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突破自卑的障礙
自卑是由比較引起,由自我評價造成,由刺激產生的連鎖反應機製,是一種正常且普遍的心理現象,甚至那些看起來很優秀的人也會自卑。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意識,是主觀感受裏對自己能力和價值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緒。
阿德勒將自卑感稱為自卑情結,他認為,自卑是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環境以及天賦不如別人,又由潛意識的負麵情緒組成的一種複雜心理。自卑可以讓人變得優秀,但同時也會阻礙人走向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標準尺度的存在。總有無形的標尺對一個人的工作好壞、社會地位高低進行衡量。人們拿起標尺衡量自己的成績,當達不到心中預期時,就會產生自卑的情緒。越是脫離實際的預期,越是會滋生更多的自卑,甚至自責。對比之後,一旦產生“比不上”或“比較弱”的感受,就會認為自己的目標無法實現,能力不足等,這些想法會威脅我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可。
適度的自卑感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內在動力,相反,過度的自卑感會造成嚴重的精神壓力,影響我們的生活。
自卑源於一個人的成長路徑
自卑的產生是有跡可循的,心理學家將源自家庭和成長過程中滋生的自卑情緒稱為“原生自卑”,這種情緒生長在兒童時期,是人們在麵對外部環境時感受到的不足感。這種不足感可能源自家庭環境,或是自身生理因素等。
來訪者張女士就深陷自卑情緒之中,她從小就有下頜骨突出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包天”。小時候被同學嘲笑,導致她習慣性低頭走路和說話,不願意微笑,每日披散著頭發,讓頭發盡可能擋住臉。
除此之外,張女士還有一位強勢的母親。在她因為長相而苦惱、不知所措時,母親則是用罵聲回應她,會罵她不夠優秀,不夠努力,甚至不夠開朗,每天默不作聲,什麽話也不說。自小的生理問題以及強勢母親的教育,導致了張女士的自卑情結,她潛意識裏認為自己比不上他人,因此,自卑感也根深蒂固。
一個人的成長路徑就隱藏在其負麵情緒之中,很多人因為自卑而不願意社交,甚至自我封閉,完全體會不到人生的樂趣。
有一位劉小姐說到了自己的前男友,他從小生活在貧窮的家庭中,劉小姐家境殷實,原本是喜歡前男友的踏實能幹,但慢慢地,她發現前男友在錢上特別計較。她給自己買名牌,他**陽怪氣地說她亂花錢,說劉小姐買一個包就花掉了他爸媽一個月的生活費。有時候兩人出去吃飯,劉小姐提前付錢這件小事,也會讓前男友的自尊受到傷害。
劉小姐也試著為了愛情改變自己的金錢觀,可前男友的自卑情結愈發明顯,他拚命賺錢,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不管不顧。劉小姐理解金錢給他的安全感,但不能認同他將金錢視為一切的價值觀。
其實,從劉小姐前男友現在的生活狀態,完全能夠看到他是如何一路走來的,金錢上的缺失一定讓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但他不應該讓自卑成為全部,這不僅會讓身邊的人很累,還會讓他錯失工作中的很多機會。
如果你在某些方麵感到很自卑,不妨追根溯源,看看這份自卑是否有跡可循。隻要是有痕跡的事物,就能夠被改變,自卑也是如此。
優秀與自卑之間不是相對關係
很多人說,隻要我優秀了,我就不會自卑了。實際上,優秀和自卑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而是共生關係。
來訪者小葉是個江蘇姑娘,她現在在上海工作,和老公兩人經過打拚,還在上海買了一套房,兩人名下也有十幾萬元的存款,看起來日子過得非常安逸。可小葉表示,自己還是很自卑,她的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房子買得很小,裝修也是能省則省。而且,上海有嚴重的地域歧視,這讓小葉感覺自己無論多努力賺錢,都沒有個人歸屬感。自己不是上海人,這就是天然的自卑點。
小葉的情況在心理學上被稱作“次生自卑”,意思是說,當一個人成年後,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實現虛構的目標,或者達不到內心的標準後,所產生的自卑。次生自卑會喚醒人內心的恐懼、羞恥和脆弱的情感。
次生自卑和原生自卑也有一定的關聯,長大後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仿佛是在佐證自己的能力不足。不過,也正是因為自卑的存在,才讓人有拚搏的動力,想要達到心中所想,就必須前進。小葉一家正是如此,盡管自卑,但仍舊在努力生活。
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曆,她並不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但工作能力很強,幾年內她在公司節節高升。可不高的學曆始終是她自卑感的來源,於是她努力提升自己,考上了研究生,還幫公司拿下了一個難得的項目。
這位網友就讓自卑成了內在動力,她也在全新的環境中意識到,現在的自己和曾經已經不一樣了,她可以重新審視自己。於是,她不斷努力,通過工作中的亮眼表現和學曆的提升,來給自己積累積極的評價,從而接近自己的標準尺度,愈發地自信起來。
重塑真實自我
想要擺脫自卑,就需要把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聯係在一起,隻有自我價值提高了,你才會覺得這個社會需要你,這個世界需要你。我們可以用補償心理來超越自卑。
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製,我們在適應社會節奏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不如意和偏差,為了得到補償,我們需要往其他優勢上發展,來達到心理平衡。心理學上稱這種補償是一種“移位”,自卑感越大,尋求補償的願望就越強烈,這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心理機製。
我們可以運用補償心理來解決自己的自卑感,首先,需要找到自己自卑的根源,必要時可以求助心理醫生。很多人的自卑心理都是源自童年時的際遇。
其次,要挖掘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當你感到自卑時,你可以意識到自己在其他方麵的優點和特長。這種強調其他優勢的方式可以幫助你平衡自卑情緒,意識到自己在其他領域的價值和成就。
需要強調的是,要辯證地分析自己的優點,如果將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所謂“優勢”作為自己的補償目標,反而會加重自卑感。另外也不要爭一時之氣,而去追求目標,正確的補償機製應該是以積極情緒為基礎的。
承認自身價值是補償心理的關鍵。即使在感到自卑時也要記住這一點。盡管你可能在某個方麵有些不足,但你仍然是一個獨特而有價值的個體。嚐試思考自己的優點、經曆和成就,以幫助正視自己的價值。
要學會接受自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不足,沒有人是完美的。嚐試以寬容和善意的態度對待自己,認識到自卑感是一種情緒而非現實。
最後,我們還要學會冷卻他人的目光和言語。現在社會中很多人的不快樂源自他人的反應和看法。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直接導致的後果是委屈自己。生活是一個取悅自己的過程,自己身上發生的絕大多數事件,都和別人無關。
我們需要關注的,並不是別人怎麽看你,而是你自己在想什麽。我們無法讓每一個人都沉默,但我們能夠選擇不去理會。
我們也可以用實際行動來建立自我,戰勝自卑:
? 第一,說話時,直視他人眼睛。
自卑的人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說話,從今天起,要在每一次和別人交談時,都看著他的眼睛,這在心理學上是積極且自信的象征。
? 第二,表現自己,突出自己。
在各種形式的講座或聚會上,選擇在第一排坐下,不要在乎有沒有人,也不要管這有多顯眼。我們害怕被矚目,就是因為缺乏自信。突出自己,就要放大自己在他人視野中的比例,強化自己的作用。所以,把這個當作自己的準則,坐在第一排,增加自信,讓自卑無處遁形。
另外,表現自己還要練習當眾講話。有位來訪者曾說道,自己私下講話一點問題沒有,甚至可以侃侃而談,但是一旦要當眾講話,他就會因為緊張,導致喉頭發緊而發不出聲音,光張嘴不說話,急得自己滿頭大汗。當眾講話也是需要練習的,可以先講給自己熟悉的人聽,而後慢慢增加人數,一點點克服自己的恐懼,樹立信心。
? 第三,要學會微笑。
微笑在心理學家看來,是治愈不自信的良藥,無論什麽時候,當你感到自卑時,不妨先微笑一下,試著驅散不確定的情緒,再重整旗鼓。
自卑並不可怕,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卑成為力量,學會將生活的重心,從外在的情緒轉移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