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次日錢塘下起了雨。

說來也有趣, 江南仲春本該**雨霏霏,偏他在的這幾日始終晴光瀲灩,如今人一走又故態複萌, 像是誠心與留下來的人做對。

宋疏妍自又是一夜無眠,伏在窗前看了一整晚的月色, 天色將明時又開始聽雨, 一雙細白的手若有若無地輕撫他臨行前贈她的畫卷,圖上分別的洛神與曹子建恍惚間也成了她和他,隻是或許他才是洛神,留在岸上的那個凡人是她自己。

墜兒深知方侯走了小姐傷心, 卻還難免要替孫媽媽傳話喚小姐到良景堂去, 老太太這會兒已醒了酒、正要提審昨夜輕輕放過的外孫女呢。

宋疏妍去時外祖母正在梳頭, 她便替了伺候的婢女親自上了手,老人家在鏡中看她垂著眼睛臉色蒼白, 就笑問了句:“怎麽, 如今就要做了侯夫人,給外祖母梳一回頭也要擺臉色了?”

這自是逗趣的話,卻哄不來宋疏妍一個笑臉, 她擱下梳子伏進長輩懷裏,細瘦的模樣瞧著有些可憐。

“外祖母……”

她的聲音也啞了。

“他……回長安去了。”

這是老太太不知道的事, 實際原本她還打算親眼瞧一瞧那位位高權重的外孫女婿, 如今聽了這話神色一頓,卻是有些擔憂地問:“是為公事回去的?可曾與你打過招呼?”

宋疏妍訥訥點頭,有些含糊地答:“中原像是要興兵了,他要回去平叛。”

她年歲尚輕、自出生以來還不曾經曆過戰亂, 喬老太太卻是見多識廣,一聽要興兵神情便立刻變得沉重了, 過一會兒又輕輕撫摸上自家心肝兒瘦弱的肩膀,歎:“畢竟是方氏之人,焉可不赴國難……”

頓一頓又輕笑,反問:“你過去不也知曉他的家世麽?如今是後悔應下這樁婚了?”

後悔?

宋疏妍搖搖頭,一提起那人眉眼便不自覺變得溫柔,答:“自是不後悔的……外祖母,他真的是很好很好的人。”

不知何時她也跟墜兒變成一個樣了,“很好很好”同“頂頂好”能有什麽分別?都是詞窮時不得已用上的單調的話,其實連對方千百分之一的好處都講不清;喬老太太也是失笑,先淡淡應了一聲“是麽”,又問:“那你便同我說說,他是如何的好?”

“就是……”

她終於輕輕彎起眼睛了,語氣也在變得輕盈。

“很坦**,很溫柔,很細心……”她一一數著,“還很……”

又語塞了。

情愛中的小女兒總是嬌得可人,喬老太太看得眼中含笑,一時心底又是欣慰又是憂愁,過一會兒又逗著她問:“那他又生了一副什麽模樣?聽聞長安還曾有人為他寫詩,什麽玉樓什麽雪風……”

說起這個她果然精神更好了一些,微微坐直身子去同外祖母掰扯,說他有多麽高、聲音有多麽好聽、眼尾的小痣有多麽漂亮……總之樁樁件件都是好,好得天上有地上無,好得讓她寤寐思服魂牽夢繞。

“要是這回他不曾被公事絆住一定也會來家裏拜見,”她細聲細氣地說著,甜蜜之外又有深深的遺憾,“或者再等一段日子,等我的丹青精進了便親手畫一張他的像給外祖母瞧……”

喬老太太聽言開懷,捏著心肝兒的小臉眉開眼笑,一邊連聲說“好”一邊又慨歎:“這樣好的外孫女婿我自要親眼見上一見,往後更需勉力多活幾年,能親自送你出嫁才好。”

這又是宋疏妍不愛聽的了,皺起眉頭埋怨人:“外祖母……”

老太太笑笑,看著她的神情變得更慈祥,同時語氣也更深,說:“一年前你同我提起這位侯爺,我說他並非你的良人、盼你能將他忘了,可如今過去這麽久你還是中意他,他也喜歡你、更請他的母親親自登門說和,既是如此兩情相悅那應也便應下了,沒什麽好說的……”

“那位夫人所言在理,婚姻易成良緣難覓,往後過日子的門道更是多得數也數不清,你既已做了選擇,那便踏踏實實地往前走——如若你們的確有緣,眼前這關自然能過,反之若是不能……終歸也算有過一個結果。”

那都是太過透徹清明的話,滄桑之外又隱隱帶著幾分希冀,大約年長者總深知世事無常,又都指望那些殘酷的道理在自家兒孫身上莫要應驗;宋疏妍一一聽進了,隻是卻無論如何都不肯相信她與方獻亭之間會沒有結果——她已說了會等他回來,那麽就會如約一直等下去。

如何說呢?

——她早已將自己看作是他的妻子了。

江南之地春風送暖細雨連綿,北方中原卻尚寒意蕭索枯枝遍野。

漢水之上江潮滾滾,卻已不似一年前那般落寞孤冷,官船開道旌旗翻飛,前後三十裏皆禁私船下水,沿岸各州官員俱知那是天子親賜潁川侯西歸長安的儀仗,遂紛紛派人嚴守兩岸關隘,絕不許出一點亂子令方侯增憂。

近鳳翔府時官道上已有方氏族人率兵遠迎,方大公子方雲崇、方四公子方雲誨皆在其列,另有其餘掌兵叔伯兄弟若幹,見了方獻亭皆垂首敬稱“主君”;長安城門已然洞開,文武官員泰半出城相迎,宮中內侍則手捧天子禦賜玄甲金冠於明德門下靜候,準允方侯先歸府邸沐浴更衣再行入宮覲見。

“方”之一姓天下至貴,自先國公自戕後卻遠出西都,今在此風雨飄搖大亂將生之際再次歸朝,自令長安百姓喜出望外,遂紛紛夾道歡呼恭行拜禮,盼潁川方氏能一如往昔護國安民。

巳時正刻方獻亭換甲入宮,望仙門下左右監門校尉皆不敢除其劍履,步入禦庭後亦可見天子步出太極宮親迎,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無一人膽敢對一年前遭先帝貶公為侯的方氏新主不敬。

“貽之——”

天子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對一介臣僚伸出了手,從龍之功非同小可,遑論先國公還為保其儲位毅然舍身;潁川侯本已與今上少時相識,如今不僅與天家有親、又得其先考深恩蔭庇,想來日後必益發貴不可言,當為大周建朝三百載之未有。

群臣思疑間潁川侯已雙膝而跪叩見天子,新君則親自雙手扶他站起,君臣並入太極宮,大殿之上威嚴肅穆,衛欽神情間的動容已是難以遮掩。

“方卿丁憂之期未過,今應召歸朝實是忠義無雙之舉,朕甚為欣慰,亦應代天下人稱謝——”

這一句又是榮寵無限,明明白白告訴世人潁川方氏就是深得聖心,方獻亭則再拜叩首,複:“臣惶恐,為君驅策本為人臣本分,為國平患亦乃我族之責,實不敢受陛下過情之譽。”

天子連連點頭,再請方侯平身,俄爾又道:“方氏忠烈天下皆知,先國公為我朝肱骨建功無數,不幸卻為奸人所害含冤受辱,而今也當為其昭雪……”

百官聽了這話心中一動,也明白陛下這是要為先國公平反,想來他是受夠了先帝的氣,如今在起複方氏新主的當口做出此等決斷,既可給過往種種做個了結、又可以新恩籠絡潁川侯,實是一舉兩得。

“驪山金雕一案本為逆王一黨構陷,先國公無辜受過實令朕痛心……”

天子字字清晰地說著。

“……而今卿已歸朝,當複國公爵位,一切封邑形製皆如舊時,其餘封賞另作細論。”

這些安排本在群臣預料之中,隻是“其餘”二字意蘊頗豐,令人不禁想象方氏還會再得何等恩賞,雖知其一族勞苦功高本當如是,卻仍難免……

太極宮中一時氣氛微妙,潁川侯卻在此刻再次屈膝而跪,朗聲道:“先父蒙冤困臣久矣,今得昭雪當萬謝陛下深恩,隻是眼下逆王西逃戰事將起、國家動**殊為不易,臣寸功未立實無顏晉爵,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無顏晉爵”……

潁川方氏功勳卓著,莫說一個國公之位,便是封個一字並肩王又有何不可?方獻亭這番推辭分明是做給群臣看的,要的就是免除百官猜忌妒恨,令方氏一族在朝中更易騰挪行事。

天子聞言沉沉一歎,默然良久後方才再次開口,感慨道:“方卿風骨深肖乃父,有良臣如此是朕之幸——也罷,便允卿之所求,待此次得勝還朝再行晉爵,以昭方氏勳績——”

方獻亭眉眼不動再拜叩首,即便姿態如此謙卑在眾人眼中也是頂天立地肅穆雍容——“恰似青霜穿玉樓,又如瓊英釀雪風”,原來並非單言其貌,更意指潁川方氏卓絕之節。

眾人隻聽他答:“臣叩謝陛下。”

天子複請其起身,君臣二人遙遙相望,卻是曆朝罕見的敦睦篤信之相;片刻之後君主收回目光,繼而眉頭深鎖麵色冷下,沉聲曰:“先帝駕崩舉國同哀,逆王衛錚卻借機作亂妄圖謀逆,兩鎮節度使鍾曷及其黨羽吳懷民欲據隴右而擁立之,實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頓,天子之威更盛,朗聲道:“婁嘯、方獻亭——”

一令之下兩將俱出,正是當世兩大將門的主君,關內婁氏亦叱吒一方,婁嘯將軍年近五十威嚴赫赫,同樣也是忠肝義膽勇猛無雙。

“朕命你二人領兵二十五萬,婁嘯為鎮軍大將軍,方獻亭為征西大將軍,同赴隴右平定邊患,生擒逆王及其同黨,即日點兵早日開拔,固我大周基業,護我山河無恙!”

語罷,兩大名門將領雙雙單膝跪地,肅聲應答:“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