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父母,當作你的“道德”

//

我們把父母當作道德,

一旦違背他們的意思就感到內疚,

這是因為我們太渴望,

被看見和接納。

//

[1]

我們對父母,很可能有著愛恨交織的矛盾情感。

了解到自己對父母存在的恨意,了解原生家庭,看到這個“恨”的存在有什麽意義?

意義在於——還原你和父母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交織在一起的愛恨關係的真實。

是的,還原真實。

不因為他是你的父親,或者她是你的母親,就要絕對地認為,他/她給予你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有好處的,這個關係都是有益的。

別把父母,當作你的“道德”。

我們常常談論守住邊界,特別是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邊界。或者說在我們對自己的期待和父母對我們的期待之間,要劃清界限。

這個界限就是成長——我作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人存在,而不是父母的一部分,不是實現父母願望和期待的工具,即使父母的願望和期待裏都是所謂的“愛”,我仍然首先是我自己。

對於有的人來說,劃清界限是困難的。

比如我在前文提到的小J。

父親對她的期待,是她能夠承擔她不成器的弟弟的人生,但她承擔不了,也不想承擔。父親希望她能經常打電話給他,那樣他就可以對她提出很多要求,對她繼續發泄自己的情緒。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情緒體驗,她不想這樣勉強自己去繼續滿足父親這個“巨嬰”。

可是,假如看不到自己的恨,看不到恨從何來,看不到這部分的真實,她會因為“忤逆”自己的父親、違背父親的期待而有深深的內疚,她會認同父親的評價——“我辛苦養育了你,你卻如此無情”。

看到真實,還原父母與我們之間的真實關係,感受我們的情緒,是為了不要像小時候那樣,像還沒有任何力量的自我那樣,不假思索地將父母當作“道德”,當作必須完成的事情,當作永遠不能跨越的線。

[2]

也許,其他任何人責備你,你都不會那麽難過,情緒不會那麽起伏,但是身為孩子,被父母這樣評價,則很容易陷入深深的內疚,乃至強烈的自我懷疑中。

因為“父母”內化在很多人的心裏,就是道德的所在。小時候的我們,是多麽期待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接納,這就是深深地縈繞在每個人意識深處的想法。

所以,我們要去談論原生家庭、談論愛與恨、談論真相,這樣我們可以在必要時在內心為自己辯護,我們可以在守護自己界限而造成父母難過、被他們指責時,不被內疚和自責擊潰。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站在堅持自我的原地,才能守住獨立的自我界限。

有的人覺得做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無論麵對誰;有的人覺得做選擇的前提是自己真的要這樣。但也有很多人不是,很多人覺得做自己很難。

很多人的無法成長,無法和父母劃分邊界,是因為無法承受自己那種內疚的情緒。很多人的父母,雖然沒有小J的父親那樣重男輕女,不承擔責任,但是一樣也會試圖對孩子進行控製,在孩子的人生裏施加自己的影響,強加自己的心願,特別是那些整天將“付出”“犧牲”和人生大道理掛在嘴邊的父母。

父母為自己犧牲了一切,大半生都在辛苦奔波,爸爸的滄桑和歎息,媽媽的皺紋和淚水,還有那個為了自己才勉強存在了幾十年的婚姻……這些都讓你天然地覺得“我有罪”。

你覺得你的罪就是,你的父母是因為你而變得不幸福;你覺得你的罪就是,如果你不存在,他們就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你覺得你的罪就是,在父母如此巨大的犧牲下,自己卻並沒有讓他們因為你的生活和成就感到快樂,你不夠優秀,配不上這份沉重的犧牲;你覺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聽他們的,按他們的意願生活,這樣他們可以少一些煩惱和失望。

但是,我們不應該去承擔,也承擔不了他人的人生。這個他人,包括父母。

你不是無所不能。父母作為成年人結合,生育你,養育你,守在婚姻裏,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既和你相關,也可以說和你無關。

這就是界限。

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愛,是養育他,接納他,給予他獨自離開的能力,不成為牽絆他的負擔,讓他擁有他自己的人生。

當然,不是很多父母可以認識並做到這一點,這是生而為人的局限。但是,作為孩子的你,請不要把自己當作贖罪的“犧牲品”,獻給帶你到這個世界的父母。

尊重你的感受,尊重你自己。

我們如果不覺察“父母不是我們的道德”的事實,很可能活著活著就把自己的人生活丟了,我們會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父母的人生,或者在自己身上活父母的那部分。將他們的期待內化為自己的願望,不斷對自己提要求。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有要求,假如這個要求是他的真實自我真的想要完成的,是他自主意識想要攀登的一個高峰,或者想要實現的一個目標,那麽在這個過程中,他能清晰地意識到,沒有人在逼他去做,這是他自己想要的,所以他的努力是為自己而做,他會有動力。無論目標是否達成,這個努力的過程本身其實是愉悅的,即使艱苦,但仍然是愉悅的,因為是為了自己而做的。

可是假如這個要求並不是他自己的呢?

假如潛意識裏,他一邊做,一邊有種“我被人逼著在做”“我在為別人做”的感覺,就像小時候我們一邊學習一邊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是被父母逼著學習的,隻有學習好了他們才會接納、才會開心,當他這樣去努力的時候,這個努力的過程其實是不快樂的。

他會有一種感覺——我不是為自己做的。

也許這個感覺不是在意識裏,而是被壓抑在潛意識中的。

根據人本主義的觀點,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本能,也就是說即使沒有父母施加的壓力,我們在社會環境和社會關係中,每一個人都傾向於要做到自我實現,希望自己能夠被肯定、被尊重、符合主流思想、被接納並實現自我的價值。

本來就是這樣的。

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的童年記憶是這樣的:我考一百分,或者考九十多分回到家,父母才會展露笑顏,改變對我說話的語氣。如果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讓他們失望,那滋味太難受了,我接受不了那樣的自己。

在孩子的內心當中,無一例外,本能地都希望看到父母幸福快樂,看到父母的笑容,感受到他們語氣裏的溫暖和肯定。

所以孩子在無意識中都會去討好父母。

作為一個孩子,我想要被接納,於是我要表現優秀,所以孩子其實不是在為自己努力,而是在他的無意識中肩負了父母的願望和人生。

我要乖巧,我要勤勞,我要變得優秀,滿足父母對我的期待,滿足他們對我的要求,然後我會從他們開心溫暖的反饋中,感覺到自己被接納了。

很多人就這樣長大了,長大了還是這樣。

逐漸內化了父母的願望、要求,由於害怕不被他們接納的那種感覺,於是漸漸將他們的準則當作自己的道德,不斷苛求、束縛自己,對自己提出一個又一個新的要求,或者不斷去滿足父母的心願。

就像小J,若違背父親的期待,不能做到父親期待的那樣多打電話,不能負擔弟弟的人生,她會很難受、很自責,覺得自己很糟糕。

盡管她的理性知道,她沒有必要對父親予取予求,可是當她拒絕滿足他時,她還是會自我攻擊和內疚。

所以我們需要看到恨,或者其他關於父母的情緒,我們需要看到我們為何試圖背負父母的人生,為何承擔著他們的情緒,我們需要看到,為什麽我們會這樣,會陷入這種循環。

我們把父母當作道德,違背就內疚,

這是因為我們太渴望被看見和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