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學校教育

公立學校麵臨的壓力

幾乎每家肩負向年輕人提供指導社會使命的機構,近年來都麵臨著很大的壓力。不久前,家庭、教堂、工廠、工會、當地誌願者協會,甚至城市社區,都被認為是安全可靠的培養年輕人的地方。經濟和文化力量改變了所有這一切。即使是那些關愛年輕人的最強大的機構也發現它們的職能和信譽都受到了嚴重削弱。雪上加霜的是,許多批評者將這些機構的職能喪失歸咎於其自身(或目前管理這些機構的人)。

在所有被圍攻的青少年服務機構中,公立學校遭受了最猛烈的攻擊。壓力既來自學校內部,也來自學校外部。從學校內部來看,有的學生輟學,有的學生在老師講課時裝模作樣地聽講或麵無表情地呆坐著。從學校外部來看,批評家們對老師們嗤之以鼻;抨擊那些培訓老師的人;抨擊“臃腫的”教育官僚機構;抨擊“冥頑不靈的”老師工會;通常還抨擊那些經常與公立學校打交道的專家。

有人通過他們的行動或論點建議,我們的社會應該完全放棄公立學校。他們認為公立學校是不良價值觀的滋生之地,讓他們歡欣鼓舞的是,目前美國有100多萬父母在家裏教育他們的孩子。還有一些父母已經轉向了私立學校,這類學校的使命是給極少數學生提供精英教育。在過去的10年裏,把孩子們送到私立學校上學的家庭比例逐年穩步上升,隻有1992年例外,當年這個比例下降了0.5個百分點。

公立學校的批評者們發現,學校教育有許多缺點值得譴責—這些缺點導致,或者至少未能解決學生學習成績平庸和心不在焉的問題。一些批評家指出,學校官員的標準太低;教學內容“太零散”,相互脫節;以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們被動參與、無精打采。另一些批評家則譴責課程一味地強調毫無意義的事實,而不是真正的技能和理解—結果導致學生傾向於死記硬背而不是思考。還有一些人譴責評估學生潛力的無效而武斷的評估流程—教育者根據這些流程做出關於學生未來生活的重大決定。事實上,我們主流的學校教育方式的缺點已被暴露無遺,以致公立學校機構眼看快要名譽掃地了。

一股迅速興起的放棄公立學校的熱潮,吸引企業家開始了一種新的美國商業類型:營利性學校。隻要成年人嚐試對孩子進行集體教育,就會有非營利性的、獨立的教區附屬學校,其中有很多學校頗負盛名。試圖在教育孩子方麵謀取利益則是最近的一個轉折點。這充分說明了我們的社會放棄公立學校教育的意願。在1992年,一家被特許創辦營利性私立學校的企業大張旗鼓地成立了。顯而易見,這是一個看起來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機會,連耶魯大學的校長都辭去自己的公職,加入了進來。媒體對私立學校報道的濃厚興趣以及一些公民領袖的大力支持,表明了公立學校在美國國人眼中的受尊敬程度已經下降到了什麽地步。這樣的轉折性事件可能會震驚理想主義時代的霍勒斯·曼斯(Horace Manns)、詹姆斯·科南特(James Conants)和阿德米羅·裏科弗(Admiral Rickovers)。這也表明了我們為所有兒童提供健康育兒環境的意願在近些年出現了多大程度的惡化。昔日受人尊敬的公立學校,曾在建立富裕的、統一的“移民大熔爐”國家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現在卻要與追逐利潤的私人學校展開競爭。

但是,營利性學校首要目標是為股東賺錢,無法像致力於教育一個國家所有青少年的機構一樣履行相同的使命。《巴倫周刊》(Barron’s)最近發表的一篇社論讓人們得以窺見“營利學校”運動的危險性,通常來說,這本雜誌是不會質疑新的創業型企業的。這篇文章討論了明尼蘇達州一家管理營利學校的公司—“教育替代方案公司”(Education Alternatives)—

成立8年以來的運營方式。教育替代方案公司是嚐試《巴倫周刊》所謂的“資本主義教育”的規模較大、資金較充裕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已向公眾出售了數百萬美元的股票,它聲稱擁有管理學校的“一套獨特的辦法”。“它沒有明確說明它的這套辦法是什麽,但掌握教育術語肯定是其中之一。”《巴倫周刊》的這篇社論寫道。事實上,這篇文章接著聲稱:“教育替代方案公司在發行股票方麵的辦法比它的其他任何辦法都更有效。”《巴倫周刊》報道稱,雖然教育替代方案公司的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尚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是它的高管出售了足夠多的股份,為他們自己掙得了120萬美元利潤。在這種賺錢的機會主義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城市的許多公立學校卻麵臨著資金嚴重短缺的窘境,一些敬業的老師甚至不得不動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為他們的學生購買用於特定教育項目的基本教學材料。在美國曆史上還有其他時期發生這樣的怪事而不會激起公憤嗎?這隻是我們關懷兒童福祉的本能變得麻木的又一個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