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
我和瑪蒂約在一家素食餐廳“燭光79”見麵,因為我想讓瑪蒂給我這個生食白癡一些指導。
我們在餐廳的一個角落裏落座。瑪蒂不喜歡這裏用的蠟燭散發的毒素,她要求服務員把桌上的蠟燭拿走。
“這不是真蠟燭,是電蠟燭。”女服務員說。
“那我還是希望你把它拿走,因為有電磁汙染。”
等蠟燭拿走後,我問她對吃生食有什麽建議。
“你必須先克服你可能會對自己做吃的這件事產生的反感情緒。”她告訴我。
另外,我需要準備:攪拌機、切片機、脫水機、螺旋藻粉、藍綠藻晶體、喜馬拉雅或凱爾特海鹽。
我還需要一台榨汁機,帶螺旋齒輪的,不要普通刀片,因為刀片容易使食物氧化,降低其營養價值。
天啊!要做的筆記太多了。
幾天後,我的螺旋齒輪榨汁機送來了。但是,一個小時不到,我就用無名指的血為其做了洗禮——我在組裝的時候不小心割破了手指。
我拿出有機黃瓜、羽衣甘藍、胡蘿卜、瑞士甜菜、西葫蘆,將它們一個一個地放進榨汁機,用力往下壓。但是,什麽都沒有出來!我更用力地往下又壓了壓,榨汁機開始呼呼地響,並發出砰砰的聲音,接著從另一頭流出了一道微弱的綠色**。這就對了,我在榨汁了!
在陸續放了幾種蔬菜之後,我覺得榨汁簡直就是我最喜歡的做飯的方式。對一株無辜的植物施以如此多的暴力,這件事有種反常規的吸引力。
榨汁大概需要45分鍾,其中更多的時間是用在清洗機器的各種部件上了。就像瑪蒂警告我的,生食非常耗時。如果你認為不做熟食會節省時間,那麽你就錯了。
然而與脫水相比,榨汁已經是快的了。我買的脫水機是一個空調大小的黑色盒子,帶可拆卸擱板。在生食界,禁止使用超過40℃的溫度,因為高溫可能會破壞活性酶。脫水機能在要求的溫度範圍內往你的食物上吹熱氣脫水,有時是幾個小時,有時則需要幾天。我把蘋果、橙子、胡蘿卜、草莓和藍莓脫水,切成片狀,很耐嚼。幸運的是,家人還算支持我。脫水雖然耗時複雜,但至少不會搞砸。
經過兩周之後,我對這次試驗的評估是:
積極的一麵:我感覺自己更輕盈、更幹淨了。另外,我發現生食如果做得夠好,也很美味。我花了幾個小時在生食網站上學習、下載食譜。牛油果、水果沙拉,味道好極了。
消極的一麵:我總是感覺餓,而且看起來有些憔悴了。“你這一副得了厭食症的樣子是怎麽回事?”我的朋友一見我就問道。到後來我瘦了3磅(所以如果減肥是你的目標,並且你有足夠的自製力,那還是可以考慮生食的)。另外,生食讓我有點頭暈目眩。還有,這兩周是我有生以來腸胃脹氣最嚴重的時候,我忍得難受的時候,很想給醫生打電話讓他給我做手術。
瑪蒂要是知道會想殺了我的。但其實關於生食飲食的主流科學證據並不那麽充分。雖然有很多證據支持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但未煮熟的植物比煮熟的更健康這一觀點並未得到科學證實。不過,如果做得好吃,還有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12做補充的話,那生食確實比標準的美國飲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