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7)

第一章傳染性疾病(外感病)(7)

製首烏甘溫,不寒不燥,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須發,為滋補良藥;蒺藜苦辛,性升而散,專走頭目而祛風明目,通絡止痛。首烏善以守為主,蒺藜辛散溫通,以走為要。二藥合用,一守一走,相互製約,相互為用,益腎平肝,散風熱、止疼痛益彰。

製首烏、蒺藜伍用,善治肝腎不足,精血虧損,水不涵木,肝陽上擾諸症,若與女貞子、墨旱蓮參合,其效更著。筆者體會,臨證之際,以頭暈為主,多用何首烏,少用蒺藜;若以頭痛為甚者,多取蒺藜,少用製首烏;暈、痛並重,二者各半。

首烏入藥有生首烏、製首烏之分。前者潤腸,解瘡毒;後者補肝腎,益精血,壯筋骨。施老臨證習取製品,意即消其滑腸之弊,增其補益之功。

蒺藜(刺蒺藜)——僵蠶

蒺藜苦辛,疏肝解鬱,平肝止痛;僵蠶鹹辛性平,祛風解痙,散熱止痛,化痰散結。二藥又均入肝、肺兩經,故相互為用,功效益彰,平肝解鬱,息風解痙,祛風通絡,舒展神經以止疼痛。

施老臨證處方時,習以蒺藜、僵蠶並書伍用。根據臨床體驗,諸凡內傷頭痛,均宜使用。若係肝陽頭痛,須與鉤藤、菊花伍用;若屬氣虛頭痛,宜與黃芪、黨參參合;若係血虛頭痛,宜與生白芍、生甘草配伍;若屬痰濕頭痛,宜與二陳湯(半夏、茯苓、陳皮、甘草)參合。嚐治一男性患者,久罹血管神經性頭痛,痛甚則顳部血管怒張,痛引眼珠,投以蒺藜15克、僵蠶10克、生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前後服藥十餘劑,痛止病愈。另外,二藥參合,尚能治療婦人麵(即麵頰部色素沉著)。筆者常與四物湯(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參合,其效甚速。若兼見血氣鬱滯者,酌加香附、益母草之類,其效更佳。

第九節結核性腦膜炎(頭痛)

林某女28歲病曆號55、12、141

低熱37.4℃已2月餘,上月13日突然昏厥1次。全身抽搐四肢冰冷,經急救後緩解。神誌清楚,全身乏力,不能起床。頭痛連及頸椎,行動需人扶持,時欲跌到。月經2~3個月1次。食欲不振,睡眠不實,二便尚屬正常。經某醫院會診,診斷為結核性腦膜炎並有局灶性肺結核。

舌質淡,苔薄白,六脈細數微弦。

【辨證立法】

陰虛之火,上擾神明,頭暈而痛。肝主筋,血不養肝則令全身乏力、抽搐。當擬斂陰潛陽,滋補心腎之劑。

【處方】

生龍骨

牡蠣各12克(同打先煎)

北柴胡

赤、白芍5克

各6克(同炒)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酒川芎5克

石決明各10克(同搗)

冬桑葉10克

桑寄生15克

砂仁

細辛各3克(同搗)

生、熟地黃各10克

鹿角膠6克(另烊兌服)

沙苑子

蒺藜各10克

朱茯苓

朱麥冬各10克

雙鉤藤12克

東白薇10克二診:連服22劑,低熱全退,精神旺健,四肢自覺有力,行動不需扶持,頭痛大減,時感昏暈,間或頭頂跳動,食睡均好。

【處方】

石決明10克

18克(同搗)

製蠍尾3克

川杜仲

續斷各10克

黃菊花10克

密蒙花10克

沙苑子

蒺藜各10克

酒川芎5克

明天麻5克紫貝齒

石英各12克(同打先煎)

鹿角膠10克(另烊兌服)

炙甘草3克

東白薇6克

香白芷5克

北槁本5克

砂仁

細辛各3克

生、熟地黃各10克(同搗)

三診:前方服15劑,除頭有時稍暈外,已無其他症狀,擬用丸方收功。

【處方】

早服神經衰弱丸30粒,晚服河車大造丸1丸。連服1個月,感冒發熱時停藥。

【解讀】

結核性腦膜炎早期可見結核病的一般中毒症狀,如發熱、盜汗、食欲減退、消瘦、睡眠不安、煩躁等症。隨著疾病的發展,逐漸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頸項強直、驚厥。其屬中醫“頭痛”、“驚風”、“抽搐”、“虛勞”的範疇。本案發病緩慢,虛象畢現,陰虧燥擾,神明受製,重劑滋陰扶正,以助驅邪之力,中醫之辨虛實,治標本,衡量緩急,豐富了醫療理論,本案即是一例。

生龍骨——生牡蠣

龍骨為古代多種大型哺乳動物的骨骼化石,質體沉重、黏澀,功專平肝潛陽,鎮靜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牡蠣為貝殼之屬,質體重墜,功擅斂陰潛陽,澀精,止汗,止帶,化痰,軟堅。二藥伍用,相互促進,益陰潛陽,平肝息風,鎮靜安神,軟堅散結,澀精,止血、止帶之力增強。蓋龍骨益陰之中能潛上越之浮陽,牡蠣益陰之中能攝下陷之沉陽,故張仲景常取二藥配伍應用。

龍骨、牡蠣伍用,出自《傷寒論》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治火逆證下後,又加燒針,心陽內傷,煩躁不安,以及心悸怔忡等症。

龍骨、牡蠣參合,治神經衰弱諸症,確有鎮靜安眠之功。其治療機製,正如張錫純雲:“人身陽之精為魂,陰之精為魄。龍骨能安魂,牡蠣能強魄。魂魄安強,精神自足,虛弱自愈也。是龍骨,牡蠣,固為補魂魄精神之妙藥也。”又謂:“龍骨入肝以安魂,牡蠣入肺以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輔右弼也。”

石決明——決明子(草決明)

石決明為鮑科軟體動物九孔鮑或盤大鮑的貝殼。本品附石而生,且有明目作用,故此得名。味鹹,性寒。得水中陰氣以生,平肝熱、息肝風、瀉風熱而明目;草決明又叫決明子,為豆科植物決明的成熟種子。性味苦寒,清泄肝火,益腎明目,潤腸通便,降低血壓、膽固醇。二藥參合,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鎮靜止痛之功益彰。

石決明、決明子伍用,為施師治療肝熱目赤澀痛而設。亦可與黃芩、炒防風參合,其效更著。治原發性高血壓,宜與茺蔚子、夏枯草、槐花、牛膝參合。

沙苑子(沙蒺藜)——蒺藜(刺蒺藜)

蒺藜色白有刺,性升而散,入走肝經,為疏散風熱,疏理肝氣之要藥;沙苑子色紫無刺,性沉而降,偏走腎經,為補腎陰填精髓之品。蒺藜以升為主,沙苑子以降為要。二藥伍用,一升一降,一入肝、一走腎,肝腎同治,升降調和,理氣散鬱,平補肝腎,益腎固精,養肝明目,收縮瞳神之功增強。用於治療肝腎不足,以致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症;腎虛腰酸、腰痛,遺精早泄,小便頻數等症;婦女帶下諸症。

朱麥冬——朱茯神(見第26頁)。

赤、白芍——柴胡

赤芍——白芍(見第6頁)。

白芍——柴胡(見第11頁)。

川杜仲——川續斷

續斷又名川斷。味苦,性溫。入肝、腎經。本品既能補肝腎、強筋骨、通血脈、止疼痛,又能補肝腎、固衝任,此外,還能通利血脈、疏通關節、接骨療傷。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善走經絡關節之中;續斷補肝腎,強筋骨,通利血脈,在於筋節氣血之間。二藥伍用,其功益彰,補肝腎、益精髓、壯筋骨、通血脈、調衝任、療虛損的力量增強。

蒺藜——白薇

蒺藜平肝降逆,疏肝散鬱,祛風明目;白薇清血熱、退低熱,涼肝除煩,安眠。二藥伍用,清熱平肝、涼血安神、行血止痛之力增強。

施師臨證處方時,習慣以白薇、蒺藜伍用,善治頭昏、頭暈、頭痛諸症,凡證屬血虛肝旺者,屢用有驗。血熱較甚,以頭昏、頭暈為主者,多取白薇,少用蒺藜;若頭痛頗著,則多用蒺藜,少取白薇;昏、暈、痛並存,二者各半為宜。

生、熟地黃——砂仁——細辛

生地黃、熟地黃、砂仁、細辛伍用含義,謂之四個對藥組成,分述如下:

(1)生地黃(幹地黃)——熟地黃

生地黃又名幹地黃、幹生地,其性涼而不寒,善於滋陰涼血,養陰生津,生血脈、益精髓,聰耳明目;熟地黃即是地黃用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複蒸曬,至內外色黑、油潤,質體柔潤黏膩而得。味甘,性微溫。入心、肝、腎經。本品味厚氣薄,為補血生精、滋陰補腎、退熱之要藥,二藥伍用,相互促進,其功益彰,共奏滋陰補腎,益精填髓,補血生血,養陰涼血,清熱退熱之功。

幹地黃即是生地黃,熟地黃也叫熟地。二藥伍用,有的醫生臨證處方書寫二地,施老習以生、熟地黃並書。生地黃以養陰為主,熟地黃以滋陰為要。生地黃以涼血止血為主,熟地黃以補血為要。二藥相合,相得益彰。二藥炒炭入藥,職是治療出血性病症時用。

生地黃、熟地黃伍用,出自《景嶽全書》二黃散。生地黃、熟地黃各等份,研為細末,每次服10克。治胎漏下血,或內熱晡熱,或頭痛頭暈,或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等症。

(2)熟地黃——細辛

熟地黃甘溫,補血生津,滋腎養肝;細辛辛溫,發散風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熟地黃以守為主,細辛以走為要。熟地黃質體滋膩,易於助濕礙胃(即膩膈),細辛體質輕浮上升,氣味辛散,容易傷正。故以細辛之辛散,製熟地黃之滋膩;又以熟地黃之滋膩,製細辛之辛散。二藥伍用,一守一走,互製其短,而展其長,故有補真陰、填精髓、止腰痛之妙用。

(3)生地黃——細辛

細辛氣味香竄,升散之力頗強,有較好的通絡止痛之功;生地黃性味甘寒,善於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二藥伍用,以細辛之升散,引生地之甘寒,直達上焦,共奏清熱止痛之效,而無燥烈升散之弊。用於治療風火頭痛、牙痛,口舌生瘡等症。

(4)熟地黃——砂仁

熟地黃甘溫黏膩,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生精補髓;砂仁辛散溫通,芳香理氣,行氣和中,開胃消食,溫脾止瀉,理氣安胎。以砂仁辛散之性,去熟地黃黏膩礙胃之弊。二藥伍用,互製其短而展其長,補血、滋腎、開胃之力甚妙。用於治療血少、津虧、腹脹、納呆等症以及胎動欲墜者。

第十節瘧疾

郭某男59歲病曆號52、8、91

發瘧疾先冷後熱已6次,隔日一作,熱後汗出頭痛,全身乏力,口幹渴,大便二三日一解,小溲黃赤,納食減少。

舌苔白,中間黃、六脈弦數。

【辨證立法】

營衛失調,表裏不和,內熱甚熾,擬用桂枝白虎加小柴胡湯治之。

【處方】

北柴胡5克

川桂枝1.5克

赤、白芍各6克

(同炒)

米黨參10克

酒黃芩10克

煨草果5克

白茅

葦根各15克生石膏15克(打先煎)

法半夏6克

炙甘草6克

冬桑葉3克

嫩桑枝18克

肥知母6克(米炒)

炒常山5克

二診:前方連服4劑,寒熱未作,大便已通,仍幹燥。口渴減輕,全身酸軟乏力。

前方去常山、草果。加晚蠶沙、炒皂角子各10克(同布包),桑寄生15克。

三診:前方又服4劑,已經8日寒熱未再發作,惟覺酸軟無力,納食未複而已。

【解讀】

瘧疾是感受瘧邪(瘧原蟲)引起的寒戰、壯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為臨床特征的疾病。瘧邪侵入人體後,伏於半表半裏,出入營衛之間,邪正交爭時,則瘧病發作,瘧邪伏藏時,則發作休止。發作時,邪入於營陰相爭,衛陽一時不能外達,則毛孔收縮,肌膚起而惡寒;其後,邪與衛陽相搏,熱盛於肌表,故又轉為高熱;適正勝邪卻之時,則瘧邪伏藏,不與營衛相搏,汗出熱退,症狀解除。其休作時間:有1日1發、間日1發、3日1發。本案為間日1發。施師以桂枝白虎湯合小柴胡湯化裁為治,服藥4劑,寒熱頓除,又服4劑,瘧疾已愈,最後調理脾胃而收功。

赤、白芍——柴胡——桂枝(見第11頁)。

白茅根——白葦根(見第3頁)。

知母——生石膏(見第25頁)。

酒黃芩——法半夏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半夏健脾燥濕,和胃止嘔,消痞散結。半夏辛散降逆,黃芩苦寒清熱。二藥參合,一寒一溫,辛開苦降,以順其陰陽之性而調和陰陽,故清熱瀉火、和胃止嘔、消痞散結甚妙。

半夏、黃芩伍用,出自《傷寒論》半夏瀉心湯。功能和胃降逆,開結除痞。治療胃氣不和,症見心下痞滿、幹嘔或嘔吐,腸鳴下利。也用於急性胃腸炎見上症者。

桑葉——桑枝(見第19頁)。

知母——草果(見第11頁)。

常山——草果

常山清熱截瘧;草果溫中燥濕,化濁截瘧。常山以清裏為主,草果以解表為要,二藥伍用,一表一裏,一寒一溫,相互製約,相互促進,共奏化濕濁、和表裏、退寒熱之效。用於治療表裏不和,寒熱如瘧等症和瘧疾,表現為反複發作,寒濕內阻,邪伏陰傷而致胸脅痞滿、食欲不振、神疲肢倦、苔濁膩等症。

常山、草果伍用,為截瘧之要藥。臨證之際,宜與青蒿、知母、柴胡、黃芩、半夏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