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抓好製度執行這個關鍵,確保製度不“缺位”

五、抓好製度執行這個關鍵,確保製度不“缺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反腐倡廉法規製度建設時指出,加強反腐倡廉法規製度建設,必須一手抓製度完善,一手抓貫徹執行。在全麵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過程中,加強製度建設是根本,而抓緊製度執行是關鍵。嚴明的製度、紀律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保證,而製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不僅要有完善的黨內法規製度體係,更要抓好製度執行這個關鍵,確保製度不“缺位”。

製度治黨是我們黨95年加強黨的建設的經驗教訓的結晶。在我們黨的曆史上,當製度執行好的時候,黨和人民的事業就蓬勃發展,而在黨的製度遭到嚴重破壞的時候,黨和人民的事業便遭受嚴重挫折。在我們黨的發展史上,有過兩次製度遭到破壞、沒有得到有效遵循的時期。一次是1931年至1934年間,在以王明等人為代表的“左”的思想指引下,黨內逐步確立起來的製度、規矩、紀律遭到嚴重破壞,沒有得到有效貫徹,結果導致的是肅反運動給黨的團結統一造成消極影響,最大的危害便是反“圍剿”的失敗,黨中央被迫進行戰略大轉移。另一次是1957年開始反右擴大化,黨在革命時期確立起來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遭到破壞,黨的八大剛剛製定的諸多執政黨執政規矩、製度都沒有得以遵循,最終造成黨的曆史上不少冤假錯案,不少共產黨人被迫害失去生命,“**”造成黨和人民的事業遭受嚴重挫折。正是在總結曆史經驗教訓基礎上,鄧小平強調製度的重要性,強調製度執行對於黨和人民的事業具有極端重要性。

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中,我們黨形成了實事求是、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製和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形成了黨內政治生活若幹準則,這些都是嚴格黨內政治生活最根本的製度。但是長期以來,這些製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黨內政治生活不認真不嚴肅現象比較普遍,庸俗化、隨意化傾向比較突出,少數地方和單位政治生態嚴重惡化,甚至出現係統性、塌方式腐敗,狀況堪憂。比如,我們黨堅持民主集中製根本組織製度,強調地方服從中央,反對山頭主義等傾向,但是在現實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在用人的過程中以人劃線、以地域劃線、以單位劃線

,培植親信、排斥異己,拉幫結派、收買人心,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夥,導致有的幹部搞人身依附、尋找政治靠山,跟個人不跟組織,對黨內政治生態造成嚴重危害。這些問題是在於我們沒有製度嗎?製度是有的,問題出在製度執行不得力。製度懸空、沒有真正落地,隻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不真刀真槍地抓執行,再好的製度也發揮不了作用。這些年,各方麵規章製度製定了不少,而違規違紀現象和不正之風仍不時出現、屢禁不止,這雖然與製度不健全不完善有關,但更多的是製度執行不力的問題。因此,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單單靠加強黨內法規製度建設是不夠的,還要抓好製度執行這一關鍵。對此,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中,一方麵要進一步完善黨內法規製度體係建設;另一方麵要搞好製度的配套銜接,做到彼此呼應,增強整體功能,增強製度執行力,使製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

製度意識是製度執行力的前提。這就要求堅持思想教育先行,把普及法治精神、增強製度意識、築牢遵紀守法思想基礎,作為製度建設的前置條件,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使尊崇製度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廣大黨員深刻認識製度的價值、領會製度的精神、熟知製度的內容,強化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崇規意識、守規意識、執規意識,真正從內心深處敬畏和認同法規製度,形成遵規守紀的思想自覺,並進而落實到行動上。也就是說,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過程中,要注重對黨員的製度意識培育,通過教育使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樹立起一切按照製度執行的意識。

製度的效力來源於其威懾力。要強化製度落實的過程管理,健全黨內法規執行機製,劃出“雷區”和“紅線”,加大監督檢查懲處追責力度,對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的現象,堅決舉起黃牌,亮起紅燈,使法規成為不可逾越的禁區、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切實增強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確保法規製度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就當前而言,根據黨章原則和精神製定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管黨治黨的尺子和黨員的行為底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根據黨紀戒尺的要求,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開列“負麵清單”,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為從製度安排與製度執行層麵推

進管黨治黨、構築“不能腐”的嚴密圍欄提供了依據和保障。抓好製度執行這一關鍵,就要將違反“負麵清單”的組織和黨員堅決查處,形成威懾力。

在依靠黨規製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實踐中,重在落實責任,隻有責任到位,管黨才能做到真管,治黨才能做到嚴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全國組織部長會議提出,要深化落實全麵從嚴治黨責任。實踐證明,責任到位,管黨才能做到真管,治黨才能做到嚴治。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強化管黨治黨責任,不斷深化黨的建設製度改革,健全管黨治黨製度機製,推動全麵從嚴治黨各項任務落地生根。作為地方黨委及其主要負責人,必須強化主業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將管黨治黨作為分內職責、首要職責,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工作是本職、抓不好黨建工作是失職、不抓黨建工作是瀆職的責任意識,嚴格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管好自家“責任田”,努力成為“從嚴治黨的書記”,真正把全麵從嚴管黨治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這就要求各級黨委要將黨建作為一項硬任務,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做到黨委抓、書記抓、班子成員抓、各有關部門抓,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責任落實的工作體係。要強化責任考評,在幹部考評中體現“黨建導向”,實行嚴格的管黨治黨目標考核與責任追究製度,找準黨建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不能履行全麵從嚴治黨責任的,要嚴肅追責問責,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此外,正人先正己。實踐表明,抓住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就抓住了全麵從嚴治黨的“牛鼻子”。在依靠製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實踐中,必須堅持領導示範帶頭,既言傳身教,立說立行,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一級帶一級,層層傳導;又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帶頭按製度辦事、按原則辦事、按群眾意願辦事,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領頭雁”。

總而言之,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不僅要靠完善的黨規製度體係,關鍵要靠嚴格執行。好的製度不認真執行,等於一紙空文,有時甚至比沒有製度更糟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