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次日宋府果然十分熱鬧。

宋氏雖興於金陵,但在長安也已有兩代經營,宋澹與宋泊兩兄弟皆乃朝廷重臣,西都城中的名門貴胄少不得都要給些麵子;他家主母辦生辰禮不過是個由頭,本意隻在借此與各家走動,男子們去談他們的國家大事,女眷們亦有自己的正經事要辦,正是各得其所。

辰時貴客尚未登門,家中兒女便先行入雅言堂拜了母親,萬氏今日神清氣爽,瞧著連眼睛都睜得比平日大些,笑盈盈地坐在堂上受了孩子們的禮,最寵愛的還是自己尚未出閣的次女宋疏淺,拿著她捧來的一對金寶琵琶耳墜來回端詳,直說人孝順。

“母親可不知我為了挑這份禮花了多少心思,”宋疏淺亦依偎在母親身邊嬌氣地邀功,“相看了好幾日,金累絲鑲玉蝶的太土氣,玉製的又太清寡——還是這對最好,襯母親的氣色。”

萬氏被她哄得一直笑,大約歡喜都在親兒女身上用盡了,待輪到宋疏妍她們便沒剩多少好興致,無論收了宋明真宋疏清兄妹送的玉如意還是宋疏妍送的青銅鎏金梳神情都隻是淡淡的,略誇讚幾句便讓他們各自下去、莫耽誤了稍後迎客。

外男與女眷不可同席,宋疏妍便同主母和兩位姐姐一起向後園去了;行至葳蕤堂,萬氏領著宋疏淺去了席麵打點,徒留宋疏妍和宋疏清在房中枯坐,半晌沒個著落。

“主母這心偏得未免太厲害了些……”二姐姐宋疏清身邊的丁媽媽似頗有幾分不忿,一直小聲抱怨著,“自來隻管帶親生女兒去同別府女眷結交,哪管其他女兒的婚嫁之事?那三小姐才及笄幾天,何至於如此著急?”

這是在替宋疏清不平,畢竟她比宋疏淺還大上八個月,如今親事尚沒有眉目、難免更著急些。

“快別說這些了,”宋疏清眉頭皺起,回頭剜了丁媽媽一眼,“仔細讓人聽了去,回頭又惹出一番是非。”

丁媽媽告了罪、訕訕地住了嘴,宋疏清則頗有些尷尬地回頭對宋疏妍一笑,說:“讓妹妹看笑話了,真是不該。”

宋疏妍與吳氏這一房雖說更親厚些,可自五歲離府後也不過是一年一見,此時不便把話接得太親,隻能說:“姐姐哪裏話……”

宋疏清看她一眼,又歎了口氣,說:“不過真要說起來,四妹妹也到了該議親的年紀了——錢塘那邊對你可有什麽安排?”

她?

她今年不過十四歲,再過一季才到及笄之年,要說議親倒還早;隻是外祖母的確已為她操起了這份心,近幾年如此迫切地要把她往長安送,想來也有一半是為了這個。

“……還不曾。”她有些回避地答。

“也該早做打算了,至少該去央一央父親,”宋疏清又是一歎,“你的親事比我的更難辦些,畢竟是嫡女出身……而主母又偏偏……”

這話說得可不巧,尤其一個“畢竟”更顯出對她身份微妙的態度——宋疏妍的確是嫡女,可生母已然亡故、多年來又一直養在外祖家,比個庶出的又強在哪裏?反倒是更不好辦,低嫁了辱沒宋氏門庭,高嫁了又必然會為萬氏所不容,上下為難。

這廂她輕飄飄地說、宋疏妍也就輕飄飄地聽,唯獨一旁的崔媽媽認了真,心說她家小姐真是苦命,好端端一個嫡出的名門貴女、卻偏要在一個續弦手底下討生活,倘若生母尚在又怎麽會受這樣的委屈?

正不滿,束墨又匆匆從葳蕤堂外而來,回稟說晉國公夫人近日染疾不便赴宴、是以今日方氏隻有幾個男子光臨宋府,正在前院同主君敘話;宋疏妍她們尚不及反應,便見三姐姐宋疏淺興衝衝地從席麵上奔過來,十分急切地問:“貽之哥哥呢?他來了麽?”

主母萬氏曆來教子有方,或許因喬氏在時自己曾委屈做過妾,扶正之後便越發講究排場體麵,她生養的一子二女皆規行矩步溫文爾雅,便是其中年紀最小性子最活潑的宋疏淺也一直極有嫡女之風,像此刻這般耐不住性子的模樣還是頭回見、連一向高挑著的眉都有些鬆弛了,令宋疏妍微微側目。

“奴婢未見世子,”束墨有些為難地答,“隻瞧見國公府長房那幾位來了……”

宋疏妍在一旁瞧得真,束墨話音剛落她三姐姐的臉便垮了,扭回頭去尋她母親,萬氏似也有些遺憾,可當著旁人的麵也不好說什麽,隻拍拍女兒的手,又哄她一同去席麵上見客。

她們在時宋疏清一語不發,等人走了便捂嘴一笑,同宋疏妍耳語:“看來看去,原來那也是個難嫁的——心氣眼眶都如此高,哪還能事事如意?”

的確高。

宋疏妍雖自幼養在江南,可也深知這個“方”字在大周分量幾何——誰人不知潁川方氏煊赫之名?祖上曾有從龍定鼎之功,數代而下皆是權傾朝野的封疆大吏,堪稱當世第一名門;那位將要襲爵的國公世子她亦曾有所耳聞,方獻亭字貽之,當初十七歲應武舉摘魁首,後任南衙十六衛上將軍,亦是盛名在外天下皆知。

原來三姐姐是想嫁與他……

宋氏雖也是名門,卻仍與潁川方氏有高下之別,若真要結親、嫁給那旁支幾房倒還可能,若是衝著那位世子,恐怕就……

宋疏妍心中想得明白,麵上卻不顯山露水,外祖父生前一直這樣教導她,藏得住心事才能保得穩太平;她二姐姐看她神色茫然、仿佛竟對潁川方氏一無所知,遂對這自小遠離長安的妹妹又多出幾分憐憫,繼而細細給她拆解晉國公府背後的諸多門道,一連費去若幹口舌。

前院男子們的宴席就更熱鬧。

方氏之人無論行至何處都是眾人爭相討好的對象,即便今日來的並非國公和世子本尊,長房那幾位公子身邊亦不缺人追捧;宋澹的嫡長子宋明卓便很殷勤,一直同方雲崇方雲誨兩兄弟走得很近,可惜他是文舉出身、與將門子弟也聊不到一處,倒不如他的庶弟宋明真與他們來得投機。

“今日怎麽不見三哥?”

宋明真端著酒盞談笑,似與方氏之人十分熟稔。

“你還不知三哥麽?”時年十七歲的方雲誨答得也溜,“數月前奉旨去了河北道,前日才回長安,今日又被太子叫進宮裏,終日沒個閑。”

宋明真“嘖”了一聲,似是有些慨歎,方雲誨看他一眼、忽而嘿嘿一笑,調侃:“你莫不是還在惦記著讓我三哥教你使槍?武舉將至,慌了?”

“我慌?”宋明真聞言大為光火,眉頭立刻皺成一團,“笑話,我宋子邱什麽場麵沒見過,便是武舉也是第二回 應了,怕什麽?”

“再者說那怎麽能算是‘教’呢?切磋而已,各有所得麽……”

方雲誨聽了又笑、直說他宋二臉皮厚過城牆拐,還轉頭對他長兄方雲崇說:“大哥,你可聽清這人說的了?回去我學給三哥聽時你可要給我作證,沒往他宋二身上潑一滴髒水!”

時年二十七歲的方雲崇那時早已娶妻生子、自不會跟這些小的鬧在一處,當時隻笑著隨意應了一句,又溫聲同宋明真道:“子邱學藝已精,貽之也說你明年必定能中,還是不必太緊張。”

這句“緊張”跟“慌”全然是一個意思,隻是方大公子一向與人為善、跟那猴子樣的方四大不相同,宋明真想了想還是沒還嘴,隻老實地應了一句“多謝”。

宋明卓在一旁插不上話、神情難免有幾分尷尬,看宋明真的眼神亦有些許微妙、大概是暗惱這庶出的弟弟不懂分寸令他臉上有些無光;暗流洶湧之時府門外又傳來一陣響動,眾人回頭去看,竟瞧見兩鎮節度使鍾曷家的公子鍾濟被宋府下人引進了門,立時嘩然。

這……

這宋氏的膽子未免太大了,怎麽竟敢把方氏和鍾氏湊在一起,如今這兩家可是……

一念尚未動完,原本還在同人談笑的方雲誨已然沉了臉,死盯著那一身天青錦袍泰然入府的鍾小參軍看,又轉頭沉聲對宋明卓道:“貴府好玲瓏的做派,既給方氏送了邀帖,又一並請了這位同席。”

宋明卓似乎也沒料到今日會見著鍾家這尊大佛,此時一遇方雲誨詰問人也是一愣,又立刻解釋:“四公子莫惱,這、這……”

方雲誨卻無心細聽,徑直冷哼了一聲、聲音大得周圍幾丈都聽得見;一旁的方雲崇亦神色不愉,隻是他禮數更周全些、並未當場冷臉。

那廂鍾小參軍卻已聽見了此聲冷哼,回身便朝這邊看了過來——他大約二十二三年紀,或許因為祖上有胡人血統,生得更為孔武粗壯,鼻梁稍低,細看去兩眼還摻著模糊的碧色,算不上多麽英俊。

方雲誨似不屑與他對視、當即便冷冷別開了目光,那鍾濟也不朝他發難,隻堂而皇之上前對當時也明顯愣住的宋澹一拱手,道:“宋公府上作禮,家父十分看重,本欲親自攜禮而至,不巧卻應召入了宮中,特囑小侄備下薄禮前來恭賀,望宋公莫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