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涼粉

瓷碗中的酸梅湯呈現出一種琥珀色半透明之感,明明打從熬煮好便盛在甕中,沒用過冰也沒在井水裏浸潤,卻偏偏給人一種涼意十足的錯覺。

阿嬌在一旁道:“您甭看小小的一碗烏梅煎,得用上好的酸梅子、山楂、陳皮、甘草等等按我的不傳之秘方配料。每一樣原料都得經過特殊的處理,比如酸梅子得用煙火熏製成烏梅再用,最重要的是一味冰糖不能少。”

“冰糖?”

“對,冰糖,形如剔透的黃色寶石。照理來說,我養晶的法子是對的,也不知道是溫度不對還是濕度有問題,凝出的冰糖隻有薄薄一層,隻剛剛夠廚下用的。”

“咱們嬌嬌現在腦子裏全是食經。”

“民以食為本嘛。”

阿嬌輕笑一聲,把甕送到老太太麵前:“您聞一聞。”

太皇太後眼睛是看不見的,但隨之而來的是耳朵能捕捉更細微的聲音,嗅覺也更加的靈敏。

“嗯,這味道好聞。”

阿嬌問:“您有沒有聞到一股子獨特的煙熏味道?”

太皇太後:“是了,的確有。”

阿嬌繼續說:“這就是烏梅的氣味了!選好配料,接著是熬煮。這也有大學問,一是火候,二是時辰,三要攪拌過濾,通通有講究。熬煮的時間不能低於一個時辰,中途要加一次水。您嚐嚐看,是不是喝一盞口舌生津。”

老太太還沒喝,已然覺得酸梅湯合自己口味了。

阿嬌知道胃口敗壞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好胃口的由來無非是兩個方麵:合心意的食物;適合用膳氛圍。

老太太身處權力頂端多年,什麽美味沒嚐過,天上飛的、水裏遊的,要吃什麽吃不著。因為太易得、選擇太多,所以對什麽山珍海味、什麽鮑參翅肚的興致都消減了。這是貴族們都有的煩惱,自己都不曉得味蕾想要什麽。

故而要刺激懶怠的味蕾,就要新的、奇的,當下最需要的和蘊藏著某種情感的特殊味道。

比如此時的一盅酸梅湯。它是再適合不過的夏日解暑聖品,繁複的工序飽含著阿嬌的心意,又叫她一通如數家珍道明小小飲子的巧思,三分有用也如同十分有效。

老太太接過碗喝上一口,口中瞬間爆發濃鬱的酸甜滋味,舒緩悠長。既冰涼涼逼退暑熱,回味無窮;又沁心脾如品濁酒,鬱氣盡消。一時舍不得下咽。

“咕嚕”一聲響。

即是一盅烏梅煎下肚,又是老太太肚子發出的嗡鳴。

“好滋味!”

太皇太後胃口大開,原先腹中鼓脹之感消失無蹤,頓覺饑腸轆轆,餓得手腳都有些發軟。

路上不方便,方姑姑隻備有一甕肉羹,一籃子蒸餅。肉羹盛出來半溫正好適用,太皇太後嫌棄油膩不用,就著一盅烏梅煎解膩,愣是吃下一個半蒸餅。

方姑姑高興得不知怎麽才好,不著痕跡的把剩下的半甕烏梅煎收起來。

阿嬌看在眼裏,心說中好笑:大可不必如此。

我還能跟老太太搶不成?

……

甘泉宮,蓬萊殿、東配殿。阿嬌梳洗完畢,換上幹淨清爽的衣物,正要問問大兄陳須的去向,便聽程安說方姑姑來了。

“可能是外祖母那邊有事。”

阿嬌揮手讓梳頭的小宮女不必忙活,“請她進來。”

這回阿嬌猜錯了。方姑姑過來不是太皇太後的意思,她老人家在前麵正殿裏見朝臣,稍歇一會的工夫都沒有,還顧不上阿嬌。

“我想請您拿個主意,咱們午膳用什麽?”

阿嬌微微一愣。

中午要吃什麽,她早有安排,隨行伺候的庖廚恐怕已經借甘泉宮的廚房忙活起來了。

這麽熱的天,她原打算吃涼粉。這是未來世界的一種小吃,最早有記載似乎出現於宋朝,總之是現在還沒出現之物。各地的涼粉有不同的名字,不一樣的做法。

阿嬌知道的有兩種,一種是用米做的,一種是用豌豆做的。

前段時間天氣漸熱的時候,阿嬌發現燉煮的羊肉裏有嫩豌豆的身影,萌生製作涼粉的想法。這才讓膳房的庖廚先把豌豆澱粉做出來,出行時特地帶上。一路車馬勞頓胃口大減,正好派上用場。

方姑姑的意思,顯然是想讓阿嬌安排老太太的午膳。估摸著是見烏梅煎頗有成果的緣故,認可阿嬌在飲食上漸漸展露的天分?

涼粉口感爽滑,有清熱、祛火、涼血的功效。老人家怕傷腸胃不能多食,少量的食用一些是不礙事的。用特製的工具刮上一碗,隨便的拌些醬料,便是一道解暑美味。

不過,食案上也不能隻有一份涼粉。

阿嬌能想到的,時間上也來不及。依照太皇太後的習慣,還有一刻鍾便用午膳的時辰,但凡馬上能做得的熟食都不夠軟爛適口。

“膳房備得有什麽?”

應阿嬌的問話,早候在外頭的甘泉宮廚廄長進來回話。

太皇太後要出宮避暑,甘泉宮肯定要做好接駕的準備。打從前兩日接到消息,膳房便風風火火地動起來。現下膳房裏各種需長時間燉煮的肉禽統統齊備,可廚廄長顛顛跑到方姑姑麵前尊請示下,看到的卻是方姑姑臉上為難的神色。

廚廄長還有什麽不明白的,立時在心裏叫苦。

一年裏頭,他就指望著主子們來行宮的幾個月,伺候得主子高興得幾分臉麵,沒想到撞著壞時候了。太皇太後身邊的方姑姑都摸不準她的胃口,甭管是老太太身體不適,還是心頭有煩悶之事,火都得燒到膳房。

此時見事情有轉機,哪有不盡心盡力的。

皇後問話,廚廄長隻差用人頭擔保,娘娘要用啥都有。

阿嬌略思索片刻說:“老鴨燉的湯要是火候足夠,往裏頭擱一點泡發的幹筍、醃菜,鴨血切塊煮熟端上來。”

廚廄長懵了。

“可鴨血切不塊狀啊……”

阿嬌想起宮中還沒有讓鴨血凝固不散的辦法,回憶一陣,似乎是有幾個要點的。比如為方便快速散熱,需要一個表麵積大一點容器,少量鹽少量水,煮的時候也要注意別弄散。

她一一說了。

甘泉宮的庖人也要伺候主子,絕不是泛泛之輩,肯定能做出來。

一旁的方姑姑聽說大熱天要吃冒熱氣的鴨子湯,立刻覺得這事辦得不像話。再說老太太素來嫌鴨子毛腥重,別敗壞胃口才好。可轉念一想。老太太之前不也嫌棄酸之一味沁牙,烏梅煎甜滋滋的,卻也酸味極重。老太太不也愛它嗎?

沒準真行呢!

作者有話要說:後宮佳麗三千,阿嬌獨得老太太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