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約悲難題(三)

不少正在天幕下觀看的酸儒們,沒想到路小柒一言不和就開罵。

而且仙畫的聲音回響極大,簡直震耳欲聾,回**在天地之間和人群之中。

不少書生氣得渾身發抖,竟然克服了自己對於仙畫的恐懼,鼓起勇氣舉起手指著天幕厲聲罵道:

“潑婦!”

“難怪聖人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上天不公!竟然讓一女子如此侮辱朱子!朱子乃不世之聖人,豈能容你隨意汙蔑?!”

狂熱之舉像是被洗腦了的皈依者。

但即使在程朱理學最巔峰的時期,也有一部分讀書之人擅長於獨立思考,當下也毫不示弱,冷嘲熱諷:“沒聽到嗎?朱熹之言,本來就歪曲了聖人的本意!不過隻是一遷腐之人罷了!”

“爾等’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誌在巨富’,溫陵居士罵得果然對!”①

這位應該是李贄的擁護者。溫陵居士是他的號。

“可恨程朱之言卻受到追捧,誤我華夏未來!”

兩派學子互相對罵,酸儒 賤儒之詞不絕於耳,頗有上古之風,到後來甚至扭打了起來,官學之中場麵一度混亂非常。

唐朝,武周時期。

武則天站在洛陽的紫微宮集仙殿前,聚精會神的看著天幕上展現的內容。

身邊依然站著貼身女官上官婉兒。

之前仙畫展示的一係列武器和海外地圖之景讓則天大帝心思躍動,說不得後續還得召集眾臣商量應對之道。或許,一些政策又要變一變了,一些事情也需要提到日程之上了。

而如今提到的儒家卻又讓她變得若有所思。

她笑了一聲:儒家倒是好用。隻是獨尊一家,難免容易引起專權獨大。

大唐是儒、道、佛三家並用。

儒為首。

但從她自己的本心來說,她早年崇佛,廣建寺廟佛院,但現在卻更喜歡道家的清靜無為和養生之道。

上官婉兒低頭不語。

聖上可以超然的點評這幾家,她可不行。

“在那朱熹看來,朕一定是牝雞司晨、禍國殃民之人。”武則天撣了撣袍袖

上的灰塵,淡淡的說,“好一個夫為妻綱!”

意圖讓世間女子都變得恭順而柔弱。

大唐女子可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秀,馬球、射箭、習武這些對抗性強的玩樂遊戲中均有不少女子身影。

則天帝也沒想到後世的女子居然被變成了這個樣子。

想來,她登基為帝,也給後世的這些酸儒們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婉兒,我欲設立一女學。”武則天微仰頭看向仙畫,口中卻在對上官婉兒說,帶著些微狡黠和愉悅,後世女子,可以自由讀書。我為女帝,若轄下女子連這小小的自由都沒有,豈不是白白背了後世罵名?”

她不介意這衝擊變得更大一些。

她已經逐漸步入老年,但站立的時候身軀依然挺直。

上官婉兒心中微動。

如今可以參政的女官,有自己,有女史李氏、顏氏、狄氏等等。後者都是朝中命婦,可以自由出入宮廷,為陛下分擔一些政務,算得上是助手。

但她們的職位和地位卻比較模糊,介於內宮與朝堂之間,雖有參政之權,但並沒有真正的外官官職,離真正紮根還差得遠。

若設立女學,天下必紛紛效仿之…

有了土壤,才能真正紮根下去。否則便如空中樓閣。注定不會長久。

上官婉兒彎下腰去:“陛下遠見卓識。”

她為自己看到的遠景而戰栗,是興奮也是恐懼。

【程朱理學,還有一個,是程頤和程顥兩兄弟。對,就是程門立雪的典故中的那個程頤。】

白雪紛飛。

倆文士來拜見程頤,卻從窗中發現老師正在熟睡。

他們不忍心叫醒老師,於是安靜在佇立在了庭院之中。一夜過去,兩人身上已覆蓋有厚厚的積雪。

待程頤醒過來之後,兩人這才恭謹入內。

【程家倆兄弟的思想是什麽呢?他們是君權至上的狂熱推崇者,認為既然君主替天行道,萬民就應當絕對服從,天而在上,澤而處下,上下之分,尊卑之義,理之當也。簡直就是披著儒家的皮,來宣揚自己的君主至上論。】②

【這難道不是對孔子理念的背棄嗎?!】

南宋小

亭之內。

嶽飛和韓世忠默然佇立,靜靜聽著仙畫對儒學的分析甚至是批判。

聽到她罵文人軟蛋,看不起武將之時,兩人也暢快長笑。

罵得好!

但笑過之後,卻又悲愴。

對於後世,這隻是曆史,對於他們,這卻是當下的現實。

事實上,武將做到嶽飛和韓世忠這樣的地步,是不可能不讀書的。嶽飛的《滿江紅》是千古名詞,和韓世忠的“單方隻一味,盡在不言中。”也流傳了下來。

尤其是嶽飛,從小學的就是忠君思想。所以,即使知道被召回來之後,很有可能凶多吉少,他也還是回來了。

這是他的處世之道,為人之道。

他沒辦法背棄它,隻能在它和自己的理想之間痛苦掙紮。

如今聽得仙畫如此說道,不由得心神大震。

韓世忠看向他:“鵬舉,仙畫之後,朝中對於北伐一定會再啟討論。說不定,北伐一事還有回旋餘地。

他知道自己這位同僚的秉性,勸他:“聖人孔子都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當然,你別誤會,我隻是想要提醒你,書中還有一句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嶽飛轉過頭去,看見他意味深長的眼神。

他苦笑一聲,閉上眼似在深思,旋即睜開,喃喃道:“我知道了。”

【對了,程頤還一句很有名的話,那就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宋朝民風開放,律法也保護婦女的離婚權,所以他這句話呢,隻是停留在了道學討論裏,現實中沒什麽人理他。像是他的侄女,就再嫁了,他對此也是持有默許的態度。有人因此覺得他的言行不一,但我個人覺得,他這句話其實還是在說他的忠君思想。這是對士大夫們說的,君子應該舍生取義,而不是陷入困境之後就背棄自己的君主和信念。】

【但問題是,到了明朝後,這句話卻被掌管了話語權的士大夫階層不斷的放大再放大,給女性套上了掙脫不開枷鎖,造成了多少女性的絕望一生!據統計,到了清朝的時候,得到朝廷認可的寡婦數量就超過一百萬人!更別提那些在宗族勢力逼迫下,凋零了生命的年輕女性!】③

女子被鎖在幽深的後院高樓之內,

穿著孝服,眼神麻木。

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

她的消亡就像是一片落葉,安靜而不被人注意。

鏡頭一轉。

一位麵色堅毅的年輕女性從一座一座牌坊底下通過,無數的人如鬼魅一般站在牌坊兩側。

“身為我曾家媳婦,不想著為曾家守節,居然還想要再嫁!”

“殺了她!”

“如此不守婦道的女人,把她浸豬籠!”

無數的唾沫、雞蛋、爛菜葉甚至是石頭朝她砸了過去,不一會兒,女人的身上和臉上就出現了無數血痕,形容可怖。

但她的眼睛卻那麽的明亮,像是燃著一把火。

她每過一座牌坊,就下跪一次,然後接著往下走。

當她到達最後一座牌坊的時候,似乎都快要奄奄一息,全身都不像樣子,隻能膝行。

但她依然這樣一寸一寸的挪了出去。

她回頭看向自己走過的七座牌坊,臉上卻不見悔意,反倒是露出了笑容。

她終於走出了這吃人的深深庭院!④

她自由了。

【一座座貞潔牌坊上都是斑斑血淚!】

【假如那些被冤死被迫害致死的女性真的有靈魂的話,希望她們別讓這些迂腐的假道學家們好過!】

漢朝。

一嫁曹壽,二嫁衛青的平陽公主在府邸內冷笑連連。

寡婦不許二嫁?

這儒生是得了失心瘋嗎?

等她日後見了董仲舒,可要好好的問問他,儒家的聖人是不是不允許寡婦二嫁!又是什麽時候在哪裏說過這樣的話?!

唐朝。

李世民沉浸在一百萬的寡婦數字之內,連吸了幾口冷氣。

一百萬!

這麽多的人口,居然就這樣荒廢!

要知道,他在貞觀元年的時候就領布了詔令,讓各官員勸勉婚姻,鼓勵鰥寡再行嫁娶。甚至還將轄下鰥寡數量以及人口增減數作為了官員考核的依據之一。就這樣,費心費力的,花了十幾年時間,使了各種手段才讓天下戶籍數堪堪增加了一兩百萬戶!

而這後世,竟然放著一百多萬寡婦不允許再嫁。

李世民心痛死了。

作為男性,他其實對這個議題並不如女性一般敏感和共情。但作為帝王,他很看不得這樣的行為。

天可汗對此發出了自己的感慨:果然迂腐至極!

北宋,涪州。

涪州城內有一安靜院落,正是程頤的住處。他因反對新黨,被貶到涪州,雖然沒有被囚禁,但是也不能出涪州城,程頤閑來無事就教導弟子並且開開講學。日子過得也算是平靜。

但這一份平靜卻被仙畫打破了。

程頤坐在書房內,房門大開,他失魂落魄,麵色慘白。

他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的思想竟然會對後世產生這麽大的影響,還是不好的影響,被後世之人如此痛罵。

而自己在道學討論之中的一句話,被後世擴大到了這樣的地步!!

華夏古代的知識分子,看重的是青史留名。

原來自己留的卻是這樣的名聲!

門外有家仆匆匆而過,他叫住:“何事慌張?”

家仆支支吾吾,程頤本就因為仙畫而心煩意亂,厲聲道:“說!”

“門外有人扔雞蛋……”下人不敢看他的眼睛。

實際上,還不單單是有人扔雞蛋,而是一群人。還有潑辣民婦大聲嚷嚷:連律法都沒有阻止寡婦再嫁,你算是哪根蔥?!”

下人們什麽時候麵對過這樣的架勢,隻能倉皇而退,關門了事。

程頤晃了一下,隻覺得嘴中鮮甜,一口鮮血直接噴了出來。

“老爺!”

他搖搖手,瞬間像是老了十幾歲,慘淡說道:“從今日起,閉門不出,謝絕一切訪客。”

【不管是任何領域,思想、商業、學術……一家獨大都不是什麽好事。獨尊儒術在初期給華夏帶來思想大一統,從而平穩了政局。但後續,卻越走越偏。】

【在程朱理學這樣宣揚絕對服從的思想指導下,整個社會就像是一潭死水,逐漸散發著腐朽的氣息。而科學,是要有活力的,是要質疑權威、挑戰權威的。至此,華夏已經失去了培養科學思維的土壤!】

【能讓這樣的學說成為主流,明朝的帝王

們功不可沒。朱元璋既要用儒,卻也提防著儒家。孟子講民貴君輕,朱元璋覺得這樣的思想會影響到老朱家的統治,直接讓人把孟子搬離了孔廟,簡單粗暴,倒也符合他的風格。嘉靖九年,講究儒法結合的荀子也被逐出了孔廟。】

廢棄的泥像被砸碎,扔在了幽暗角落。

鹹陽宮內。

李斯不顧始皇在側,憤怒喊道:豎子爾敢!

他雖然後來改修法家,但荀子依然還是他的老師。

如今見到老師的塑像被如此對待,恨不得提刀殺過去。

和他同樣憤怒的還有西漢的董仲舒,以及太學中的學生們。

儒家將孔子奉為聖人,孟子奉為亞聖,苟子奉為後聖。

雖然有人的觀點偏孔子,有人的觀點偏孟子或荀子,論道的時候也會對對方不假辭色,甚至直接破口大罵,什麽“酸儒”“賤儒”之稱不絕於口。但內心深處對於這幾位先賢還是尊敬的。自然也看不得這樣的景象!⑤

董仲舒憤怒之餘,心中卻清醒。

就像他為了迎合帝王而將儒家的思想改動的行徑一般,後世隻是把這種行為更加擴大了,表現得更加赤\\裸\\裸而已。

“不過是工具罷了……”

南宋,慶元二年。

在黑暗的牢獄中,有一方小窗,可以看到外麵的天色。

朱熹很喜歡透過這扇窗戶看外麵,可以讓他感受到外麵流動的空氣,讓他在這樣的境遇裏得到些微的慰藉。

他是以“偽學魁首”的罪名下獄的,監察史沈繼祖捕風捉影,捏造了他所謂的十大罪證。他的門人和他一樣,有的被下獄,有的被流放。他甚至聽聞,外麵有人叫囂要“斬朱熹以絕偽學”。

朱熹知道,這些罪證都是假的。

但他的論著裏,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要通過匡正君王的道德來限製君權,惹到了不該惹的人,這才是真的。

朱熹並不因此而感到害怕。

他走在了正確的路上,是其他人該害怕才對。

但看了仙畫之中,朱熹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三綱五常真的是對的嗎?

用服從來建

立一個穩定的社會,是錯的嗎?

忠君,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朱熹慘然笑出聲:“這一切難道都是錯的嗎?”

下獄他不怕,但此刻他卻怕了。

耽誤華夏進步的罪人,這條罪狀他承擔不起!

他也感到憤怒。

他的思想中並不單單隻有三綱五常和服從!

總成立武藝專營幹產工家字成又氏乙,買於常土家。

每一代的思想家對帝王進行遊說,希望他們能采用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建立起符合自己想象中的社會。但帝王卻也不傻,當思想家們的觀點和他的利益有悖時,往往就會產生無數矛盾。

比如,他的這次下獄。

而後世,又是誰,抓住了他的論著中的這幾個點,然後無視環境,將這幾個點無限擴大?

他喃喃自語:“不過是工具罷了……”

本來他還想這次要是能脫身,回去就好好的整理一下自己的著作和典籍,好讓自己的理念傳給後代。

但現在,卻忽然心灰意冷。

算了,算了,不如歸去!

不如歸去!

慶元二年,一代大儒朱熹,絕食於獄中,十日後,氣絕身亡。

此乃後話。

【所以說,不要再說什麽讀聖賢書,聖人之言不可逆之類的話了。孔子也好,朱熹程頤也好,不過是封建王朝的那些帝王和士大夫們手上的工具而已!孔夫子若地下有知,恐怕也很想說,求求你們,快把我也搬出去吧,別再來玷汙我的名聲了!】

【問題是,你能把泥塑抬出廟宇,但你能抵擋天下大勢嗎?接下來的世間,如你們所願了嗎?】

一聲又一聲的詰問。

並不是厲聲質問,反倒很平靜,甚至帶著幾分嘲弄。

但卻如滔滔巨浪,蘊含著磅薄的力量。

【明朝!生逢世界格局劇變之際的明朝,原本最有機會讓華夏站在世界舞台上的明朝!卻主動走入到了思維禁錮的牢籠之中,僵化而專獨的氛圍養出了寵大扭曲的士大夫階級,貪蠢橫行,黨爭不斷,以至於李自成揭竿而起之後,立刻就以摧枯拉朽之勢聞卷了整個大明,然後又被製度和文化都要更為落後的大清所滅。而和明朝同

期的歐洲,那時候正在開展轟轟烈烈的文藝複興,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最終成為了世界霸主。】

朱元璋摔了一個杯盞,又摔了一個碗。

他拿起案幾上的玉璽,很想也把這個給摔了,但看了一眼之後,又有點舍不得,於是將它放了下來。

他現在也顧不上之前說的朱棣朱允炫和下西洋什麽的了。

因為仙畫把戰火直接引到他身上了。

他一向看不起那些滿口之乎者也的儒生們,剛登基不久就叫停了天下人祭祀孔子,引得世間嘩然

o

“這大明天下,是姓朱!不是姓孔!”他氣衝衝的對趕來的馬皇後說。

他要改“道統”為“帝統”!

馬皇後雖然沒讀什麽書,但是她和朱元璋相識於微時,對自己的丈夫十分的了解。

當下,她立刻道:“陛下當然沒有錯。陛下從一介布衣到執掌天下,這曆史上的皇帝哪有你厲害?

老妻誇了幾句,順毛捋,朱元璋的怒氣這才慢慢的平息下來。

但朱家的天下似乎也沒那麽持久。 他歎了一聲, 而且, 似乎還亡得很不體麵。你說, 我是不是真的做錯了?難道這儒家的天下,還真搶不過來?”

從仙畫來看,自己的做法和嚐試似乎是錯的,而且還反倒讓大明的未來變得岌岌可危。

他雖然剛才發了一通脾氣,但真的不想背上後世罵名呀。

馬皇後卻笑了笑,“陛下,你鑽牛角尖了。”

朱元璋一愣。

我雖然聽不太懂這些什麽思想的變化來變化去,但我卻聽懂了一件事情。馬皇後對著丈夫-直都是大大咧咧的我來我去,“那就是,仙畫中人似乎覺得一家獨大是不好的。”

她沒想那些謀士和朝臣們的彎彎繞繞,也不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快人快語:“既然陛下不想要儒家占了這道統,那就再多來幾家別的唄,咱們那時候民間買東西還講究貨比三家呢。”

朱元璋眼睛一亮:“對啊,對啊!”

關鍵時候,還是自己這老妻靠得住。

這學說一多,就沒辦法獨大了。就像是瓜藤上,若是有三四個瓜,那

這瓜與瓜之間互相爭搶營養,自然都長得不大。但若隻有一個瓜,那就肯定會長得很大。

他要的就是前者!

他看向仙畫,現出沉思之色。

不知道後世所用的“道統”是什麽?是她一直在強調的“科學思維”嗎?

隻是,這科學思維又如何理解?如何培養?

【兩塊不同的大陸,在曆史的節點上卻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

【一條向前走,一條向後走。】

【若是孔孟荀,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百家先賢,得知了這樣的情況,也隻能發出一聲歎息吧!】

【好在,現在不是大明,也不是大清。我們的華夏已經從那個泥沼之中解脫了出來!】

天幕開始變得明亮。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東方而來,穿過巍峨如巨龍在山間盤旋的長城,穿過黃瓦紅牆的紫禁城;

穿過小橋流水的蘇州園林,穿過波濤洶湧的長江黃河,來到了現代高樓林立的摩登城市;

悠然自得的胡同巷弄,鳥語花香的市政公園,照拂在早起的或匆忙或悠然的百姓身上。

給眾人鍍上了一層金。

最後,來到了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學校。

身穿白襯衫的青年老師站在講台,問下麵端坐著的麵容還顯青澀稚嫩的小小少年們。

“你們為了什麽而讀書?”

少年們整齊的站了起來,稚嫩卻又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在這空曠明亮課堂之中回**。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