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我該怎樣放過自己
美國著名心理谘詢師詹姆斯·威西寫過一本書《當你放過自己時》。這本書直白地告訴大家,抑鬱症也隻是一種心理的“感冒”。隻要我們找到治療這種感冒的方法,對症下藥,就可以快速地走出抑鬱,重獲新生。
詹姆斯·威西是一名心理谘詢師,也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他曾因抑鬱接受住院治療。後來,他發起了一項關於抑鬱症的運動“康複者來信”,結合大量的患者情況,並借由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將治療曆程總結於這本書中。
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三個要點:
求助是本能,但有時我們被自己的胡思亂想桎梏,忘記了我們的本能。當我們看到動物界的一些互助行為時,我們會被感動,有感於它們的真情流露。而人類之所以能夠繁衍生息直至今時今日,正是得益於人類與生俱來的協同能力。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隨時都有被凶禽猛獸攻擊的危險,如果沒有互相協同幫助,人類早已成為其他凶猛動物的腹中之餐。電影《流浪地球2》中,當人類共同麵臨滅頂之災時,中方代表向全球各國要員展示了一根來自一萬五千年前的大腿骨化石。這根骨頭有曾經斷裂的痕跡,也就是說當時這個人受了重傷,大腿骨斷裂。在那個時代,這就意味著死亡。因為他受傷導致失去尋找食物的能力,也不具備抵禦攻擊的能力,所以就隻能等死。然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化石顯示大腿骨愈合了。這說明什麽?說明當時受傷的人肯定得到了保護和食物供給,才能有機會等待骨骼愈合。所以,人類互相幫助是與生俱來的天性。
抑鬱症患者就如同那個斷了大腿骨的人,需要同類的幫助。而作為抑鬱症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向外界發出求助信號。隻要發出了,就會有人來幫助,因為這是人類的本能。
感受快樂是一種能力,對於抑鬱症患者,隻是暫時丟失了這種能力,需要積極尋回。
小時候看香港的電視劇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是:“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這句話看似廢話,然而卻是道出了人生本質——快樂是我們熱愛生活的動力。而快樂的源泉正是我們自己,取決於我們感知快樂的能力。曾經,我們都會思考一個問題,越富有就會越快樂嗎?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富有的衡量標準是金錢物質,快樂的閾值則取決於我們的感知力,而金錢和感知力兩者之間顯然是沒有關聯性的。這種對於快樂的感知力在我們小時候是很強大的,童年的我們是那麽容易快樂,也許一根棒棒糖,或是一次遊玩,就可以讓我們快樂至極。隨著年齡的增長,似乎快樂越來越少,煩惱越來越多。所以,要想找回快樂,就需要我們向童年的自己學習,提高我們感受快樂的能力。抑鬱症患者更是如此。當我們對一切都失去興趣,索然無味時,想想我們的童年,學會用心去體會每一刻美好,學會感恩今天擁有的一切,哪怕隻是路人的一個善意微笑。
“放過自己”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似乎也沒什麽可說的,因為我們都理解,也認同,然而做到卻是很難。就如同經常會有人告訴我們:“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但真正拿起來了後,恐怕真沒那麽容易放得下。“放下”就意味著“失去”,而“失去”恰恰是人們恐懼的根源。
你是否聽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理論模型裏有一個層次是安全需求。對於安全需求,我聽過最有意思的解讀是三個字“怕失去”。最初,我還不能理解為什麽是“怕失去”,直到我的朋友給我講了一個中彩票的故事。一位彩票愛好者閑來無事就喜歡買幾張彩票,某天,他經常買的彩票號碼終於中了大獎。他高興極了,腦海裏已經開始憧憬該如何支配這一筆巨額的財富,他要換新車,再買個麵朝大海的房子。然而不幸的是彩票找不到了,翻遍了一切能找的地方,就是不見彩票蹤影。眼見著即將到手的巨額獎金又飛走了,他崩潰了,精神再也無法承受這失去之痛,覺睡不著,飯也吃不下,終於還是走向了極端,選擇了自殺。他的家人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收拾他的遺物,在遺物中翻出了這張彩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張彩票其實並未中獎,剛好那一期他沒有買這組號碼。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仔細想想,故事主人翁其實從未得到過那筆巨額獎金,隻是他以為自己中獎了,然而命運開了個玩笑,讓他又認為失去了這筆獎金。這整個過程他並沒有任何損失,既然從未中獎,生活就沒有什麽變化,一切依舊,可是他為什麽就自殺了,無非他的內心體驗了一次“得而複失”。他自殺的原因恐怕就是“怕失去”。
隻有坦然麵對一切得與失,才能心境平和,才能不跟自己較勁,也就“放下”了。
關於抑鬱症,有一句很戳心的自述:“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隻是覺得我想太多了。”對於抑鬱症患者,他人的關懷很有幫助,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如何對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