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18章

荀瀾火速修書一封, 讓徐州陶謙支援。

遠在長安的王允,也早派了和陶謙有舊時情誼的官員來當說客,鼓動陶謙在後方突襲豫州。

因為是漢室下令討伐, 陶謙不願意違抗朝廷的命令, 但他也不想陷入諸侯的爭鬥之中, 何況荀瀾對徐州有恩, 他做不出這等背信棄義的事情。後來幹脆稱病,不見任何人。就一個字“拖”,遲遲不出兵。

時任徐州廣陵太守的陳登完全不顧陶謙的糾結,卻十分有魄力地直接帶廣陵的兵馬和大量的糧草應援荀瀾。

在領兵離開後, 陳登才修書一封給陶謙, 對自己所為做了解釋:“荀公一統天下已是大勢所趨,我們當順應河流,而不是逆流而上。且荀州牧對徐州百姓有救命之恩,此等恩情, 不能不報。”

這讓陶謙大為震驚。他自以為親自將陳登一手提拔起來, 對方對自己足夠忠心,卻沒想到對方在這個局勢晦暗不明的時候選擇了投靠荀瀾。袁紹、曹操和公孫瓚的聯軍有二十萬之巨啊, 而且還有顏良、文醜、夏侯兄弟等名將帶兵,威脅力十足。若是荀瀾失敗,他們就又要麵對曹操的怒火了!

其實陶謙托大了……

即使沒有他的刻意提拔, 不管當時任徐州牧的人是誰, 陳登的仕途也會一路平坦。陳登出生在徐州世家大族陳家, 陳家雖然比不得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但在徐州世代經營, 已出過了三四任太守, 根基深厚。有這樣的出身加上自身的才華出眾, 陳登年紀輕輕就被舉孝廉,擔任東陽縣長。

荀瀾在收到陳登來信時,已經在前往前線的路上了,他有些難以置信:“徐州世家大族以陳家為首,這時候前來雪中送炭,著實讓人不解啊。”

他並沒有拆開信,免得影響自己的判斷,而是從陳登領兵的行為出發。一切不合理的行為都當有解釋,他叫來了荀彧、郭嘉和賈詡及幾位將領,商議道:“莫非是詐?陶謙這是與袁紹達成了共識?畢竟他上次在曹操的手裏吃了虧,又割讓了小沛和彭城給我們,想要搶地搶人也情有所原。”

此番和聯軍交戰,事關重大,所以荀瀾不但親自上陣,還把當世的三位頂尖謀士都給帶上了,畢竟親臨戰場才能根據地形、兵力等實際情況派兵作戰,遠程指揮很容易貽誤戰機。

荀彧卻不覺得陶謙有這樣折騰的能力:“也不盡然,陳登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濟民之誌,與主公之道不謀而合。而且陶謙身患沉屙痼疾,被曹操屠城驚嚇後身體每況愈下。加之陶謙頗為倚賴的笮融等人與其政見不合,想必他想要為徐州尋得新主。”

“陳登在徐州興修水利,家族根基磅礴,在士人和百姓中口碑都很好,他不想自己上嗎?”

荀瀾有點懷疑陳登拿自己當大冤種跳板,奪了地之後光明正大得到朝廷的冊封,踢開旁人自己當徐州牧。畢竟陳登有本事也有人脈,之前興修水利也在百姓間積攢了非常好的口碑。或許是受到影視劇裏麵陳登父子把呂布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影響,他老覺得天上不會掉下陳登這塊餡餅。

郭嘉頷首:“倒也有這種可能,雖然陶謙無力。但陳登的父親做過沛縣的國相,是一個老狐狸。而他的兩個叔叔,也都領了郡守和郡丞的職位。”

若是在荀瀾的治下,肯定不會讓一門都擔任一個地區的要職。

賈詡笑著說:“主公莫要擔憂,隻要確認了他帶來的糧草和兵馬是真,是否真心投靠倒也沒那麽重要了。”

見幾個武將投來的不解的眼神,賈詡隻得解釋說:“主公救援徐州,使得幸存下來的人免遭曹操屠城,他們對您感激還來不及。隻要將陳登及其副將替下,那麽這些人和物皆歸於您的名下。”不會擔心指揮不動的問題。

荀瀾點了點頭,心下稍安:“不過若是他真心來投,未免太傷人心。”

荀彧勸說道:“主公不妨先拆開信看一下,其實我覺得您不要過於憂慮,陳登智謀過人,應當能看出來陶謙所謂的中立不是長久之計。”而且親自帶來人馬和大量糧草,若是詐降,那未免太興師動眾和冒險。他們豫州旗下猛將如雲,若是有什麽背叛之舉,很容易就被猛將取了項上人頭。

徐州乃是兵家必爭之地,沒有被曹操禍害的地方穀米豐盛。但兵力比諸侯都差了一截,陶謙本來就不擅長練兵,被曹操攻打後兵力又被削弱了,徐州的精銳為了守護治所郯城,大半都犧牲在了戰爭中。所以荀彧覺得身為一個聰明人,陳登的行為完全說得通,他這是代表家族下注了。

“且讓人接應陳登。”荀瀾覺得自己身為主公,得拿出主意來才行,不能畏手畏腳:“文若,你和翼德去如何?”

荀彧名聲在外,陳登必然不會對他出手,最多也就來個軟禁。有張飛在,可以靈活地應對陳登的突然發難。

荀彧微微一笑:“謹遵主公命令。”

荀瀾道:“文若需要多少兵卒?”

荀彧自信道:“主公的騎兵當用來驅逐公孫瓚,我點五十騎即可。”

荀瀾應道:“好,有什麽風吹草動,立即飛鴿傳書。”

另一方麵,荀瀾飛鴿傳書給糜竺。糜竺在徐州經營頗深,早在他投靠後,荀瀾就讓糜竺在陶謙府上派了探子。後來陳登擔任典農校尉,以開發水利聞名中原,一直躍躍欲試挖牆腳的荀瀾也讓糜竺籠絡了陳家的侍女。

雖然幾率不大,但要是有機會能挖到人呢?畢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現在正好,探子用上了。

幾天後,糜竺的回信到了,言陳府的確發生了一場很大的爭吵,因為內容太過機密,婢女沒有辦法得知。

但陶謙的府上發生了令人相當在意的一件事情,陶謙在收到陳登的信後,竟然氣暈了過去,罵他讓徐州陷入險境。

“陷入險境?”荀瀾咀嚼著這個詞語,覺得自己當見陳登一麵。

這些時日,呂布親自率兵,在巨野縣和曹操交戰,但兵力和士氣皆弱於對方,都沒有取勝,甚至幾次被樂進、夏侯淵追著打,差點就被攻破了巨野縣的城門。

嚐到失敗滋味呂布,開始聽從陳宮的防守意見,在巨野縣堅守城池,等待救援。陳宮也親臨城上,與呂布一同布防。

呂布的心情很緊張:“巨野的糧草已經不足了,若是援軍再不至,我怕城裏發生易子而食的悲劇。”所以他才三番兩次地和曹軍交戰,想要奪得糧草。

好在,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他終於收到了飛鴿傳書,主公帶兵擊潰了公孫瓚的騎兵,已經逼近曹操和袁紹的軍隊。

公孫瓚收攏軍隊,和曹操合在一處。曹操擔心被荀瀾的軍隊裏外夾擊,且急攻巨野失敗,眼看著呂布和陳宮沒有那麽容易被打敗,他就從巨野撤兵,率兵來到了官渡,在那修築了營寨。而袁紹在濟寧城外高築堡壘,與濟寧城互為犄角。

秋收起兵,來年就很容易有饑荒。所以荀瀾並沒有從百姓中抽調兵力。而且,因為征戰兗州和交州,荀瀾手上的存糧並不多,軍糧經不起大規模的消耗。

所以荀瀾點了兩萬騎兵和三萬步兵,其兵力不足北方聯軍的一半,但都是精選出來的,戰鬥力不足的人都留在州郡繼續軍屯。對比之下,聯軍兵力十萬,號稱二十萬,聲勢十分浩大。

不過,荀瀾在兗州就地征兵了,補充了兩萬多的兵力。被北方聯軍搶掠過的百姓拿起鋤頭就要上戰場,反正在家裏也是餓著等死,倒不如去戰場一搏。不但能報仇雪恨,還可能拿到敵軍的人頭,得到賞錢,這樣一家子冬天就不會餓死了。

這些參軍的人,就算是沒上過戰場,也十分有血性。郭嘉在大軍出發之前就考慮到這點,多帶了武器,正好分發給他們。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曆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勝多,一舉打敗了袁紹。沒想到變化這麽大之後,北方的決戰還是定在了此處。

曹操覺得荀瀾糧食不足,其主要優勢在於鐵甲兵防禦力高,尋常刀劍傷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戰爭,深築堡壘,一副持久戰的樣子。

荀彧也對北方的聯軍弱點看得清楚,提出了聲東擊西的策略:“北方聯軍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使用聲東擊西之策,應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瀾則覺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燒了他們的糧倉。對方遠道而來,隻要燒了糧倉,必然人心潰散,無心戀戰。”

曆史上曹操火燒烏巢糧草,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所以在兩軍對峙期間,荀瀾放出來好幾隻信鴿,讓他們尋找曹操和公孫瓚的運糧路線和糧倉。信鴿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數和地點。荀瀾就讓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單騎跟在鴿子的身後,探查糧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