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化學改善生活品質

為了給不同陣營均等的機會,我決定和反對瑪蒂觀點的人一起共進午餐。幾周前,一位朋友把我介紹給了一個叫托德·希維(Todd Seavey)的人。托德在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工作(從那離開後他去了福克斯商業網),這是個自由主義傾向的團體,它與其成員認為自己是在與對化學物質的非理性恐懼做鬥爭。

托德到的時候,我已經在一家意大利餐館坐著等他了。

“嗨,你還好嗎?”他在椅子上坐下來時我問道。

我期待不同於“不錯”或“很好”之類的回答。我對他可怕的早晨有3分鍾的思考:一份科學雜誌宣布,將不會刊登任何由煙草公司資助的研究成果,他把這看作是一個危險的先例,一個會使科學停滯不前的先例,更不用說盡管大型製藥公司在過去50年中一直是延長預期壽命的主要動力,但它們仍然受到了不公平的誹謗。“我在過去一直認為,安·蘭德隻是用文字描寫了一個最壞的情況。不過,它現在正在成為現實。”他舉起水杯,“這是文明的慢性消亡。”(3)

我猶豫地舉起了杯子,那一刻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麽。

托德很瘦,金發有點黯淡,看起來有點像演員艾瑞克·斯托羅茲(Eric Stoltz),他在科學與健康委員會工作了7年。這是一個親工業的團體,但我並不想將他們諷刺為美國企業的辯護者,畢竟他們也采取強烈的反煙草立場。

他們聲稱,他們隻是想給公共衛生提供一個視角——關注真正的危險,而不是想象中的危險。僅在美國,吸煙每年就導致44萬人死亡,致死率遠遠超過任何所謂的毒素。他們還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觀點——因為對殺蟲劑DDT的禁令,全世界數百萬人死於瘧疾,所以DDT對人類的威脅很小,不應該被禁。

“被毒素感染的概率其實是非常小的,”托德說,“即使有可能感染,但其實也沒有真正的風險。這其實是一個違反直覺的觀念——你認為對你非常不利的東西,在小劑量內可能是無害的。”

那人們為什麽要對有毒物質如此關注呢?

“這可能是源於我們原始的穴居人思維,把任何東西都分成食物或者毒物。”

我同意托德的觀點。撇開哪些毒素實際上是有毒的這個問題不說,從非天然化合物中尋求純度,幾乎是一種宗教元素了。對於有毒物質的“癡迷”,讓我想起了我根據《聖經》生活時學到的有關猶太潔食的錯綜複雜的規則。吃有機食品的人看待化學製品的方式,就跟正統猶太教徒看待豬肉是一樣的,他們都認為那些是不純潔的、令人厭惡的。

托德說,有一種錯誤觀念認為天然的就是好的。但是,砷和毒胡蘿卜素也都是天然的。同樣,認為天然產品不含有化學物質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科學與健康委員會是這樣做的,它在其網站上聲稱“人們吃的化學物質中,99.99%是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