謝這家企業的原因。

一畢業就加入一個企業,這個企業的價值觀對你的影響會非常大。我非常慶幸當時選擇了聯想這樣的企業,從一開始進入聯想總部的聯想管理學院,有幸和柳傳誌柳總有著多次麵對麵的交流和深度討論的機會,早早就被柳總的個人魅力和大局觀所折服,之後因為在管理學院負責著全集團的入模子培訓,小小年紀就要給很多已經工作多年、甚至來了就做高管的經驗人士做班主任,因為做高層幹部培訓,也有幸以課程之名接觸到聯想各個子公司最優秀的一群人,從他們身上又學到很多優秀的品質和做人做事的方法。

聯想總部拆分,麵臨兩個選擇,一個是留下來跟隨自己熟悉的團隊、欣賞自己的領導一起創建聯想投資,一個是到陌生的電腦公司,在新組建的信息服務公司 FM365來做當時的互聯網門戶。兩個都是新鮮的,但是最後我卻選擇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參與到當時第一撥互聯網浪潮中,擔任欄目主編、首頁主編,充分體會了內部創業的曆程。

而在後來的時光通過內部競聘加入產品設計中心,負責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戰略和運營工作,抓起了項目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設計戰略管理,很快得到提拔。又因為感覺自己戰略專業度不夠,而放棄了高級經理的頭銜,轉而走專業序列,以高級研究員的身份進入公司戰略研究中心,負責企業重大戰略課題研究和高管務虛會策劃組織。在戰略研究過程中,參與到聯想並購 IBM—PCD這場蛇吞象的國際化課題中,並承擔了一部分整合課題的論證工作,有了與國際團隊跨國溝通的大量經驗,了解不同國家的企業人在思考問題上不同的方法體係和價值觀。

而後發現自己離業務始終有點遠,在做了戰略兩年後加入最核心的業務部門渠道銷售部去負責全國的零售通路規劃和建設工作,從布局街邊店、電腦城店、千強鎮店,到國美蘇寧等大連鎖出現,再到電視購物,最後京東殺出,線上購物開始和線下並行。又是經曆了和深度參與了整個零售業的變遷和升級,以及一個國內最優秀的企業如何應對和不斷調整自身戰略,其中的快與慢,得與失。

在聯想的10年,每一個腳印都是收獲,總結下來,它給了我很好的職業素養、職業能力,也給了沒有天花板的舞台,讓你隻要想,就有足夠的空間和舞台。

另外,如何建立規則和體係,如何讓事情更加專業而有序,如何在事前計劃事後複盤,這些對職業生涯非常重要的習慣,甚至是終身成長的能力,也是在聯想這樣的企業中學到的。

還有,就是格局觀,我記得聯想早期的願景是讓中國巋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使命是把個人的追求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中。雖然後麵看,聯想在發展過程中因為缺乏靈活度和對差異的包容度,錯過了很多很好的商業機會,這和它高度強調集體主義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反觀我的職業生涯,在聯想的10年,它的民族尊嚴、大國使命,它的國際化探索之路、它的頭部資源整合能力,以及柳總本人的管理思想無形中也拉升了自己的格局觀和世界觀。

劃重點:

一個人一生如果想要獲得過人的成就,注定和終身學習形影不離。我們不僅要思考事物的邏輯和方法論;在實踐中,學會平視和提問。終身學習的人,生命不僅有溫度,更有力度。

本章節的工具卡:

每天看30分鍾的書籍,這30分鍾不要把手機放在旁邊,看完之後,然後做一個小的摘抄。

連續做21天,試試看,你有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

閱讀書目閱讀時間

好句摘抄:

我的收獲:

知識要分成“知”與“識”

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談論一下,什麽是知識。

知是知道,什麽叫“知道”?看一個東西能夠辨識道理、了解規則和常識,這就是知;道是道理、規則、常識。有一個字叫“智”,把它拆解開就是日日知,日日知新、日日知道,就有了智。

識就是識別和區分,要能夠識別和區分,你就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明是非,做選擇,這就是識。

所以,知識是區別於我們今天說的信息。今天,在移動端高度發展的社會,碎片化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各種知識付費的內容不斷向我們湧來,如何選擇?如何讓知識付費獲取的不是信息,而是知識,讓你是在強化你的常識和你的判斷力,而不是削弱你的思辨力,成為知識的奴隸,或者信息的堆積者。

關於知識,我特別想讓大家跳出固有的一些認知來重新看待,有句話叫“實踐來源於生活”,所以我想和大家強調“知識來源於生活”,去積極地生活,你就一定會獲得屬於你的知與識。

一、知識來源於家人

比如今年在跟創業者分享創投趨勢,解剖當下的一些成功案例時,經常會講起盲盒這個現象。關於盲盒的認知有很大程度就來自於我們家盲盒的重度消費者,我12歲的女兒。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周她都要去酷玩店或者無人售貨櫃買一個盲盒。為了獲得購買盲盒的錢,她有了很強的學習動力,每次考了班級第一就會說媽媽能不能獎勵我一個盲盒呢?結果考第一逐漸變成了常態,她的盲盒在家裏也越積越多。

因為和學習激勵掛鉤起來,價格也不是特別貴,所以我從來沒有否定過她的行為,但是我對她的癡迷非常好奇,一個小玩具而已,為什麽這麽上癮呢?於是我和女兒有了一次關於盲盒的對話。以下是對話的實錄:問:女兒,你為什麽會這麽喜歡盲盒呢?

答:天啊,媽媽,你不覺得它特別酷嗎?

答:好吧,媽媽,你看哈……

首先,你買每一個盲盒你事先都不知道它長什麽樣,是不是很神秘,很好奇,最後拿到手裏拆它的感覺,就像拆聖誕老人的禮物一樣,特別興奮和期待。

第二,你拆開以後可能有你不喜歡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你喜歡的,還有幾個是特別好看的,大家都想收藏的,而且盲盒總的設計還都是大家喜歡的,設計感在平均之上,價格也不太貴,買了也不會後悔。

第三,在我們學校,基本上女同學都收集盲盒,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年齡同學之間溝通交流的話題,你看哈,我們女同學都在說,如果我沒有的話,我們就少了一個共同話題,我是不是顯得很沒意思。

第四,盲盒裏麵有神秘感,但這種神秘感又很公平,每個人都不知道裏麵是什麽,都是自己抽取的,所以你即使抽重了也不會怪別人,還可以跟同學交換彼此沒有的。

第五,它裏麵藏了一個特別的驚喜感,就是“隱藏款”,在包裝盒上看不到圖像,往往設計更特別更好看一點,數量又特別少。萬一抽到隱藏款,價值可以達到原價的10倍,網上有很多銷售隱藏款的,你感覺就賺大了,之前買的不喜歡的就都值了,所以每次都特別希望能夠抽到隱藏款。

第六,當我能夠收集到全套盲盒的時候,我在同學麵前會很自豪,如果誰能有全套盲盒,就覺得她太牛了,就是校園大咖。所以盲盒是不是真的很好啊。

我又隨手拿起手邊的一個玩偶和一張人物的畫作問她,如果把這些做成盲盒你會買嗎?

女兒答:當然不會了,你看它長得多沒特點啊,還有身上的衣服太簡單了,都沒有什麽零部件,你看這個盲盒,你有沒有覺得它長得很不一樣,很特別,很酷。做工也很精致,還不斷有新的係列出現。總之,感覺買不完買不夠。

聽完這段話,我忍不住對女兒說,你在盲盒這件事情上你就是我的老師,我能不能把你說的記下來,如果我的創業項目裏有涉及盲盒的,能不能請你當兼職設計師(女兒漫畫畫得很好),或者做產品體驗師。

你看,知識來自家人,來自你的孩子,來自生活。

和女兒聊完之後,我在我的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論2019年重要現象之盲盒。不是所有的卡通產品都能做成 IP,即使有 IP也未必能盲盒化,即使有盲盒概念也未必能夠走進年輕人的心,即使走進年輕人的心也未必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