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不願意了解我,又怎麽談得上愛我?

//

一段好的關係,

一定是一段互相接納的關係。

而一段有生命力的愛情,

一定是一段互相接納的愛情。

//

[1]

在兩性關係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現象,似乎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也知道什麽是自己不想要的,就像李榮浩唱的那首《不將就》,於是我們越來越容易一拍兩散,一下子就走到了婚姻的盡頭。

沒有生命力的感情和婚姻,如果努力了還是不行,那麽放棄當然是一個好選擇,這是“斷舍離”。

但是,如果從一開始,你的期待就過分理想化;如果從一開始,你就隻是將“我想要的人”分割成一個個具體的版塊和目標,而從未打算去了解和接受這個人真實卻不那麽符合你期待的一麵,那麽你對婚姻的期待就會很容易幻滅,你所處的兩性關係也會經不起任何考驗。

很多人將自己的期待、想要完成的願望和現實中缺失的功能放在對方身上。

比如在物質上,將伴侶當成物質安全感的提供者、飯票、提款機和炫耀的資本。在精神上,將伴侶當作靠山、避風港和拯救者。或者,把對方當成保姆和生育工具……

然後,當你發現他做不到這些時,這個人的人設和一些行為不符合你對他的期待,或者不符合當初你給他貼上的標簽時,你們就會產生很大的衝突。

如果你說服不了、改變不了、控製不了對方,那就會帶給你極大的失望。

為什麽會失望呢?因為一開始你就在一個人身上放了太多期望,多到這個人承擔不起。

女性,希望男人是爸爸,是哥哥,是朋友,是安全感,是避風港,是拿得出手的體麵;男性,希望女性是母親,是女兒,是隨從,是紅顏知己,是照顧者,是自己的麵子。

當你說,你很清楚你在關係裏想要什麽的時候,你需要提醒自己——“我是不是正在將一個愛人、一個伴侶變得功能化,希望他能夠完全實現我想要的功能”。如果一段關係充滿了功能、標簽和要求,那怎麽還能從中找到包容、接納、理解和體諒這些愛的特質呢?

當我們在關係裏要求對方的功能實現最大化的時候,我們得到的愛情和給出的愛情,其實也越來越少了。

我們如何才能夠找到一個最佳位置去經營好自己的兩性關係?

我想那個秘密法則就是——當我們能夠更多地去接受對方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我們才能夠在兩性關係和其他關係中走得更遠。

[2]

我來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一個表妹,她大學畢業之後就去了德國念醫學。她花了九年時間,最後在德國頂尖的醫學院畢業。她的長相是屬於嫻靜溫和的,她是一個努力、有才華又善良的人。但是因為她沒有太多和異**往的經驗,所以她在愛情中並不是很順利。

她在三十四歲的時候才認識了現在的先生,她的先生比她大七歲,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德國人。他們倆在談了三年戀愛之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但在結婚之後,他們很快就遇到了一個矛盾——我的表妹很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她三十七歲結婚之後,她就想趕緊實現自己做媽媽的心願。

但是她的先生和她有不一樣的想法,她的先生正麵臨工作上的轉折,暫時不希望有一個孩子。他的理由是,自己目前沒有時間和能力給孩子一個很好的養育環境,所以他表示拒絕。

我的表妹覺得非常憤怒:“我好不容易結婚,而且我的年齡可能已經到了生育的極限年齡,如果再等下去,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孩子了。你作為我的丈夫,卻不能夠幫助我實現當媽媽的心願。你是如此的自私、沒有責任感,我看錯你了,渣男!”

她越來越憤怒,不斷指責和攻擊他;他也寸步不讓,堅守自己的決定。表妹心力交瘁,他們才展開的婚姻已經毫無質量可言。

接下來,似乎就隻有一個要與不要的選項。如果這個男人不能滿足我表妹的期待,那麽就一拍兩散吧。

這是故事的A版本。看上去,沒毛病。

但這個故事還有一個B版本。

表妹看到了他的拒絕和堅持,她沒有馬上給他下結論,也沒有立刻收回對他的信任,她想知道,他如此的堅持代表了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這也許會讓她看到,在這個衝突未發生時,她還不曾了解到的他。

她和他坐下來交流,她和她的朋友們也去交流,她努力去理解和思考,然後她看到了他的內在想法,他的確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在他的價值觀裏,他覺得當他自己不那麽確定可以提供給孩子足夠好的養育環境時,在他還不確定自己具備成熟人格的力量時,他想,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去生育一個孩子,因為他覺得對孩子而言,這可能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這不代表他不愛她,不想讓她幸福。

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某種信念。

表妹對我說,中國和西方的生育文化是不一樣的。在中國,結婚生孩子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她的先生是個德國人,他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長,所以關於生孩子,他會有一些不同的價值觀。

她開始去了解她先生的原生家庭。

她先生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但他是家裏最小的一個兒子,他有兩個姐姐。媽媽和爸爸還有兩個姐姐,家人一直都將他當作孩子對待,照顧他,寵愛他。

所以,她的先生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慢慢從一個心理意義上的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這也是在她三十四歲遇見他時他還單身的原因。

而結婚,則是他努力地從一個男孩成長為男人的標誌性事件。

實際上,和我的表妹邁出結婚的這一步,就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很重要的成長和跨越。

可是,這個時候馬上又迎來生育孩子的決定,他覺得自己也許還沒有能夠這麽快地做好準備,他有他擔憂和焦慮的方麵,也有一些對自己的不確信。這樣的他雖然不是那麽完美,但是卻真實。

在版本A裏麵,這個男人在妻子的眼裏就是標簽化、功能化的。

妻子在憤怒的時候,隻看到這個男人在這件事上沒有給予她配合,沒有符合她對丈夫的期待。她沒有也不想去了解真正的他,她隻看到了他沒有完成她的期待,因此就下了一個結論——這是一個不成熟的、自私的、不負責任的男人,所以我不應該繼續浪費時間,這不是我要的。

而在版本B裏麵,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如果我們不用“男人”“丈夫”“父親”這樣的標簽去限定這個人,如果我們也願意去看看他呈現出來的“不夠好的真實”,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德國男人的確在這件事上有他內心要去克服的部分,可以看到生孩子這樣一件看似理所應當的事情,對他而言卻是一個挑戰,一個難關。

而值得慶幸的是,我表妹的故事是B版本。

哈佛大學一位著名心理學教授塞姆拉德在教學時,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人類最痛苦的莫過於愛與失去,而治療者要做的就是幫助人們了解體驗以及容忍生活的真實,包括其中所有的愉快和悲傷。”

我們痛苦的最大來源是我們的自我欺騙。

的確是這樣的,我們在愛情裏,很容易將對方化作一個個期待,化作一個個理想中的標簽,卻不能夠也不願意完整地去看到那個人本身,這就是愛嗎?

如果這是愛,那麽這愛也沒有構建在真實的基礎上;如果這愛破滅了,那也是因為,一開始就隻是你自己一廂情願地欺騙了自己。

我們期待對方給我們提供物質上的安全感、精神上的安全感、生活上的照顧還有生育的配合,卻沒有或者不願意去看到,對方其實也是一個和我們一樣有缺陷、有局限、會陷入無力、會陷入矛盾糾結、會犯錯的活生生的人。

隻有我們能夠更多地接納真實,不管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那麽在給對方投注很多的期待,而這個期待又幻滅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接得住這個幻滅,才有可能繼續在這個關係裏前行,去努力、去探索、去理解,去讓這個關係活下來。

我並不怎麽認同時下的一些教女性識別合適的男朋友或老公的指南。

那些指南一般都是二十條或者三十條,指南會不容置疑地告訴你,對方如果有以上特征,你就要迅速地將他拉黑,不要跟他談戀愛,你們倆在一起沒前途。

但我很好奇的是,如果你真的依照那樣的手冊,依照裏麵的二十條標準,對你遇見的男人進行逐一考驗,符合這二十條的人有幾個?

很可能,並沒有一個人真的符合。

因為指南裏那些標簽、那些選項,是對一個產品的測評,它沒有辦法用來衡量和判定人。

人是複雜的有機體,是多麵的。有各種情緒,有各種感受,也攜帶了各種創傷和記憶。

我們不能說一個男人在一場爭執中傾向於讚同自己的母親而沒有捍衛自己妻子的觀點,他就一定是不重視、不愛他的妻子,很可能在男人的內在有非常多的糾結。

比如說他和母親共生,從小承擔著母親的情緒。如果違背母親,對他來說就是背叛,他會覺得極度內疚。

如果在這個時候,妻子願意去看到男人內在的真實,願意去接納這個部分,那麽才有可能在接納真實的基礎上,不以攻擊者的姿態,去和自己的丈夫進行心靈層麵的探討。

也許探討了也達不成一致,但不含攻擊的探討至少是一次你們走近彼此的機會。

隻有深入內心的關係才能走得遠。

當一個人對你不帶評判,不貼標簽,而是與你共情、關注你時,你是很難不對他敞開心扉的。

如果一個妻子或丈夫願意這樣去做,並真誠地這樣去做,雙方才有可能獲得成長,讓兩性關係通過各種考驗。

抱怨能改變什麽呢?

攻擊又能改變什麽呢?

當我表妹的德國先生拒絕了她生小孩的提議後,我的表妹是去更深入地了解他,而不是一把撕下他“好男人”的標簽,給他貼上一個“渣男”的標簽。

在他們結婚的這一年多以來,他們在溝通裏走得越來越近,越來越了解彼此。

令我有些意外的是,過年時,我接到了我表妹的電話。她告訴我,她和她先生商量好了,準備在今年要一個寶寶,也許不那麽容易,但是至少他們去努力嚐試了。

我的表妹對我說,經過了這樣的戀愛和婚姻中的分歧,她學習到了一件事——沒有任何關係是完美的,沒有人是完全符合期待的。

而她認為最好的關係,就是彼此有溝通,溝通也有回應的關係。在回應當中,你能夠看到自己和對方都在調整著步伐,逐漸向一個方向去努力。

可能有人會說,我也溝通過,但我們仍然沒有朝著一個方向努力。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的期待真的就此幻滅了呢?

我想,與其說是期待幻滅,還不如說一開始我們就不應該製造一個理想化的愛人。和我們發展關係的那個人,本來就有一些可能令我們不滿意或不能接受的東西。

共同的生活,每一天的相處,一定會將這部分真實呈現出來。

他不隻是一個個標簽,他不會隻是飯票、避風港、保姆、生育工具,他是一個需要你去慢慢看見,慢慢感知的,和你一樣的活生生的人。

無論關係的最後走向哪裏,無論關係是不是會活下來,無論這個關係最終能不能夠達到你的期待,當我們抱著這樣的心態進入一段婚姻和其他關係時,我想我們都會有所獲得,因為這段旅程,會幫助我們理解生活的真實,去學習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