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找尋真實的自己 你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你自己

//

無論何時,

一個人的存在本身,

才是最大的價值。

//

二〇一八年秋天,我從網上又看到一條女性自殺的新聞。

一位年輕美麗的女性,在留下相冊裏一張張動人的照片,在寫下對那個帶給她痛苦和絕望的男人的控訴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曾經是一個演員,也曾經是選美冠軍。她靠自己的努力,一年也有幾十萬以上的收入,但是在嫁給一個富二代之後,因為婆家不希望她繼續工作,她就專注於家庭,成為一個家庭主婦。

在八年的婚姻中,她一直活在丈夫出軌的陰影下,最後她自殺了。網友看到她留下的遺言,有人說是這個渣男害死了她;有人說在婚姻中應該懂得及時止損,不要那麽在意沉沒成本;也有人說,家庭主婦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

但我覺得,她既不是死於渣男之手,也不是死於沒有及時止損,她最終是死於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1]

如今社會經濟已經很發達了,曾經當過選美冠軍、做過演員的年輕女性並不缺機會,也不缺才華。

也許因為盲目,她踏入了不那麽好的婚姻,遇到了一個既不負責任也不專一,甚至道德感淪喪的男人。雖然她在這樣的婚姻裏幻想丈夫能夠改邪歸正,還接連生下了兩個孩子,耗費了自己八年的青春,但是,這不意味著她錯到應該去死。

她在遺言裏說:“我自己選的路,最終讓我走投無路。”

她死於不再相信生活還有希望可言,死於覺得自己麵前已經無路可走。

這讓我想起了在谘詢中曾經遇到的一些為情所傷、陷入絕望境地的個案,她們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你不愛我的話,我就什麽都不是了。

在因為對方出軌而自殺的新聞故事裏麵,女主角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她們並不認為自己離開了這段婚姻還有價值。

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價值,看不到自己離開了這個男人還有什麽前路,在這樣內心徹底的黑暗中,她們選擇了離開。

也許你覺得不可思議,一段婚姻失敗,就讓人對自己絕望?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但悲哀的是,的確有很多女性將自己的價值係在他人的肯定和認同上。而在他人的肯定和認同中,又以婚姻最為關鍵。

很多深陷糟糕婚姻的女性,並不是不懂得及時止損的道理,也並不是真的那麽在意沉沒成本,她們之所以不能從已經徹底壞掉的婚姻裏走出來,之所以在一段極不對等的關係裏繼續折磨自己,甚至繼續忍受對方在精神上的忽視和虐待,是因為她們覺得自己從內而外所有的價值全部都在於“那一張紙”“那一個某人妻子的身份”。

那些悲劇故事中的主角,有人名校畢業,有人容貌嬌美,有人是專業人才,不管怎樣,其實她們離開婚姻之後都可以靠自己活下去的,這樣的人除去婚姻,明明是擁有自己的價值的。

然而,遺憾的是,低價值感的人不是這樣看待自己的。

低價值感的人往往活在恐慌裏,她們害怕被對方否定和拋棄——因為一旦被對方否定,一旦關係破裂,她們就會覺得自己全身都是缺點,一無是處,然後徹底掉入心靈的深淵。

低價值感的人,年幼時得到的接納和抱持很少,甚至從未被肯定過。她們的內心非常匱乏,被極度的不安全感充斥著。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一個人最核心的對於自我的認知,來源於最早期的母嬰關係,即“媽媽愛我,那麽我就是好的,全世界都是愛我的”。

假如在年幼的時候,孩子與母親之間建立的客體關係中,孩子沒有從母親那裏確認自己是被愛的、是足夠好的,那麽這份巨大的匱乏和對於自我的不確定感就會蔓延到這個人的人生中,蔓延到他所有的關係裏。

他需要的不僅僅是認同和肯定,他需要的是所有人的認同和肯定,不容有差。

[2]

低價值感的女性,往往會非常努力,活得如履薄冰。

她們會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經營婚姻和人際關係。她們不懂拒絕討好他人,力求在每一個人麵前都表現完美。她們活得特別累,把微笑留給別人,把壓抑留給自己。

如果她在幼年時,在客體關係中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自我,沒有被媽媽愛過、肯定過,沒有建立一種對自我的確認——“我足夠好”——這樣一種感覺,她就會變得對否定和不認同特別敏感。她就會格外追求完美,害怕他人對自己有任何的不滿。

這就好像一個自信的人,是不會真的畏懼別人的批評的,因而她往往活得自我且真實,因為批評不足以否定她在內心對自己的肯定。

但一個極度自卑、價值感低的人,卻接受不了一點點的否定。

在她的內心裏,他人一個無視的眼神,可能就會讓她覺得被羞辱,可能就會讓外表光鮮亮麗、擁有很多資本的她在那一瞬間被“打回原形”。這個原形其實並不客觀,而是在她對自我的認知裏,她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糟糕的不被愛的人”。

我們不知道文章開頭的那個女孩是一個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童年,但是當她悲痛絕望地離開這個世界時,除了去討伐渣男,除了教育大家如何經營婚姻、規避情場中的失敗,還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方麵,那就是一個人是如何長大,又如何在內心定義自己的。

一個價值感低的人,無法承受外界對自己的否定。很多價值感低的女性,盡管出身不差,學曆優異,仍然無法承受“離異女性”的標簽。外界的壓力加上並不穩定的自我意識,撕碎了她們對於自我所有的良好感覺和肯定。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婚姻失敗猶如給女性貼上了一個恥辱的標簽。無論你擁有什麽優點,假如你被丈夫拋棄的話,你還是會被一些人嘲笑,你還是會被一些人視為失敗的人。

價值感低的人,最怕的就是別人說她“無用”,說“我不需要你”。這種在關係中不被需要和重視的感覺,足以殺死她對於自我的那一點點肯定。

任何時候,隻有當你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再也沒有人愛你,於是你也覺得自己不值得活下去的時候,那才是走投無路。

[3]

有一個來訪者,我們曾經一起探討過“為什麽她沒有辦法在生活中去享受”的問題。

因為家境不錯,她在生育小孩之後,沒有出去工作。她和婆婆一起在家帶小孩,丈夫有時在外地工作,每個月回來一次。

她說,其實婆婆帶孩子也帶得很好,婆婆人也很好,很願意幫她分擔,可是她卻沒有辦法心安理得地在婆婆帶孩子的間隙出去逛街,做個美容或者健身。

她說:“假如我把時間拿來學習,我覺得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拿來享受,我會渾身不自在,我不能允許自己做這樣的事情。”

在谘詢的過程中,我們一起去回憶和思考,後來她找到了那個一直在她潛意識中的想法。

“我的母親就是一個價值感很低的人,她在我小時候就一直把自己表現成一個“犧牲者”和“付出者”,她總是看上去特別辛苦,似乎沒有一刻停下來休息,她也這樣教育我們。

“如果我哪天沒有幫著媽媽幹家務活,沒有好好學習,就坐在那兒玩的話,我媽媽就會來訓斥我,說我是在浪費時間,說我不應該這樣。

“在那一刻我體驗到的是羞恥。所以,現在我覺得,如果我不是真的在做一件事情,如果我沒有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創造價值,我就覺得特別羞恥,覺得自己好像不存在了一樣。

“我的存在和價值,一定要在事情中體現。”

這就是她不能夠心安理得享受的原因。

我對她說:“你的價值不是體現在你做的事情中,而是體現在你這個存在裏。

“不管你是出去健身,還是出去呼吸新鮮空氣,逛逛街,享受一下屬於自己的時間,在這一刻,雖然看起來你沒有創造價值,但是你在滋養你自己,而你這個人的存在本身就很重要。

“在關係裏,你的存在對於你的先生、你的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如果你沒有一個特別需要你的人,那麽你的存在對於你自己來說,也一樣是有價值的。

“其實你不需要向別人去證明它。”

隻是教一個人經營婚姻之道,不管是如何看待沉沒成本,還是如何做到及時止損,或者保持單身力,盡可能不要做家庭主婦,這些其實仍然屬於操作層麵的事情。

為什麽看起來如此簡單易懂的道理,有些女性卻做不到?背後的原因才是關鍵。

除了離世的這個女孩,網絡上也經常出現女研究生、女博士為情自殺的新聞,這些道理她們不是不懂,但是在她們內心中,卻有一種巨大的動力讓她們做不到。

那個巨大的動力,恐怕就是一段始終單曲循環的話語:

“我自己是如此的糟糕。我不能相信我是個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足夠好的人。除非在我擁有的所有關係裏,大家都喜歡我,都肯定我,都不離開我。”

在低價值感、缺乏安全感、內心匱乏的人心中隱隱都有著這樣一個想法。

這樣活著當然是勞累而又很危險的。

她必須竭盡所能博取所有人的肯定,而當關係中的一邊出現了問題,這個人的自我就會迎來極大的幻滅感。

一個人把所有的價值感寄希望於外界,去討好外界所有的人,在婚姻中忍辱負重,一再地幻想渣男會回頭,一直在極不對等的婚姻裏忍受,最後絕望地走向自殺,可能她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希望用自己的付出換來這個關係中另外一方對她的愛和不離開。

而關係裏,永遠都有你和他,既然有另外一個獨立於你的個體,就意味著無論你做了什麽,付出了多少,拿什麽去交換,都可能無法得到他的回應。

價值感低的朋友們,我建議你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從內在去提升自己的價值感。早日脫離對外界的依賴,才是好好活下去的法則。下麵這些方法,希望對你們有用:

第一,抓住一切機會在內心肯定自己。

價值感低的人從來都不會肯定自己,所有的肯定都習慣性地來自他人。

從現在起,你要學會在心裏對自己進行肯定,並鍛煉這種能力。

第二,寬容地對待你自己。

當你對自己進行責怪的時候,想一想,你抓住自己的一個缺點,將它無限放大,這樣客觀嗎?對你自己公平嗎?是不是你一直在苛責自己?這種模式是你小時候父母對你的模式嗎?而你是不是要在適當的時候放下它呢?

第三,你的價值不取決於他人的評價。

因為他人的評價體係並不穩定,換一個人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如果把你活著的時間全部拿去適應他人的規則,你會累死的。

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規則,別被任何人的規則綁架,那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畢竟,無論何時,一個人的存在本身,才是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