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步入接納自我的旅程
自我和解是指個體在內心解決衝突、矛盾或不一致的過程。它涉及個體對自己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行為進行反思和調和,以實現內心的平衡與和諧。
2020年1月20日,朝陽醫院眼科發生了一起暴力傷醫事件,眼科醫生陶勇被病人砍傷,導致左手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腦外傷、枕骨骨折,兩周後才脫離生命危險。
陶勇為了練就這雙手,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他能夠在葡萄皮上做手術,還能夠在豬眼睛上縫一千多針,他的手本是救死扶傷的手,是為國家眼科發展做貢獻的手。
可這場意外,讓他無法再登上手術台。傷醫事件發生後,一直深受廣大網友的關注,人們無不痛心陶勇的損失,國家的損失。可幾個月後,他卻以嶄新的狀態回歸到大眾視野中,麵帶微笑,從容有度。許多網友都表示,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很難接受。但陶勇醫生在短時間內以一種超然的心態與自我達成了和解。
成長就是不斷解決與自我的衝突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失去女兒的廖智,曾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師,小小的世界裏承載了她全部的夢想和希望。然而2008年一場舉國哀痛的大災難,帶走了她所有的幸福和驕傲。
但廖智之後的舉動,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震後僅僅兩個月,她離了婚,經曆了魔鬼訓練,再次登上了舞台。她身穿紅衣,手揮鼓槌,那一刻,沒人看得到她的殘缺,隻能看到她重生後的美麗綻放,廖智接納了“殘缺”的自己。
陶勇也是如此。剛受傷的時候,他也很迷茫,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尤其是職業上的規劃。但很快,陶勇就接納了自己受傷,甚至可能永遠無法上手術台這件事。他坦然地說,自己遇見的病人太多了,比自己倒黴、悲慘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中有的人,可能要失明很久,甚至再也無法重見光明……可他們沒有怨天尤人,依然能夠樂觀地活著。
這些病人,給了陶勇一種積極的力量,讓他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現狀。這是一場讓人痛心疾首的悲劇,但對陶勇來說,又何嚐不是一次成長。如今,他仍然活躍在眼科醫療的前線,用另一種方式傳遞著溫暖,甚至重新拿起了手術刀。
陶勇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他解決了內心的衝突,接納了自己,並重新洗牌,規劃出了全新的未來,他成功地做到了與自我和解。
我們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包括意識到內心的衝突,探索和反思這些衝突的根源,以及接納和理解自己的情感與思維過程。這意味著個體需要意識到內心存在的矛盾或不一致,並積極地反思這些衝突的根源。通過探索內心的信念、經曆和情感,個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這些衝突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接納自己的感受和思維,以保持開放和寬容的態度,從而為解決內心的衝突打下基礎。
你總是想太多,做太少
日本作家鬆浦彌太郎說過,那些經常困於不安和焦慮的人,對未來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這也是我們產生負麵情緒的主要原因:想太多。有個故事是這樣的,曾經有個乞丐每天都去教堂祈禱,希望上帝能讓自己中個大獎。他去得勤懇,風雨無阻,每天都和上帝講述自己的人生多麽悲慘。直到有一天,上帝忍無可忍,衝他大喊:“讓你中獎可以,但問題是你要先買一張彩票啊!”
這個冷幽默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你想要吃果子,就得先種棵果樹,否則每天東想西想,到頭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有時候,我們感覺無法與自己和解,常常是因為我們過分糾結於思考、擔憂和猶豫,而忽視了行動的重要性。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去做一些實際行動和積極的思維調整。
陷入自我糾結的泥沼隻會將我們的情緒拉入消極的深淵。不再拖延和猶豫,將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才是我們要做的。無論多小的一步,都比停滯不前要好得多。所以在下一次陷入不良情緒時,閉上眼睛,在心中默念幾個數,然後深呼吸,睜開眼,勇敢地將事情處理下去。
拒絕擰巴的思維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總有這樣的人,喜歡抱怨時運不濟、生不逢時等,明明眼前就有寬敞的大路,卻被自己堵死,偏盯著路上的坑窪看。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反芻思維,也就是過度思考。
當我們過度關注自己的想法時,就會陷入迷茫。行為學家研究過關於果醬購買的信息,人們對某個品牌的果醬信息了解得越少,這款果醬銷量越好。相反,當了解了果醬裏五花八門的成分後,人們會被這些信息迷惑,選擇也陷入擰巴的陷阱,是要買健康但不喜歡的果醬,還是買不那麽健康但很好吃的果醬?
心理學家格爾德說:要在一個複雜的世界裏做出正確的決定,你必須善於忽略信息。
信息越多越煩瑣,就表示中間會摻雜很多無效的信息,想法也是如此,想得越多,無效的想法就越多。
史鐵生年輕時就癱瘓在床,他一度擰巴無比,甚至想要自殺。但後來,由於母親的照顧,他漸漸與自己和解,接受了現狀。
他說:“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隻要慢慢地去做些事,就能找尋到活著的興致和價值。”
他不再被滾燙的想法折磨,而是換了一種方式,用文字來表達思想,他以幽默的文字諷刺命運,嘲笑死亡。手握一把爛牌,卻打得十分精彩。
如果我們經常以擰巴的方式去思考,那不妨想一下,自己為什麽會因為這件事情擰巴?要及時停下來,並且承認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負麵影響。
正視事情的負麵影響,比自我欺騙更有用。
要敢於剖析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願意麵對的真實一麵,悲慘的過往,失敗的抉擇,不堪的往事,可恰是這些,構成了現在的你。
有位來訪者講起自己的經曆,他是從小鄉村出來的,考上了名校,成了家裏獨一無二的存在。但到了大學,他發覺了自己的渺小和普通,他努力學習,成為成績最好的學生,並順利進入一家國企工作。但工作後,他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按照大家對他的期待在走,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究竟想要什麽。
糾結之後,他選擇了辭職,去英國留學,那幾年的時間,他成了旅遊博主,走走停停,領略了世界各地的美好。他說自己從未這麽幸福過,這才是真實的自己,有些懶散,不願社交,有些驕傲,不願被規矩束縛。
他能夠正視自己,清楚自己的狀態和目標,因此獲得了身與心的舒適。
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敢於剖析自己:坦誠麵對自己的情感,反思個人價值觀,時常自省和自我觀察,接受自己的陰暗麵。做到這些,你就能夠更全麵地認識自己,並推動個人成長。
心理學家李鬆蔚說:和解是一種壓力。問題不是問題,我們對問題的不接納、對抗,或者執著於解決問題,才構成了真正的問題。
能夠與自己和解,你就能獲得真正的生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