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充滿了不安全感,不可能活得不累

//

一個充滿不安全感的人,總是活得很累。

他擔心很多事情的發生,特別害怕失控,會料想到各種不好的結果。

父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石。

父母在生活的風浪裏是否保持著內心的穩定,影響著孩子安全感的高低。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理解“安全感”這回事,理解缺乏安全感的自己和別人。

//

[1]

“安全感”這個詞,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缺乏安全感的人,活得比一般人累。

你可以往下看,自測一下,你是不是屬於那種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活得不放鬆的人。

我們很多對關係的渴望和依賴,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缺乏安全感。因為缺乏安全感,就變得特別渴望有穩定的、安全的關係,可以安撫自己那個總是覺得惶恐擔憂的心靈。

然而建立關係對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又是極大的考驗,談個戀愛,本來可以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卻因為缺乏安全感,由對方的一點點問題聯想到極度糟糕的局麵,因而深陷恐懼懷疑的旋渦,還不斷要求對方證明,很容易就被人戴上了一頂很“作”、很“難搞”的帽子。

生活裏,缺乏安全感的人總是格外焦慮。

別人吃嘛嘛香,在什麽地方都能倒頭就睡。缺乏安全感的人,心裏總有事。

什麽事呢?什麽事都可能是值得擔憂的。缺乏安全感的人,總是會擔心很多事情。

不安全感如影隨形,在人格深處,在潛意識裏,總是讓整個人處於緊張狀態,無法放鬆。

我認識一位女士,是個精明強幹的人,家裏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好像生活中沒有什麽事情會難倒她。

有一次她對我說,最近有件事情讓她很苦惱。

她老公最近愛上了喝紅酒,隔三岔五就和幾個好友晚飯喝點紅酒,但是也喝得不多。

不過老公和朋友們喝酒喝得比較投入,酒桌又比較吵,有時就會聽不到她打電話的鈴聲。她試過半小時裏打十個電話,老公都聽不見,可能隔一會兒對方就會回電話,而她一改溫和懂道理的樣子,對老公大發脾氣,像個潑婦一樣,對老公三令五申,一定要立刻接她電話,要不就不許出去吃飯喝酒了。

老公對於她的反應很難理解,覺得她不至於如此小題大做,因此也不想配合改變。

也許你會以為,我認識的這位女士,是有點懷疑老公去幹什麽花花草草的事情,所以生氣地要打電話找人。

其實,她苦惱的,完全不是老公在外麵瞞著她做什麽,而是不接電話。

“你知道嗎,每次隻要電話響三遍找不到他,我就會陷入一種恐慌,我特別害怕他出事了,酒喝多了沒人照顧也會有意外啊!害怕他遇到車禍,或者被壞人打劫……”

她說她甚至會聯想到老公死了,出意外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你說我是不是很可笑,可是這種感覺無法控製。”

外表精明強幹的她,其實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小時候,她突然被送到並不熟悉的姥姥家住了一年,這種依戀的創傷讓她在潛意識中無法信任她的父母。在還沒有微信甚至電話的年代,父母消失的一年,對於孩子來說,就好像是父母死亡了一樣。她體驗過“死亡”,她體驗過待在陌生環境中的孤獨,和死亡一般可怕的“失控”,這些經曆和體驗,烙印在她的內心深處。她的依戀模型,也就充滿了“不安全”的意味。

當電話那一頭無法接通,無法第一時間聽到丈夫的熟悉的聲音時,這種情境的觸發猶如接通了一個開關,她一下子就體驗到當年隻有四歲,見不到父母時感受到的“死亡”和“永別”的恐懼。

她當然害怕,那是足以淹沒一個四歲小女孩的巨大害怕。

這種人格深處的不安全感,根本無法用理性去抵擋和控製,潛意識裏本能產生的衝動會讓她馬上不顧一切地要擺脫這種可怕的不安全感。

她會很不理性地聯想到各種極不可能發生的可怕後果——老公進醫院了,老公和別人打架了,老公回來路上被車撞了……

她害怕老公會突然不見,就像當時的父母突然丟下她消失一樣,她曾經的恐慌體驗讓她一直不停打電話,一直打到對方接,讓她一改溫和懂道理的常態,對不接電話的老公大聲斥責。

[2]

如果你讓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盡情放鬆自己,他一定做不到;如果你讓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沒必要的事情上不要去擔心,他一定也做不到。因為這不是講道理就能解決的“害怕”,是靈魂深處本能的“不安全感”和“無法確信”。

我認識的這位女士,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態,除非是安全感慢慢建立起來,然而這是一個漫長的成長和修複過程。

簡單一點處理,她的先生要去理解她這種“不安全感”,不要在電話裏麵玩失蹤,恐怕就不會再看到自己老婆如此不講道理和失控。

缺乏安全感的人,總是會體驗到一種威脅,失控的威脅。關係失控、健康失控、財務失控、安全失控、心理狀態失控,一點風吹草動,他們就能嗅到一種失控、崩潰甚至毀滅的味道。

失控感如此可怕,又常常被他們體驗到,所以他們經常處在一種不得不“防範失控”的狀態下,也就變得神經緊繃、格外焦慮。所以缺乏安全感的人,比一般人活得要緊張很多。

安全感究竟是什麽?

我再講個故事,也許你會更明白,它是怎麽建立,又是怎麽出現問題的。

前段時間,我和一個好朋友在外麵吃晚飯。

正吃著飯,好朋友的手機響了。是他爸爸打來的電話,他爸爸現在七十歲,和他媽媽單獨住在一個小區,他爸爸的身體不好,腎衰竭,長期透析已經三年。一直都是他媽媽在照顧他爸爸。

我知道他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聽他說父母年輕的時候就經常吵架,爸爸對媽媽態度欠佳,媽媽對爸爸也多有怨言。

當時電話響起,我朋友一臉煩躁,接了電話之後一句話都沒有說,大概過了三十秒就把電話給直接掛了,我很驚訝地問他:“怎麽你都沒說話?”

他說:“我爸打來的,晚上又和我媽吵架了,我不想搭理他們,也沒啥可說的。”

然後,他若無其事地繼續和我吃飯。電話鈴響了兩三次,他都沒接。

一邊的我,卻比他還緊張。

我想的是,他父母吵架,這麽晚了還打電話找他,那應該是事情很嚴重了,可想而知,那吵架的場麵可能已經失控了。

我腦海中浮現了畫麵——他爸爸會不會打他媽媽?他媽媽會不會崩潰?會不會奪門而出?他爸爸身體那麽不好,如果媽媽生氣跑出去了,他爸爸這麽晚一個人在家會不會有什麽危險?摔跤?心髒病發?

我的腦子裏出現了很多負麵的可怕的事情。其實,我內心體驗到了一種瀕臨失控的感覺,因此會為他父母擔憂,而他若無其事地吃完飯,再也沒提這事。

我們各自回家,第二天微信上我問他:“後來你給你爸爸回電了嗎?吵架的事解決了嗎?”

朋友說:“哦,那天晚上我後來接了我爸一個電話,他打給我說,事情已經解決了,我媽那會兒已經給他弄藥吃了。你怎麽還想著那事呢?”

這就是我想說的故事。

不安全感會引發焦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很焦慮。

我的朋友一直就是一個很淡定、很有安全感、一點都不焦慮的人。相對於他而言,我明顯屬於更焦慮的那種人。他的世界裏沒有什麽失控,而我的世界裏,卻是有的。

我做了心理谘詢師,也做了很多個小時的個人體驗(谘詢師自己的心理谘詢),慢慢覺察自己修通之後,原先的那些焦慮感少了很多。

我也常常去開導深陷焦慮的人如何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可怕的現實,如何緩解自己“不能承受的恐懼”。

但是我的朋友,他顯然是不需要經過這些思考的轉化,也不需要經過認知的改變,不需要經過任何覺察的。他就是那種毫不焦慮的人,或者說他就是那種天生就很有安全感的人。

[3]

為什麽他天生很有安全感?他和原生家庭的養育究竟是什麽關係?

我之所以說這個故事,是因為在這個故事裏有“如何建立安全感”的答案。

朋友的父母愛吵架,吵了一輩子,但是結局是,爸爸打來電話告訴他什麽事也沒有發生,事情已經解決了,他媽媽回來給他爸爸煮藥了,一切又恢複正常。

夫妻間免不了爭吵,婚姻總是充滿磕碰的,大多數家庭都是這個樣子。

我們在原生家庭裏作為孩子,小時候看到父母吵架,就會有一種驚恐和害怕,那種害怕的感覺就好像是天要塌下來了。

我們會等待,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父母的反應。

而我和我這個毫不焦慮的朋友之間童年遭遇的最大不同就是,盡管他的父母也吵架,但朋友家的天沒有真的塌下來。爸爸說,沒事了,一切恢複正常。沒有激烈的場麵、沒有可怕的話語、沒有失控、沒有離家出走,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給爸爸做飯弄藥了。他熟悉這樣的結局,他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父母爭吵,然後一會兒就好了,不會真的有特別糟糕失控的事情發生。

而我卻在童年,在我的原生家庭裏,很多次因為父母的爭吵,體驗到了那種天真的塌下來的毀滅感。

在爭吵的過程中,父母會摔碗砸鍋,會威脅“你死我活”,就像真的一樣。在我的小時候,爸爸媽媽吵架引發的結局就是父親奪門而出,然後就開始出差,可能過一兩個月才回來。

而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離開,太可怕了。對於孩子來說,也無法分辨父母在氣頭上,說“我不活了,我要殺了你再自殺”這種話語的真偽。

對孩子來說,這種話都是真的。

所以父母吵得特別可怕和激烈,場麵失控,也許對父母來說隻是吵架,他們隻是說說而已,不會真的去死,但對孩子來說,就是天真的塌了,毀滅了。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待在這種“瀕臨崩塌”的邊緣,如果父母維係的家庭透露出一種極度危險且隨時可能失控的氣息,那麽孩子又如何獲得安全感呢?

他整天體驗到的都是惶恐害怕的感覺,這個感覺蔓延進人格和潛意識,當他再遇到類似情境,就會被觸發。

父母當然會吵架,哪對父母不吵架,我們不可能要求自己成為不吵架的父母,而且有的父母自己一段時間內帶不了孩子,也會把孩子放在老人家裏過渡一段時間。

但是最重要的是,吵架也好,將孩子放在老人那裏也好,不要把這種經曆變成孩子內心的創傷,變成他人格的一部分。

體驗到孩子的感受,了解到他可能會害怕,並且這種對失控的害怕就如同對死亡的恐懼一般。如果愛孩子,在意他的心靈成長,那麽大人吵架的時候,就不要一味顧著自己發泄或者為了威脅對方而做出失控的舉動,一言不發地離家出走,威脅說“藏了藥在哪裏要去喝”,或者說“活不下去了,死了算了”之類的話,

你的孩子會信以為真,在心裏留下天塌下來般的毀滅性的創傷。

他的安全感基石會隨著大人的這種失控而瓦解。

我前幾天收到一個媽媽的留言,問我“如果離婚,如何避免單親的孩子受到傷害,保護他的心靈健康”。

我想說,離婚是父母處理夫妻之間的關係,但這並沒有改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父子和母子關係。

身為父母,提供給孩子最重要的職能,是保護。

無論是否離婚,撐起一片安全感的天空,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平靜,讓孩子在媽媽或爸爸的眼神裏確認——就算今天我換了一個地方居住,單獨和媽媽或爸爸居住,一切都會很好很穩定,不會失控,我的父母都一如既往地值得我信任和依賴。

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離婚或不離婚,對孩子來說,都是災難。

最後,我想對那些童年經曆了很多次“天要塌下來的感覺”的人,還有那些曾經被父母放在陌生的環境,體驗過“父母死了”“我被遺棄在世界角落”的人說:

你覺得這個世界不安全,是有理由的。

不是你特別作,特別奇怪。

而是你從小獲得的養育並沒有幫助你建立好人格深處的安全感。

這不是你的錯。當我們長大後,再去建立潛意識的安全感,是困難的、漫長的,因為我們需要和已經固化的“不安全感”作鬥爭。

你的潛意識堅信這世界是不安全的。

你要做的就是自我對話。

在你瀕臨失控感的邊緣,嚐試去告訴自己,這種失控感來源於童年的體驗,而不是當下的現實。

最重要的是看見,而不是改變。

接納自己的“不安全感”,安撫它,照顧它,讓它存在,當你一次次體驗到可能出現的失控其實並不會真正的失控,體驗到自己也慢慢擁有了掌控感,體驗到即便失控了,你也不會粉碎,你也能慢慢適應和承受,你的感覺就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