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卷絮風頭寒欲盡, 墜雪飄香,白日紅成陣,翌日晨早, 溫廷安、溫廷舜一眾貢生便進了大內宮中, 溫廷安前世參觀過故宮幾趟, 今番到了大內,這皇城與她印象之中的所差無幾,甃磚嵌紅,重樓疊闕, 長橋臥波,造相恢弘且氣派,在入宮的路上, 碰到了幾位老熟人。
諸如沈雲升, 呂祖遷他們,好久未見, 本欲敘一些話誼,但轉眼有禮部帶著他們去學殿試的諸般規矩了, 饒是有些舊誼要敘,也僅能暫先擱置。
教授他們規矩的是兩位公公,亦即皇廷內侍,溫廷安見到了之前在貢院裏見到的那位公公, 這位公公姓魚, 雪麵須頤,穿一襲圓領白澤補子,首束蠶絲文弁, 她原以為這位公公,會形同在貢院時那般溫和好說話, 哪曾想,目下於宮廷之中,魚公公不苟言笑,端的是峻肅得很,一板一眼地教授這些貢生,麵聖時要注意的諸般事項。
隻待行至溫廷安近前,魚公公的肅容稍霽,看她的眼神,儼似在看未來的主子,肅穆的氣質朝內收斂了些,隱微換上和藹慈然的麵目,手指撚動擱在臂彎處的一尾拂塵,用氣聲道,“溫老爺不必拘謹,今兒有太子在,您好生答題便是,其餘的不必多想。”
皆是混跡宦海之中的人物,這機心,又哪裏簡單純粹的了,溫廷安麵容並無太大風瀾,垂眸拱袖,並不言語。
溫廷舜與沈雲升就立在她身後,畢竟這站位便是依照名次排序,狀元、榜眼、探花,教禮儀的另一位公公瞻仰了三位的儀姿,對魚公公慨歎道:“今歲中鼐甲的三位貢士老爺,儀表生得委實毓秀,這般養目,若是策論寫得妙,麵聖時那烏紗帽也就穩了。
魚公公一副胸有成竹的儀容,“這可不是,尤其是那位狀元,可了不得。”未來還可能是太子妃呢。
光是學宮中禮儀便是學了兩個時辰,學完禮儀,就是到了殿試的環節,中途也沒有可供休息的餘地,一眾貢士的精神幾乎繃得格外緊,一行一止多少有些拘謹,唯恐一個不慎犯了錯處,惹得主考官不悅。
因是恩祐帝龍體不虞,這主考官,可是未來即將得登大寶的東宮太子,即將見到未來的帝君,誰不心情激動。
溫廷安有些憂心溫廷舜,他已經與太子結下過梁子,雖然這回順利高中,但她憂心趙珩之會刻意在殿試之上尋茬,是以在進宮的時候,溫廷安刻意壓低聲音,在跟前,低聲對溫廷舜囑咐了幾句。
溫廷舜低垂下眸子,望定溫廷安,薄唇輕抿出一絲弧度,“是在關心我麽?”
日光照徹在她雪白的後頸處,皮膚泛散出皓白的光澤,俄延,溫廷安的皮膚之上便是泅染出一絲薄透若纏絲的暈色,淡淡剔他一覷:“誰關心你。”
還說不是。
口是心非的人。
溫廷舜淺笑不語,但心中到底還是落了一份計較,比及溫廷安轉回身去,他容色上斂滅了所有情緒,神情淡到幾乎是毫無起伏,整一張麵容罩在了半暝半暗的陰影之中,情緒莫測,朝著快行至近前的乾清宮掠去一眼。
從東內閣門魚貫入內,陸續抵達乾清宮,此處便是殿試之地,恩祐帝正端坐於龍座之上,至於聖顏具體如何,無人敢去抬首探看,畢竟魚公公等人悉心教授過來禮儀,在殿試前會見到帝王與太子,但他們的視線必須得學規矩了,若直視聖顏那便是大逆不道,因於此,這一眾貢士都垂首行禮,伏地不語。
龍座之上傳了恩祐帝數聲難掩的咳嗽聲,他揮手,魚公公遂長喝道:“平身免禮——”
過後就直接開始今日的主題,殿上開考。
溫廷安尋著自己的座位,雙膝並攏跪下,隆冬的地麵上,平鋪著一張薄薄的氈毯,卻是熏過一重熱香,溫廷安聽著此起彼伏的倒吸寒氣聲,乍然恍回神來,隻有她所坐的這一張氈毯,是特地囑咐了人去熏熱過嗎?
溫廷安驀然覺察到,有一道微微泛燙的視線,從不遠處的金鸞地上蔓延而來,不輕不重地投落在她身上。
一股清鬱的龍涎香,徐緩地由遠及近,一陣槖槖靴聲在她身後響起,溫廷安正在給策論起提綱草稿,眼前,一道男子修長偉岸的身影,在朗日的照徹之下,投落在她的書案之上,將她整個人籠罩得嚴嚴實實。
太子正立在身後看著她寫策論。
這殿試出的策論,之前阮淵陵和黃歸衷出了大量的考題,有治疫、地動、外敵犯禁等等各種關乎大鄴的時事政論,二人還針對曆年出題,專門押了題。
當初,黃歸衷說恩祐帝很可能會考如何治疫,因為這是曆年的高頻考題,科舉十五年,其中有九年,帝王都在考如何治疫,形成了固定的套路,隻要背熟模板,再結合今歲治疫時事和政策,就能得高分,哪怕考生從來沒曆經過疫情,也能寫得有模有樣、一板一眼。
阮淵陵則不以為然,他認為前年春闈剛考過治疫,今歲便不可能再考,若要出題,帝王定然會從『饑荒』、『地動』、『禦敵』三個方麵入手,因為這三個政論,前十五年不曾考,雖屬冷門的時事政事,但近年以來有這樣的趨勢。
溫廷安覺得阮淵陵占理,治疫是國家大事,不論是治水疫、還是治火疫,但在科舉的考卷上,出現頻率委實太高,而且去年剛考,帝王極可能不會再拿出來考一回。
因於此,過去一個月她將重心放在『饑荒』、『地動』、『禦敵』三個方麵的策論訓練之上。
事實證明,阮淵陵是有先見之明的,帝王果真從他所講述的那三個方麵出了論題,溫廷安一揭開卷麵,便是看到了其中一個論題:『饑荒』。
沒想到竟會考得這般冷門。
自大鄴建朝以來,不論是熙寧帝,還是恩祐帝,因是勵精圖治,朝內歌舞升平,這地動,便是就從未發生過,它對於很多貢士而言,究其不過就是聽說過的程度,至於如何治理地動,這種考法,就難住了特別多的人。
因為沒經曆過,更未進行對此針對訓練,所以,麵對這樣的論題,很多人大腦一片亂緒空茫,下筆之時,便顯得捉襟見肘。
溫廷安專門特訓過,在前世也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去過震災地區當過誌願者,目睹過不少治理的大工程,如何如何治救災民、如何安撫家屬、如何重建家園、如何籌措米糧等等,這些她都有詳細的經驗帖。
是以,擬列策論提綱的時候,幾乎是下筆如有神,比及書寫正文內容時,她如倚馬可待似的,落筆千字,寫至半途,寫至最關鍵處,趙珩之就這樣立在她的身後,無聲地注視她寫策論。
氣氛一時變得微妙起來。
大抵是所有貢士,皆未料到矜貴之軀的太子,竟會從金鑾殿下來,躬自看士子答題。偌大的廷殿之中,此起彼伏響起正襟危坐的聲響,眾人皆挺直脊梁。
驀然有一種監考主任在身後,盯著她答卷的即視感。
溫廷安說不緊張是假的,後頸處已悄然滲出一層極薄的冷汗,殷切期盼著太子看個三兩秒,就能離開,不曾想,停在她身後不再走動了。
溫廷安隻能佯作若無其事,繼續搦墨往下寫。
好在那些要寫的內容,深深紮根在了溫廷安的腦海之中,縱然是緊張無比,她明麵上依舊能順遂下筆,通暢無阻。
終於,比及她寫到倒數第二段時,趙珩之這尊大佛終於走了。
他一離開,她周遭的氛圍,從原本的凝凍僵滯,重新變得流暢起來。
剩下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溫廷安擔心趙珩之會為難溫廷舜,但她所擔心的事情,最終並沒有發生,這乾清宮之中,一片風平浪靜,溫廷舜就坐在她的不遠處,略用餘光去看他,在將墜未墜的日色之中,淡金的光投射於少年修直峻挺的身影之間,落筆即成文,似是覺察到她的視線,溫廷舜淡寂的麵容微微動容,寥然側眸,隔著一片朦朧的光影看過來。
兩人的視線,就這樣在虛空之中相會了。
似乎被彼此的視線燙著了,氛圍岑寂,呼吸靜落可聞,儼似時漲時伏的潮汐。
爾後,兩人又默契地各自挪開眼,不再看彼此,各自繼續書寫尚未寫完的策論。
溫廷舜在策論處停頓了一會兒,方才趙珩之在看著溫廷安的時候,他心中升起了一絲不虞的漣漪,那一種感覺,是捧在心尖上的珍寶,受人覬覦的感覺,溫廷舜悄然握緊了掌心間的墨筆,麵容籠罩在半明半暗的光影之中,那一抹日光籠罩不到的地方,神情逐漸變得沉鬱。
他要變得更加強大,不然的話,就沒有辦法將她從太子那處爭奪過來。
這一份心念在他的心底野蠻滋長,日益堅定起來。
很快,這一場殿試就結束了,剛想去尋溫廷安,卻見金鑾殿上,有道人員行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