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酸梅湯
……捧著新《宮規》念誦的是麗媛。
太皇太後誇她聲音如黃鸝鳥的鳴叫一般悅耳。
不過,太皇太後越聽表情越是凝重。她起初以為阿嬌的改宮規,隻是改動幾條而已,結果和她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實宮中各體係都具備獨立性。如皇後的中宮體係,皇太後的太後卿體係、皇帝的少府體係都設有官職來管理宮人,製度較為完善。目前管理混亂的主要是掖庭體係,也就是以掖庭令為主服務於皇帝妃嬪的部門。
阿嬌的應對辦法是增設女官係統,細化職能。
之前漢宮也有女史,如教導妃嬪學問的中宮學事史、掌敘帝王燕寢之事的女禦長,隻是不成體係。
目前宮官主要以宦官、士人為主,不像後世漸漸意識到女官在宮廷中的重要性。不過太皇太後的眼光多麽毒辣,幾乎是頃刻之間就聯想到秦時有宦人專權之事。
從多方麵考慮都可以得出結論——女官的存在對皇室來說很有好處。
宮規更改的部分隻有一個重點:宮人犯錯交專設機構處置。
宮人是皇室的私奴,命如草芥,阿嬌是憐憫他們。
太皇太後不知道,阿嬌最想保障的是宮人的基本生命安全。這個要慢慢來。哎!現存體製下要實現極為困難,所以有一個途徑能提高宮女的地位很重要。從宮女變宮妃是一個途徑,但無異於千軍萬馬走獨木橋,且獲寵還有失寵的可能性。還是工作比較靠譜!等時機成熟,阿嬌再把按一定年限放歸宮女之事固定下來,拿著工資和工作履曆,女官出宮嫁人也好,獨自生活也好,都有一定的資本。
不像現在……聽說這一批放歸的宮女在外麵的婚嫁市場裏行情並不好,沒有自立的能力,想要組成家庭吧,卻幾乎隻能嫁給鰥夫為妻。
麗媛一口氣念完,時間已經過去兩刻鍾。
太皇太後道:“女官體係如此完善,你在上麵花費了不少心思吧?”
這個倒很簡單,結合現有的製度,照抄一套後世的體係唄。關鍵在於女官製度能否施行,可以的話,就算最開始不太完善有很多問題,但隻要慢慢改進總能適宜。
“知曉麗媛的事情之後,我這幾日裏都在思索,剛有成果就拿來給您了。”
“那你準備封麗媛做什麽官?”
阿嬌一聽就知道太皇太後允了。
“自然是封一個高官,尚宮就很好。”從宮女放歸的事定下來,到麗媛告狀,期間她一直被人看管著。細細算來,也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她沒有莽撞行事,才能等到最佳的機會,又敢於孤注一擲,可見心性堅韌。加上她容貌美麗,又讀書習字,卻一直在掖庭做粗使活計,可見誌不在帝王。由她做女官之首,慢慢組建女官係統,再合適不過。
太皇太後:“這旨意由我來下吧。難得嬌嬌不是為皇帝的事情求到我這裏。”
阿嬌的臉上不免露出一絲尷尬的神色,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她年輕不懂事,求別提。輕咳一聲,她轉移話題:“強擄宮官,汝陰候……哼哼。”
方姑姑送上兩盅紅糖薑茶,太皇太後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天氣一日熱過一日,嬌嬌要不要跟外祖母去甘泉宮避暑?”
阿嬌:“可是宮裏的事……”
“中宮官又不是吃白飯的,我也會派人盯著。聽外祖母的,你這時候不在宮裏比在宮裏更合適。”
老太太是什麽樣的人物!有她的保證,阿嬌不再擔心。一口答應下來。
等阿嬌離去,太皇太後搖頭歎息:“為一點小事,鬧騰出大動靜。”其實根本不用管掖庭如何,削爵的好機會送上來,皇帝難道會拒絕嗎?
“這事對她沒有半點好處。”
方姑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皇後決心要辦一件事,一定會全心全意把事情辦好的,再難也從不氣餒。發現此事的症結不在汝陰候身上,而在於後宮的風氣。阿嬌隻會想,怎麽肅清風氣。她覺得這事該做,做成能開心,就是她得到的好處了。”
“您還記不記得,那一年阿嬌剛開蒙,和一眾皇子公主們一起上學。有位先生學問高深,授課完畢總要詢問學生還有沒有不懂之處,沒有阿嬌之前,眾人害怕擔愚笨之名,大多不懂裝懂。阿嬌卻是每次都要逐篇詢問,一遍不懂問兩遍。先帝知曉後,問她,你不怕別人嘲笑你愚笨嗎?阿嬌說,學懂我就和大家一樣聰明了。”
“幾年下來,數門功課唯阿嬌皆甲等。”
“皇帝四歲的時候,二皇子劉德頑皮,秋獵時避開侍從帶著陛下……那會陛下名彘,您叫他小豬兒。結果天降大雨,又遇上野豬衝撞禦駕,等發現的兩人失蹤的時候,隻在不遠處的河邊發現小豬兒的荷包,您連忙下令沿河道搜尋兩位皇子的蹤跡。人人心中都在想,河水湍急,掉進去肯定活不了。阿嬌八歲,聽到身邊的人說掉進河中必會沒命,認真詢問左右:那他們有沒有可能沒掉進河裏。左右答不出來。阿嬌便命令左右一起在周圍尋找兩人,任誰相勸都不聽,還有人指責她任性浪費人手。
阿嬌通通不聽。
奇跡般的,竟讓阿嬌在距離河道較遠的山體滑泄之處,發現即將被淤泥掩埋的兩位皇子。雨聲太大,兩人的呼救聲一直沒被任何人聽見。若非有阿嬌……或者再晚一點,他們就沒命了。”
太皇太後陷入回憶之中,許久後露出笑容歎息般道:“我怎麽忘記了。阿嬌這孩子從小就是個認真到執拗的性子。”
……
夏至之後,一日熱過一日。
阿嬌看著外頭明晃晃、金燦燦的陽光,站在簷下的陰影裏頭,不知不覺鼻尖便沁出薄汗。
麗媛遠遠看到阿嬌,小步疾走上前:“主子,您怎麽站在外頭?”
“裏頭在收拾去甘泉宮要準備的東西,亂得很。”
阿嬌覺得自己杵在屋裏耽擱程安她們做事,才悄悄躲到廊下。
“你送名冊過來?”
麗媛點頭,雙手奉上女官名冊。雖然距離她被封尚宮不過十多日,但各級女官已紛紛就任。皇後的主張,太皇太後撐腰,皇太後讚同,皇帝沒出聲代表不反對,女官製度的推行極為順利。
女官的任命以麗媛意見為主,中宮詹事周希光、掖庭令孫伯修協理。
麗媛心中忐忑,害怕舉薦的人不合適。
阿嬌安慰她:工作做不好,擼下去再換人而已,不用有負擔。
麗媛這才敢大膽辦事。
阿嬌:“孫伯修好相處嗎?”
掖庭令掌管妃嬪諸事,名義上事事都繞不過皇後,實則還有多個主子,比如皇帝、太後、太皇太後。畢竟不是中宮屬官,有陽奉陰違的可能性。
“麵上和氣,實則倨傲。”麗媛美麗的眼睛裏流露出對阿嬌的崇拜:“收下我送去的一匣子紅糖之後,阻力盡消。聽說常食紅糖能駐顏不老,宮外求購者無數,可以賣出一兩千金的價格,便宜他了。”偏偏如此貴價還買不著,掖庭令能不欣喜嗎?
阿嬌:???
等等,什麽駐顏不老,她怎麽不知道紅糖有此功效?誰傳出來的?
程安探出頭道:“主子,您吩咐膳房煮的酸梅湯送來了。一會就啟程,是不是帶著路上喝?”
阿嬌點頭,交代麗媛諸事才讓她離去。
不一會,長樂宮傳來啟程的通知。
阿嬌登上馬車,出未央宮不久,聽到後麵隱約傳來呼喚聲。原來是大哥陳須騎著馬追過來,衣服皺巴巴的,嘴角烏青一片。
阿嬌下意識聯想到陳須帶人攔截衛青的事,難道是衛青打的?不可能,真要是衛青打的,竇太主肯定要鬧。沒聽說她老人家帶人把衛家拆掉,可見衛青有分寸。
“長兄,你怎麽來了?”
竇太主一共生育二子一女,長子陳須,次子陳蟜。二兄陳蟜娶隆慮公主為妻,常年待在封地,倒是長兄陪伴在父母身邊。
這兩位兄長的性情……阿嬌隻能歎息一聲,母親真不會教孩子。一味的嬌慣寵溺,以至兒子和女兒各有各的性格缺陷。
陳須挺著胸脯道:“母親吩咐我護著你去甘泉宮。”
一旁的小廝香茗快嘴道:“公子夜宿東街婦人帳中,叫人家丈夫逮住當女幹夫一頓胖揍……”
阿嬌:“……”
這不會是劉徹的報複吧?
應該不是,妻舅好人/妻又不是什麽好名聲,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他沒理由做。
“呸,什麽醃臢話也敢對著咱家姑娘渾說,”陳須一巴掌拍在小廝背上,看向阿嬌的目光帶著七分心虛三分討好。
阿嬌撫額歎息:“你先去給老太太請安。”
“對、對,先請安。這是應該的,”陳須正要策馬往前,便聽阿嬌道:“香茗留下。”
陳須一張臉又青又綠,在阿嬌看不到的角度狠狠瞪一眼香茗:“別胡說八道,仔細你的皮。”
結果陳須一離開,香茗便迫不及待的告狀:“這回的事情鬧到京兆府,滿城皆知。公主覺得丟人,又治不住公子,請娘娘代為管教。”
車上的程安眼皮都沒動一下,習慣了。
阿嬌頗為無語,不過……她也習慣了。長公主溺愛孩子,家裏一向是誰最受寵誰的話最管用,騙阿嬌是老幺又是唯一的姑娘,得到的偏愛最多。養得她自小脾氣執拗,誰不依她家中永無寧日。
長公主奈何不了她,家裏兩個哥哥也怕她。
陳須打馬回來,看到阿嬌陰沉的小臉下意識繃緊肉皮,心裏把香茗臭罵至死,卻也不能拿香茗如何。
“阿嬌,我瞧著太皇太後的臉色不大好。”
阿嬌知道陳須整日不幹正事,專一在外眠花宿柳,閑遊浪**,卻也知道輕重,不敢拿老太太的身子開玩笑。
“你趕緊找身幹淨的衣服把醃菜似的一身換掉,哼。我去前頭一趟,你等著我回來,不要亂跑。”
說罷,眼珠子一瞪,活似羅刹。
聽得阿嬌的吩咐,青君讓人把馬牽來。阿嬌的馬皮毛棗紅,四蹄分別長著一圈白毛,取名為踏雪。原是一匹極為烈性的好馬,碰上烈火一般的主子,放開跑起來如騰雲而起。
隨行的宿衛看到阿嬌,皆不敢攔。
倘有一時失神盯著她看的,必然被旁邊的同僚拍醒,罵上一句——不要命了!
不一會,阿嬌追上前麵太皇太後的馬車。車內裏寬敞,坐七八個人不會覺得擁擠。大概是老太太嫌人多氣濁,裏頭隻有方姑姑伺候。
阿嬌端詳老太太的麵容,見她眼底烏黑,雙頰略有些腫脹。睡夢之中,眉頭緊皺不知是不是做噩夢了。
阿嬌小聲問:“老太太身子不舒服?”
方姑姑點頭:“細說起來不過是暑熱,老太太食欲不佳罷了。一到夏天就這樣,總是覺得不餓,偶爾想吃東西,略吃幾口又飽了。太醫也沒辦法,不敢下猛藥,叮囑我們不能硬逼著老太太用膳,怕吃下去又吐出來反而更糟糕。倒有個巫醫說可以讓老太太吃點酸的開胃。您也知道,老太太素來嫌棄酸梅、山楂之類的果子澀口倒牙,哪裏肯用。可打從前日起每頓不過是幾口稀羹,身子怎麽受得住?”
阿嬌聽完,鬆一口氣。
暑熱影響胃口是大事,不過比起一些難以治療的病痛來說又是小事一樁。阿嬌腦中冒出的一件件適合夏日吃的食物,便是她的底氣。
“趕巧了,我那裏現在就有一件對症之物可以給老太太試一試,定能除熱送涼,開胃消暑。”
“哦,是什麽好物?”
說話的不是方姑姑,而是不知何時醒來的老太太。
阿嬌眉毛一挑:“消煩安神、祛病除疾宮廷貢品禦製烏梅煎。”
太皇太後先是一愣,接著大笑出聲:“名頭挺大,那我真要嚐一嚐才行。”
方姑姑也被逗笑了。
誰也不知道阿嬌說的並非是玩笑話。最早的酸梅湯出現要一千年以後,她如今用的方子是後世宮中禦膳房為供皇帝消暑,特地改良過的。若非阿嬌投胎到現世的家境尚可,又剛巧經營飲食行業,還不知道方子呢!
酸梅湯作為一種具備多種功能的保健飲品,能在各種類型的飲料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足見自身的優勢。
太皇太後要嚐,自然有人去阿嬌車上取來。
作者有話要說:寫到酸梅湯的時候,剛好出去吃飯喝到酸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