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糖尿病 (1)

第六章糖尿病(1)

第一節肝腎兩虛

滿某男48歲病曆號52、4、6

病已多年,某醫院檢查空腹時血糖14.7mmol/L(265mg/dl),尿糖(),診斷為糖尿病。現症:煩渴引飲,小便頻數,多食善饑,日漸消瘦,身倦乏力,頭暈心跳,大便微結,夜寐不實,多夢紛紜。

舌苔薄白,脈數,重按不滿。

【辨證立法】

心火不降,亂夢紛紜,熱灼肺陰,煩渴多飲,脾胃蘊熱,消穀善饑,肝陰不足,頭暈目眩,腎陰虧耗,小便頻多。綜觀脈證,氣陰兩虧,精血不足,三消俱備,五髒皆損,證候複雜,證屬肝腎不足,氣陰兩傷,擬用益氣陰,滋肝腎、補心脾法圖治。

【處方】

生黃芪30克綠豆衣12克人參5克

懷山藥18克薏苡仁30克玄參12克

烏梅肉5克天花粉12克寸麥冬10克

五味子10克山茱萸12克遠誌10克

何首烏15克雲茯苓10克大生地12克

二診:前方服7劑後,煩渴解,尿次減,飲食如常,夜寐轉佳,精神舒暢。空腹時血糖已降至8.6mmol/L(155

mg/dl),尿糖(+),效不更方,前方再服7~10劑。

【解讀】

本例為三消俱備,肝腎不足,氣陰兩傷之證,患者日漸消瘦,病情證候複雜。張景嶽雲:“治消之法,最當先辨虛實,若察其脈證果為實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則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則悉屬陰虛,無論上、中、下急宜治腎為主,必使陰氣漸充,精血漸複,則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則陰無以生,而日見消瘦,益以困矣。”本例雖有三消之證,但陰虛乃為根本。《沈氏尊生》有“陰虛者,腎中真陰虛也。”故施師以滋腎陰為主,益氣為輔圖治,陰複津回,水升火降,五髒可安。

方以梅花取香湯(德生堂方)及麥門冬煎(三因方)加減為主,佐以玄參、何首烏、桑螵蛸、遠誌、綠豆衣等味,並加用了施師常用的生黃芪,山藥這組藥對。全方組織周密,陰陽兼顧,所用之藥,均考慮到對肺、脾、腎三經,上、中、下三焦的作用,以此達到滋腎水,涵肝木,瀉心火,除燥熱,濟精血之目的。熱去津生,燥除渴止,陰平陽秘,水火既濟,諸證自解。

本例病已多年,隻服藥7劑,症狀大減,血糖、尿糖也均下降,效果十分明顯。

注:梅花取香湯由天花粉、烏梅、人參、葛根、枇杷葉、黃芪、瓜蔞子、五味子、檀香組成。

人參——黃芪

人參甘溫,溫而不燥,苦而堅陰,為大補元氣之要藥,扶陽益陰之良品,守而不走;黃芪為補氣升陽之要藥,又為實衛固表之佳品,走表入裏,走而不守。二者相須為用,一守一走,陰陽兼顧,徹裏徹外,通補無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益氣升陽,降低血糖之力倍增。

黃芪——山藥

黃芪甘溫,補氣升陽,利水消腫,而偏於補脾陽;山藥甘平,補脾養肺,養陰生津,益腎固精,而側重於補脾陰。二藥伍用,一陽一陰,陰陽相合,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共收健脾胃、促運化,斂脾精、止漏濁,消除尿糖之功。

黃芪、山藥伍用,係施師臨證經驗所得。用於降低尿糖。意即取黃芪的補中益氣、升陽、實腠理之作用,與山藥的益氣陰、固腎精的功用相合,謂之相互為用,益氣生津,健脾補腎,澀精止遺,使尿糖轉為陰性也。近年來祝諶予老師又有新的體會,他將山藥易為生地黃,因山藥含澱粉多是也。

《中華藥海》載:“山藥配黃芪,甘溫,固表益衛,補中益氣,升提中焦清氣,補氣生血,利水消腫。二藥配用,補脾之陰陽,對糖尿病、腎炎水腫有效,主治消渴水腫。”

烏梅——五味子

烏梅味酸,清涼生津,益胃止渴,斂肺止咳;五味子斂肺滋腎,斂汗止汗,生津止渴,養心安神,澀精止瀉。二藥參合,相得益彰,養陰強心、斂肺止汗之力增強。用於治療糖尿病,尿糖不降者。

烏梅、五味子伍用,均取酸以斂之,益陰止汗也。蓋汗症者,日久必然傷陰,汗為心之液即是明證。施師治療自汗、盜汗諸症,在治標的同時,總不忘益陰強心以治其本,常常與麥冬、黨參參合。

山茱萸、牡蠣、烏梅、五味子均可用以治療糖尿病、尿糖不降之症,其治病原理,即斂脾精,止漏濁是也。

綠豆衣——薏苡仁

綠豆衣質輕氣寒,擅清髒腑經絡、皮膚、脾胃之熱毒;薏苡仁甘淡滲利,善清肺熱、除脾濕,以健脾化濕,利水消腫。二藥伍用,益脾胃、促健運、清虛熱、解毒熱、治消渴益彰。治療糖尿病,表現為上消諸症宜用。

注:綠豆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綠豆的種子。綠豆衣即是綠豆的種子皮,故又名綠豆皮。將綠豆用清水浸泡後取皮,曬幹即成。綠豆味甘,性寒。入心、胃經。能資脾胃,厚腸胃、潤皮膚、和五髒、消水腫、清暑熱、解毒熱,尤擅清腸胃熱毒。綠豆衣體輕氣寒,比綠豆更涼,故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利尿、清腸胃熱毒更強。

第二節心腎兩虛

鍾某男24歲病曆號56、11、68

在某醫院檢查血糖、尿糖均高,時已兩年,經常注射胰島素治療。現症為口渴,飲水甚多,全身乏力,頭暈而痛,失眠,多尿,血壓為150/90毫米水銀柱。

舌苔薄白,脈象寸旺尺弱。

【辨證立法】

腎陰虧損,相火妄炎,陰損於下,火炎於上,火爍津傷,遂致口渴思飲。心腎不交,則常失眠頭暈。消耗日久,正氣漸衰,全身乏力之症現。寸脈旺則陽亢,尺脈弱為腎虧。證屬心腎兩虛,氣陰兩傷,當以滋肝腎之陰,消妄炎之火,養心安神並重,多服數劑,冀獲療效。

【處方】

生黃芪30克

懷山藥24克

白蒺藜12克

薇6克

懷牛膝15克

茅蒼術6克

潤元參15克

五味子10克

甘枸杞15克

朱茯神

寸冬各10克

瓜蔞子

根各6克(同打)引:雞、鴨胰各1條,煮湯代水煎藥。

二診:服藥19劑,頭暈痛及失眠均見好轉,血壓已降至16/12千帕(120/90毫米汞柱),渴飲尿多,仍本前法,再加藥力。

【處方】

熟地黃各10克

黑元參15克

茅蒼術6克

瓜蔞根

子各10克(同打)

山茱萸12克

生黃芪30克

懷山藥24克

沙苑子12克

粉丹皮6克

甘枸杞15克

五味子10克

夏枯草12克

東白薇6克引:雞,鴨胰子各1條,煮湯代水煎藥。

三診:前方連服20劑,除尚覺乏力之外,恢複正常,擬用常方鞏固。

【處方】

朱茯神

寸冬各10克

甘枸杞18克

紫河車10克

宣木瓜10克生

熟地黃各15克

金狗脊15克

女貞子10克

潤元參15克

鹿角膠10克(另烊兌服)生黃芪30克

懷山藥30克五味子10克

野黨參12克【解讀】

本案糖尿病而兼高血壓,由於腎陰虧損,致使相火妄炎,仿大補地黃丸方,另加白薇、夏枯草清肝;五味子、沙苑子滋腎;瓜蔞子、瓜蔞根清熱止渴。前後共服湯藥39劑,症狀逐次消除,血壓也恢複正常,最後以常方鞏固療效。加紫河車、鹿角膠等血肉有情之藥,滋腎陰補腎陽,以治其本。糖尿病兼有血壓高者,多屬陰陽失調,治療時不須專治血壓,隻治其本,血壓多能恢複正常。

黃芪——山藥(見第226頁)。

蒼術——玄參(元參)

蒼術苦溫燥濕,辛香發散,功專健脾燥濕,升陽散鬱,祛風明目;玄參鹹寒,質潤多液,功擅滋陰降火,瀉火解毒,軟堅散結,清利咽喉。蒼術突出一個燥字,玄參側重一個潤字。二藥伍用,以玄參之潤製蒼術之燥,又以蒼術之溫燥製玄參之滯膩。兩藥參合,一潤一燥,相互製約,相互促進,建中宮、止漏濁、降低血糖甚妙。

蒼術、玄參伍用降低血糖,係施師之經驗,許多人認為治消渴病,不宜用辛燥之蒼術。據施師雲:用蒼術治糖尿病以其有“斂脾精”的作用,蒼術雖燥但伍玄參之潤,可製其短而展其長。根據1936年經利彬·李登榜等研究,用蒼術浸膏試驗於家兔及蟾蜍,證明蒼術有抑製血糖作用,其抑製作用以注射後3小時為最佳。又有藥理研究用蒼術煎劑給家兔灌胃,對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給藥的10天內,血糖不斷下降,停藥後血糖未見回升;玄參試驗於家兔證明有使血糖下降的作用。說明施師應用蒼術配玄參降血糖是有其科學根據的。

施老之高足祝諶予老師在辨證的基礎上,單用蒼術配玄參治療隱性糖尿病,獲得降血糖的滿意效果。可見蒼術與玄參伍用,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白蒺藜——白薇(見第48頁)。

瓜蔞子——瓜蔞根(天花粉)(見第24頁)。

玄參(元參)——麥冬

玄參鹹寒,滋陰降火,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清利咽喉;麥冬甘寒,清心潤肺,養胃生津,解煩止渴。玄參色黑,偏於入腎;麥冬色白,側重入肺,又兼走胃。二藥伍用,一腎一肺,金水相生,上下既濟,養陰生津,潤燥止渴甚妙。

玄參與麥冬、生地黃參合,謂之增液湯,功專滋陰潤燥,善治津液不足,口幹口渴,舌幹紅、少苔等症。

玄參、麥冬伍用,善治糖尿病,證屬“上消”者。蓋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上水不足,必引下水自救,故肺、腎兼顧,最得製方之妙也。

生熟地(生地黃——熟地黃)(見第48頁)。

茯神——麥冬(見第26頁)。

注:雞、鴨胰子煮水代水煎藥,職是髒器療法,以髒補髒是也,用之臨床頗有效驗,至於是何道理,尚待進一步研究。

第三節陰虛血熱

畢某男26歲病曆號53、3、671

患糖尿病兩年,形體漸瘦,小便頻多,口渴思飲,消穀善饑,牙齦時腫出血,甚至化膿,自覺手足心及周身煩熱不適。

舌瘦無苔、舌質暗紅,脈象沉微。

【辨證立法】

上消則口渴恣飲,中消則消穀善饑,下消則小便頻多,三消俱現,消耗過多,遂致形體漸瘦。陰虛血熱,牙齦時腫出血。熱甚渴亦甚,手足心及周身均感煩熱,是為陰血虛之征象。熱鬱於內,不能發泄於外,故症狀雖現陰虛而脈無陽亢之象。熱鬱則沉,血虛則微,未可以脈象沉微遂認為寒證也。擬清熱滋陰,活血化瘀法,舍脈從症治之。

【處方】

金石斛各10克

懷山藥60克

生石膏18克(打碎先煎)

炒丹參

皮各10克

熟地黃各12克(酒炒)生黃芪30克

粉葛根10克

五味子10克

白蒺藜

沙苑子各10克

瓜蔞子

根各12克(同打)

綠豆衣12克二診:前方連服4劑,諸證均有所減,但不能勞累。齒齦未再出血,煩熱亦未現,惟大便稍燥,擬用前法,略改藥味常服。

【處方】

鮮石斛各6克

生黃芪

懷山藥各30克

野黨參12克

白蒺藜各6克

晚蠶沙

炒皂角子各10克(同布包)

生石膏18克(打碎先煎)

瓜蔞子

根各10克(同打)

熟地黃各10克

五味子5克【解讀】

本案為陰虛血熱瘀阻證之糖尿病。以丹參、牡丹皮、生地黃為主力,輔以滋陰清熱之品,用生石膏者,既折其妄炎之勢,又能保陰止渴。血熱既除,當補中氣,常服方中加參、芪,使其氣血調和,療效便可鞏固。

葛根——丹參

葛根輕揚升發,解肌退熱,生津止渴,滋潤筋脈,擴張腦、心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糖;丹參活血祛瘀,化瘀生新,涼血消癰,鎮靜安神,降低血糖。二藥參合,相互促進,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降低血糖的力量增強。用於治療糖尿病,表現有瘀血指征(舌質暗,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瘀滯等)者最宜以及冠心病心絞痛,證屬血脈瘀滯者。

經現代中藥研究,葛根內含黃酮苷(葛根素、葛根黃苷、大豆黃酮苷、大豆黃酮等)及多量澱粉等成分。動物實驗證明,葛根能擴張腦、心血管,改善腦循環、冠狀循環,降低血糖,並有較強解熱作用以及緩解肌肉**等作用;丹參內含丹參酮甲、乙、丙,隱丹參酮及兩種酚類結晶體(丹參酚甲、丹參酚乙)維生素E等。動物實驗表明,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並能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又有鎮靜等作用。

葛根、丹參伍用,為祝諶予老師研究糖尿病用藥配伍經驗所得。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氣陰兩傷,症見三多症狀及舌質紫暗,或淡暗,或有瘀點、瘀斑,或舌下靜脈怒張,或麵部有瘀斑,或有刺痛、疼痛固定不移等血瘀征象。還適用於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而合並有血管病變,如冠心病、脈管炎等。根據臨床表現,還可適當伍以廣木香、當歸、益母草、赤芍、川芎等調氣活血之品,療效更著。

牡丹皮——丹參(見第15頁)。

生、熟地黃(見第48頁)。

金石斛——鮮石斛(見第174頁)。

瓜蔞子——瓜蔞根(天花粉)(見第24頁)。

白蒺藜——沙苑子(見第47頁)。

黃芪——山藥(見第226頁)。

蠶沙——炒皂角子(見第16頁)。

第四節氣陰兩傷燥熱

趙某男50歲病曆號54、8、222

病已數月,身體逐漸消瘦,口幹渴飲水多,自覺胸中灼熱,冷飲始感爽快。小便頻,尿量多,精神不振,體倦無力,尿糖()。

舌苔薄白,脈豁大而空。

【辨證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