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自我關懷,保持身心平衡

抑鬱症的療愈需要有好的生活狀態,保持身心平衡對於抑鬱症患者尤為重要。

如果要對身心平衡下一個定義,可以解釋為:身心平衡是指生理的康健和心理上的健康,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能達到身體與精神的高度和諧與統一,保持一種高能量的狀態來麵對學習、工作及生活。

幾千年前,古印度就有了瑜伽術。瑜伽不僅是練習身體的柔韌方法,更是保持身心平衡的好方法。我國的五禽戲、八段錦也是實現身心平衡的良好訓練方法。在進行冥想、呼吸等訓練之後,人體出現一個較為緩和的氣場,內部能量的流動比較均勻,人會感覺到肌肉鬆弛,神情放鬆,有一種置身於大自然中的美好感覺。

近幾十年來,人類科技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更便捷的同時,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要想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保持身心平衡就愈發重要了。

但想保持身心平衡並不容易。我們身處社會大環境中,人際關係、人生際遇、事情走向常常與我們的心意背道而馳,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令我們產生不好的情緒,會打亂原本的平衡。

大部分人承擔著很多生活責任,包括家庭、工作和經濟等。對許多人來說,尤其是母親,由於要照顧孩子,就算隻是想先洗個熱水澡放鬆一下再做家務也時常不能如願。在紛紛擾擾的日子裏,要想保持身心平衡,自我關懷就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自我關懷,就沒有穩定的情緒健康。

以我為例,承擔著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也正如前文所說,承擔著給自己賦加的家族希望,有時真的無法很好地進行自我關懷,甚至已經失去自我。我隻是疲於支撐,盡力保住家人們所期望的一切。

很長一段時間裏,缺乏自我關懷導致我身心疲憊,變得很累,無法承擔那些需要處理的工作。無論是家庭責任、緊張的工作,還是重要的決定,自我的“獨處時刻”不足,進而影響工作能力和執行能力。

我在後來的主動學習中,逐步了解到自我關懷的重要性和力量,其本身並不會對健康產生顯著影響,但它可以讓人放鬆身心,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醫學研究表明,放鬆身心會引起多種激素變化,進而提高免疫力,減少壓力感,並幫助調節情緒。

自我關懷的益處:

很多研究表明,自我關懷活動可以激活我們的副交感神經係統。簡單洗個熱水澡或者看著電視吃點零食就能增強免疫係統。簡單說就是自我關懷讓情緒變好,引發的連鎖反應也會使身體變得更健康。

我曾經認為自我關懷是一種自私的東西,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才會這麽做。實際上自我關懷不是指簡單地在自己身上花點錢,買點衣服,買點好吃的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還包括很多能讓自己心情愉悅、身心放鬆的行為。所以,真正的自我關懷往往是免費的,它簡單而平和,值得每個人擁有。

自尊和自我關懷之間是有聯係的。首先,在你寵愛自己之前,要知道自己是值得被寵愛的。經常關懷自我實際上是向大腦發出了一個信號:“是的,我值得被好好對待。”長此以往,形成高自尊正循環,自信的笑容會洋溢在你的臉上。

當開始進行自我關懷時,每一天我都會有意識地去解讀內心的真實想法。隨著解讀次數的增加,思考會越來越深入,對自己的認知和定位將更深刻、更清晰。一個人隻有真正懂自己,才有可能獲得快樂,才不會活成別人眼中定義的那個你,而是一個純粹的、你想成為的你。

每個人性格都是不同的,內向與外向的程度也不同。一些人喜歡社交,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社交則是一種“折磨”。自我關懷可以算是一種社交“暫停”,這對內向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通常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而且,在更大的範圍內,自我關懷也可以給我們提供自我反思和自我分析的機會。這種反省的機會可以給人們帶來內心的平靜,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和對自己的真正欣賞。沒有這些,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自我關懷的行動指南

根據親身實踐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點自我關懷的方式:

人是受周圍環境影響的,身處積極陽光的環境中,可以身心愉悅。例如,當我們心情煩躁時,通常會選擇到大自然裏散散心。那麽社交圈也一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尋找一些適合的社交圈,在這樣的社交圈中,我們的身心可以得到放鬆,能和朋友進行愉悅暢快的溝通。

我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表達,也不善於維持廣泛的人際關係,但如果有興趣相投的朋友,我也能侃侃而談,也很享受與人進行深層次的思想交流。我選擇加入了一個兩性溝通交流組織。在這裏,我可以貢獻我的心理學知識和個人的生活哲學,幫助處於迷茫中的朋友。當朋友們的問題得到解決時,我的自我感覺棒極了,能夠發揮價值讓我快樂。我還加入了戶外運動組織,在那裏有一群有趣的朋友,一路上我們充滿了歡聲笑語。

以前我的飲食習慣很不好,總是能給自己找到諸多借口不吃飯,例如胃口不好、太忙了、不好吃等,導致出現腸胃不適,時常反胃酸,腸道敏感,稍有不慎就腹瀉等。

心理狀況與身體狀態是密不可分的,人的內外是一個整體。而身體健康的基礎是良好的營養攝入。首先,需要規律的飲食,就跟睡眠一樣,需要規律化,讓身體產生記憶,到了時間,身體自然會做出反應。其次,注重飲食的營養均衡,保障身體日常需要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

當我確診患有抑鬱症後,醫生建議我調整好飲食習慣。為此,我專門請教了營養師,為自己製訂了飲食計劃和每日食譜。這麽做的效果非常顯著,調整飲食後不僅身體能量充足了,就連睡眠質量也奇妙地被改善了。

醫生建議我每天至少堅持鍛煉30分鍾以上。對於日常不喜歡運動的人來說,剛開始不要太在意鍛煉時長,保持不感到疲勞的鍛煉強度即可。因為鍛煉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堅持每日進行鍛煉,培養習慣。所以開始時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隻需要堅持就好了。可以下班後少用代步工具,多走一段路,辦公時以站立代替坐著,參與一些球類活動等。不管什麽時候,都可以采取忙中作樂的養生方式。我曾經喜歡打籃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打籃球這一運動對我的膝蓋損傷太大,所以後麵這些年我酷愛走路。如果是周末,我可以走十幾公裏。在武漢時,我最喜歡的路線是從光穀出發,穿過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沿著東湖環線一直走。環湖一周,既可欣賞風景,沿途還可以享受一點美食。

在深圳時,可以選擇往東或者往西,大小南山、濱海大道、仙湖植物園都是不錯的去處。在荔枝成熟的季節裏,走到荔枝公園去逛一圈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可以順便買上點新鮮荔枝吃。

在廣州時,則喜歡到生物島上閑庭信步一番。

專家建議每日保障7小時睡眠時間。當然時間的長短不是固定的,每個人合適的睡眠時長會有差異,這取決於睡眠質量。睡眠好不好的標準是白天精力是否充沛。我喜歡睡前看一會兒書,但建議不要看小說類,可以選擇傳記、旅遊、美食、散文等書籍。看書能讓我的心率慢下來,幫助我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質量。如果有條件,還可以睡前吃一些含有褪黑素(Melatonin)的補充劑,這也對睡眠很有幫助。如果遇到煩惱,影響了睡眠,可以嚐試一下冥想練習。睡眠不足對健康、意誌力和抗壓水平都有不良影響,所以一定要重視睡眠。

另一種形式的自我關懷是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並且這個目標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達成的。取得成就感會帶來身心愉悅,目標的實現總是能讓我看到自己的價值,充滿繼續前進的力量。不管你的目標是關於愛好、藝術還是一門語言,隻要把目標和個人成長共同納入自我關懷,就會獲得良好的體驗。

每年春節,我都會做一件事,就是列出下一年的目標。大多數目標我都實現了,而那些不能實現的目標,我都會在下一年重新審視。

在網絡上,很容易找到這樣的簡化版自我關懷量化表,非常適合你做一個初步的自我評估:

分值計算方法:

善待自己(self-kindness)得分:第5、12、19、23、26題的平均分;

自我評判(self-judgement)得分:第1、8、11、16、21題的平均分;

共通人性(common humanity)得分:第3、7、10、15題的平均分;

隔離(isolation)得分:第4、13、18、25題的平均分;

靜觀(覺知當下)(mindfulness)得分:第9、14、17、22題的平均分;

過度識別(over-identified)得分:第2、6、20、24題的平均分。

總分計算公式:最終得分={善待自己分值+共通人性分值+靜觀分值+(6 -自我評判分值)+(6 -隔離分值)+(6 -過度識別分值)}/6

最終得分解讀:

自我關懷度低:1~2.5。

正常範圍:2.6~3.4。

自我關懷度高: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