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憤怒,那不叫“處理情緒”

//

接納自己的情緒,

共情他人的情緒,

對於任何一段關係來說,

都至關重要。

//

關於情緒,其實我們懂得很少。

很多時候,我們簡單地以為自己的憤怒、難過、委屈和羞辱就是麵前這個對象說的某句話、做的某件事,某個表達和態度帶給我們的糟糕感受,接著我們再“合理化”地找一個借口,將之歸咎於——

“他是個渣男!”

“她不夠愛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這個人就是個渾蛋!”

“他就是想控製我,奴役我!”

“她瞧不起我,輕視我!”

“他從未看見過我……”

……

但其實,這一切都不是全部的真相。

情緒,在意識的下麵,它發生的原因並不像我們的意識以為的那樣。

情緒,很多時候,是被你的回憶和創傷勾起,而你的那麽多憤怒、難過或者委屈,隻是在重複著你的過往。

[1]

今天,你有沒有被激活創傷的時刻呢?

先不要輕易回答“沒有”。

我們的情緒體驗,或者說我們的感受,有時候非常強烈,強烈到自己好像都被情緒淹沒了。

有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氣得渾身發抖;有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個判斷,拚命反駁,好像說服不了對方就完全接受不了;有人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就覺得自己被傷害了,低落到了塵埃裏,覺得自己糟糕透頂。

不是這個人太過敏感,或者太作,更不是那頂經常被拿來扣上的帽子——“你想太多了吧”。其實是因為我們在一個情境裏被激活了內心深處的記憶,被激活了埋藏在潛意識裏的創傷。

當這個部分被激活之後,我們在那一刻體驗到的,其實並不單單是那個事件或者那個人,一句話或者一個表情帶給我們的情緒。

在這個情緒當中,如果說事件本身帶給我們的情緒是30%的話,由於我們自己的創傷體驗被激活,這個情緒可能會變成100%,甚至200%,變成負麵情緒爆表。

因為你體驗到的不僅僅是這件事情導致你產生的情緒,還疊加了創傷情境被激活後,你在當年那個創傷裏產生的極端情緒。

說一個故事,其實這個場景是很常見的,在很多人的家庭裏都會有。

一個媽媽,一個女孩子,還有這個孩子的外婆,她們三個當時都在家。

這兩天天氣變得很冷,孩子的外婆堅持要給孩子穿上一件羽絨服再讓孩子出門,孩子不願意穿,就和外婆發生了爭執。

在她們爭執的時候,媽媽出現了。

她跟外婆,也就是跟自己的媽媽說:“既然她不想穿,你就不要讓她穿了!怎麽非要管她!”

媽媽的語氣是比較激動的,外婆也語氣強硬地回應:“你看看天氣這麽冷,如果她不穿這件羽絨服出門,待會兒回來一定會感冒!感冒就很可能會發燒,又很可能變成肺炎!現在流感那麽多……”

媽媽一把扯過衣服說:“我說不給她穿就不給她穿了!我是她媽還是你是她媽!”

外婆聽到女兒這樣的語氣,也生氣地說:“你怎麽這樣跟自己媽媽說話,我都是幾十歲的人了,我不是為孩子好嗎?我難道要害她?你懂不懂尊老啊?”

如果不去急著評判這位媽媽如何不尊重老人,如何對自己的媽媽說話不夠克製,如何情緒失控表達過於極端的話,我們會看到,此刻的這位媽媽很憤怒,其實,她之所以會這樣強烈激動地回應“不要給我的孩子加外套”這件事情,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之中,她有很多很多憤怒的情緒。

如果不是評判,而是觀察,一個問題就會浮出水麵——為什麽她會有這麽多憤怒的情緒呢?

如果,你是這個媽媽的心理谘詢師,如果你沒有去評判她而是接納她的憤怒,那麽當你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憤怒的媽媽也許會告訴你:“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就經常感冒,在冬天,我經常被自己的媽媽,也就是我孩子的外婆,裹得像一個粽子一樣才能出門。”

“那個時候,你還記得你的情緒嗎?你有什麽感受?”

“我很憤怒!我不能為自己穿什麽做主。”

這是一個對於谘詢情境的模擬,但是,這樣的情境的確常常出現在谘詢裏。

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有覺察的話,就會理解,媽媽的憤怒,並不是真的因為外婆一定要讓孩子穿上一件羽絨服出門,也並不全然是因為孩子不願意,外婆又再一次堅持了她自己的意見。

實際上,媽媽的憤怒如此大,是因為此刻在媽媽的心裏升騰出來的這種憤怒,其實是媽媽兒時的憤怒,在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她沒有辦法去反抗一定要她穿上羽絨服的母親。

故事很可能是這樣的。

她有一個焦慮的母親,假如兒時的她不穿羽絨服出門去玩,她母親的情緒可能會失控,她的母親非常焦慮,她害怕孩子出門著涼感冒,從而引發任何糟糕失控的結果,比如發燒或者肺炎,如果自己的孩子身體出現問題,也就意味著“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所以,孩子自己的意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聽媽媽的話,這樣媽媽才能不焦慮”。

無數次地,這個小女孩都為了母親的情緒而扼殺了自己的願望。

她必須完全活在母親的掌控之中,母親才會覺得平靜。

時光倒流回三十年前,沒有人幫這個小女孩說話,小女孩是孤立無援的,她自我的意願喊出來沒有人聽見,也沒有人主張,她也許也說過“我不要穿這件羽絨服出門,因為我沒有那麽冷”,或者,三十年前她根本就不敢說“不”。

她的自我,在焦慮的、要控製一切的母親麵前,是被無視的,被剝奪的。

如果我們去共情三十年前的小女孩,你說,她憤不憤怒?

而那種被剝奪了自我的感覺究竟有多可怕,她又多麽不想再度體驗。

[2]

她看到外婆叫孩子穿衣服就如此憤怒,克製不住地對自己的母親大吼,對一件小事如此地在意,是因為她再一次進入了和兒時相似的情境裏,這個相似的情境激活了她深埋心底的記憶和潛意識的創傷。

那種強烈的難受體驗,再度襲來。

兒時,你無法憤怒地呐喊出“不要”,但是現在,你可以了。

於是,她借著孩子現在這個故事,終於呐喊出了自己兒時對被母親控製的憤怒。

這才是整個故事。

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講我們自己的故事,我們就能更多地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它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們不僅僅和現實相關,更和我們自己的過去相關。

在這個故事裏,我們拆解了情緒,於是就看到了情緒背後的故事。

情緒不僅僅是當下的產物,也往往會疊加大量潛意識創傷中的動力。

是潛意識的動力,在攪動著情緒。

如果隻是去覺察而不是評判的話,我們會看到很多故事,會看到很多潛意識動力運作的方向,於是我們會有更多對自己的理解。

這才是對情緒的處理。

這就是覺察情緒的好處。

如果因為你生氣、難受、委屈,你就將對麵那個人簡單地定義為壞人,這很難真的讓你釋懷,因為如果他是壞人,那麽你就是個受害者。

但如果你能讀懂情緒背後的故事,看到創傷是如何被激活,情緒又是如何疊加的,那麽你就對自己和他人多了更多理解和接納。

處理情緒,不是告訴自己要寬容,不是壓抑憤怒,不表達、處理情緒,是搞清楚自己的情緒究竟來自哪裏,它如此強烈是否是在提示你什麽。

[3]

如果讀懂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你也許會發現,生活中其實很多情緒不單單是這個事件本身引起的。

為什麽有時候我們身邊親近的人講了一句話,雖然這句話看起來“沒毛病”“很有道理啊”,但是聽起來就是極度讓人不舒服,或者極度令人憤怒,以至於你可能當場就要對他進行回擊,恨不能狠狠地將他……

有時候,你明明講的是很對的事情,對方卻莫名生氣。

比如說,同樣是穿衣服的故事,同樣的是在冬天,妻子對正要出門的丈夫說:“你怎麽才穿一件襯衣?你是不是穿得太少了?外麵那麽冷,把外套帶上再出去吧。”

妻子這句話聽上去,挺溫和平靜的。

但是這個丈夫卻被莫名點著了,他對妻子說:“你能不能不要管我?”並且也沒有拿外套,就憤憤地出門了。

如果我們不去解讀所謂的潛意識,如果我們不去拆解情緒背後的情緒,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丈夫有問題,妻子被欺負了,丈夫把好心當驢肝肺,丈夫怎麽能這樣溝通?

但如果我們去理解這個情緒,那麽很有可能在這個故事的背後,丈夫有一個曾經很喜歡控製他的母親,這個母親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正在一點一點地長大,有自己獨立的個體界限,有自己感知溫度的能力。母親一切都替孩子做主,導致孩子有一種“我被吞噬了”的感覺。

所以他不想再被別人做主。他不想再體驗這種感覺。

所以,他的反應可能是一個應激的反應。

被激活了創傷,他的反應和情緒可能是很劇烈的。

這就好像,一個人曾經在河邊溺水,他雖然被救回,但是如果他再次走到河邊、湖邊或者江邊的時候,他很可能會有創傷被激活後的應激反應。

他來到了類似情境下,並激活了他的創傷體驗,他可能會體驗到極度的害怕。因為不想再體驗,所以他就不再去水邊了。

他對水的反應會比別人都大。

我們很容易去理解這個曾經溺水的人怕水,卻很難理解帶有情緒的自己和他人。

然而,情緒其實就是一樣的產物,它也有它產生的原理和路徑,它的好壞與道德無關,卻和潛意識密切相關。

所以和情緒講道理的人是在壓抑,而不是在處理。

別和情緒講道理,而是去傾聽,你的情緒,他的情緒,究竟在說什麽呢?

這是“理解”的最高層次。

當我跟你這樣說話的時候,你為什麽這麽生氣?

當我講到這句話的時候,你為什麽如此沉默?

你為什麽因為我這樣說,就覺得我是一個壞人?

你為什麽突然拂袖而去?

你為什麽如此歇斯底裏?

在很多個為什麽的背後,如果我們隻是簡單地得出一個結論,說這個人很渣,他沒有理解能力,他不夠愛我,那並不是全部的真相。

那隻是你意識裏的一個解釋罷了。

接納自己的情緒,共情他人的情緒,對於任何一段關係來說都至關重要。

放下評判,我們會發現,人這樣一個生物可能有很多的bug[2],在我們小時候發生過的那些情景,你也許已經完全不記得,可是它其實還在你的記憶深處,在你潛意識裏,有著巨大的動能,攪動著你的人生。

當你去到類似情景的時候,你的大腦不需要反應,你的情緒就會出現反應。

情緒的出現,不需要經過意識。

我們的意識常常是為了解釋這個情緒而存在的。

但如果我們僅僅隻是滿足於用意識製造的一個合理解釋,那麽也許,我們會錯失真相,我們會產生很多誤解。

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創傷,也會有自己的bug,你也許不知道那個點在哪裏,但是情緒會告訴你。

我想,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他人,接納的前提是理解,是你願意去看到真相而不是隻會去分對錯。

這才是,接納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