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勇於改革創新:兩大曆史性課題破解_三、破解兩大曆史性課題的新舉措

三、破解兩大曆史性課題的新舉措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層次全方位拓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的方向發展。然而,世界並不安寧。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波及至今,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幹涉主義有所上升,局部動蕩頻發,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

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黨肩負著曆史重任,經受著時代考驗。與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曆史任務相比,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員幹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麵臨“四大考驗”(即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考驗),“四種危險”(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因此,習近平同誌強調,全黨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把握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使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曆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如何進一步提升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是黨必須不斷破解的時代課題。

1.深化黨的建設製度改革,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世所罕見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這同我們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作用是分不開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全麵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麵依法治國為引領、全麵從嚴治黨為保障,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不斷提升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事業推向新境界。

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升離不開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提升。黨的堅強有力領導是政府發揮作用的根本保證。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製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中得到全麵貫徹和有效執行,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誌,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運用民主集中製原則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要使黨能夠領導和代表人民掌握國家政權並保持長期執政的地位,團結和帶領人民完成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就必須努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201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深化黨的建設製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黨的建設製度改革,必須把握好正確政治方向,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隻有緊緊圍繞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製度改革,才能更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科學執政,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為指導,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製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提高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製度和科學的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本領。

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以民主的製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正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進一步健全民主製度,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完善和擴大黨內民主,加強對權力的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依法執政,需要緊緊抓住製度建設這個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重要環節,堅持依法治國,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製化、規範化,從製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這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是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新的曆史條件下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要目標,三者是辯證統一的。科學執政是基本前提,民主執政是本質所在,依法執政是基本途徑。三者相互聯係、有機結合,構成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基本理論框架。科學執政與民主執政必須通過依法執政的途徑來實現。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水平,有利於我們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提高國家機構履職能力,提高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經濟社會文化事務、自身事務的能力,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

總體來說,我們的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是有獨特優勢的,而且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們在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方麵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在提高國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氣力。隻有繼續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盡快把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工作本領都提高起來,盡快把黨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來,國家治理體係才能更加有效運轉。

2.全麵從嚴治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的一條重要經驗。9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成功領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道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就在於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加強自身建設。2014年12月,習近平同誌在江蘇深入企業、鄉村、農戶、科研院所考察調研時強調:“全麵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這是我們黨90多年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麵從嚴治黨”,也是習近平同誌首次公開將“全麵從嚴治黨”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一並提出。習近平同誌圍繞全麵從嚴治黨提出一係列新的重要思想,進一步為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製度治黨、依規治黨。建設好、管理好一個有著400多萬個黨組織、80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離開黨內法規是不可能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製定發布了一係列重要黨內法規,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黨內法規製度體係框架,為推進黨的建設和黨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製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製度治黨、依規治黨作為全麵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來統籌謀劃和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製度改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把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係確立為全麵依法治國總目標的重要內容,對加強黨內法規製度建設作出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黨中央將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相提並論,作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把依規治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開啟全麵從嚴治黨的新階段,把黨的製度建設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2013年6月出台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製定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

堪稱黨內“立法法”,對黨內法規的依據、範圍、程序等進行了詳細的規範規定,從技術和製度層麵使黨內法規製定有了更加明確的依據,從源頭上對黨內法規進行了科學的製度設計。2013年11月,中央頒布《中央黨內法規製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這是黨內法規編製工作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目標在於以“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為標準,用五年的時間基本形成涵蓋黨的建設和黨的工作主要領域、適應管黨治黨需要的黨內法規製度體係框架,並實現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法規的銜接性、協同性和整體性的問題。

2012年至2014年,為了“摸清家底”,我們黨開展了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12年6月間出台的23000多件中央文件進行了全麵篩查,共梳理出規範黨組織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1178件。經過兩個階段的清理,共廢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二者共占58.7%;繼續有效的487件,其中42件需適時進行修改。集中清理為進一步健全黨內法規製度體係打下了基礎。為確保地方和部門製定的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不與黨章和中央黨內法規相抵觸,中央製定了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建立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製度。為此,2015年7月,中央印發了第一部關於黨內法規解釋的規定,促進黨內法規統一正確實施。

幾年來,中央出台或修訂50多部黨內法規。完善組織製度方麵, 2015年5月,出台《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12月,通過《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加強監督執紀方麵,2015年8月,頒布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落實紀委雙重領導體製,加強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2016年10月,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劃定紀律紅線方麵,2015年10月,印發重新修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6年6月,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人才選拔培訓方麵,2015年7月,印發《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幹規定(試行)》《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加強對權、事、人的管理方麵,2013年11月,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從預算管理、公務接待、公務用車、幹部待遇等方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其他方麵,2015年9月,出台《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明確了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的規定,等等。這些重要黨內法規的出台,有力推動了黨內法規體係建設,進一步夯實了全麵從嚴治黨的製度基礎,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堅強的製度保障。

加強民主集中製這個黨的根本組織製度和領導製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多輪巡視結果顯示,一些地方黨委(黨組)執行民主集中製不到位,有的“一把手”搞“一言堂”、個人淩駕於組織之上,有的班子不團結、內部互相拆台,導致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受到削弱。對此,習近平同誌嚴肅指出,要加強民主集中製這個黨的根本組織製度和領導製度。嚴肅的黨內生活是解決黨內自身問題的重要途徑。要健全和落實民主集中製的各項具體製度,促使全黨同誌按照民主集中製辦事,促使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帶頭執行民主集中製。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和政治紀律,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自覺維護中央權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必須紮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任務,要以此來指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習近平同誌強調,要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對廣大基層幹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關心、格外愛護,多為他們辦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3.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提高全黨拒腐防變與抵禦風險的能力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我們黨要在中國長期執政,要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曆史賦予的使命,還必須努力提高黨的拒腐防變與抵禦風險的能力。

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建設。一個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大黨,沒有紀律和規矩,就會成為一盤散沙。當前,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和艱巨的國內發展任務,不僅需要製度建設,還需要全體黨員的高度自覺,這就要發揮紀律和規矩的作用。2013年7月,習近平同誌到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在西柏坡著名的九月會議舊址,著重強調了“立規矩”的重要意義,指出黨的規矩、製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

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幹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黨的規矩包含的內容,具體來說包括四個方麵內容:第一,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第二,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政治紀律更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麵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第三,國家法律是黨員、幹部必須遵守的規矩;第四,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麽管?就要靠嚴明的紀律和規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誌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全麵從嚴治黨的基礎來強化,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並明確提出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五個必須”要求。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性,為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建設指明了方向。

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領導幹部保持清正廉潔的基礎。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全體黨員應深刻認識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現實針對性,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加大反腐懲惡力度和巡視監督力度,形成反腐合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到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曆史擔當,加大反腐敗鬥爭力度、嚴肅查處腐敗分子,“老虎”、“蒼蠅”一起打,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等一批高級領導幹部因嚴重違紀違法先後受到黨紀國法嚴懲,贏得了人民的堅決擁護。

關於反腐敗鬥爭,習近平同誌說過兩句話,一句是“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一句是“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從製度上解決反腐敗問題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特點,關鍵是要健全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體係,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著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製機製。通過全麵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建設,提高反腐敗法律製度執行力,讓法律製度剛性運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體製缺陷和製度漏洞。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監督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呈現一係列鮮明的新特點,取得諸多新成效。通過“板塊輪動”,先後實現了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和中央金融單位的全覆蓋。通過巡視,發現了一批領導幹部問題線索和紀律、作風、腐敗、用人等方麵的突出問題。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中管幹部,有一半以上是巡視發現的線索。巡視有力發揮了震懾遏製作用,為全麵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不敢腐”的氛圍已經總體形成,政治生態得到有效淨化,營造了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

在堅持國內高壓反腐的同時,反腐敗國際合作力度也持續加大。習近平同誌多次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訪美、訪英、訪俄等多邊及雙邊交流場合,表示中方願意加大反腐敗國際合作力

度,推動國際追逃追贓務實合作。2014年11月9日,在中國的倡導下,亞太經合組織第26屆部長級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反腐敗宣言》,推動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有力遏製了黨員幹部外逃的蔓延勢頭。

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抓作風建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我們黨向來重視作風建設,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央號召全黨同誌一定要從政治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從思想上警醒起來,牢記“兩個務必”,堅定不移轉變作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切實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斷以反腐倡廉的新進展新成效取信於民。

2014年3月9日,習近平同誌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關於推進作風建設的講話中,提出“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是領導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也是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遵循。2015年末,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圍繞帶頭踐行“三嚴三實”的要求,聯係自身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的實際,聯係嚴格教育管理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實際,聯係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等人案件的深刻教訓,進行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的實踐,研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設的措施。隨著“三嚴三實”的常態化、長效化,“四風”問題得到有力整治,不嚴不實問題得到初步解決,黨風政風為之一新。

“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於作風問題,領導人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強化督察和檢查需要,加強製度化管理。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麵倡導、麵向全體黨員的規範全黨廉潔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礎性法規,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為廣大黨員樹立了一個高標準,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麵清單,重在立規,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對於貫徹全麵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麵,切實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守住底線、堅持標準,這兩項黨內重要法規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為實現黨的曆史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方麵加強了監督檢查的力度,著力解決接受會員卡、不得新建樓堂館所、製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狠刹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和會議費支出等。同時,中央還印發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條例的形式固定化這一係列規定,將反“四風”製度化、長效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些針對提高全黨拒腐防變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的重大舉措和豐富實踐,為良好政治生態構建和黨內法規製度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4.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誌多次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於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要始終把選人用人作為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

規範領導幹部選拔體製,形成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製。2013年6月,習近平同誌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就曾提出,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於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為此,我們必須解決好“怎樣是好幹部,怎樣成長為好幹部,怎樣把好幹部用起來”這三個問題,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勇於擔當、清正廉潔”五條要求,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在選拔工作中,尤其注意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充分發揚民主結合起來,發揮黨組織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完善工作機製,推進幹部工作公開,堅決製止簡單以票取人的做法,確保民主推薦、民主測評風清氣正。

開展集中清理超職數配備幹部問題專項整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嚴格按規定職數配備領導幹部。2014年1月,中央組織部會同中央編辦、國家公務員局出台《關於嚴禁超職數配備幹部的通知》,重申“五個嚴禁”的紀律要求,即嚴禁超職數配備幹部,嚴禁超機構規格提拔幹部,嚴禁違規設置職務名稱,嚴禁用職務職級待遇獎勵幹部,嚴禁變相設置非領導職數。當月,中央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中央組織部印發的《關於加強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意見》均明確提出,不準超職數配備、超機構規格提拔領導幹部,或者違反規定擅自設置職務名稱、提高幹部職級待遇。隨後,又配套下發《關於職數界定若幹問題的答複意見》,進一步明確和界定有關政策,對那些超配嚴重的地方,采取“退多補少”的辦法,既體現整改要求,又適度保持幹部工作活力。這一係列政策規定的出台,為整治工作提供了製度保障。

經過集中清理,到2015年底,全國超配的副處級以上領導職數目前已消化32041名,整治任務已完成79.9%;集中清理“裸官”,全國共清理副處級以上“裸官”3961人,對不符合要求的1061人進行了崗位調整;開展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抽查核實人數達36.2萬名, 3770人被暫緩或取消提拔任用;開展幹部檔案專項審核,省管幹部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基本完成,市、縣兩級和中央單位正抓緊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完善幹部製度體係,嚴格日常管理監督。把好幹部選用起來,需要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製,也需要緊密結合幹部工作實際,努力形成係統完備、科學規範、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製度機製。近年來,為完善幹部製度體係,先後製定實施了規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任職崗位管理、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等一係列製度規定。此外,嚴格日常管理監督,製定和落實對領導幹部進行提醒、函詢和誡勉的實施細則,使幹部時刻感到管理就在身邊、管理無處不在。重視黨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廣大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新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奮力開創新局麵。

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樹立五大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複蘇低迷開出的藥方,反映出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說,糾正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行為,摒棄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做法,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就成為新的思想共識和行動指南。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廣大黨員幹部提升自身理論、政策、知識、工作水平,具有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按照科學規律辦事的能力,掌握科學的領導方式和方法就顯得尤為必要。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是黨的一切活動的主體。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要靠每一名黨員卓有實效的工作來完成,提高黨的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要靠每一名黨員自身素質的提高來體現。習近平同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偉大的鬥爭,宏偉的事業,需要高素質幹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到建設一支高素質幹部隊伍中去。在當前這樣一個不進則退的關鍵曆史時期,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更加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