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八)

董仲舒很想衝進仙畫裏對後世女子講,別罵了別罵了。

他都已經偷偷的把三綱五常和士農工商這些內容從自己新修改的思想綱領裏刪除掉了——不能不刪,陛下都已經廣召天下匠人來長安製造各種仙畫中提到的器具了,而且還有意讓趙過培養出一群得用的農官。

目前,整個大漢上下,對於“工”和“農”的輕視不能說一掃而空,但和之前相比也好了無數倍。就太學裏麵,那些驕傲的太學生看到匠人,竟然都會說說笑笑的與之聊幾句,還會請教一些工藝上的事情。

甚至還有一些年輕的太學生,展現出了對於工匠和農學的興趣。這就是仙畫的威力所在!

可以預見,如果仙畫能夠持續存在,隻要陛下不是忽然得了失心瘋,那大漢的未來一定是天翻地覆的,包括各種新的思想和學派也都會冒出來。

如果以他為首的儒家學說跟不上變化的話,那就不是獨不獨尊,而是會不會被世人淘汰的問題了!

董仲舒吹著習習涼風,竟然冒出了一身汗。

好在這次這位路小柒並不打算逮著儒家罵,讓他略微安心了一些——

【up主在講四大發明和農學卷的時候,就講了古代“士農工商”的劃分對於科學思維形成的巨大打擊。這裏就不再贅述。但農,其實地位還算好,醫的地位是比農還要低的。】

【他被劃分在“工”這一層級。】

【《漢書·遊俠傳》裏記錄了西漢末年一個叫樓護的人的故事。】

【他出身在醫學世家,從小就飽讀醫書,據說年輕輕輕醫術就很高明,而且口才特別的好,能言善辯。他父親去權貴人家行醫的時候就經常帶著他。】

平阿侯家中宴客,叫上了樓護。

樓護的友人羨慕道:“這整個長安城中也隻有你和穀永可以隨意的出入五侯府邸。”

樓護謙虛一笑。

宴後,平阿侯留下樓護,問他道:“君日後想以何為生?”

樓護想了想:“我父為世醫,我自幼熟讀醫書,醫術一途不說精通但也已入門。所以,日後應該還是會以醫為生。

屈才了!”平阿侯不認同的道:“以君之才能,做個小小的醫者未免過於委屈。我欲舉薦君為方正,為朝廷效力,豈不是更好?

4;

【那些權貴們就勸他既然這麽聰明,就不要學醫了,去學六藝,做官去吧。樓護一想,也對。於是就棄醫從文了。後來,當了諫大夫,又當了太守。】

【如果樓護繼續當醫生,或許他也能和張仲景一樣,名垂青史,被大眾熟知。】

【但在當時而言,樓護的選擇卻是很理性也很符合自身利益的。要知道,張仲景做到了“醫聖”的地位,卻也沒有登上過正史呢。】

張仲景聽出了後世女子語氣中的嘲諷之意,輕笑搖了搖頭。

並不在意。

首先自己已經知道名留青史了,再有就是他研究醫術也並非是為了能夠名留青史。

【但漢朝那會兒其實都還好,樓護畢竟是做上官了嘛,大家也沒有因為他的出身說什麽。】【唐宋那會兒也還可以,沒那麽嚴苛,讀書人和醫生之間的身份也經常變來變去。】

【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說明巫、醫、音樂家和工匠這些人的身份在當時也是被主流的所謂君子們所看不起的,但他後麵還有一句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意思是,但這些君子的見識和智慧卻反倒比不上這些人,真是奇了怪了。】

【也就能看出來,那時候的醫生雖然被人輕視,但地位也算不上很低。而要是能做到像孫思邈這樣全國知名,到了哪兒都要被奉為上座。】

李世民在太極宮中點頭,笑著對臣子們道:“若是孫道長來了長安,即使在這皇宮之中,朕也要是奉他為上賓的。

不說孫思邈的醫術地位,單單是他的年齡,就足以在他麵前擁有坐席。

“陛下禮賢下士,赤誠相待,是我大唐之福呐!”此乃貞觀年間慣常的君臣互捧,不,君臣相得。

【北宋那就更開放了。】

【著名的文學家和丞相範仲淹說過一句“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將“相”和“醫”相提並論。範仲淹那是在士林中有著赫赫威望的人,他這樣一說,北宋的讀書人都喜歡業餘研究一點醫術。】

年少的範仲淹在寺廟中苦讀。

有一次,他好奇的求了一根簽,問自己以後能不能當丞相。解簽的人啞然失笑,搖搖頭:“恐怕不能。”範仲淹又問:“那我能不能當一位名醫?”

“也不能。”解簽的人覺得從丞相到醫生的跨越也實在是太大了,就好奇的問:“為什麽當不了丞相就想要當醫生?

少年範仲淹道:“當丞相時,可以為天下百姓們謀福利。而當醫生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一身本領來救治百姓。治國與救人是同等的。

趙匡胤誇讚:“說得好!”

他倒不是真的認同範仲淹所說的,但是這是他宋朝的人才!給他北宋,啊呸,大宋長臉!

【假使繼續像這樣往前走的話,說不定醫生的地位也能夠慢慢的提升上來,回到應有的知識分子的位置上來。但曆史的真相是,在往後的朝代裏,它不僅沒有前進,反倒後退了。】

【這個鍋儒家能背一半,另外一半的原因出在元朝和明朝。】

【元朝的時候,蒙古人為了統治上的方便,將原本的戶籍製度發揮到了極致,農戶屠戶醫戶陰陽戶樂戶等等,就連儒生都有儒戶。】

【這也就算了,他這個職業戶口還是世襲的!】

【也就是說農戶就隻能世代種田,屠戶的兒子也隻能成為屠戶,那醫生就隻能由醫戶的後代來做。】

【一刀切,完全把社會階層流動的通道給堵了,不僅堵上還糊了一層水泥,嚴嚴實實。】

元大都。

勾欄之內正是熱鬧的時候,觥籌交錯。

台上的旦角兒正在唱:“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台柳……”台下一片叫好之聲。

這出劇的作家關漢卿正在一邊喝酒,也大喊了一聲:好!有相熟之人湊過來:“你今日怎不在太醫院當值?”

關漢卿笑道:“我不過是太醫院一雜役,事情做完了自然就出來了。”①

兩人看了一會兒劇,友人誇讚:這出戲好,我上次想向牧庵學士舉薦你,結果……他有些抱歉的看了一眼關漢卿,未盡之言大家都懂。

關漢卿一愣,然後毫不在乎的揮揮手:“你還費那個神,我不過就是一醫戶,即使你舉薦了我,我也什麽都幹不了。現在閑時寫寫雜劇倒也快活。”②

【後來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創建了明朝。但是呢,他一琢磨,這元朝一刀切的方法好啊,的確是方便管理,於是就想也不想的把它

給全盤繼承了過來。】

【學也不知道學點好的!】

【醫戶在明朝還蠻慘的,前期不允許參加科考,屬於“賤籍”。但醫生哎,誰頭疼腦熱不需要去看醫生?所以他們的地位又有些不同,明朝中後期的時候醫戶們紛紛抗議,於是政策就鬆動了一點,醫戶子弟就也能參加科舉了。】

【李時珍參加科舉就是這麽來的。】

李時珍笑著搖搖頭。

這後世女子關於現在醫戶的地位還是了解得不夠詳細。

他能參加科舉是因為他的祖輩和父輩在太醫院當過吏目,已經不是普通的醫戶,隻要稍微用點手段,變成平常的民戶並不是什麽難事。

而他自己,已經考上了秀才,那就能稱一句“儒醫”,也算是能進入到士人的圈子裏。

很多落榜的學子甚至會搖身一變,轉而學醫,就是因為先儒後醫,是能被士人們所接受的,而且說不定還能成為朝廷的醫官。

而民間的醫戶,依然是不能參加科舉的。

隻不過朝廷為了更好的管理醫戶,要用到他們治病救人也不好讓其怨氣太重,於是就規定醫戶的子弟可以考太醫院的醫學和地方的醫學,言下之意,若是朝廷以後需要醫官,優先從這些人裏麵選擇。

醫學的競爭十分激烈!

李時珍歎口氣,這仙畫說的醫者地位,又何嚐不是他內心深處的一根刺!醫者,治病救人,但卻要被人輕視,哪個大夫心裏會舒坦呢?金陵皇城中。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小聲的念:“不生氣,不生氣,不生氣.…”馬皇後在旁很自動的伸手在他背後輕撫。

朱元璋道:“放心,我要是再倒下了,就真如了這後世女子的願了。”

深呼吸了幾次後,他有些頹然,對自己的發妻道:“可能當時我是真的錯了,偷懶了。”他應該再多研究一下史書再來決定的。

不就是戶籍製度嗎? 朱元璋將牙齒咬得咯咯響,“現在改也還來得及!”

他想通了,要保住老朱家的江山,還是得聽仙畫的——如果是一個大臣在他麵前這樣喋喋不休的

勸諫,甚至是諷刺怒罵,早就被他夷九族了。

但仙畫,他做不到,也不敢。

朱元璋雖然

有很大的弱點,但他對自己一手打下來的大明江山,對大明的子民們還是有感情的。他不想讓大明和大明的子民們落到後世仙畫中那樣淒慘,沒有土地、動輒瘟疫和戰亂,那就隻能選擇聽仙畫的。

馬皇後在心中想了想被仙畫點名批評的,藩王製度、戶籍製度、道統……這一項項的可都不是什麽小事情,都是能掀起腥風血雨的大事。

她柔聲道:“陛下,那您更應該保重身體。”

【但這幾百年幾千年承襲下來的歧視很難扭轉。】

【到了清朝,名醫徐大春在自己的《醫源流論·序》中寫道:“醫、小道、精、重、勞、廉。”道出了無盡的心酸。】

【UP主對此表示很不能理解。】

【誰這一輩子不需要去看幾次醫生?尤其是遇到瘟疫的時候,醫生更是擋在我們身前的長城。沒有醫生的話,人類文明絕對達不到現在的輝煌程度。】

【覺得醫是小道,看不起醫生,是嫌自己命太長嗎?】一陣地動山搖,一棟棟樓房像是積木一樣的倒下。

地麵出現巨大的裂縫,堅硬的山體直接垮塌,天地間一片煙塵。

無數的哀嚎聲和痛哭聲響起,幸存的人開始踉蹌著奔向倒塌的建築希望能搶救出自己被壓的親人。

“是地動!”天幕前有人尖叫了一聲,“地龍翻身!”

仙畫的效果過於真實,已經有人開始站起來就跑,跑了幾步才想起來,這是仙畫,不是現實。也有人經曆過地龍翻身,甚至在那災禍之中痛失親人。

他強忍著恐懼看向仙畫,惋惜的搖頭道:“都活不了咯!”

即使是能救出來人,但那些被砸傷了的也基本上活不了幾天。尤其是後世的房子還是石頭建的,就更難了。

這時候,仙畫的鏡頭一轉——

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上,一頂頂藍色的醫療帳篷立了起來,上麵的紅色十字讓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一個個從廢墟下被挖出來的人被飛快的抬上擔架,然後送到了帳篷裏。

一架架直升飛機落下,醫生和軍人們將重傷的百姓抬下來,飛快的往醫療點跑。帳篷裏滿是傷員。

穿著白色大褂的醫生和護士們不分晝夜,忙到精疲力盡,肉眼可見的疲憊。

而一輛輛的救護車從重災區駛出,將傷者送到大後

方的醫院。後方醫院也已經全部待命,立刻進入到了與時間賽跑的緊急狀態。

鏡頭又一轉。

這一次是空城。

高聳的大樓和整潔寬敞的街道上,看不到一個人在行走,隻有零星的車輛還在通行。這座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

而在似乎靜止的城市之外,卻是另外一番緊張有序的狀態。

一隊隊穿著白色大褂,戴著口罩的醫生登上了專機,從全國不同的地區趕赴疫情中心。醫生們在空**的機場遇見,互喊加油。

一輛輛的大巴掛著“XX省支援湖北抗疫醫療專隊”的橫幅,從各個醫院出發,駛向了疫情地。穿著軍裝的軍醫排列成整齊的隊伍,登上了大肚子的軍隊運輸機。

城市內,一輛輛噴灑著消毒氣體的車輛在緩慢行駛。

醫院內,穿著防護服已經一天的醫生靠著牆角疲憊的睡去;年輕的女醫生取下口罩,臉上早已經被箍出一個人字的印記;也有醫生看到已經空空如也的物資室,痛哭一場,但擦幹眼淚後戴著了最簡易的自製口罩就重回了崗位。

這是一篇關於“逆行”的史詩。

音樂聲慷慨激昂,即使不明白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但大部分的百姓們也有了想要落淚的衝動。這是……瘟疫?

應該是,他們都戴了口罩。已經有百姓記起了之前仙畫說的防瘟疫一定要戴口罩。他們看到了所有人臉上戴著的口罩。

也就看懂了那一抹抹白色的身影,看懂了他們迎難而上的堅定。有士子脫口而出:“雖千萬人,吾往矣。”

有人開始在心中自省,對啊,為什麽要看不起醫?自己生病的時候難道不要去看醫生的嗎?與人性命相關的東西,怎麽能稱為“小道”呢?

頓生慚愧之意。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朝堂上站著的那些人,看到的卻是災難發生後整個國家迅速的應對,強有力的組織調度能力,訓練有素的軍隊和醫生群體,怪異、神奇但是具有偉力的機器。

有文官甚至忍不住喃喃說出聲:這背後的朝廷該會是什麽模樣啊!簡直難以想象。

嬴政沉默片刻後問李斯:“若大秦境內發生地動,能否做到如此?”

李斯苦澀的搖搖頭:“陛下,大秦既無如此之醫生,也無如此之機械,更無如此之調度。”

嬴政當然是知道答案的,他也不至於將現在去和兩千年後的朝代相比。但他依然想問一遍,是因為心潮澎湃,看到了國家力量可以達到的另一種可能,另一種場麵。

他閉上眼,似在思索。

袖袍中的手臂上卻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久久未曾消散。漢朝,

劉徹問衛青:這些穿綠色衣服的可是後世的軍隊?衛青道:應該是,之前也曾現過一兩次,是同樣的衣裳。他對這個也很在意。

劉徹問衛青:“若是派你率領麾下士兵前去發生了地動的城池救災,你能確保做到那樣嗎?”

衛青遲疑了片刻:若是百人,臣可做到。若是千人……

他不說話了。

士兵們作戰勇猛是因為有犒賞,但救災……他親手帶出來的親兵,幾百人之內可以做到不去擾民,但人數一多,即使他親自坐鎮,也是難以控製的。

救著救著,可能就會出事。

所以衛青也在思索,為何後世的軍人就能做到呢,為什麽他們的精氣神看上去就是不一樣呢?

而讓所有人都惦記的,還有那神奇的跑得飛快的車子,可以在天上運送人的飛機,以及醫院裏展

現出來的各種設施.…

醫,果然不是那麽簡單的!

不是粗暴的劃在“工”裏麵就可以的!

【另外,在古代行醫也是有風險的,尤其是給皇帝和權貴們治病的時候,動不動就要掉腦袋。】

【曹操殺了華佗,唐懿宗因為女兒的死殺了二十多個禦醫,還連累了他們的親屬。被稱為史上最大殺醫案。】

【朱元璋因為兒子的死,殺了一堆禦醫,隻留下了自己信任的戴元禮。而朱允蚊因為朱元璋的死,又殺了一掛禦醫,還是隻留下了戴元禮。】

【不得不誇一句戴元禮,真乃神人也。】

【中醫發展緩慢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教育體係的落後。】

【這裏又得提一提範仲淹。】

北宋朝堂之上。

已經擔任參知範仲淹侃

侃而談自己新提出來的“慶曆新政”,這裏麵就有一條是關於醫療的:

如今,整個汴梁城有百萬人口,醫者數千。但是這些醫者大夫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都是家傳的一些經驗,一兩本醫書甚至是道聽途說的一些故事裏學了些東西就出來行醫。以至於誤傷人命的事件,幾乎每日都有!

“臣以為,應該由朝廷出麵,選出三五位名醫良師,以《素問》《難經》等醫藥典籍為教科書,讓汴梁城中這些學醫的學徒和大夫們來聽講,再教針灸等科目。三年之後方可選試,其中的優秀者可選拔進入翰林院。

坐在上位的宋仁宗趙禎聽得時不時的點點頭,最終頷首:準奏!

【可惜的是,範仲淹這麽好的政策,在他被罷免後就夭折了。而他所提出來的汴梁城中的醫療之亂象,同樣也是幾千年封建王朝的醫療亂象。可以說,除了科舉所需要的儒學,整個古代基本沒有職業教育!】

【醫術的學習和傳承大部分都是靠個人自發的師徒製,而且還經常有些什麽“傳男不傳女,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的破規矩。】

【有些是寧可讓寶貴的技藝和知識消失,也絕不公開於眾,敝帚自珍。】

嬴政:!!!

漢武帝劉徹:!!!

所有的帝王們:!!!

這一段來得好啊,來得妙啊,正想著要如何針對本朝的醫療狀況來做一些改革呢,這範仲淹就主動的把方案送上來了!

而且這方案聽上去還很靠譜。

確實,這醫者和性命息息相關,怎能如此倉促的就能行醫?當然是要先教化,然後再試選啊!

而沒有科舉製度的秦朝和漢朝,嬴政與漢武帝幾乎是須臾之間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竅——貿然上馬科舉製度恐怕是會引起士族和世家們的反彈的,但先從醫者試選開始,就能很順利。

畢竟對自己身體有益的事情,誰都不會反對。

而當試選進行過幾次之後,潛移默化之下,大家自然而然就會少掉很多抵觸,到時候就可以慢慢的推廣到其他領域。

妙!

李世民暢快的笑出來,連聽聞自己的後代做出了殺醫的蠢事都拋到了腦後,對臣子們道:“等孫道長到長安,

朕就與他商議此事。

以孫思邈的威望,牽頭來做這件事情,在杏林中可以說是一呼百應,最適合不過。

金陵皇城內,朱元璋變成了喪氣臉,卻也悶悶道:“此法好!”

汴京內的趙匡胤卻哀聲歎氣。

範仲淹這樣的人才,怎麽就不早生那麽些年呢?不就是丞相的位置嗎?給他!

民間。

孫英娘得意的看了自己父親一眼:您看,這傳男不傳女就是個破規矩。孫大夫清了清嗓子:“不是已經打算傳給你了嗎?以後就不要再提此事了。”被仙畫一說,他也覺得自己之前過於拘泥了些。

【而且,到了後期還學了儒家的臭毛病,將古人捧為聖賢,迷信權威。】

【比如清代的一些醫生,就講究“尊經崇古”,認為《本草綱目》毫無價值,荒唐無稽。當然,這是個人看法,不能說什麽。但是他後麵說的,就有點問題了。】

【“農黃以往,仲景雲徂,後之作者,誰複知醫解藥!諸家本草率皆孟浪之談。”】有醫生捧著《本草綱目》看,越看越生氣。他提筆給自己的同行好友寫信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不過是以多取勝而已,全違聖訓!”

越寫越生氣,最後甚至拿起火把,將《本草綱目》毀之一炬。

【言下之意,除了《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以及《金匱要略》之外,其他的書不讀也罷,全無任何意義。】

張仲景十分訝異,眉頭皺得更緊了。

醫學之道,奧妙精深,豈是我一人可以琢磨透的?

他沒想到後世的醫者竟然將自己捧為了聖人,將自己《傷寒雜病論》中寫的捧為了世間至理!他自己尚且不敢這樣想!

張仲景苦笑連連:“難怪一千多年過去了,竟再無新的典籍出世。依然是《黃帝內經》、《難.…

還有他自己的書。

直到吳有性、葉天士。這是一段多漫長的時光。如果一直都是這樣的態度,談何進步呢?

而西晉的皇甫謐,已經不顧魏晉名士風儀,開始在破口大罵了——或者是,恣意率性,就是魏晉名士的風儀。

“一群毫不知變通的死腦筋!”皇甫謐恨恨道,治學講的是兼容並蓄!若前人說的都是對的,那豈不是周朝時醫術最高?那還要我等,要爾等何用!

皇甫謐如果不是覺得古書中全是錯誤,怎麽會自己給自己紮針,生生的給紮出一部《針灸甲乙經》來呢?

所以他深深的覺得不可思議。

【這……清朝都已經和張仲景的時代差了一千多年了!】

【還這樣固步自封,迷信權威,不允許其他人提出新的觀點,這樣真的好嗎?】

【而在於明清同時代的西方,布魯諾提出日心說,挑戰了宗教與神的權威,被燒死在火刑架上。這被視為宗教對科學嚴酷打壓的標誌性事件。】

【但其實醫學當中也有這樣一位因為追尋真理、挑戰權威被燒死在火刑架上的人。】

【他叫做塞爾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