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改變第五步:敢於歸零的勇氣

我們到底希望過怎樣的生活?

我們希望活出怎樣的人生?

焦慮時代,有幾樣事情一定會回歸連續幾年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在電視上跨年,也大肆“販賣”著這個 時代各種變量帶給大家的知識焦慮。關於這個時代,你不知道外部的變 化你還能簡單地生活,當你信息越來越多,你看到那麽多成功的人因為 抓住時代機會而快速崛起,你因為知道反而充滿焦慮感。每個人都希望 改變,卻不知道從何著手。2019年,大家都覺得是在穀底的一年,到 2020年一定會比2019年好一點。沒想到美團王興的那句話竟成了真相: 你以為2019年是過去10年最壞的一年,卻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

2020年,中國遭遇了千年不遇的全球性大災難,新冠疫情,戰役變 成了戰疫。從1月份到4月份,中國經濟停擺,大量的線下經濟遭受重創, 人們待在家裏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家國一心共同奮戰了幾個月,4月份 中國終於控製住了疫情,逐步複工複學了,可是全球疫情又嚴重了,每 個待在家裏的人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焦慮。麵對這樣的焦慮,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在疫情下寫了這樣一段話廣為流傳:過去至 少40%的會議都是在浪費時間,為內部低效的信息流通方式和不過腦子的豬隊友埋單。

至少60%的出差都是在浪費時間,大部分事情你去不去其實什麽影響也沒有,隻是跑過去刷個臉,互相找個安全感,刷個存在感。

至少80%的商務社交和公開會議都是在浪費時間, 一群不知道自己 想要什麽、看不清本質的人一起刷存在感,比誰更糊塗、更沒腦子、更沒安全感,相互感染,群體陶醉。

疫情讓我們回歸了事情運轉的本質,結果反而更好了,內心也更踏實了。

這段話有的人不喜歡,畢竟很多出差、社交、會議都是為了結果鋪 墊的必要過程,但這段話之所以讓大量職場人士轉發,說明當我們停下 來的時候,發現我們不斷像齒輪一樣快速運轉的工作或者生活,其實有 太多值得反思和檢討的地方,我們的各種忙碌、各種焦慮是否真的有效?

這樣長時間的停擺,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所以我相信在各 種忙碌和焦慮之後,人們還是會回到正常、積極的軌道上來,有幾樣東 西一定會回歸,成為我們內心真正堅持和向往的。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會回歸

·我們到底希望過怎樣的生活?

·我們希望活出怎樣的人生?

·我們想給予自己和他人怎樣的認同感和期待感?

·什麽能夠帶給我們喜悅,什麽能夠帶給我們成長?

有一段時間看不進去書,從早到晚拿著手機,追逐著各種成功的項目、 新鮮的故事。有時候拿著手機一刷就到了深夜,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 覺。而在2020年停擺的這幾個月,終於可以放下手機,認認真真地和 家人待在一起,認認真真地感受家人、孩子、書本、大自然,愜意地泡 茶曬太陽,邊讀書邊在旁邊寫上一堆注腳。很久沒有好好給家人做頓飯, 疫情下老人和阿姨都無法到家,連續幾個月需要自己動手為家人做一日 三餐。其實研究研究菜譜,認真地設計營養早餐,用紅的、綠的設計一 個精致的擺盤,也是非常美好的事,每一頓看到孩子們把碗裏所有的飯 菜吃的精光,心裏充滿了滿足感,問一句:好吃嗎?孩子們說:媽媽做的菜最好吃了。竟然覺得這就是天下最好的讚美了。

晚上和孩子一起拿著瑜伽墊做做瑜伽,壓壓腿,聊聊天,聽聽孩子 講講:媽媽你知道嗎?過去工作那麽忙, 一年都不如一個月聽到的“你知道嗎”多,和孩子們處得越來越像姐妹。

在疫情下的三個月,家裏變成了一個小型動物園,養了兩隻烏龜、 一隻折耳英短小咪, 一隻一個月大的黑兔兔叫小絨絨,還有一群蝌蚪。 第一天小咪來到家裏,不敢把貓放進房間,生怕貓爬到**,於是就把 小咪放在了客廳,給它在沙發上放了墊子,沒想到它第一天到了新家, 原來是要人陪的,晚上在門外叫了好久。之後的一個多月我都要為第一 晚為它療傷。整整一周,它一看到我要關門或者關燈,就飛一樣地衝過 來躲在床下,除了吃點貓糧和上廁所,整天都不肯出來,害我內疚了好久。

後來我們從生怕小咪爬上床,到每天給它留著門,在**給它鋪一 個小毯子,把它抱上來一起睡。這隻小咪成為家裏團寵般的存在,無論它跑到誰的**睡覺,家裏的成員就會快樂地說:小咪到我**睡覺啦。

小咪來了以後對小烏龜很好奇,總是伸頭到養烏龜的水箱裏看,有 時還喝水箱裏的髒水,我們不得已把池子蓋上蓋子,小咪就會蹲在旁邊,靜靜地看著我們,似乎跟我們說,我隻是想和它玩。

小兔兔比小咪晚來, 一個剛剛滿月、全身長滿黑色的小絨毛,因為 兔兔是弟弟從他的幼兒園領養的,所以名字讓弟弟給它起,弟弟說叫它絨絨吧,你看它全身都是毛茸茸的。

小兔兔來了以後,小咪更加好奇了,每天從各個角度觀察小絨絨, 鼻子剛湊到絨絨的籠子邊,絨絨就衝過來聞小咪,把小咪嚇一跳。之後 他們就變成這樣的關係:小咪像個老爸爸一樣守在絨絨身邊,絨絨在房 間裏到處跑,小咪就跟在後麵,如果要離開客廳,小咪就會把它攔回來。 每次小咪想湊過去聞聞絨絨,絨絨就會立刻衝過來,把小咪嚇跑,在距離一米的地方關注著絨絨。

我們一家都愛上了這些新的小“家人”,可愛而生動,每個人回來 都先問小咪呢?抱抱小咪,再喂喂絨絨,然後看看小烏龜的水要不要換, 龜糧還有沒有。家裏陽台上還種了很多蔬菜的種子,客廳和臥室每周都擺上了好看的鮮花。這次疫情,讓我們把大自然搬到了家裏。

當自己靜下來、慢下來的時候,才能看到生活,才能參與到真實的世界裏;才能有體驗,去傾聽和觸摸生活。

這幾天在看《相信未來》的大型義演直播,主持人汪涵說,這幾個 月天天追著自己5歲的孩子在家裏跑來跑去,陪著他成長,看著他每天慢慢的期待,覺得這也是很好的生活。

二、對生命的敬畏和珍視一定會回歸·生命對我意味著什麽?

·如果我的生命明天就會終結,我希望今天去做點什麽?

·如果生命轉瞬即逝,我們又如何過好我們的一生?

·在我的生命裏,什麽才是最重要的那個部分?

這幾年我有幾位年輕的朋友猝死,有30多歲、40多歲的,都是非 常通曉人情世故的好人,事業上小有成就,都是人群中的領導者和影響者, 可是猝死說明了什麽呢?糟糕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他們關心了很多 人,卻沒有真正關心自己和家人。他們關心事業、關心金錢、關心能否上市、 關心成就和地位,卻沒有關心生命。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 “他們總是熬著最久的夜,敷著最貴的麵膜, 擁有豔麗的顏值和令人豔羨的財富,卻肆意消耗著屈指可數的歲月。"這何嚐不是在嘲笑著自以為聰明的我們。

2020年這場疫情是擺在所有人麵前的一次生命大考,短短一個月時 間,武漢一座城就逝去了那麽多曾經鮮活的生命, “無症狀感染”又讓 每個人的生命增加了一絲不確定性。頓時,“除了生死, 一切都不是大事” 變成了當下最深刻的哲理。

那麽多的逝去,讓我們重新敬畏生命。我們開始問候長久沒有主動 聯係的遠在千裏之外的老父老母,他們的身體安好對於子女來說是從未 有過的重要。過去我們成天為工作焦慮,為賺錢焦慮,為孩子教育焦慮, 當我們慢下來的時候,經常會想到父母。在疫情下,我開始習慣每周給 家裏打個電話,天氣好的時候到戶外散步或者遊玩也會和家人做個連線 視頻電話。我們開始鍛煉身體,即使不能外出和奔跑,也要在家裏保持適度的運動,不敢再熬整宿整宿的夜,沒睡好中午也有了時間補個覺。

隻有你敬畏和珍視生命,生命才會保護和尊重你。我們才能夠健康地嚐試更多我們想嚐試的人生。

如果生命終將逝去,我們應該努力做一個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吧,用力地活好每一天,讓每一天都和昨天不一樣。

如果生命終將逝去,我們應該把自己所有的願望寫一個清單,不要等待明天,從今天開始就努力去做吧。

如果生命終將逝去,我們應該活出一個不一樣的姿態,無論在別人 眼中如何,在自己心裏,我是美的,是值得的,活過、愛過、追求過、努力過、綻放過。

三、 人性中堅持的正直和善良、勇氣一定會回歸一個人最難的不是認識他人和認識世界,最難的在於認知人性,還有認識和掌控自己的人性。

我們的人生中會看到太多人性,有金錢和短線驅使的人性,成就和 焦慮驅使的人性,也有始終堅持正直和善良的人性。在新的一年,包括 未來我相信那些跨越種族、地域、年齡、性別,在曆史發展的長河中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品質會重新回歸!

2020年的疫情讓人與人通過隔離拉開了距離,但心裏產生了最強的 聯係和期待,希望每個人都健康、活著;讓全球化進程遭到了阻隔,國 家交通關閉,可是全球化的戰疫又緊密相連,各種疫情物資和科技化手 段彼此支持。當中國成為重災區的時候,我們看到日本發來的物資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當海外成為重災區的時候,我們同樣派出援助醫療 隊和成倍捐出戰疫物資,給法國的物資上寫著“千裏同好,堅於金石”, 給意大利的“雲海**朝日,春色任天涯”,回饋日本“青山一道,同擔風雨”。這是國家之間的正義和善良。

而疫情下,那麽多醫療人員逆風前行,放棄春節和家人的團聚,冒 著生命危險趕赴最危險的湖北前線。這是同胞之間的真心、無畏和善良。 李文亮因新冠肺炎去世,全國人民在朋友圈為其哀悼,從2月7日到5 月7日,他的微博留言竟成了每一個善良的人傾訴心裏話的港灣,因為 這個人那麽年輕、那麽熱愛生活,是個勇敢的普通人,因為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熱愛生活卻又無畏且勇敢的“逆行者”。

電影《無問西東》裏有一句話我很喜歡: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 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保持真心,保持同情, 因為善良,讓我們有了最基本的行為底線和道德準繩,不做害人的事,懂得愛與同情、包容與接納。

堅持正直和正義。 讓我們在對的路上前行,秉持正向的價值觀,貧 賤不移、富貴不**,敢於向自己開炮,隻做問心無愧的事。

誠信守諾。 首先要對自己誠實守信,然後對他人誠實守信、做人做 事做生意皆如是,不欺詐、不狡辯。老實在今天這個時代似乎過時了, 但是2020年我們大概會回歸做一個實誠的人,說真話、做實事、誠信為本。

保持勇敢。 沒有什麽比勇氣更能激發我們成長,無論是對或錯,無 論過去種種是喜是悲,唯有勇氣讓我們繼續提起雙腿向前奔跑,繼續樂 觀地麵對世界變化,不怕輸、不畏懼、不放棄,努力而堅韌地去創造、去堅持。

四、對價值的追求一定會回歸

什麽是價值呢?就是對我有幫助、有用的東西。可以是物質的、情 感的,也可以是精神的。2019年有一部大火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 這部片我到電影院刷了三遍,在網上又看了幾遍。 《哪吒》成為中國影 史上第二賣座的影片,它沒有滿足我們物質需求,但是卻滿足了各個年 齡段精神層麵的價值:每個人都希望衝破世俗的偏見, “我命由我不由 天”,走不一樣的路卻始終保持正義、善良、自由。主人公哪吒也許很醜, 在他人眼中是個十惡不赦的魔童,可是在最艱難的時候犧牲自己拯救他 人。哪吒父母也改寫了以往的印象,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即使老天 爺說他是魔童,也是我的孩子,我相信他,願意犧牲自己換取他一生的快樂。

這是精神層麵的價值,比物質層麵更加令人回味和惦記。

所以什麽是價值呢?我的解釋就是三個環節:用戶+產品+需求的 整合關係, 一定提供了一個好產品,滿足了需求方的某種需求,要麽更有效、要麽更美好、要麽更豐盛。這裏麵缺了任何一環,都不是價值。

而在實現價值的路上,還要有一顆真摯的創造價值的心。去年過年 去了台灣,在台灣花蓮吃正義包子,包子特別便宜,每個台幣5元錢(相 當於1元錢人民幣),我們的導遊跟我們講他們隻開了這麽一家,因為 開多了他們認為就不是一個味道了,他們做包子首要的目的不是賺更多 的錢,而是讓來的每個客戶都能吃到最好吃的包子,每個客戶都滿意而歸。 還有在台北逛誠品最老的一家店誠品敦南店,在去的路上和出租車司機 聊起來創建人去年去世了,我看過寫他的文章,虧損了15年,因為太小眾,很多次都走投無路,司機說其實這個世界有很多人並不是為錢活的,他真的就是為了想傳遞一些美的東西。逛完誠品店,又忍不住去看了一 堆吳清友的文章,他在2014年曾經講到,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 是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這就是堅持創造價值的心。

在實現價值的路上,還要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和耐力。在我看來,其 實就是認認真真去做一個好產品,做一個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 的產品。而這個過程,是創新和改變能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對商業行為 和價值創造的最基本要求。

2020年很難,未來也許還會更難,但我仍然堅定地看好未來,因為 裂縫處就是光亮照進來的地方。丘吉爾說過“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 我們身處焦慮,麵對危機,如果能夠冷靜、健康、快樂、善良和正義, 我們就將麵對最大的機會。也許整個大環境充滿變數,但是人性的多樣 性決定了人們一定會反思和回歸,真正對的事情和最好的改變也會紛至 遝來!

劃重點:

在這個普遍焦慮的時代,我們有必要對自己做一次整理,將過往歸 零然後重新出發。在新的征途上,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對生命的敬畏、堅持正義、堅持對價值的追求。

本章節的工具卡:

當靜下心來時,問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把答案寫下來:1.我們到底希望過怎樣的生活?

2.我們希望活出怎樣的人生?

3.我們想給予自己和他人怎樣的認同感和期待感?

4.我們內在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來自於哪裏?

5.什麽能夠帶給我們喜悅?

6.什麽能夠帶給我們成長?

7.生命對我意味著什麽?

8.如果我的生命明天就會終結,我希望今天去做點什麽?

9.如果生命轉瞬即逝,我們又如何過好我們的一生?

10.在我的生命裏,什麽才是最重要的那個部分?

每一次改變,都是一次歸零

我們時常對著可連接世界的電腦、手機,卻感歎生活的無趣;我們時常希望自己變得美麗自信、搖曳生姿,卻任由健身房的年卡自動過期無動於衷;

我們時常羨慕那些能說一嘴流利外語看劇不用字幕的人,卻舍不得 花點心思去背背單詞語法……為什麽很多人的人生越活越單調、越活越不豐富?因為不敢開始、害怕結束。

一、不敢開始

人總是受慣性思維的影響,被“不敢開始”的觀念限製著。生活中 其實有很多事情想要做,可是不敢開始,不敢邁出這一步。主要在於內心對失敗的恐懼,如果開始之後,沒有做好怎麽辦,出了問題怎麽辦。

對一個小孩子來說,他沒有很多過去的經驗,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什麽都想去嚐試,什麽都會去做做看。而對於一個成年人,卻往往會有 很多顧慮。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在不斷積累經驗,卻忽視了畏難心理和對 失敗的恐懼也是在不斷累積的。

你還沒有開始,怎麽知道自己做不好呢?所以,你必須有一個新的 開始,必須去嚐試一下,成為一個掌控者。你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一切都會變得完全不同。

這時,可以進行一次假設:假如我開始做了,會怎麽樣,會帶來什 麽樣的價值。所有的一切都在你心裏進行著,你會產生與眾不同的體驗。 你會成為什麽樣的人,釋放出什麽樣的價值,給你的工作、生活和身邊 和朋友帶來什麽樣的感受和改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你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你就會產生走出去的動力。

做事情一定要建立正向思維,從積極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收獲到行動的樂趣,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天地。

二、 害怕結束

有些人終於開始了,卻懼怕結束,因為結束就意味著麵對結果的好壞, 意味著要麵對一個未知的新的開始,意味著不可見的未來。如果你開始 了一件事,始終沒有讓它結束,那麽它將會從樂趣轉變為憂心,產生很大的負麵心理。

最近,我就發現了自己存在一個阻力,主要是在寫書這件事上。今 年承諾了要寫出兩本書,但是日常其他的工作會擠壓自己大量的時間, 總是希望空出大段的時間來構思和寫作,實際上用來寫作的時間總是變得很少。所以,計劃完成書籍的時間被拖延了多次。 一想到這本書結束 的時間要到了,我就會產生一定的焦慮。其實,反過來想,如果按時間 完成一本自己滿意的書籍,在確定的時間真的做出來了,對自己的時間 管理和階段性總結,都將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和自信。

所以,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沒有試著去結束一件事。你眼前的這件 事一旦結束,性質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你能完成一件事,哪怕是極其微 小的事,將會非常有意義。

如何去調整自己,避免走進不斷重複而平庸的困境呢?

三、讓自己保持空杯心態

所謂的“空杯心態”就是歸零、謙虛的心態,就是重新開始。它要 求我們不能沉迷過去,要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新的變化。空杯心態的本質就是挑戰自我,永不滿足。

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麽有人可以經曆第一次的成功,卻無法實現 第二次的飛躍呢?為什麽有人總是在各種重負下踟躕前行,卻絲毫感受 不到愉快輕鬆呢?為什麽有人總是沉浸在過去的光環裏難以自拔,而找 不到出口呢?那是因為他們總是在不斷地填充、填充,卻忘記了自己可 以承受的空間,忘記了隨時對自己清空、減負。

馬斯洛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時常想想自己過往的經驗哪些已經成為負累,適時給自己“格式化”, 讓自己處於“空杯”狀態,才能真的靜下來,學進去。

四、主動歸零,做好危機管理

Intel的前總裁格魯夫每個月都會以董事會的名義,給自己寫一個辭 退報告:格魯夫,你上個月幹得如何不好;你造成了什麽樣的經營問題, 導致公司現在是如何運轉失靈;你管理上出現了哪些很大的漏洞……所 以我們現在決定要把你解雇!當然,這個“解雇”是虛擬的。麵對這樣 的“解雇”,格魯夫會給自己做出一個申辯:我在過去的這一個月所做 的哪些事情是不對的,我應該怎麽做;對董事會提出的這些問題,我想 出了幾點整改措施……從經營上和管理上列出一條條措施。

每個月他都要把自己解聘一次,然後再重新雇傭一次,因為他有一 句著名語錄——隻有偏執狂才能夠生存!——這其實是一種強烈的危機 意識。因此在1987—1997年的10年間,在格魯夫領導下的 Intel公司每年返還給投資者的平均回報率高於44%。

格魯夫的做法可以說是人生危機管理。其實危機管理,就是在現實 讓你被迫清零之前,你自己先主動歸零。

有些企業高管從公司離職以後為什麽會無所適從?是因為他們平常 沒有對自己現在的這種狀態進行反省,我到底擁有多少能力?我的能力 是否能夠勝任這個崗位?如果有一天我“被離職”了,我還剩下什麽…… 就像愛因斯坦曾說過的:我得到的這些東西,跟我付出的這些東西是不 是匹配的;如果一個突發性情景出現的時候,我是不是就一無所有了?

其實個人的職業生涯會有很多的意外和變數。 一些你壓根兒就意識 不到的偶然因素會把你引以為榮的東西或者是賴以生存的基礎一下子擊 得粉碎。

假如我是一個乞丐的話,我是不是一個優秀的乞丐?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在你原有的資源沒有枯竭之前,在你的能力還沒有歸零之 前,你能夠定期地反省自己,回顧自己所處的狀態或是階段。佛家講“如 實觀照”,就是跳出自己,用第三者的眼光來重新審視自己、向內觀。 這個固定的周期,可以是一個月或是一周,也可以像《論語》說的“吾日三省吾身"

我們必須把過去的所有一切都拿掉,都歸零,不是用過去種種人生的經驗來自我局限,而是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所謂歸零,不是與過去的自己過不去或是徹底決裂,更不是違背客觀 規律亂來,而是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過去的一切,重新去思考一些理念和想法,以求新的突破。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或多或少地會遭遇瓶頸。我一直都認為,曆史發 展的道路和我們成長的道路,在一些事情上,總是相通並且不變的。我們 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歸零,就像鑄造一把名刀,錘打、淬火、回火,然後再錘打、淬火、回火,重複幾十上百次,直到成型。

所以,當你覺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時候,別忘了,那隻是人生中 發生的一個小事件而已,你還可以,從頭再來。

劃重點:

歸零很難,放棄很容易。為什麽很多人的人生越活越單調、越活越 不豐富?因為不敢開始、懶得放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時常給自己歸零。學會歸零,要常懷空杯心態,放下過往的榮耀和挫敗;定期給自己做危機管理,培養自己的危機意識。

本章節的工具卡;

做一個歸零的練習吧,看看你的重新開啟能力是不是足夠強大。

如果現在你身無分文、經濟進入了從未有過的困境,你需要去做3件事讓自己走出困境你會怎麽辦?

如果你的家人和朋友都誤解你,都離你而去,你需要去做3件事讓自己走出困境你會怎麽辦?

如果你的工作夥伴都覺得你做的事情沒有前途,紛紛離你而去,你 可能很快會被裁員,或者你的企業很快就麵臨破產,你需要去做3件事讓自己走出困境你會怎麽辦?

試著靜下來寫一寫吧,人生並不總是都在低穀,但是你要有勇敢麵對低穀,重新開啟的勇氣和行動。

保持好奇,比熱愛學習更重要

複旦大學陳果老師在《你好,好奇心》的演講裏說過: “世界上所 有偉大的東西,就像在人類文明史上,開出的一朵優美的花,但是你要 知道,這一切優美的花,都來自好奇心這顆種子。你的內心在想到好奇 心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好奇心的第一幅肖像,那就是一個問號。"一、好奇心的重要作用

為什麽好奇心這麽重要呢?

因為它是人類發展不可忽視的動力,人的一生所能接觸到、所理解 的事物占世界的萬分之一都不及,我們需要時刻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就 像孩童般。

文學家汪曾祺就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好奇心的人。

他熱愛生活, 一直生活在人間煙火之中,用一雙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個世界,所以他寫出來的作品都是充滿生活趣味的。

寫字、畫畫、做飯,明明是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卻深得其中的樂趣。 再平凡的一個景,經過汪曾祺一畫,就美得一塌糊塗。他的字“塗鴉” 到了何處,何處便有了畫境。

正是因為一顆好奇心,汪曾祺的生活便趣味橫生。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都讓他過出了花一樣的感覺。

二、如何保持好奇心

你看,曆史上那麽多的名家大師,都是保持了最原始的好奇心,才 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那麽我們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呢?

1.在細節中發現變化,就像孩子般的純粹。

觀察自己周圍生活的變化,留心周圍人和事物的改變,你會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時刻在發生變化。

勞拉 ·麥金納尼曾是一名在麥當勞打工的普通大學生,在每天早餐 的工作時間段裏,她要經手400多個雞蛋,不斷重複把雞蛋敲碎、打散、 煎熟、取出的過程。這是一項極其枯燥的工作。以她的能力來說,她也不會甘於做這樣的工作。

但是漸漸地,她開始對雞蛋感興趣,開始思考雞蛋是怎麽凝固的。 她突然覺得眼前的每個雞蛋都變成了一個小型戰場,蛋白質在和“熱量” 激烈奮戰。她開始像孩子一樣認真地觀察每一個雞蛋,看看哪個位置上的蛋白質最先戰敗,有時候是中間的,有時候是邊上的。

因為雞蛋,她又聯想到在曆史課上,老師曾講到在魏瑪時期的德國,一個雞蛋的價格從四分之一德國馬克變成了40億德國馬克。還聯想到從雞那裏偷走雞蛋是否道德。對於她來說,雞蛋這個尋常的物件已經變成了巨大的問題庫。

就像愛迪生小時候問“蛋怎麽孵出小雞”一樣,勞拉每天想知道“雞 蛋為什麽變化”。也正是因為這些觀察和思考,她進行了一係列研究,不僅拿到了富布萊特獎學金,還去攻讀了教育學的博士學位。

我在微博裏曾經看到一組圖片, 一個設計師,有一天無意中覺得天 空中的雲朵很好看,就把它畫成了一個小狐狸,後來越畫越多,就變成 了“雲上的故事”。有遊樂園,有空中列車,甚至形成了漫畫係列,溫 暖和治愈了很多人。很多粉絲以為這一定是一個漂亮的小妹妹,其實他 是一個“80後”的山東爸爸,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他從小時候就有個技 能,就是看什麽都會去聯想, “腦洞”一直大開, 一直到有了女兒,女 兒開啟了這位爸爸一直擁有的想象力。有一次他和女兒一起吃飯,女兒 說那裏有魷魚,爸爸問魷魚在哪裏?女兒說:那個桌子上的大傘就是魷魚,爸爸一看真的哦,就畫了下來, 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讓我們像孩子一樣,保持我們的童心,去觀察我們身邊的一 些小細節,去看待那些別人眼中很傻很愚笨的發現,那就是我們最美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多問一些“為什麽”。

我曾經對為什麽以色列會成為全球最厲害的創新大國,猶太人為什 麽會在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都出現那麽多優秀的人才感到好奇。 後來翻閱了大量的書,我發現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之所以優秀的答案就是:問為什麽!

以色列人從小就會給自己的孩子植入“為什麽”的基因,因為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 OK 的,他需要的隻是不斷去探索和發現,找到自己內在不同的潛力和價值。所以,以色列有一個傳統,就是父親會帶著孩子 來到河邊,看著河流告訴孩子: “這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學習,你看到 水在流動嗎?這就像你一生對世界的學習。水為什麽流動?因為世界是 流動的。世界為什麽是流動的?這就是你要學習的。”當孩子從學校回來, 父親問孩子不是你學到了什麽知識,而是問你問了什麽好問題,或者你 聽到了什麽好問題,為什麽?在孩子們的心裏,從小以問好問題、問與 他人不同的問題為榮耀。如果你和別人一樣,相信這就是以色列人最大 的危機感了。所以對他們來說,看看哪些是別人做過的,如何與未來連接去做不一樣的事情,是他們人生最大的價值。

這裏“為什麽”在我看來,不是挑釁,而是一種基本的價值觀,真正的好奇和真正的智慧。

麥肯錫方法論裏非常著名“5個 Why 分析法”,如果你能夠連續問 出5個為什麽,你就基本接近於問題的本質和最終的答案了,這是作為一個谘詢公司顧問最基本的練習。

以色列人知道:YES 會帶你走向死亡,隻有WHY 才能帶你走向新生, 而能帶你走向新生的,唯有不斷地追問“為什麽”,你要在任何時點都 問出一個問題,這樣創新就自然呈現了。所以,把問“為什麽”變成習慣,而不是盲從和跟隨,那就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好奇。

3.對所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保持謙遜。

喬布斯有一句名言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保持饑渴,保持 愚鈍)。 一個人成長最大的動力是什麽?巨大的未知感和不滿足!而如 何填平這樣的未知和不滿足?就是始終能夠讓自己處於一個空杯的狀態, 覺得自己還不夠,還“愚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才能夠不斷學習, 不斷增長,不斷去創造。

古人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就讓我們有了可以追尋的空間和保持好奇的理由。

有一位在書法方麵很有造詣的朋友曾經送過“智慧”二字給我, 他說,中國文字是非常有內涵的,你看“智”拆開來就是“日知”,告 訴我們要日日知新就是智; “慧”就是拔除心裏的雜草,所以“智慧” 二字就是要拔除心底的雜草,日日知新。雜草正是我們心中的各種不安、 驕傲和顧忌,隻有放掉這些,才能把自己打開,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保 持謙遜,才能日日知新,才能獲得真正的“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值得好奇的對象,這個世界,每個人,每 一天,都值得我們放下自己的傲慢與偏見,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才是我們終身學習和成長最有價值的營養。

4.不要放棄對於未來的探索。

好奇心往往來自未來。去年看到一場非常精彩的對話,它來自馬雲 和埃隆 ·馬斯克的對話,很多人評價這是一場不在一個頻道上的對話, 因為馬雲關注於當下、地球、生活,而馬斯克關注的卻是未來、科技和宇宙。

馬斯克說:“要盡可能多地多學一點,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預測未來、 創造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我們要評估一下自己 在學的東西,是不是讓自己能夠預測未來、減少錯誤?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方式來思考教育。"

馬雲說: “人類要更有創意,更有建設性,怎麽教孩子更多的創意,更有建設性呢,這是教育的關鍵。”

馬斯克說: “我覺得我們需要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質,以確保我們能夠進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這不是因為我覺得地球沒有希望了,但 畢竟存在這種可能。即使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地球還是有可能會發生 人類無法控製的事情。當有一天人類成為多星球生存的生物時,人類社會將有可能實現超越地球的更大發展。”

馬雲說: “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對地球上發生的一切更感興趣。 我們要更關心70多億地球人的發展,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我感覺去火星就是回不來的感覺,別那麽做。"這場對話,中國大部分人會支持馬雲的觀點,但是很多技術領域的 人士卻非常喜歡馬斯克的觀點,因為馬斯克對未來的探索更加大膽和實 幹,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馬斯克創造出了這個世界過去不可想象的全 新物種和天方夜譚般的發明:特斯拉能源汽車、商業火箭上火星,他還說明年通過腦機就可以解決人類大腦所有的問題。

對未來的好奇和探索,恰恰是人類突破自己邊界最大的引擎和動能, 為什麽不呢?有什麽不可以的?有那麽多的黑天鵝、灰犀牛不被預測, 那麽如何更好地去避免不可控時間的發生,就是對這些未知繼續保持好 奇和探究,未來可能發生什麽?未來我們會在哪裏生活?以什麽樣子和方式生活?和誰生活?

人應該好學,但是在我心裏, “保持好奇”甚至比“好好學習”更 加重要。因為我們“學習”的大都是既定、已知的部分, “好好學習” 往往後麵跟著的是成功和名利,學好學不好往往又會衍生出極強的好勝心、比較心。

好勝心會給我們成長的動力,但也會讓我們偏離了探究未知和享受人生的軌跡,而陷入功名利祿、人事紛擾中。

所以,與其好勝不如好奇吧,保持好奇才是創新和創造的源泉,才 是讓你活得更自由、更開放,像個孩子一樣純粹,不會在意太多外部的 眼光和評價,自由地提問,自由地探索,不斷去挖掘世界的未知,去探索人類的樂趣。

保持好奇吧,好奇比好勝有意義的多。好奇會讓我們保持純粹、謙 遜和客觀,也會更好地擁抱未來,成為未來的探索者和推動者。在這個 過程中,保持好奇是比熱愛學習更重要的品質。好奇心是創新和創造的源頭。

本章節的工具卡:

如何保持好奇,可以先從連續問5個WHY 開始,對於今天你遇到的 各種事情,可以連續問5個為什麽,當每一個為什麽的答案出來後,繼 續接著問下一個為什麽,5個“為什麽”之後,相信你會獲得你沒有想到的深度。

我的問題是:

第一 個Why

第二個Why

第三個Why

0

女人35歲以後值得擁有的5個禮物

前陣子讀了一篇老文章《鄧文迪失去了美麗》,一篇人物題材的文章卻寫得萬般美麗,其中有些話應當是作者自己的內心領悟,這樣的領悟往往是經曆匆忙歲月、拚搏時日之後的感悟:“這世界上聰明的女人很多,智慧的女人卻鳳毛麟角。從聰明到智 慧的直通車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如果聰明的女人能夠聰明到有 所境界,比如永遠不拿靈魂做交易,永遠不與魔鬼攀緣,她興許就離智 慧近了一步;如果在有所不為的人生中還能允許內心留有片刻的安寧, 知止而後不攻取,不隨外物起舞,而可以定下心神,花兩個小時擇一捆 紫根韭菜,包一頓大餡餃子,度過一個滿室生香的下午;或者**開一筆, 用一朵花開的時間,傾聽一朵花開的聲音,消磨一個無所用心的清晨。 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活著的智慧,但是我知道,當你的周圍萬籟俱寂,幸福顯現。

“一個人過了40歲,必須為自己那張臉負責了,因為相由心生。他的容貌就是他靈魂的樣子。這個好看不是美貌,它是眉梢眼角見清風明月,是舉手投足裏賞心悅目。”

讀到這句話,便想起身邊一些年過40或年近40的女性朋友,她們 眼中、眉間、笑裏都隱現著成熟女人的美,現在你無法用漂亮來形容她們, 可是她們卻當真美麗,你可以確定她們的今天比她們在20歲時更美,因 為那份從容、自信,舉手投足的優雅,對人對事的品位,經世後從內而外的內蘊,讓她們在人群中那麽耀眼, 一種舒適的、貼心的耀眼。

年近40,如果從40歲才開始準備似乎已經太晚,35正好,當是時, 不再衝動的年齡,越來越知道自己要什麽,也越來越懂得欣賞他人的美, 如果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些習慣,自己給自己的生命禮物,相信40歲的自己將如珠寶般璀璨且知享幸福。

1.在琴棋書畫、品茗、插花、烘焙中至少操習一種。

讓自己真正慢下來,專心地做一點與工作無關、與生活有關的事情。 在家中開辟一個溫馨天地,鋪上筆墨紙硯,或者擺上一個講究的茶盤, 無論心情好還是心情糟都可以靜下心來,研一研墨、照著趙體或柳體寫 上幾幅小字,或者慢慢地燒水、泡茶,看著新葉緩緩展開,在水中曼舞, 心情就這樣慢下來。如果喜歡音樂,彈會鋼琴也是極好的,我在36歲開 始學習鋼琴,盡管不是非常嫻熟,可是當成段的樂章從指尖劃出,內心 還是無比快樂和滿足。 一位交好的女朋友今年選擇了和大師學習插花, 每次上課前就像出席盛大的活動,從頭到腳都要做一番修飾,總要穿上 帶有古韻的衣服以和插花的主題相配,每次插花完成,會有專業攝影師給她和花合影,幾節課下來女友身上的氣質確實柔軟了好多。

書能讓女人的世界變得無比廣闊和深邃,讓女人無限延展自己的空 間。書可以讓女人在35歲之後擁有一種知性的美麗,在談吐間散發出平 和的自信,知道自己語言的分寸和力度,知道交流中如何更好的給予和 收獲。書可以讓女人在35歲之後真正活出一種內在的品質,堅實而豐滿。 女人讀書不用太過功利,別一心隻讀和成功相關的商業或管理類書籍, 閱讀書目應該是多元的、豐富的,最好有一些人文的、心靈探索的、繪 本類的書籍,在輕鬆閱讀中有更多的感受,發自內心的感動,而非單純 腦力的思索。閱讀之後如果還能有所回味,有所留餘,那麽這樣的閱讀 帶來的美就進入骨子裏了,如同楊絳、林徽因等,那種用書香浸潤出的經久不衰的美。

3.堅持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

年輕時堅持運動是為了讓自己身形更美,在人群中始終擁有挺拔的 自信,35歲之後堅持運動便不再僅僅是為了身形,健康是一方麵,女人 的氣血和容顏確實需要運動來維持;更重要的是這些運動帶給自己的既 放鬆又充實的感受,遊泳之後全身細胞的舒展,瑜伽之後全然的放鬆、 放下,高爾夫時刻的專注和動靜之間,登山的揮汗如雨、 一覽眾山小。 運動和心靈可以更好的鏈接,你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綻放,有力度 的延展;當你堅持下來,你會進一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35歲後,自己身體中的每個細胞更加鮮活。

4.保持著一份少女般的情懷。

記得之前看一個節目叫《花兒與少年》,每每放到許晴時,總是會有一句話打在屏幕上:少女的情懷。許晴當有50歲了,可是行為灑脫不羈,穿著隨意大方,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真性情,臉上沒有歲月的痕跡, 兩頰的笑窩卻讓她始終保持著少女般的生動,美麗的臉龐下卻總讓人感 受到少女的情懷,有些天真,有些撒嬌,有些無理,卻讓人覺得美好, 就像小女孩想吃一個冰激淩,瞪著眼睛向大人討要,語氣是小女孩的賴皮, 臉上卻帶著令人無法拒絕的笑容;又像隨時可以大聲率性地說我想坐馬 車,我想去那邊玩,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和渴望,然後不管 不顧地衝過去;看到美麗的花束忍不住停留,讓自己片刻沉浸其中也是好的。

35歲之後,還能保持一份少女情懷,那是多麽美好的事情,沒有歲 月的羈絆,我隻是由著本性去感受身邊的美麗,去追尋心底的浪漫,有 些撒嬌、有些賴皮,卻帶著青澀的毫無雕琢和刻意的情懷,身邊的都是 大人,都是可以依賴的,而就在那些時刻自己還是個小女孩,依然可以 恣意,依然可以浪漫。幸好還有那些時刻。

你還有問為什麽的動力嗎?你對這個世界還好奇嗎?當你像孩子一 樣去提問題的時候你是什麽樣子?你喜歡那樣的自己嗎?一位教練想知 道怎樣才能提出最有力的問題,在反複操練中突然領悟到自己提問題似 乎都是用理性的大腦在操練,自己對對方似乎並沒有多少好奇,自己已 經預設了很多的答案。那麽怎樣讓自己擁有真正的好奇,完全跟隨對方 和相信對方呢?他突然想到自己的孩子,於是他真的把自己變成孩子, 用孩子的語氣來問詢,在那個過程中問題就那麽自然地流出來了,那麽 純粹,就在當下,簡單而有力。這位教練被自己感動了,他說他之後要 練習的就是向孩子學習真正的好奇和提問的方式,那樣的自己才是真正 純粹的關注對方的自己,真心想尋求答案而不去思考問題本身是否好壞。

對於35歲以後的女子亦是如此,知性伴隨著理性進入我們的習慣, 思維大於內心在身體裏運作,我們更多地用大腦去評判,卻少了向上的 動力和去尋求未知、欣賞未知的好奇;我們對他人更多的是批評和苛責, 卻少了像孩子一樣的接納和相信,孩子對他人總是充滿善意,總是那麽 容易認為每個人都是好人。那麽35歲以後,給自己留點時間,回歸我們 的初心,去尋找孩子般的純粹,打開懷抱去擁抱一切的可能,依然相信 身邊有太多自己所不知道的,相信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一個新鮮的答案 要為你展開,你那麽想了解,並且滿懷希望,相信那些答案會帶給你所 不知道的世界。相信身邊人們在做事背後的正麵理由,用善良的單純的心情去看待世界,選擇做一個善良的好人,而不是苛責的聰明人。

劃重點:

歲月賦予了女性成熟的美,在正當時的35歲,女性值得給自己一些 獎勵,不是鑽戒豪車,而是真正能提升個人氣質素養的禮物——學習手 工藝、培養閱讀的習慣、做有益身心的運動、保持少女心、擁有孩子般的好奇和對他人的善意。歲月何曾敗美人,歲月隻會成就美人。

本章節的工具卡:

在35歲之後,重新建立三個一,你覺得做得到嗎?

1.一個可以每天堅持的運動

2.培養一個你想做而一直沒做的興趣愛好3.每周讀一本有益身心的圖書

內心的強大,是一種寧靜

《菜根譚》中說: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 上雲卷雲舒。”這便是“快心事來,處之以淡”,也是一個人內心強大的表現,繼而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有這樣一種力量——寧靜的力量。

那麽到底什麽是寧靜的力量呢?

1.懂得專注

講到專注這個詞,我腦中浮現出曾經看到的李宗盛做吉他的視頻畫 麵,那是一種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的態度,也是用時間沉澱出來的讓人 安心的氣質,它是把一個技術或者一門手藝做到最極致的追求和堅持, 也是一種篤定穩重、從內心深處尊重產品、尊重用者的責任和擔當,我 們叫它“匠人精神”。隻有在安靜之下,你才能去擯棄各種環境的影響,各種人情的雜念,做到專心隻做一件事。

看到這個專訪發現一個草根的人在專注之下原來什麽都可以做得很好,而專注來自於安靜的力量。

其實人懂得專注,也就懂得了選擇,不知如何選擇,有太多妄念恰 恰是人煩惱和浮躁的來源,所以,安靜地專注於一件事,持續地去做,直至達成內心的目標,那就是最大的豐盛和喜悅。

2.悉心傾聽

我記得幾年前在看《Lean in》 (向前一步)中有一段描述,謝 麗爾 · 桑德伯格說剛到Facebook, 總是她說得最多,有一次開會 她選擇了不說,讓所有人先說,結果確實比她說更有價值,安靜讓她 開始懂得傾聽和欣賞。在做管理中我們總是要發表太多看法,對事叫 作意見,對人就叫作評判。職位越高責任越大就誤認為自己發表的 言論都應該是最後的結論,往往在沒聽完表述時就急於發表態度。

其實即便你耐下心來聽,傾聽還包括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大耳傾聽,就是用耳朵聽,聽到了聲音,其實耳朵聽到的 都是你選擇性想聽到的事,比如我在做AA 加速的,整個會議中講的其他內容都聽不見,但一有AA 或者加速四個字馬上耳朵就豎起來了。

第二層中耳傾聽,就是用腦子聽,聽到了結構、邏輯和係統,腦子 可以承上啟下、起承轉合,能夠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能夠完整地聽完一件事、理性、客觀地選擇做一個腦子認為正確的反應。

第三層是悉心傾聽,就是用心去聽,包括用眼觀察表情、情緒、肢 體語言,用耳聽到呼吸、歎氣、舒緩,用心聽到煩躁、喜悅、輕鬆、焦慮、 安寧,聽到了感受、情緒和話外有話。隻有在安靜的情況下,你才能做 到悉心傾聽,去用心感受,並用心反饋,關注的是人,“你”的表達,“你”

的感受和對傾聽者的需求,而不是事,不是“我”,不是“我”的表達。

3.開始欣賞

隻有在寧靜的情況下去悉心傾聽,你才可能把心打開,發現原來身 邊每一個人其實都很棒,即使做某件事情並不完整,但總有一些地方是 他做得很好的,即使他做的不夠好,但背後一定有他選擇去做的正麵意圖和積極心態。

如何能夠去欣賞,如何能夠表達出真誠的欣賞,同樣,需要寧靜的 力量去建立一種氛圍,用心去體會和表達。就像我特別喜歡的一幅畫,靜聽花開,那幅畫就是一種寧靜下欣賞的氣息。

4.深入思考

我曾經同時讀《未來簡史》和《五天學會繪畫》,兩本書都分別引 用了左右腦分開識別物體的羅傑 ·斯佩裏的案例,拿不同的兩張紙給左 右眼看,嘴上表達的是右眼看到的內容,由左腦進行控製。但當你拿一 張紙上麵寫著你看到什麽,手卻寫下左眼看到的內容,來自左邊視野的數據會由右腦處理。

說和做有的時候真的是不統一,因為左腦控製你語言能力,而右腦 控製你的感受和體驗,人的左腦和右腦是可以分開進行工作的,當靜的 時候,你的右腦會更加充分地打開,感覺、體驗和形象表達變得非常直接, 你不僅停留在邏輯腦,可以更有效地開發意識,所以,我們總喜歡在夜 深人靜的時候去進行閱讀和寫作,因為寧靜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不會人雲亦雲,而從“我”的意識和感受去進行獨立的詮釋。

看了《未來簡史》,發現作者讀了很多書,裏麵有曆史學、生物學、 心理學、自然科學、未來學等等,其中的知識被作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並對未來的人類趨勢做了很好的預判。

其實這樣一本書,也讓我聯想尤瓦爾在寧靜的狀態下,閱讀了大量 的書籍,並形成了連貫的思維和聯想,產生了大量的好奇和疑問,寧靜,能夠讓人不斷深入,加強對一些新事物和連貫性現象的探索和獨立判斷。

5.學會休息

休息需要學習嗎?需要。過去做 CEO 教練,有一位已經上市的企業 老板,通過1對1教練最想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讓自己有一個正常的 作息,每天能在11點前睡覺,這件事情很難嗎?真的很難。他因為每天要到淩晨2、3點睡覺的習慣,每天上班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性格 也變得暴躁,我問他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嗎?他說,非常重要,而且他 認為自己真的解決不了,隻能依靠外力。那麽晚上為什麽睡不著覺呢, 因為不會休息,熬著已經變成習慣,哪怕看看電視、玩玩遊戲,自己都 覺得毫無意義的事情,可是就是不休息。所以要通過外力,學會正常的休息。

既是寧靜,也是安寧。靜下來,不想、不看、不聽、不做,處在空 的狀態,就能休息。我們的燥、不休息大多來自於太滿,這種滿不是專 注的滿,而是瑣碎的、慌亂的、自作主張的滿,所以,寧靜的力量能夠排除這些,讓你重新學會休息。

6.能夠靜心

投資是修行,創業也是修行,為人父母也是一種修行,修什麽呢? 像稻盛和夫說的修行就是修心,從心出發讓自己的品行更好,讓自己成 為更好的人。修心的前提是能夠靜心,能夠靜下來。打坐、認真的工作 就是很好的靜心,專注、休息都是靜心,讓心安靜下來,人就變得從容和淡定。

其實最好的過程不過從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們總是很難做到這些,尤其是信息爆炸、人人互聯的今天,所以 內心寧靜變得更為重要,它意味著能夠選擇做自己,從心出發。也許這才是所有力量的源頭。

劃重點:

越是內心強大的人,麵上反而雲淡風輕,那是一種從容寧靜的力量。 如何建立寧靜的力量,你可以學著專注、悉心傾聽、開始欣賞、深入思考、學會休息、練習靜心。

本章節的工具卡;

如何打造內心寧靜,可以先從傾聽開始。

從大耳傾聽變為小耳(悉心)傾聽。

1.你可以閉上眼睛,用3分鍾感受環境中各種細微的聲音;2.你可以和你的朋友靜靜地對視3分鍾,用眼睛聽見他此刻的心情;3.你可以和人對話的時候,不僅聽,還去感受他的情緒、表情、動作,去發現他語言背後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