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溫隨是個行動派, 席舟也是。

他沒問溫隨為什麽突然改變主意,打掃完衛生後,就開始正式教他學反曲弓。

“你傷沒好暫時不能實訓, 這幾天我先帶你熟悉設備, 從基礎理論開始, 之前關於傳統弓你有一套自己的射法,相對來講傳統弓其實是一種隨性的弓, 傳統弓射箭的時候,首先是要讓自己舒服, 在基本的站姿和推弓姿勢保證無誤的前提下,其餘的不跟自己的身體較勁。但反曲弓不同, 更需要嚴格照規範來。”

“舉個例子,我之前觀察過你的射法,更傾向於大拉距。”

“什麽是大拉距?”

“拉距簡單說, 就是你單隻手臂和你身體的寬度加起來,大拉距的動作特征我們叫作‘耳聽弦,口含羽’, 或者是清弓的探身射法,屬於大拉距中的大拉距,像這樣。”

席舟做了個示範,然後又調整,弓弦貼靠鼻梁, “這樣是小拉距, 就是反曲弓的動作。”

“兩種弓的射法有很多類似這樣細微的差別, 而競技反曲顧名思義, 主要就是為競技, 簡單打一支10環或許很容易, 難就難在把這件容易的事重複幾十次。要知道一般的反曲弓比賽中36支箭是一個單輪,也就是需要在規定時間裏射出36支箭,確保每支箭的成績,要完成這樣的難度,就必須規範技術動作來提高穩定性和命中率。”

席舟認真道,“所以開始學的第一步,是需要你把現有習慣都拋在一邊,將自己完全當新手看待,可以做到嗎?”

溫隨回答,“可以。”

“那我先教你認弓。”席舟指給溫隨看反曲弓的結構,“除了上下弓片和弓弝,還有箭台、箭側墊,在這個手握的位置增加了瞄準器、中央穩定杆和穩定器配重。

“箭出手的瞬間弓片回彈,產生震動會使整個弓的結構受影響,穩定杆和配重能增加弓的重量,減少位移,杆上的阻尼和橡膠吸墊也可以吸收震動。”

“這是瞄準器,上下左右可調,是幫助你瞄準的,從這裏看能看到瞄區,中間的就是準星,瞄準的時候有靶實星虛和星實靶虛兩種打法,各有優劣,後麵會講到。”

“這是什麽?”溫隨試瞄準器時注意到箭台上方弓弝一側還有個條形部件。

“這是信號片,又叫響片,搭箭時箭就搭在信號片了。信號片位置可以調,能規範動作一致性,確保每次拉到這個位置就放

箭,也可以幫你檢查用力是否連貫,有沒有錯誤的停頓。”

席舟將弓拉開,給溫隨演示信號片的功用。

“然後就是弓弦,反曲弓弓臂末端因為向外彎曲,上弦的反曲弓弓弦跟弓臂有接觸,這和其他弓不一樣。相比同等直臂弓,反曲弓能夠儲存更多能量,射出的箭速更快,比賽的箭道也更遠。”

“這把正好沒上弦,我教你怎麽給弓上下弦。”席舟將弓弦和弓都拿在手裏。

“之前給你的弓都是已經上好弦的,實際為延長弓和弦的使用壽命,每次使用完都要將弓弦卸掉,好讓弓能充分休息,有張有弛。”

“單人上弦常見的方式有回頭望月和懷中攬月兩種,我先教你第一種。”

席舟兩指點在弓弝處,“拿到弓首先要做的是區分上下,這裏是箭枕,通常它的位置就代表上,看起來上弓臂長、下弓臂短,拉開後上下曲度不一樣,從而產生動力。”

席舟說著左手拿弦,將弓放在右手,“弓弦兩端的弦耳大小不同,也分上下,一般大弦耳孔對弓的上片,小弦耳孔對下片,就像這樣……”

他將上側套好弦的弓弰放在左腳腳踝,弓弰和弓臂連接處靠在左腿正麵。

“注意弓弰不能接觸到地麵。”

席舟右腿跨過弓身,抵在弓弝中間,利用身體回轉的力量右手貼近身體將弓向前推,弦耳輕鬆套入弦槽內,另一側弦耳保持,再慢慢還原抽出右腿。

“剛剛轉身那下,就是回頭望月的意思。”席舟輕輕拉一拉弓,“最後再確認牢固,完成。”

“上弦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周圍不能站人,防止脫弦誤傷,再就是拿著弦的時候手指不能伸進弦耳裏,容易夾到手指。”

“剛剛的步驟,都看明白了嗎?”

溫隨在心裏回顧一遍,才道,“明白了。”

“很好,”席舟點點頭,“下弦的步驟恰好相反,我給你演示還原,然後你拿另外那把弓,我們一起先慢速來一遍。”

上午的時間就是熟悉反曲弓各個部件和作用,外加學會自己上下弓弦。

溫隨記性很好,那些名詞說兩遍差不多就記住了,而席舟講解細致,內容理解起來也不算太難。

下午席舟繼續給溫隨講反曲弓的技術理論。

“完整的射箭技術分站立、舉弓、開弓和靠弦、靠弦和瞄準、瞄準和繼續用力。”

他邊說邊做了一套完整的動作示範,箭離弦,輕輕鬆鬆正中靶心。

除卻那次意外打偏,席舟似乎後來都沒出現過明顯失誤。

這支射完他又放慢動作,完整分解了一遍。

“現在我帶著你,我們今天就學前兩個動作,站立和舉弓,你拿好弓,在你正式用它之前我需要強調幾件事。”

“首先是訓練的安全性,你都說過,弓箭是武器,威力巨大,箭館裏經常有小孩,開弓之後注意不要對著其他人,如果有人在靶前拔箭,一定不能再搭箭,不要開始就用磅數大的弓,容易拉傷肌肉,必須循序漸進,保證自己的安全。”

“然後就是護具,箭壺這有兩個小兜,一邊放弓弦和護臂,一邊放護指和弓把套。護胸主要是拉滿弓時讓弓弦靠在這裏,不戴的話容易打衣服,回彈不穩,影響箭的穩定性,所以也要戴。”

“最後就是調整弓,開始實射前,要把弓的各個部分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你現在可能還找不準,多練練就有數了。”

溫隨默默將這些話記下,戴好護具,來到起射線前。

上次站在這裏還是最開始,後來都隻有被迫的體能訓練,而這回心態已截然不同。

“弓的配重我先幫你卸下來,我們今天要做的僅僅是熟悉動作要領,可以放鬆不要太過用力。”

從最基礎的站立姿勢開始,包括什麽是平行式隱蔽式暴露式,什麽是穩定根基,看似簡單的動作,邊講邊試也用去十多分鍾。

後麵的舉弓動作則複雜一些,站好後先要搭箭。

“箭後麵有箭尾槽,箭尾垂直夾住弓弦,太緊太鬆箭會往左右偏,這時候你可以這樣……”

席舟鬆鬆拿住箭尾,輕輕敲了兩下後箭掉在地上,“適度敲擊能掉就是鬆緊合適。”

溫隨自己試了試,找到手感。

然後席舟將箭別進信號片,按從前到後的方向,“也可以從後到前,兩種順序都行。”

溫隨跟著照做,席舟邊觀察他邊道,“箭羽這裏有主羽,放在外側,防止離弦時候擦到。我們現在初學用的這種箭是直羽箭,適合室內,以後水平上來可以用螺旋羽箭,穩定性更好。”

“搭好箭後就該推弓勾弦了,正確的反曲弓勾弦方法是食指中指無名指一起,第一指關節勾弦,像這樣。”

溫隨從前都是隻用拇指,驟然改變明顯有些不習慣。

席舟放下弓箭,走到他跟前,“勾得太深了,食指和中指不要夾得太緊,稍微放鬆……對。”

他看了看,伸手移動一下溫隨手指的位置,“這裏留一點縫隙,勾弦過深過淺都不行,如果開始掌握不好,我們可以戴夾指訓練。”

等溫隨又重新做了兩遍從站立到搭箭的連續動作,席舟才接著示範。

“然後就是推弓,按你手掌的用力方式,分高推、中推和低推,目前大部分射手是中推法,你可以自己感受,熟練了每次定點保持一致就行,但無論哪種,推動力要在手的橈骨和腕關節中部,同時弓和手接觸麵越小越好,用力點固定,跟弓弛相對,做到對位推弓。”

席舟指了指自己的手腕處,為讓溫隨更好理解對位推弓,他又演示了兩種錯誤的推弓方式。

“手掌根部向下用力或向上用力,射出箭就會偏低或偏高。另一個錯誤是握弓,是推不是握,推弓手太緊張,就容易握緊。”

“射箭強調直線用力,推弓手用力方向出現一點點偏差,對整個身體的用力就會造成很大影響,更別提要飛幾十米的箭了。”

席舟看向溫隨,確定他聽懂了,才轉過頭,眼睛平視靶麵。

站立勾弦搭箭推弓轉頭,射箭的準備動作。

“接下來就是今天要學的最後一步,舉弓。高位舉弓,高度和眼睛持平,舒展放鬆。”

他將弓稍降低一些,“這樣是水平舉弓。舉弓是個獨立的環節,不能搖擺,要穩定。舉弓後身體容易後仰或向右,自己學會有意識地控製,舉弓時注意沉肩不能聳肩。”

席舟看溫隨也在跟著照做,“沉肩不代表塌肘,後肘位置要高過肩。”

溫隨稍微調整了一下,這些其實都是基本,傳統弓也這樣做,但正兒八經學起來,說是拋棄以前,一不留神還真是把原本會的都要忘記了。

席舟會心一笑,沒再多提醒,等溫隨做完,又帶著他從開始站立到最後舉弓從頭來了一遍。

“舉弓後調整推弓和勾弦手會破壞整個動作的連貫和持續,所以舉弓前就應該做好推弓勾弦動作,以後都不要再變動,就這樣,先保持住。”

席舟說完停下來檢查溫隨動作。

“手指放鬆。”

溫隨聽見,意識到自己又勾弦過深。

“你現在的問題主要是不太習慣用三指,”席舟耐心道,“其實原理跟拇指勾弦一樣,拇指勾弦也要適當放鬆,減少手指跟弓弦摩擦,弓反彈的速度會快,準確性也高。”

“沒關係,才剛開始你已經學得很快了,再多來兩遍熟悉熟悉就好。”

溫隨二話沒說又自己從頭開始練,席舟在旁偶爾指點他。

重複這樣基礎的動作其實相當枯燥,多數人練一練可能就失去興趣,或者覺得太簡單,就想直接跳到後麵去。

但溫隨卻沒表現出任何不耐,似乎他決定的事,就隻有一門心思去做而已。

席舟見差不多,想上前讓他暫停一下,正在這時放桌上的手機響了。

“休息會兒。”席舟對溫隨道,接起電話。

“喂師姐……已經做好了嗎?還挺快的,”席舟笑著看了眼溫隨,“那我們馬上來。”

溫隨正在觀察手裏的弓,複習這些部件的名稱。

席舟走到他身後,本想直接叫他的,但看他那麽投入,就在旁等了一會兒,直到溫隨自己察覺。

“要繼續練?”

溫隨仿佛不知疲倦,剛要站到起射線那邊去,卻被席舟製止。

“今天就到這兒,先跟我去取個東西。”

“什麽?”溫隨還沉浸在滿腦子的瞄準器和響片裏。

這小朋友,一學起來就跟癡了似的。席舟忍住笑,“去了你就知道了。”

**

席舟帶溫隨去的地方,從外看是間作坊。

溫隨一進去就明白了個大概,這作坊顯然是製作弓箭的地方,席舟開箭館,會來這裏也不足為奇。

作坊裏人不多,隻有三五名工匠,外邊道場擺有幾架木弓,初具雛形。

席舟直接領溫隨進了裏麵,分不同房間的小館,其中一扇門打開,裏間隱約有古琴樂飄來,伴隨類似打磨的沙沙聲。

案幾後坐著位年輕女人,埋首在麵前的弓上,手指捏著張砂紙,細細於木材表麵研磨。

聽到有人進門,她道了聲,“來了?”也沒抬頭。

“真難得你也有時間休假?”

席舟走到跟前,女人才放下砂紙,一吹木屑,“剛比完賽,趁現在趕緊休,不然馬上年底,更休不了。”

她說著抬眼,看到席舟身後的溫隨,“這就是那位小朋友?”

溫隨:“……”

席舟介紹,“他叫溫隨。小隨,這是我師姐,姚閔。”

“你好。”溫隨還是禮貌地打了聲招呼。

姚閔點點頭,並不掩飾打量的目光,她看來比席舟略大兩歲,穿一襲淺紫色布長裙,外罩深紫色薄衣,長發半綰在身後,不施粉黛,眉眼細長,是個氣質獨特的冷美人。

因提前知曉席舟來意,姚閔也沒說多餘的話,徑直起身到旁邊的架子旁,那裏陳列著幾把做好的弓,她取下其中一把。

“喏,你們要的東西。”

看到她手裏的弓,溫隨心裏暗暗吃了一驚,姚閔眼神詢問席舟,席舟直接讓她給溫隨。

“我在原先顏色基礎上做了改動,更適合你,原來那個太老氣了,少年老成不好,你長這麽好看,不配把好看的弓可惜了。”

姚閔嘴上說著這樣的話,神情卻沒玩笑的意思,長眼微眯,透著幾分嚴厲,給人一種既精明又超脫的感覺。

她將弓遞給溫隨,自己又回去坐下,“你試試,有哪裏不合適現在就可以調。”

“……”溫隨是真的沒想到。

看著手裏的弓,他總算明白,之前席舟說的“如果你真喜歡,還有別的辦法”,以及之後虯龍仿弓被人拿走到底是怎麽回事。

眼前這把弓跟虯龍形製相同,細節也多有保留,但大小輕重明顯做了調整,是仿照那把弓做的。

“本來想給你個驚喜,”席舟道,“原先那把仿弓不適合你,不過現在既然想學反曲弓,這把弓後麵可能用到機會不多。但也沒事,學完反曲弓,別的會更容易。”

姚閔也聽到了,“他要學反曲弓?”

“是啊,怎麽?師姐還缺徒弟?”

“開什麽玩笑,我可不是誰都收的,”姚閔白了席舟一眼,又看向溫隨,單手托腮似笑非笑。

溫隨被她看得心裏有些發毛,低聲問席舟,“我去哪裏試弓?”

“外麵就有靶子,跟我來。”

“小朋友,還得拿箭呢!”

姚閔朝弓架努努嘴,席舟先去取了,“師姐,你別欺負他。”

“喲,還沒敬師父茶吧,這就開始護短了?”

姚閔原來還搭配弓做了一整套箭,溫隨試了試,無論是弓的重量還是弓弧的度數,乃至箭支長度都十分合適。

搭箭時,溫隨發現箭杆上還有w.s.的字樣。

“你名字的縮寫。”席舟道,“每個射手都該有自己專屬的弓箭。”

不過溫隨拉滿弓後卻並沒真正射出那箭,就放下了。

席舟沒問他為什麽,兩人又回到弓房,在門口聽到裏麵傳來說話聲。

姚閔對著手機一邊展示剛剛打磨的弓身,一邊進行講解。

席舟低聲對溫隨解釋,“我師姐還做視頻直播,她喜歡製弓,用這種方式也替作坊宣傳。”

“先秦時期工匠就已經知道,選擇幹材需要顏色赤黑而且敲擊聲響清揚的,就像這樣,”姚閔手指在弓身上輕輕叩擊,好像在古琴聲裏加入某種雜樂。

“前幾期我們講了製弓的流程,切木、切角、貼角和竹胎、鋪筋,以及如何用火煣製弓幹,今天要講的是裝飾,我是先在筋上貼了一層樺樹皮,弓臂邊緣再加上藤條,既美觀也能起防潮作用。弓臂是采用桃樹皮作為裝飾,弓靶旁加上珍珠魚皮,減少磨損。最後把兩端切割凹痕,鑲上小片角使其牢固,就完成了。”

“古人說,‘冬折幹、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體,冰析灂’,以前做一把弓需要至少三年,雖然現在我們有條件極大縮短時間,但製弓技藝裏遵循自然規律、因時製宜的理念是不變的。我國古代講究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用火煣幹要熟但不能過熟,弓的形製也一樣,長短需要跟用弓的人相配。”

“我現在做的這把弓長六尺有六寸,稱為上製,適合高個子的人使用,另外在弓體方麵,可以看到向外彎曲的弧度大、向內彎曲的弧度小,這種弓在古代適合射飛鳥走獸,如果是弧度相同,就會做成唐弓之類的弓,利於深射。”

姚閔站起身,麵朝鏡頭展示弓的全貌,“下一步就要給弓上漆色了,《荀子·大略》說,‘天子雕弓,諸侯彤弓,大夫黑弓’。不同顏色在秦漢講究射禮的時代是有嚴格界定的,後來才漸漸隨個人性情喜好演變。”

“總之就是一把弓的外形看似隻是表麵,實則往深了說,是跟用弓的人緊密相關的,每把弓做出來的時候,它就已經具備了鮮明的個人特色,也因此有了獨一無二的性格。”

姚閔重又坐下來,開始調漆色。

她的漢服隨動作飄逸,與周遭一景一物融合相宜,確實賞心悅目。

直播間裏似乎有人互動,姚閔抬眼看了看,道,“上期那把弓?已經取走了。”

“嗯,當然有見到……是什麽樣的人嘛……”

她視線移向溫隨,沒停留多久,仿佛思考了一下,回答,“是個長得很好看的小朋友,性格怎麽形容呢……”

“這樣說吧,不同弓選用不同材質,我給他選的是橡木,堅而不硬,柔中含韌,他夠強,射術上剛毅敏捷當是優點,需要輔以稍微柔緩的弓箭裝備,否則——就會過堅易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