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環衛工人,我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我是環衛工人,我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環衛工作苦、髒、累,特別是清運垃圾,由於機械設備差,大量的垃圾靠人工裝卸,駕駛員既要開車又要當裝卸工,每天的工作很辛苦、很累。“當看到環衛車開過,有的人遠遠避開,有的人捂著鼻子,閃至一旁。但我不能,我得整天和垃圾打交道,穿著也不是很整潔,久而久之一些人難免用歧視、不理解的眼光看我們……”李惠平如是說。

“我是一名環衛工人,我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談及自己的黨員身份時,李惠平充滿了自豪感,“剛到環衛所時,居民不是很配合,垃圾不定點投放,到處亂扔,有的人還帶著歧視的眼光,惡語相向。我們就耐心細致地說服,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2011年時,原紅旗區工委的垃圾池修得很小,在此居住的居民又來自不同的地方,管理較為混亂,過不了三五天,垃圾就漫出來,堵塞在門口。一天下午,李惠平帶領幾個工人去清運垃圾,由於道路狹窄,垃圾清運車不好停放,快裝滿的時候,裏麵的一位居民要出來,李惠平走上前去,請求對方稍等幾分鍾,但對方竟然惡語相向“你一個開垃圾車的,喊你讓開就讓開……”聽到這樣的話語,他的心裏很不好受,但想到自己是一個黨員,他還是耐著性子,加以解釋……

2013年的夏天,李惠平負責清運縣人民醫院的垃圾池。當時的縣人民醫院垃圾池比路麵整整矮半米,人要先跳進垃圾坑裏,把垃圾鏟到地麵再裝到垃圾車裏,垃圾池上麵搭建了一個雨棚,但太短,一下雨雨水就流進垃圾池裏。加之垃圾都是一些醫療處理物,腐爛發臭,垃圾中蛆蟲到處亂爬、蒼蠅嗡嗡亂飛,蚊蟲直往身上、臉上叮,裝卸垃圾難度很大。每次清運,李惠平都率先跳進坑裏,他和工人穿著雨鞋,站在汙水沒及小腿的垃圾坑中靠人工一鏟一鏟清理,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汙水浸進了雨鞋,襯衫上被蚊蟲叮起密密麻麻的黑點,臉上奇癢難耐。古城腳下的“李惠平”們就是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重複著單調枯燥而煩瑣的工作,也正因為他們的付出,曆史文化名城才得以熠熠生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