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個工作不容易,我要好好幹”

“找個工作不容易,我要好好幹”

作為土生土長的會理人,1983年初中畢業後,17歲的李惠平參了軍。入伍3年後,他從普通戰士成長為部隊教導團教練班長,多次受到連、營領導的表揚和部隊嘉獎,並光榮入了黨。部隊是個大熔爐,不僅把他從一個青年變成了一個合格的軍人,更深深地錘煉了他的黨性。1986年退伍後,懷揣夢想的李惠平分配到會理縣汽車運輸公司。在這裏,他收獲了愛情和家庭。隨著體製改革,夫妻雙方於2000年前後分別下崗,都成了下崗工人。樂觀的李惠平沒有消沉,沒有怨天尤人,憑著自己的勤勞,夫妻雙方拖著年幼的孩子,自謀職業,做起小生意,開了一家小吃店。2010年,他參加城建局環衛所的環衛清運工招聘,當參聘的人員得知垃圾清運整天要與垃圾打交道,無雙休、無節假日,需要隨時加班後,不少人臨陣退縮了。但李惠平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過硬的技術,通過試車、考察,從參考的10名駕駛員中脫穎而出,成為環衛所的一名垃圾清運工。

初到環衛所,李惠平負責幾個學校的垃圾清運工作。城區的幾所學校地理位置分散,人口集中,垃圾清運量大。2013年中秋節,剛開學又過節,城區幾所學校的垃圾池都堆滿了,急需在周六、周日兩天轉運完。由於當時條件限製,所有垃圾全靠人工鏟上車後壓緊、清運。李惠平帶領3個人,清運垃圾10餘車,雙手磨起了水泡,汗水濕透了衣衫。渴了,忍著,餓了,抽空吃盒盒飯,奮戰10餘個小時至晚上11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第二天,天不亮,他又開始出車了……

靠著吃苦耐勞的精神,李惠平順利通過了考察期,成了環衛所一名正式垃圾清運員。時隔多年後,在談及往事時,李惠平仍然對生活充滿了感恩。他說:“雖然夫妻雙方都下崗了,但我們現在又都找到了工作,兒子已大學畢業,踏上工作崗位,成為民主巷社區的一名網格管理員,生活中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對於我現在的工作,我很珍惜,我一定要好好幹,幹出點名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