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爸爸,不隻是賺錢養家

//

身為爸爸,其實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

而是從來沒有意識到,也沒有深度理解過

爸爸給予孩子最珍貴的是什麽,

也不知道,爸爸對孩子的陪伴,

為什麽不可替代?

//

如果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感受世界和感受自己的模式;如果說,一個女孩未來遇到的男人,一個男孩未來成為的男人,都和自己生命中第一個男人烙印在一起,那麽最可怕的或許是,而今“喪偶式教育”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最有意思的是,當一位父親“願意”花大量時間陪伴孩子玩耍、上課、旅行,如此平常的行為卻成了被人爭相傳播讚許的事情。

相對於媽媽來說,爸爸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存在。

在我的記憶裏,媽媽總是小心翼翼、緊張焦慮,覺得世界到處是危險和壞人,媽媽總是像一頭母獅子一樣防範外界對孩子的侵害,“你不可以”“你不要”“你千萬不能”,這都是媽媽的口頭禪。

但是爸爸帶給我的世界,完全不同。

我記得小時候,很多次,我和外婆一起站在家門口的公交站,熱切地期待著我爸爸回家。和爸爸在一起時的那種快樂,無人能給予。

他會給我有力的擁抱;他會拿胡子紮我的臉;他在上海出差時會用一個月的工資給隻有三歲的我買一件奢侈的豹紋大衣;他給我買我從未見過的最大的巧克力,我幸福地把它藏在抽屜裏;他帶我打羽毛球、下象棋、去江邊遊泳、去公園、在草地奔跑、放風箏……

他不會對我說外麵很可怕,相反他帶著我以探索的姿態,去認識世界,他不會隻是教我防範這個世界,而是讓我站在他的身邊,看他怎麽征服這個世界。

這樣說,不是煽情的編造,而是,在孩子的童年期,無不充滿著對父親這個形象理想化的仰望。

如果這個時候,父親遊離在家庭之外,隻顧掙錢,隻顧工作,將陪伴孩子的事情交給“帶孩子的人”,比如媽媽、奶奶或者外婆,那麽在這個重要的,需要依賴父親去認識、探索新世界的時期,孩子可能因為父親的缺席而變得怯懦、退縮、畏懼、過於謹慎和悲觀。由此形成的對世界的認知也就停留在了某處。

常年忙於工作的爸爸別去指責妻子“怎麽把孩子帶成這樣?帶他出去畏畏縮縮,一點都不大方,一點男孩樣都沒有”,為什麽?因為這本來就是爸爸去做才能做得最有效果的事情。

[2]

我遇到一些很優秀,看上去自信又聰慧的女人,她們總出乎我意料地遭遇了特別狗血的愛情故事,遇到特別渣的男人。我不禁泛起一個又一個疑問——她的父親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究竟如何愛過她?是否給過她可以確信的父愛?

父親和孩子的關係,往往貫穿孩子的人生。

除開母嬰關係,父親對孩子的陪伴往往影響著孩子的安全感建立、自信感建立、自我身份認同和親密關係的處理。

很多在親密關係中遇到“渣男”,忍受糟糕對待卻仍然不知離開的女孩,在童年經曆裏,要麽遭遇過父親的缺席,要麽父親對待家庭的方式特別糟糕。

因為沒有得到生命中第一個異性——父親足夠的關注和陪伴,女孩慢慢形成了在男性麵前缺乏“價值感”的人格特點,在兩性關係裏,不自覺地處於“自卑”中,處於“擔心自己配不上對方”或者“不相信對方會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心理模式中。

一方麵希望得到很多被愛的證據來彌補對自己女性身份的不自信和懷疑,但另一方麵,又因為早年父女關係的影響,在潛意識深處並不相信自己能夠真的被一個男人很好地愛護。

一個沒有在父親麵前撒過嬌的女孩,要成為那種“懂得撒嬌的女人”,都得走好長的一段路,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會有“撒嬌”的障礙。

因為,她的父親從來就沒有給予過她一個可以“被撒嬌”的姿態。

“我要做一個怎樣的男人?”這是每個男孩子心裏的疑問。孩子會無條件認同自己的父母,而這個問題首先是由男孩的父親來回答的。

一個父親如果一直待在兒子的世界裏,和他有溝通和交流,那麽兒子就會在成長中,融合這位父親的樣子(人格、思想體係等)。而父親如果總是缺席,那麽兒子的成長中融合進去的,可能就是母親嘴裏父親的樣子,或者是他自己想象中的父親。

一個父親如果希望賦予一個男孩什麽樣的特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看到真實的自己,親自去影響他。

如果一個父親能陪伴孩子去爬山、徒步、探險,一起克服困難,去探索這個世界,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寬廣和堅韌,這對一個男孩的人生來說無疑是最佳的教育,勝過任何名校和補習班。

我有位好朋友,去年暑假帶他八九歲的兒子到著名的年保玉則[1]徒步了六天,在比較艱苦也有挑戰的跋涉中,這位爸爸作為一種安全感的象征,穩穩地陪伴在兒子的身邊。

這種親子活動首先有助於孩子內心安全感的建立,在旅途中,爸爸也克服了自己的很多恐懼,盡量不抱怨地完成整個徒步過程。這一切被孩子深深地看在眼裏,在潛意識完成對父親的認同的同時,父親體現出的男人的毅力和品質,也成了孩子將來成長為男人最好的內心動力。

男孩體驗到並獲取的力量,其實是從父親內心而來,是一個男人將自己積累的力量以這種陪伴旅行的方式,傳遞給了未來的另一個男人——他的兒子。

[3]

心理學有一種理論,認為心理的治療,其實是在遊戲中進行的。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心理治療就是病人和治療師一起玩。”

也就是說,在重建心靈的谘詢裏,對於心靈的療愈來說,遊戲是至關重要的一種方式,而同樣的,最好的教育是可以在遊戲中進行的教育。

因為教育,也是和心靈打交道。

不得不說,很多家庭裏的媽媽較少有“遊戲”的精神,她們往往被生活的壓力弄得比較操心和嘮叨,不會那麽有趣。

在一個家庭裏,父親無疑是最具有在遊戲中教育孩子能力的人。

這是父親一種天然的特質。

爸爸往往比媽媽更開放自我,更喜歡挑戰,爸爸往往比媽媽更具有幽默感,更有遊戲精神。

相比嘮叨緊張的媽媽,大而化之、關注點廣泛並且思維跳躍的爸爸是孩子最佳的遊戲搭檔。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教育孩子,提高孩子的成績,似乎就是父母雙方最重要的事情。

很多爸爸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是,拚死拚活去買學區房,擠破頭要讓孩子上最好的小學、中學,但是很多爸爸卻不知道,如果能夠用一些專門的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在學習中,以遊戲和趣味的方式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喜歡這些挑戰,或者,在一起玩耍的各種遊戲中開發孩子的思維模式,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麽這種影響對於孩子來說,遠比學區房重要。

因為,這是對一個人思維方式的塑造,心理力量的提升。

改變“喪偶式教育”,不僅僅是批判丈夫在孩子教育的事情上沒有幫助妻子,更需要讓爸爸們建立一種認知:陪伴孩子,本身就是父親職責的一部分。因為這關乎孩子人格的發展成長。

“我理想中的父親,不是賺錢養家就好”,當一個父親理解了父親存在的真正意義,那麽他會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