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完整兒童

促進培養習慣和反思,隻是培養所謂“完整兒童”的社會化實踐的眾多方式之一。在今天的教育界,一些未加分析的有關“完整兒童”培養方法的說法,本身就帶著不實和誤解。但總體而言,這種觀點代表兒童發展需要的立場朝著更統一、全麵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了讓這一立場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們必須準確定義“完整兒童”,以此識別那些把這種統一、全麵的願景當作目標的各種社會化實踐。

從最廣泛的層麵上來說,“完整兒童”培育方法是指促進兒童智力和道德的發展。社會化必須承擔培養能力和品格的雙重目標:顧此失彼是行不通的。如果兒童獲得了技能但卻沒有明確的價值觀,那麽他們就會濫用這些技能,或者無法為其找到持久的意義。如果兒童獲得了價值觀卻沒有技能,他們的良好意圖就無法實現。將智力問題與道德問題分開的教育實踐—無論是在家裏、學校還是社區—就會冒失去平衡的風險。隻有讓孩子全麵發展的社會化實踐,才能傳授能力和品格的構成要素,並將它們有機結合在一起。

能力和品格的構成要素是什麽?我們的社會化實踐是如何推動這兩者統一發展的?在這裏再說一次,我們必須抵製對不同能力進行簡單兩極分化。在能力方麵,社會化必須傳授智力技能和知識以及學習傾向;創造能力以及縝密的思考能力;合作的精神以及競爭的能力。正如我將在下麵闡述的那樣,在品格方麵,我們有必要將習慣和反思結合起來。在當今的文化爭議中,類似這樣的不同能力常常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視為必須兩者擇一的選擇。這是我在第4章和第5章中闡述的破壞性對立思維的又一個例子。我們的社會化實踐不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關注人們假想的這種對立的兩個方麵。我們不應該把它們視為兩極,而應該把它們視為在發展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麵。與一些兩極分化的教育辯論所暗示的不同,能力和品格的構成要素都不是單向度的。

“文化素養”的倡導者認為兒童需要了解事實,以便恰當地解決問題,有效地與他人溝通,並在這個世界上行走,這一假設是正確的。但真正的能力需要知道重點關注哪些事實。這需要具有區分事實與虛構的能力,並對兩者進行很好的推理。簡而言之,它需要思考技能和事實性知識。一些教育批評家將這兩者對立起來,這是現代最荒謬的錯誤之一。

同樣地,像另一些教育批評家試圖做的那樣,將創造力與嚴謹縝密的思考割裂開的做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孩子有強大的創造傾向,我們當然應該鼓勵他們去鍛煉這種能力:學校隻會讓孩子死記硬背,這簡直是人類天賦的一種極大浪費。但是,任何成就,無論多麽有創造性,都需要付出相當多的刻苦努力,而且它還勢必會帶來乏味和挫折。如果要讓創造性工作有價值,就必然要付出努力,這對孩子和成年人來說都是如此。要發展創造性天賦,孩子就必須學會認真地對待這些天賦。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能從這種平衡的、同時促進創造性和自製力的教學氛圍中受益。

一個平衡的教育計劃會避免毫無意義的對立,致力於發展孩子全部的才能和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能力。這就是(或至少應該是)“完整兒童”教育方式的含義。從平衡的教育體驗中,孩子不僅能夠獲得特殊的技能和知識,而且能夠獲得進行深入學習的持久傾向。這種傾向包括批判性和創造性思考的能力、好奇和開放的心態、係統性地處理問題的傾向,以及從各種社會環境中學習的能力,包括強調合作的社會環境以及強調競爭的社會環境。學習的傾向是一個人能力終生發展的核心。它們至少是與孩子可能獲得的任何技能或知識同樣重要的早期教育的產物。在第9章中,我將論述重要的學習傾向,以及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這種傾向。

關於兒童能力的最有爭議的辯論發生在教育政策領域,這毫無疑問是因為人們對現代學校的質量和表現有太多的不滿。盡管美國人開始認為,美國學校的表現尤其不佳,但事實上這種不滿情緒已蔓延到了全世界。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是,19世紀的學校教育模式實際上仍然在各地的公立學校教育中占據著壟斷地位,盡管我們已進入了21世紀。這種19世紀的教育模式已經與當今廣大的青少年嚴重脫節,它迫切需要改革。我將在第9章中回過頭來詳細論述我們的學校,以及我們如何改革這些學校,從而使它們能對孩子的發展作出更有建設性的貢獻。在這裏,我隻簡單地提出,這些改革必須遵循我在本章中論述的社會化原則。像養育的所有方麵一樣,在學校培養孩子的能力有賴於向他們傳授新的目標和技能。此外,在所有環境中,包括學校的跨代溝通,始終是在成年人的考慮和孩子自己的興趣之間搭建橋梁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要培養孩子們的技能和理解能力,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在一個鴻溝上架起橋梁,這個鴻溝的一邊是兒童早期生活中形成的自發興趣、想法、價值觀和目標,另一邊是學校要傳授的知識。在孩子已準備好向學校生活積極過渡的理想情況下,這樣的橋梁建設就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學校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提高能力的機會。那些認可這個機會的孩子將會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生活中,因為孩子總是在尋找各種新的方式來獲得能力。但是,很多孩子從來看不到學校提供的東西和他們自己能做或想做的事情之間的聯係。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自發興趣和學校的考慮之間的鴻溝太大。他們看不到學校活動的意義,所以他們變得心不在焉。

如果心不在焉的孩子隻占極少數,那麽我們可能會熱烈討論他們應該付出什麽樣的特別努力。但是,正如我在第1章中所指出的那樣,這樣的孩子在當今社會中無處不在—他們在不太富裕的社區最顯眼,但絕不僅限於這樣的社區。教育這群心不在焉的孩子的挑戰是教育所有孩子的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需要統一的教學原則。

在迎接這一挑戰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須解決學校教育鴻溝兩邊的問題。他們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孩子的自發興趣,同時讓他們獲得必要的技能、強有力的思想和對更多知識的渴望。學校課程的設置必須與孩子當前的水平和未來的水平相關。在小學階段,學校課程必須建立在孩子天生的興趣和技能基礎上,必須引導孩子知道他們將在嚴格的紀律下開始學習。

搭建一座雙行道橋梁—連接孩子之前能力和之後對學科知識的理解—才是當今學校最需要的。正如我將在第9章中闡述的那樣,當前許多學校改革中的對立情緒已經削弱了這種搭建橋梁的努力。當改革者對玩樂與刻苦練習、看字讀音教學法與整體語言教學法、解讀力與理解力、自尊與技能掌握、學校即玩樂與學校即努力的優缺點爭論不休時,他們站在了鴻溝的一邊,而把對手置於鴻溝的另一邊。如果我們要幫助我們所有的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潛力,我們就必須設計出可以在這些鴻溝上搭建橋梁的學校教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