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贏了
貞觀十九年夏。
長安城西麵主城門金光門外,早早搭起了兩座涼棚。
正是為了玄奘法師而設。
“太史令,這金光門在西,西屬金,故以金光命名,這我倒是打小就知道緣故,但這雨壇建在金光門處,在風水上又有什麽說法嗎?”此時正與薑沃閑聊五行風水事的,並非請她來迎玄奘法師的崔朝,而是司農寺那位不事農事極為風雅的王正卿。
他也來迎接玄奘法師了——不光王正卿,此時金光門外,已經來了七八個朝臣。
原本房相是將‘迎玄奘法師入長安城’事安排給了鴻臚寺。
鴻臚寺卿就按照迎接外邦首領的規格,特意指了典客丞崔朝親迎,已經算是高規格了。
然而就在昨日,高句麗前線傳回皇帝的意思:好生將玄奘法師安置在長安的弘福寺,等他東征歸來,要與玄奘法師談講佛法。
這下能分開身的朝臣們,不少都來迎接這位西去十七載的法師。
鴻臚寺卿自己也來了。
王正卿向來是理直氣壯摸魚,因而來的最早。
薑沃到了後,他就踱步而來,開始與她閑談:“太史令看到那些僧人了沒有?有些是從昨夜就等在這裏了,就為聽玄奘法師講佛法。”
因朝廷要迎玄奘法師,便早早有左右街使來維持秩序。僧人們此時都有序站到兩側,將門前的位置,留給了官員們。
薑沃正在跟王正卿閑談著風水之事,就聽見有熟悉的聲音喚她:“誒?太史令也來了?”
轉頭一看,是將作監兩位少監,閻立本和於鹿到了。
眾人彼此見禮。
閻立本指了指身後跟著拎著畫箱的小宦官,笑眯眯道:“今日之事,我是一定要來的,玄奘法師東歸,可得好好畫下來!”待閻立本說完話,旁邊於少監也來與薑沃道:“太史令點過我們用棉籽油做的蠟燭了嗎?覺著如何?”
薑沃還不曾回答,旁邊司農寺王正卿就轉頭過來問道:“等下。棉籽油的蠟燭?老於啊,你是怎麽回事?你那些棉株是不是從司農寺弄走的?做出了新蠟燭,送太史局自是該的,但是不是也該給我們送些?”
於鹿連忙表示,
才做出來沒幾根,隻是想請太史令看看有無不妥,等以後再做,當然頭一個要送司農寺。
王正卿點頭做了然狀:“哦,原來是讓薑太史令試毒啊,那沒事了。”
於少監險些當場給噎死:……
薑沃內心讚歎:王正卿真會聊天。
於鹿現在已經深深後悔:明明看到這位也在,我過來幹啥呢!誰不知道王正卿最會得罪人,要不是有吏部尚書王珪大人這個堂叔,他估計早被人套麻袋打了。
於少監隻好賠笑,對著薑沃露出個複雜表情:太史令,你懂我,我沒要讓你試毒的意思啊!
薑沃莞爾點頭,於少監如蒙大赦,速速撤離王正卿身邊。
*
崔朝跟在上峰鴻臚寺正卿身後,神色端然垂手肅立。
而目光卻如飛鴻點水一般,輕輕掠過正在與朝臣們相談的薑太史令。
太史令官居五品,官服已不再是青綠色,而是緋色。
崔朝原本覺得她穿綠色官服,正如清心玉映,分外相襯。如今見她為太史令,著五品官員的緋色官袍,又覺濃淡皆宜。
哪怕是炎炎夏日,緋色在日光下亮烈到有些刺目,但她的麵容依舊是素猶積雪,神態清舉如風,如初見並無分別。
崔朝不由想起,當時自己還在惋惜她不能上朝;後來到了元宵燈會,親眼見她在朝臣麵前得了皇帝的宮燈;再到如今,她已經走出了宮門,身著緋袍與相熟的官員站在金光門前相談甚歡。
見到她一路前行,不免覺得欣悅。
**
“法師來了!”
還是早早候在門口,伸長了脖子的僧人們最先看到了玄奘法師的身影——他穿著很平常的僧袍,甚至有些曬脫色的陳舊感。
步履穩健,一步步行來。
金光門外的官員們,都不約而同停止了彼此的寒暄閑談,皆是安靜等候著這位法師歸來。
一去十七載,取得經文還。
非有大毅力者,不能成此事。
太陽從東邊升起,此時正好照在玄奘法師的麵上,讓他的臉容有些模糊,饒是以薑沃的視力,也一時未能看清玄奘法師的容貌。
隻看到他身後還跟著幾輛大車,
顯見拉著許多經文。
聽聞玄奘法師帶回來數百部經文,還有西域各國諸般佛像圖,怪道需要安西都護府派出人手,一路送到長安。
玄奘法師向東而歸,從一片夏日金光中,走進了闊別多年的大唐長安金光門。
走到近前,薑沃才看清了玄奘法師的麵貌。
她看過些佛經,經文有雲:人心慈悲則麵慈悲。有大恒心則有清淨容。
玄奘法師便是如此,見到他的一瞬間,不會去注意到他五官如何,隻覺得眼前人慈悲清淨,如有佛光罩身。
其實玄奘法師成名早,年紀並不老,哪怕西行十多年歸來,現在也才四十多歲。
隻是旅途辛苦風塵仆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滄桑不少,倒是像個修行多年的老僧。
但一抬眼,那一雙明目,哪怕走過了萬裏,還是純淨如同一捧清澈見底的水。
*
在場官位最高的兩位正卿上前,正式迎接了玄奘法師,並傳達皇帝的心意,請法師暫住弘福寺。
法師雙手合十,謝過朝廷禮遇。
之後鴻臚寺自然有安排的車馬,送玄奘法師去皇帝指定的寺廟。其餘官員們便可以上各自的車散去了。
閻立本見薑沃留下來,不由奇道:“你不回宮去?”
薑沃道:“我去送一送玄奘法師——師父與法師也是舊相識,有話讓我帶到。”
閻立本點頭:“是了,當年袁仙師與玄奘法師論過‘相麵事’。那你快去吧,等回頭有空記得去將作監,看我為今日之事所作之畫。”
*
鴻臚寺那邊,是崔朝負責送玄奘法師到弘福寺。
見薑沃留下,崔朝便道:“太史令也請上車吧。”天氣太熱了,官員們也都不願意騎馬,今日都是坐車來的。
薑沃先上前給玄奘法師遞上師父的名刺,法師看過後,便頷首笑道:“知袁仙師安好,改日便請袁仙師來論‘麵相’之事。”
馬車很寬敞,也備好了茶點。
因知薑沃是袁天罡的親傳弟子,玄奘法師便與她說起十七年前跟袁天罡論的‘麵相’之說。
袁天罡是天下第一相師,當年還年輕的玄奘法師,曾拿著佛經去請教他‘佛有三十一相,八十隨行好’之解。
兩人論了整整一夜。
如今玄奘法師歸來,關於‘相’,自然有了更多新的認知。很想與袁仙師再論一夜。
此時見了袁仙師的徒弟,就先論起了當年事。
崔朝在一旁,舉止優雅地為玄奘法師和薑沃倒上涼茶飲子,擺好素點心。
然後垂目安靜坐在一旁聽著。
薑沃與玄奘法師論完,偶一眼瞥到崔朝,還是忍不住有些恍神,好似一張絕美的美人圖。
玄奘法師也側首看了崔朝片刻,直到崔朝抬眼與他對視,玄奘法師才微微一笑:“這位可是鴻臚寺崔使節?”
崔使節?這個遙遠的稱呼,勾起了崔朝的某些回憶。
離開長安十七載的玄奘法師能叫出他這個曾經的官職,想來是……
“法師去過阿賽班國?”
玄奘法師點頭。
他是取得大乘經文返程的路上,聽聞遠僻的阿賽班國,有一位隱世高僧,這才又去了一趟。
阿塞班國國王聽說他來自大唐,格外客氣周到不說,最後送行還親自送出城門,並道:“上回送的還是大唐的崔使節。”然後用頗為熟練的漢語,跟玄奘法師嘮了好一會兒那位崔使節的姿儀。
玄奘法師本來也沒怎麽太放在心上,倒是今日一見,都不必問姓名,就覺得這位必然是阿賽班國王口中念叨的‘崔使節’了。
*
送下玄奘法師,薑沃也沒有多待——初回長安,又帶回了那麽多經文,玄奘法師一定有很多事要做。
因此她很快告辭。
倒是玄奘法師讓她且留片刻,然後從車上無數的麻布包裹中,精準取出一個:“這是送給袁仙師的。”
薑沃替師父收下,這才與崔朝一齊告辭出來。
弘福寺門口,還等著許多慕名而來,一路跟隨朝廷車馬的僧人。
崔朝與薑沃上車駛出兩條街後,才覺得人沒有那麽多了。
“太史令今日難得有空出宮,不如去看看新的房舍?已經快要修繕好了。”
薑沃曾經托崔朝幫她挑兩處好地段的房舍買下來。
雖說她還是願意住在宮裏,跟媚娘住在一起,但該買的京城房產還是要置辦下的。如今天下人口還未恢複,長安城的房舍還沒有那麽搶手,但隨著貞觀之治百姓安居,未來幾十年,人口估計會迎來一個大的飛躍。
說來令人痛心,從隋末到唐初,人口銳減到四分之一——不是銳減‘了’四分之一,而是銳減‘到’四分之一,從八百多萬戶銳減到兩百多萬戶。哪怕是貞觀年間一直在修養生息,恢複元氣,但依舊也才隻恢複到三百多萬戶。[1]
從這次東征就可知了,皇帝雖說又是水陸並進,又是騎兵步兵的,看起來好似浩浩****大軍無數,但其實總共隻動用了十萬出頭的兵力。
一鳳皇帝是真不舍得,也是實在很難拿出隋煬帝百萬大軍東征的陣容。
十萬兵力都是他好好算過的——別看大唐經常把周邊國家加入‘唐滅xx國’係列,但其實每回動用的兵力都沒有很多,走的是精兵和以戰養戰的路子。
實在是家底還沒徹底養回來。
薑沃想了想遙遠的遼東,才轉頭對崔朝道:“既然宅子還在修繕,那就等修好了再去看。”
“我倒是有另一個地方想去。”
*
薑沃回到宮裏時,已是臨近暮敲響的時辰。
因是盛夏,天光倒是還亮堂。
她走進院中,就見媚娘坐在窗邊,借著天光在看書。
媚娘的神色很專注,都未注意到有人進院。
薑沃止步不動。
她見過媚娘最多的側顏,就是這樣認真看書的樣子。
數年過去了。
媚娘是薑沃見過最有意誌力的人:有多少人能夠在深淵穀底,似乎八方都是絕路的情形下,永遠堅持著一步步往前走呢?
然而,媚娘卻是在未遇見太子前,就已經堅持了數年——讀書、思考、永遠沒有停下過走路,更沒有停下過抬著頭去尋找向上攀爬,讓自己走出這片絕境的藤蔓。
她胸中永遠有一口不服輸不絕望不認命的氣。
*
媚娘真沒注意到薑沃進門。
不過媚娘此時並非如以往一般,在對著書裏深奧晦澀之言思索,而是難得陷入了回憶。
她想起了去歲九成宮,與太子見的最後一麵。
去年夏日,雖然聖駕在九成宮,但她與李治,其實也就隻見了寥寥幾回。因聖人那時正在備戰高句麗,太子要時刻隨駕聽從聖人教導,忙的無暇他顧。
最後一次見麵是中秋前。
那時天氣已經有些轉寒了。
李治出門的時候為了不驚動乳娘等人,就連外出的披風也沒帶,就像往書房去一般,穿著常服自院中穿過,然後才從側門帶著小山走了。
因穿的單薄,李治到了獸苑後,被風一吹,就不免咳嗽了兩聲,臉色和指尖都有些發白。
媚娘一眼便看出是怎麽回事:“太子長日勞碌,若是再為……出門染了風寒,那還不如不見。”
李治望了她片刻,忽然輕輕點頭道:“好。”
似乎怕媚娘誤會他惱了一般,李治下一句話與這個‘好’之間,幾乎沒有空隙。
很快就道:“來見我,對武才人來說,也是冒著‘風’而來吧。”
“從前我做晉王時也罷,出入宮門都很隨意,可如今我既然是東宮,盯著我的目光隻會越來越多。”
李治頓了頓,終於問出了這兩年來一直想問的話:“武才人可知韋貴妃入宮前之事?”
“你……可願意如貴妃一般?”
韋貴妃,是再嫁之身入宮。
*
媚娘在回憶中,手指無意識地輕輕揉著書頁的紙邊兒。
其實,從幾年前,明明見到晉王的背影,但她沒有按照宮規退避,而是選擇主動踏入獸苑那一刻起,她就進入了一場賭局。
這些年,一直在賭。
她不由想起前年皇帝巡幸幽州,後宮妃嬪們忽然愛上了賭鬥的舊事。媚娘那時常聽宮人感慨,哪個嬪妃輸掉了一年的俸祿,又有哪個公主輸掉了一身的金玉,真是大手筆啊!
當時往獸苑去的媚娘就在內心道:比起這些嬪妃們,自己才是個真正的賭徒啊。
她賭上的甚至是自己的性命——
若是讓外人得知,太子殿下喜歡避開人,單獨與一位掖庭裏的才人說話,那會怎麽樣?太子或許會受皇帝兩句斥責,但她……隻怕性命難保。
媚娘心裏很清楚,但她沒有辦法。
因為太子想見她,想與她談心解壓,她就得去,她需要維係住太子這種好感。
每一次兩人麵對麵說話,太子的語氣都很隨和,有時候甚至給媚娘一種錯覺,他們是平等的人。
但錯覺終究是錯覺。
他們兩個站在這裏,所冒的風險截然不同,因此也絕不平等。
但對媚娘來說,一旦入局,她隻有賭下去,一次次冒著全盤皆輸的風險,把性命安危壓上賭下去。
她在賭,會有一日,太子對她的看重,超過了他的孤獨感和傾訴欲。他會開始擔憂媚娘所冒的絕大風險。
終於。
她賭贏了。
**
與此同時,遠在定州的李治,緊了緊身上的披風。
靠近北地,哪怕是夏日,太陽落山後就會有些涼意。
這份涼意,讓他想起了去年他與媚娘見的最後一麵。
雖然近一年未見了,但想起媚娘,她的麵容還是會立刻清晰的浮現在他眼前。
去歲中秋前見過一麵後,回東宮的路上,他就對小山吩咐道:“以後我不再來獸苑了,你記得每旬來看一眼猞猁,別讓人克扣了肉食。”
“再有……”李治想了想道:“今年起駕回長安後,你先留下別走,辦好一件事——把九成宮獸苑裏的宦官,都送到玉華宮去當差,另外換一批新的來。”玉華宮也是行宮,隻是皇帝不喜歡那處,從來沒有去過,一直閑置著。
“此事好好辦,若是辦不好,你也就留在玉華宮養老吧。”
小山連忙領命,表示絕對幹的利索。
然後忍不住去偷偷覷太子的臉色。
怎麽,難道武才人惹殿下不高興了,再也不肯見了?
見太子殿下一臉悵然,小山就知道應該不是武才人的事兒。那就是殿下太忙了,所以無暇再見?
小山是個宦官,每日就是琢磨怎麽才能讓太子殿下高興。
在他心裏,是很願意跟太子來獸苑的,因為每回太子見了武才人就相談甚歡,連著一兩日都會心情不錯,像是卸掉了身上一些擔子似的。
此時看著悵然的太子,小山忍不住把心底埋了挺久的一個想法說出來:“殿下,聖人常給東宮賜宮女服侍殿下的——武才人雖是以才人位分入宮的,但都這些年了,還住在掖庭,連個後宮宮室都沒有,其實也就是個有品級的宮女差不離了,殿下何不向聖人討……”
小山這句話還沒說完,就被太子眼底的寒意嚇得‘噗通’跪了。
太子的聲音從頭頂飄下來,聽得小山覺得腦瓜子一片冰冷像是被人拍了一個大雪球:“這樣的話,別讓我聽到第一次。”
*
定州。
李治的手指上纏繞著披風的絛子,想起小山這句話。
當時自己製止小山,何嚐不是製止自己?
他也動過這個念頭。
尤其是很多個覺得孤單的時刻:許多次他已經被父皇布置的政理弄得心力交瘁了,結果太子妃還要來說‘對東宮宮人的處置’,以及狀告‘蕭良娣對她不夠恭敬’,而蕭氏等人則又來給他送湯水送點心,說著‘這是妾親手做了一日的,隻求殿下念在心意上吃一口’。
李治覺得好累:他不想聽也不想吃。
他隻想跟人說說話,跟一個能聽懂他在為什麽心累的人說說話。
那時候,他心裏就動過小山提起的這個念頭。
如果他去向父皇要一個從未在意過的才人,父皇哪怕一時不滿,但隻要他求一求,也會答應的吧。
父皇從不會生孩子們太久的氣。
情感上這樣渴望著,但理智立刻壓住了這個想法。
如果他這麽做了,他知道媚娘的結局會是什麽,已經有前車之鑒了:當年東宮稱心就是先例。
當然,媚娘在他心裏,與稱心在當年大哥那裏的地位不同。
但李治清楚,隻要他提出此事,在父皇眼裏,媚娘和稱心就是一樣的——有人狐媚太子,引得向來乖巧的太子犯錯。
這樣的罪人,一定是不能留!
或許父皇會想起大哥當年激烈的反應,不會再那麽直截了當手腕生硬的把人燒成灰。
但在這宮裏,皇帝想要一個人沒命,實在是有太多方法,也太容易了。
人一旦沒了性命,就什麽都沒了。
李治一直記得初見媚娘時,她縱馬而來,身後還蹲著一隻猞猁,眉目鮮妍,帶著那樣鮮活而豐盈的生命力。
若是因為自己……李治隻消想一想就有些不寒而栗之感。
李治低下頭繼續看文書:暫且不見罷,橫豎宮外的事兒,他也安排過了。
**
媚娘回憶過後,動了動低的有些酸楚的脖子,目光隨意往外看去,就見薑沃站在門口似乎在發呆。
“怎麽在外麵曬著?快過來!”
薑沃沒有進門,而是走到窗前,伏在窗戶上與媚娘說話。
在宮外可以坐馬車,進宮後就隻能走路,薑沃這一路走回到宮正司,媚娘就見她額角和鼻尖都帶著一抹水痕。
媚娘取出帕子,給她細細擦去。
邊輕柔擦拭邊問道:“上回你說過在宮外已經買了房舍,今日難得出宮沒去看看?”
薑沃搖頭:“不著急,反正也先不去住。隻要姐姐還在掖庭,我當然也要住在掖庭。”
媚娘笑著將手帕收了,又用手背試了試薑沃臉頰的溫度:“還是進來吧,外頭熱。”
薑沃這才點頭,從窗口處直起身子,轉身進門。才進來就見桌上擺著一瓷盆井水,裏麵浸著一隻茶盞,想來是媚娘給她準備的涼茶。
她就端上這隻杯子,也來到窗下,與媚娘隔著炕桌對坐。
媚娘看了看外頭的天色:“既然沒去看房舍,難道隻接玄奘法師,就花了一整日?”
薑沃搖頭:“我去了另一個地方。”
*
崔朝問薑沃要不要去看房舍,薑沃搖頭拒絕,難得白日有空出來——
“我想去看看感業寺。”
說是去看感業寺,其實馬車隻是停在外麵沒有進去,薑沃撩起簾子,從馬車上望著感業寺深鎖不開的寺門。
偶然能聽到裏麵的人聲。
崔朝坐在對麵,慢慢與她說起感業寺:“這正門是一直不開的——這些年隻開過一次,就是先帝的嬪妃入門之時。”
“平時隻會開東西角門,由挑夫送上日需之物。”
“自從去歲太子殿下提起過,這一年來,這感業寺日用的米麵、菜蔬、布料、香燭等物,逐漸都換成了我下麵的鋪子來送貨。”
感業寺是皇家寺院,專門負責接收先帝駕崩後,沒有子嗣的嬪妃們。
這裏的管事,除了宮裏派出來的兩個老宦官,便是幾個年老的尼姑——到了這感業寺,前程是甭想了,隻能想著撈錢了。
要換過感業寺的供給商實在容易,隻要價格壓的低,讓這些人有更多油水可撈就是了。
“除了日需之外,這裏麵的兩個宦官,四個老尼,不敢將他們克扣來的錢財放在寺中,就存在了東市的‘平康櫃坊’,換了錢票。”
平康櫃坊,也是崔朝的產業。
相當於這感業寺,從管事的隱秘到日用所需之物,全都在掌握之中。
崔朝含笑道:“我瞧今日太史令沒有興致進去,那就先在外麵看看——以後若是想進去,隨時可以。”
*
薑沃邊說這一日的行程,邊喝完了一盞涼茶。
媚娘順手接過她手裏的杯子,擱在桌上,催她先進去換家常衣裳鬆快一下。
然而薑沃正講的意猶未盡,指著她帶回來的一個小包裹:“我說完再去換——姐姐,這是玄奘法師帶回來的貝葉經文,他特意送了師父一些‘相麵’相關的,我方才去給師父送時,就特意求了幾份拿回來跟姐姐一起看,先看過再換也不遲。”
媚娘起身,不由分說把薑沃拉起來推到裏間去了:“先換衣裳,出去一日不累?”
“咱們能說話的時間還長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