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8

一是,告訴那些隨隨便便把過程說的戲劇平滑但卻又不提醒他的人——我已經去掉了現實中的無趣和枯燥,而在其中增添了新的色彩。

二是,時刻提醒自己要真真切切的看著這裏,看著自己,看著周遭的一切,不要過於傲慢。

你會覺得我在歇斯底裏,我在小題大做,我是精神失常,而我們若不能迎著刀刃下的血勇敢地走到劊子手麵前,鄭重地表達出自己尚不想就此結束生命的意誌,想必此時便已化作泥土,或是成為了那活著“死人”。

話題太過於沉重,論點太過於主觀,而標準視為無物,自然結論也是泛泛而談,還請您原諒我的湊字之嫌。

高中畢業後一個暑假,我遇到了之前曾轉出去後來又轉回來的語文老師,我不曾想在河城這種小地方還能遇到盡有七八年未曾見一麵的小學老師老師——段宇,他拍著我的肩膀,一邊兒看著我的眼睛“好好學習,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僅僅十三個字後,他擺脫了爸爸的客氣,堅持為我們一行三人付了三大碗冷麵的錢。

那天的相遇原本在我的人生中泛不起什麽波瀾,而也真真切切地沒有泛起什麽波瀾。

我早就說了,我是愚蠢到無可救藥的瘋子,之前就應該講好,謝謝您能看一個瘋子的瘋言瘋語,倘若有一天你來精神病院找我,那將不勝感激。

把時間回溯到幼稚的童年,進一步確定在每頓中午的午餐。2到3元錢便是一頓可口的午餐,小孩子還真是好,即使吃的不多也不會餓。再次回憶童年,不知道該如何麵對,而今思想屏蔽,再也沒有童年的無限天真和極大可能,我深切地體會到此時此刻的悲哀,好了,我準備立刻寫下遺囑然後哪裏涼快到哪裏呆著去,雖說我一事無成也一無所有,但是赴死的意誌一點也不比楚霸王弱,而我倒要反過來說,楚霸王這家夥兒有什麽值得尊敬的,這種事情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世界上不是理所當然嗎?

雖說人在小的時候多數不會考慮到什麽生死的概念,但是循著海神波塞冬的精神指引,我們每個人總都得曆經海神九考,然而有成功者便會出現失敗者,而我再怎麽看也都是失敗環節中的一環。

小學利落的身姿在我模糊的視線中變的晶瑩發亮,也是天命,也是規律,也是必然性,話說,我原本就沒有什麽天時,什麽地利,什麽人和,隻是無所事事的活著必然也會感到空虛,所以小學算是那場夢的開始,願我能慶幸,這也不是什麽太嚇人的噩夢。

在學校中不止是有我們,還有一些高年級的朋友,而那些朋友也不知道現在身在何處,即使我想要“嗨!見到你很開心。”也無法做到,而真的是無法做到嗎?隻是我不願去做罷了。“一個人回歸純粹的最好的方式當是失憶”而大多人都舍不得自己的過去,往往這些人的人際關係好到可怕,而這類人總是有同一種特性,不隻是為自己而活,即使有些欺詐師假借“為他人而活”的理由而進行惡行,那也算做是為了幫他認清事實,做到這點的,或是把這點發揚光大的,當屬我們的島國朋友日本,而我有些種種的思想確實是來自於日本這個神奇的文化強國。

思想當然不分國界、時間、地點,而真正做到啟發或是起到實際左右的思想才是合格的思想,而小學我們在課本中學的知識卻很有限,排除有些老師還用體罰的方式為自己激增怨氣,而剩下的一些老師總是活在理想世界中久久不能自拔,當老師的本應傲骨淩霜地成為一種教書育人的開化工具,而不是成為站在茅坑不拉屎的混子。抱歉年紀大了,卻反而變得愈來愈越敢說一些惹人煩的實話,其實這也事不關己,話說我不是早早的從學校畢業出來成為一名合格的二流子了嗎?所以《麥田裏的守望者》才會說“聰明人從來不在學校,要不是聰明的人進學校之前就聰明,要不是聰明的人出了學校才能變的聰明。”其實也不算什麽諷刺,畢竟人家已經誠誠懇懇地把實話說了出來。

反而因此,世上所有美麗的東西都美麗的純粹,包括我此時此刻的正在做的事情,即使世上沒有絕對純粹的人,而我也並不是在探求那種僅想想就會讓人感到不快的人。反而如此,過去的時間真是幫了我不少的忙,這樣的我此時此刻能夠站在這裏已然當屬三生有幸。

李文文是我們牛小第一個結婚的人,我印象中的她比較沉默寡言,總是喜歡和劉婷婷在一起抱團取暖,而事實就是我漸漸地忘記了一些過去的事,初高中的時候有次爸爸開車到河城去拉她,而我也曾在一家河城開的百貨商場中見過她,原本熟人見麵分外尷尬,而我還在彼處買了一雙不太高級的平價鞋。

聽說那次她是給她的姐姐看小孩,而下一次我們再見麵大概便是在她的婚禮上,而那次婚禮仿佛是我們小學畢業後的第二次相見,在我還是個二流子的時候我便還在想,為什麽我要和一群幾乎已經遺忘掉的人虛情假意的說“嗨!見到你很開心。”直到後來我發現,對於我這種人來講,我已經把他們和那過去的時光看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寶貴的財富。每個人都有獨立的靈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點,而每個人對每個人產生影響是多麽值得歌頌的一件事,不光是人,所有影響其實源自於人的內心,形式雖說是自己影響自己,但這種影響的實際關係是真實存在的,這就無法不令人為之感歎!

約翰遜也曾說“唯一的不變是變化本身。”因此絕對的純粹並不真實存在,而因一種名為影響的概念存在,我不在此做過多討論,此刻全由我的感性而發,並且此概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與時俱進。

有很多人也因此皈依佛門尋求內心平靜,而我還尚未有出家的考量,因此我隻是想像一個愚笨的小孩那樣,單純的想一些事情,靜靜地做些什麽,過程中心中也許會被什麽給填滿,但我希望自己仍依舊是從前的那個愚笨的自卑的膽小的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