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行為描寫

課代表:劉老師,人物描寫還有哪些需要講的?再給我們講講講吧。

劉老師:人物描寫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外在形象描寫和內心世界描寫,還有很多種。作品中的人,一舉手,一投足,都能表現他的個性,把這種特點抓住,就叫“行為描寫”。

課代表:有例子嗎?我們最喜歡聽劉老師舉例子了。

劉老師:好,我給大家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人的行為特征描寫:

……有一位畫家,他準備畫聖人耶穌,要找一個最善良、最純潔的人做模特兒,有人建議他到修道院去試試。

畫家來到修道院,找到一位善良的修士,給了他許多錢,請他做模特兒。一幅聖人像很快畫好了,得到大家有讚揚。

畫出了聖人耶穌,人們又建議畫一畫魔鬼撒旦。魔鬼撒旦沒見過,怎麽畫呢?有人建議畫家就到一所監獄找模特兒。畫家在眾多罪犯中,一眼就看到個相貌凶殘讓人可怕的犯人!畫家小心翼翼來到他跟前,慢慢地說明來意。

那犯人一聽,放聲大哭:"你怎麽又來找我呀?你畫的那個聖人就是我!"畫家大為震驚:"你到底是誰?"

那犯人痛心地說:"我得了你的酬金,再也無心修道,吃喝享樂,盡情享受。不久,錢花光了,隻好去搶,去殺人……"這是一個被金錢吞噬靈魂的家夥,他很快由耶穌變成了魔鬼,由善到惡,行為判若兩人,描寫十分到位,修道院裏的善,監獄裏的惡,寫得十分尖銳。再看下一個人:

蘇格蘭有一個很窮的農夫叫費萊明,一天,費萊明正在地裏幹活,忽然,聽到附近的糞池裏有人喊救命。他放下農具,跑到那裏一看,一個小孩掉到糞池裏去了。費萊明不顧一切,跳下去,把小孩救上來第二天,一輛嶄新的馬車,停在農夫費萊明家門口,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從車上走下來,握著農夫的手,說:“朋友,您好!我是被救小孩的父親。昨天,他隨他姥姥到鄉下玩,沒想到竟出了事。哎呀!太謝謝您了!你救了我的孩子,我要好好報答你!”說著,就從箱子裏拿出許多銀圓來。

農夫費萊明說:“謝謝!我不能因為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報酬,這樣就沒有意義了。”

這時,農夫費萊明家的小兒子聽到有人說話,從屋子裏跑出來看。

紳士問農夫:“這是你的小孩嗎?”

農夫說:“是。”

紳士說:“如果你同意,我想把你的小孩帶到城裏,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這個孩子今後也能像他父親一樣,他一定會成為一個令人驕傲的人。”

農夫答應了。

不久,農夫的小孩,從聖瑪得亞醫學院畢業,後來成為費萊明·亞力山大爵士,也就是盤尼西林(青黴素)的發明者,一九四四年,獲得諾貝爾獎。

劉老師:這個文例中那個善良的農夫費萊明,在金錢麵前表現得很理智,以他的善良得到了善良的回報。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好人有好報”。貧窮的農夫費萊明,危急關頭,奮不顧身救人,不為金錢所動,他救了別人的孩子,別人又救了他的孩子,這才讓世界多出一個諾貝爾級的科學家。

以上兩種人的行為描寫有什麽特點呢?前者說明人性的兩方麵,有善的一麵,也有惡的一麵,人性是複雜的。後者則宣揚"善人善報,惡人惡報"的人生哲學。所以,人的行為描寫,一定要選好典型事例,把握這個人的個性特點,用簡短的語言把它寫出來,不能寫偏了,也不可把作者的意誌強加給這個人物。

我看這一次就不給大夥留思考題了,讓大家來一段人物行為描寫現場實踐,怎麽樣?

課代表:好啊,同學們寫好後,相互傳看,相互學習。

輕鬆時刻:趣味故事閱讀

我要找自己的錢

星期天,媽媽叫邁侖到姥姥家去。

沒走一會,邁侖想買塊冰淇淋,手在袋裏一摸,媽媽給的兩元零錢沒了!趕快掉頭去找。

一個打魚的老爺爺問:“你找什麽哪?”

邁侖說:“我的兩元錢丟了!”

“才兩元錢!你幫我揀一會魚,我給你兩元錢吧。”

“不行,那是我自己的錢,我要找回來。”邁侖繼續往前找。

沒走多遠,看到前麵一輛大板車陷泥坑裏了,那叔叔吃力地往前推,看到邁侖,說:“小朋友,你找什麽?”

“我的兩元錢丟了。”

“你來幫我推把車,我給你3元錢怎麽樣?”

“不行,這是我自己的錢,我一定要找回來。”

邁侖彎下腰,繼續往前找。看到一個老奶奶在果園摘蘋果,邁侖很想買一個蘋果吃,可口袋裏沒錢。

那老奶奶對邁侖看看,說:“孩子,你看什麽哪?”

“我的兩元錢丟了。”

“別找了孩子,你來幫我摘一會蘋果,奶奶給你4元塊錢好嗎?”

“不行,我要找回我自己的錢。”說著,又繼續往前找。

路快走完了,也沒找到錢,邁侖灰心了,坐在地上不想走。猛一想,何必偏要找回這兩元錢呢?幫那個老爺爺揀會魚,可以得到兩元錢,幫叔叔推車可以得到3元錢,再幫老奶奶摘些蘋果,可以得到4元錢。這樣,我一共可以得到9塊錢哪!

邁侖馬上折過頭,沒走多遠,看到那個打魚的老爺爺,背著一簍魚回家。

他又想趕快去幫助那個叔叔推車,頭一抬,一輛大板車,從身旁駛過。

哎呀!趕快去幫助老奶奶摘些蘋果吧,走到果園看看,樹上蘋果都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