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停下來的工作

//

如何以一個平凡的普通人的身份活著,

如何去認同那個普通的不夠完美的位置,

洗掉父母投在自己身上的那個“你一定很了不起”的人設,

克服因“我是一個普通人”而對父母的那種內疚感,

戰勝“我如果不優異”就會被父母拋棄的恐懼,

這就是自我接納的課題。

//

[1]

我有個朋友S小姐,法國海歸,人美,文筆好,還會彈古箏。她一肚子詩詞歌賦,極愛閱讀。就連吃東西她都和別人不一樣,吃得比較有水平,她知道哪家日本料理的魚生最好吃,從貨源到師傅的切工,她能寫出極有質感的美食小文。

她在一線城市中心地段有一套房產。她不算富豪,但是也不差錢,反正能養活自己,讓自己保持在一種較高的生活水準上是足夠了。她單身,並且覺得單身挺好,也不急著找另一半。

看上麵的文字,也許大家想象中的她,應該是個優秀、自信、灑脫又幸福感極強的姑娘吧?像這樣的姑娘,應該是比一般人要活得輕鬆很多吧?但是,想象總是單方麵的。

S小姐其實是一個活得很緊張的人。我每次見到她,她總是很忙。她用一堆事情把自己填滿,折騰完一個項目就折騰另一個項目。她手頭的事情實在是順利,都忙完了,閑下來了,不用操心、焦慮和著急了,這會兒該歇了吧?她不行,為什麽不行呢?

她說:“閑下來就慌。”

漸漸地她也發現了自己這個模式,好像在一個圈子裏,總也轉不出去——她停不下來對自己的要求,一件事幹完,就像升級打怪一樣,她一定要鎖定一個相對更困難的事情讓自己去做。

當然,這個模式,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一件壞事,這不就是“進取”嗎?一個目標完成了,肯定要鎖定下一個目標啊!可是,這個模式實際上就是一個讓你根本無法放鬆和快樂的模式。她的口頭禪是“等我把這件事忙完”,然後呢?然後她並沒有真的忙完的那一天。

[2]

為什麽閑下來就慌呢?

問這個問題的人,可以都問問自己以下這個問題——為什麽讓自己舒服了,就會覺得很不舒服呢?

單看這個問題的字麵,我們就能得出一個淺顯的答案,一個人不敢去舒服,不能去舒服,一定是因為在這個人的潛意識裏,舒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我放鬆了一下,如果我盡情地玩耍,如果我感到幸福快樂,如果每當這個時刻,就會發生一個極為糟糕的事情,就會突然經曆一種極為糟糕的體驗,那我肯定會盡力避免舒服。

每個人都想活得快樂。我的朋友S小姐和大家也是一樣的。

可是為什麽她明明有資本去享受人生,卻總是對自己要求苛刻地、毫不放鬆地去做一件又一件事情,讓自己長期地處於一個高壓狀態之中呢?

那是因為,如果一直待在不舒服、緊張和焦慮裏麵,就不用體驗那種比不舒服、緊張和焦慮更糟糕的感覺。

還有比不舒服、緊張和焦慮更糟糕的感覺嗎?

有啊!被拋棄的感覺,不被愛的感覺,永遠失去媽媽的感覺,不被看見的感覺,被徹底否定的感覺,被羞辱的感覺……如果我不夠優秀,如果我停止努力,如果我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那我就會體驗到以上這些極為可怕的感覺。

不!那麽我還是不舒服、緊張、焦慮、不放鬆、自我苛責,不斷鞭策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吧!

S小姐的童年故事,很令人心酸。

她在學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常常參加文藝表演,演講、朗誦、跳舞等比賽經常拿獎,後來升學、工作各方麵都很優秀。

她媽媽這樣說:“你如此有出息,是因為我一直打你。我要是當年不打你,你還不知變成什麽樣子。”

從她讀書開始,她媽媽常常是抄起什麽就拿什麽打她,她身上經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

她說,隻要她有一點點讓媽媽不滿意,媽媽情緒上來了,不管什麽場合,哪怕是大過年十幾個人圍在飯桌上吃飯,她媽媽也會不顧所有人的勸阻把她推進廁所,關上廁所門,對她一頓打。

她說:“那種打,可以用‘毒打’來形容。”

不管在家裏還是外麵,媽媽不爽了,就對她破口大罵,朝她臉上扇耳光。

她讀初中了,媽媽不再打她的臉,說是怕別人看見笑話她。傷痕都在身上衣服蓋住的地方。

我問,她父親為什麽不攔阻?她說,因為攔不住。

“沒有人幫我。我那時候的感覺就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幫我。我必須要讓她滿意才行。我考第五名,回家就是一頓打,因為我媽媽覺得我應該考前三名。”

“第五名也很好啊!”

“好不好,是我媽媽說了算。她有她的標準。我不知道那個標準是什麽,反正達不到就會被打。”

S小姐說,學校老師其實都知道她媽媽打她,但是她媽媽和老師們關係都搞得很好,於是老師們也站在媽媽那一邊,覺得她被打也是正常的。這就是她媽媽一心想教育好她的一種方式。

我記得,S小姐對我說過:“我媽說,我就是值得被打。”說這句話時,她是笑著說的,是當作一個笑話對我說的。

但是這個笑話聽上去,卻是那樣的悲傷。

我聽完了她這樣的童年故事,就理解了她為什麽不能讓自己停下來,為什麽不能讓自己舒服,為什麽總是要把自己搞得緊張、焦慮,為什麽總給自己提出很多苛刻的要求。

因為,她這樣去做了,一直這樣做下去,“內在的媽媽”也許就會滿意了,就不會再打她、羞辱她、恨她,甚至,會愛她。

[3]

你也許會問,這是一個什麽樣的媽媽,竟然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想,這個媽媽也許隻是稍微極端一些、暴力一些,心理問題和人格問題更嚴重一些。但是同類型的母親,多著呢。

她媽媽當年為了弟弟妹妹,沒能去讀大學。她媽媽和S小姐一樣,天資優異,成績好,長得漂亮,能歌善舞。可是,她因為家庭原因,沒能去大學深造,十八歲就不得不參加工作,賺錢養家。

讓一個人真正成為“問題父母”的原因,並不是讀了大學還一事無成,而是這個人因為某些“別人的原因”沒能去讀大學,沒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生道路。於是她心裏有恨;於是她覺得全世界都欠她的;於是她覺得如果自己讀了大學,就一定能改變世界,一定會實現全部的夢想,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擁有極其幸福的人生。

因為她沒有能夠去經曆,所以她隻能去幻想。

因為沒有去經曆,也沒有過“幻滅”,所以這些幻想她都以為是真的。

這就是很多父母的問題。

可以說,很多人的父母從未真正“腳踏實地”地去達成對這個世界整合的理解。

整合的理解就是——即使我不需要為家人付出,如願考上了大學,我也還是會有很多人生挫折,我也不可能就此過上理想中絕對幸福的生活。

這是理解了真實世界之後的成熟。

但是在這一點上,很多父母更像是嬰兒。

有著嬰兒般的自我認識——一會兒感覺自己無所不能,不需要說話行動就有人為自己服務,送上奶、蓋上被子,這是嬰兒;一會兒又覺得自己弱小得不行,需要得到母親的回應才能活下去,這也是嬰兒。

所以,很多心理發育不良的“嬰兒式父母”,一方麵自我中有一種“迷之自信”(誇大自體),其實是幻想,在幻想中自己無所不能,可是一身武藝沒有機會施展,是這個社會欠了自己;一方麵自我的實質又極其虛弱、自卑、價值感低,處處依賴控製他人才能確定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

這樣的人,成為父母之後,就將孩子當作另一個自己,覺得他這次總應該能活出自己當年的夢想了吧。

可是,這個標準究竟在哪裏?孩子做到怎樣的程度才能讓父母滿意,讓他們覺得可以了,夠了?

答案是,這個標準根本就不存在——因為S小姐的媽媽,自己並沒有去親曆過大學以及大學後的人生,所以她幻想出了一個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人設放在自己女兒身上。

S小姐,她是一個承載了母親幻想的孩子。那麽無論她怎麽做,都是達不到那個幻想的。

因為在媽媽的自戀幻想裏,她自己就是神,隻可惜生錯了年代。

這就是這個故事最悲傷的部分。

(在這裏解釋一下自戀人格障礙,通常,這是一個人幻想中的誇大自體和一個虛弱的自我同時存在的情況。大家可以理解為這個人會幻想自己很厲害,但其實內在的自我又很虛弱,很匱乏。這是有自戀人格障礙的傾向,但不可簡單定義為人格障礙。)

如果你能看到這個你與母親或父親之間的真實故事,那麽你就已經不是昨天那個為了滿足父母的幻想而去努力的你了。

因為你知道了。

知道了,當然就不同了,知道的此刻和不知道的昨天,就不會完全相同了。

這就是我們打破原生家庭循環最好的方法——去不斷看見故事的真相。

如果S小姐知道了媽媽是如何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不斷以強有力的控製去投射,去強加一個“絕對優秀”的人設給自己的,那麽她就可以拒絕這樣的投射以及媽媽強加給她的人設。而現在她的確已經在這樣做了。

她決定去度假一個月,什麽都不幹,她說,待在舒服的狀態裏,雖然讓她慌張,但是她也可以去慢慢適應。

最後放一段我和S小姐的真實對白。

“小時候你媽媽是否覺得你是個很特別的孩子,覺得你很與眾不同?”

“是的!我媽媽覺得我很特別,甚至覺得我可能會有特異功能,覺得我很可能會考上清華北大。”

“因為你是你媽媽的幻想。所以,也許這輩子你的功課就是學習做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