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傳染性疾病(外感病) (2)

第一章傳染性疾病(外感病)(2)

紫雪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原為治療溫熱病,邪熱內陷心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抽搐驚厥,口渴唇焦,尿赤便秘等症。施師於本案中取紫雪丹3克,溫開水分2次衝服,意即清熱解毒,退熱止血。

旋覆花——新絳

旋覆花味微苦、辛、鹹,性微溫。入肺、肝、胃經。本品能下氣散結,宣肺平喘、行水消痰、降氣止噫。

新絳《本經》未載,有的醫家認為是緋帛,將已染成大赤色絲織品的大紅帽幃作新絳使用(有謂以茜草印染或以猩猩血、藏紅花汁、蘇木染成者),而陶弘景則稱絳為茜草,新絳則為新刈茜草,用治肝著及婦人半產漏下屬於瘀血者,確有實效。自清朝以後,逐漸廢用,多以茜草代之。茜草又叫茜草根,為茜草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味苦,性寒。入肝經。本品苦寒降泄清熱,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

旋覆花走氣分為主,新絳走血分為要。二藥參合,一氣一血,活血、涼血、止血、止痛之功益彰。

旋覆花、新絳伍用,出自《金匱要略》,名曰旋覆花湯。旋覆花3兩,茶14莖,新絳少許。水煎服。治肝著,症見胸脅痞悶,甚則脹痛,重按胸部可以減輕,初起時欲得熱飲。

海風藤——石南藤

海風藤為胡椒科常綠攀藤本植物風藤的藤莖。味辛、苦,性微溫。入肝經。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疼痛之功;石南藤又名南藤、爬岩香。為胡椒科植物巴岩香的莖葉或全株。味辛、性溫。有祛風通絡、補腎壯陽之效。《本草綱目》曰:“石南古方為風痹腎弱要藥,今人絕不知用,識者亦少,蓋由甄氏《藥性論》有令陰痿之說。殊不知服此藥者,能令腎強,嗜欲之人,借此放恣,以致痿弱,歸咎於藥,良可慨也。”海風藤以祛風通絡為主,石南藤以補腎通絡為要。二藥伍用,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止痛之力益彰。

三、半表半裏案

張某男57歲病曆號53、5、430

身發寒熱已20餘日,曾服藥發汗,汗出又複畏風,全身倦怠無力,不思飲食,小便黃且量甚少。

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辨證立法】

病已20餘日,邪正互爭,寒熱時作,病在半表半裏之間,故服藥雖汗出,而邪仍不得解。小便黃少,苔黃舌紅而脈弦數,說明兼有裏熱,擬和表裏,清內熱,通利**水道之法治之。

【處方】

川桂枝

柴胡各5克

赤、白芍各6克(同炒)酒黃芩10克

連5克炒梔子10克

白通草5克

炒半夏曲

旋覆花10克

6克(同布包)

白葦

茅根12克

炒香豉6克炙甘草3克

赤茯苓

小豆各10克

炒知母6克

煨草果5克

厚樸5克

二診:藥服4劑,寒熱大為減輕,周身舒暢,20日以來無此佳象。尿量增多,食欲稍好。

【處方】

冬瓜

葵子12克

桂枝1.5克

柴胡3克(同炒)

赤、白芍各6克

白葦根18克

炙草梢3克

車前子

草各6克

旋覆花6克

炒半夏曲10克(同布包)

炒黃連5克

赤茯苓

小豆各12克

炒穀

麥芽各10克

焙內金10克

【解讀】

裏有蓄熱,易致外感,外邪入於半表半裏,遂使裏熱更熾,惟以和解兼清裏熱之法方能奏效。初診之方以達原飲、柴胡桂枝湯、梔豉湯化裁,方中桂枝與二芍,柴胡與二黃,葦根與茅根,淡豆豉與梔子,草果與知母,一表一裏,互相配合,桂、柴、葦、豆、草同施逐邪外出之功,芍、黃、茅、梔、知共起斂陰、清熱、涼血之效。清解共伍,體現了施師善用對藥的特點。旋覆花配半夏曲和胃降逆,川厚樸除濕散滿,甘草調和諸藥並扶正。赤茯苓、赤小豆、通草等味利濕,使邪有出路。本方藥味較多,初看雜亂無章,細審方知組方配伍均有法度。

小柴胡湯之應用,王孟英說:“惟風寒正瘧,邪在少陽者,可以按法而投……若溫熱暑濕諸瘧……但執此湯,奉為聖法,則參、甘、薑、棗,溫補助邪,驟則液涸神昏,緩則邪留結痞,且有耗陰傷血而成瘧勞者。”本案雖由外感而致發寒熱如瘧,但因素有蓄熱內伏,臨床構成複雜之證,正如王氏所雲,“非屬風寒正瘧”,故施師不用小柴胡湯,以防“參、甘、薑、棗,溫補助邪”,耗傷津液。古人有“瘧屬少陽”之說,施師抓住邪在半表半裏,兼有蓄熱內伏的病機,取達原之意,以和解為法,佐清熱利濕之品,宣、疏、清、利共施,一診便收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其辨證、立法、組方、配伍俱見巧思。施師治病的風格,於此案中可見一斑。臨床中證候複雜,千變萬化,病人的症狀往往不能完全符合書本上某證某方,遇此情況,施師決不墨守成規,而是靈活運用古法古方,體現了古為今用的特點。施師常說:“決不能湊症狀以命證,執成方以治病。”

赤、白芍——柴胡——桂枝

(1)赤芍——白芍(見第6頁)。

(2)白芍——桂枝(見第2頁)。

(3)柴胡——白芍

白芍酸寒收斂,能斂津液而護營血,收陽氣而瀉邪熱,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瀉肝之邪熱,以補脾陰;柴胡輕清辛散,能引清陽之氣從左上升,以疏調少陽之氣,而理肝脾、調中宮、消痞滿。二藥伍用,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互製其短而展其長。故以白芍之酸斂,製柴胡之辛散,用柴胡之辛散,又佐白芍之酸斂,以引藥直達少陽之經,而起清膽疏肝、和解表裏、升陽斂陰、解鬱止痛之功效。

柴胡、白芍伍用,出自《太平惠民合劑局方》逍遙散。治五鬱(木、火、土、金、水)及骨蒸勞熱最有效。蓋肝為風木之髒,體陰而用陽,性喜條達,以白芍之酸斂養血柔肝,補肝之體製肝之用;以柴胡之辛散補肝之用。二藥參合,剛柔相濟,動靜結合,體用兼顧,互製其短,而展其長,以達升陽斂陰、調和表裏之妙用,故凡肝鬱氣滯,表裏不和諸症均宜使用。

柴胡、白芍伍用,其功效重點為疏肝和血,故臨床上遇少陽證之寒熱者,宜配赤芍。施老臨證處方時,習慣以杭白芍、醋柴胡同炒伍用。其目的是增強疏肝止痛之功效。

白茅根——白葦根(見第3頁)。

炒香豉——炒梔子(見第2頁)。

知母——煨草果

知母苦寒瀉熱,甘寒滋陰,功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草果辛散溫通,功擅溫中燥濕,化濁,截瘧。知母以清裏為主,草果以解表為要。二藥伍用,一裏一表,一寒一熱,一陰一陽,相互製約,相互促進,共奏和表裏、調陰陽、除寒熱、治瘧疾之功。

知母、草果伍用,出自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果與知母同用,治瘴瘧寒熱,取其一陰一陽無偏勝之害,蓋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火也。”《本草正義》:“草果,辛溫燥烈,善除寒濕而溫燥中宮,故為脾胃寒濕主藥。”“按嵐瘴皆霧露陰濕之邪,最傷清陽之氣,故辟瘴多用溫燥芳香,以勝陰霾濕濁之蘊祟。草果之治瘴瘧,意亦猶是。凡是瘧疾,多濕痰蒙蔽為患,故寒熱往來,糾纏不已,治宜開泄為先。草果善滌濕痰,而振脾陽,更以知母佐之,酌其分量,隨時損益,治瘧頗妙義,固不必專為嵐瘴立法。惟石頑所謂實邪不盛者,當在所禁耳。”

筆者體會,知母、草果伍用,治療瘧疾時,宜與常山、青蒿、柴胡、黃芩參合,其效才著。也用於治療表裏不和,乍寒乍熱,寒熱往來等症。

酒黃芩——酒黃連

黃芩苦寒,善於清肺、大腸火熱;黃連苦寒,善瀉心火,除濕散鬱。二藥參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效果益彰。

黃芩清肺火,黃連清心火,二藥用酒製之,意即引藥直奔上焦,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凡口舌生瘡、目赤腫痛、風火牙痛者使用,均有良效。

黃芩、黃連伍用,《醫宗金鑒》名曰二黃湯。治上焦火旺,頭麵腫大,目赤腫痛,心胸、咽喉、口、耳、鼻熱盛及生瘡毒者。

臨證處方,黃芩有枯芩、條芩之別。枯芩體輕主浮,專瀉肺胃上焦之火;條芩體重主降,專瀉大腸下焦之火。黃連大苦大寒,開通散結,清熱燥濕,專瀉心與小腸之火,故為要藥。二藥伍用,相得益彰,大、小腸之炎皆可去之,善治急性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古雲“厚腸止瀉”,實乃消炎殺菌是也。

施師認為,黃芩清肺火,黃連瀉心火,二者取其酒炒,並走於上,清熱解毒之力倍增,除上焦實火之烘熱、汗出、心煩諸症甚妙。

筆者體會,濕熱在裏,黃連善清濕生之熱,黃芩善解熱生之濕,二藥參合,相得益彰。糖尿病檢測酮體陽性者亦有良效。

旋覆花——半夏曲

旋覆花(見第8頁)。

半夏曲為半夏加麵粉、薑汁等製成的曲劑。味苦、辛,性平。本品能燥濕祛痰、和胃止嘔、消食化積、散痞除滿、下氣寬中;旋覆花消痰行水,降逆止嘔,宣肺平喘。半夏曲突出一個“燥”字,旋覆花側重一個“宣”字。二藥伍用,一燥一宣,相互促進,和胃降逆,祛稀痰、止咳嗽甚妙。

車前子——車前草

車前子、車前草均為車前科植物。車前子偏於行有形之水液,車前草長於利無形之濕熱,兼能涼血止血,可治血尿諸症。二藥伍用,清熱利濕、通淋利尿之力增強。

車前子、車前草伍用,係施老習慣使用,諸凡泌尿係統疾病均有良效。筆者體會,車前草宜用鮮品,亦可代茶飲,治尿路結石,宜與海浮石、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益元散參合。

赤茯苓——赤小豆

赤小豆以清熱利濕,利尿消腫,解毒排膿為主;赤茯苓以清利濕熱,利竅行水,寧心安神為要。二藥伍用,相互促進,清熱利濕,利尿排膿,其功益彰。

冬瓜子——冬葵子

冬瓜子以清肺化痰,利濕排膿為主;冬葵子以寒滑利竅,利水消脹為要。二藥伍用,利濕排膿、消腫止痛之力增強。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症以及肺癰(類似肺膿瘍)、腸癰(類似闌尾炎)、懸飲(類似滲出性胸膜炎)諸症。

炒穀芽——炒麥芽

穀芽為稻或粟穀的成熟果實(南方用稻,北方用穀)經發芽後,低溫幹燥而得。麥芽為大麥的成熟種子經發芽後,低溫幹燥而得。

麥芽、穀芽的功效類同,均有啟脾進食、寬中消積、和胃補中之功,故二者常常相須為用,以增強療效。但麥芽消食力強,穀芽和養功勝;麥芽力猛,穀芽力緩;麥芽消麵食,穀芽消米食。至於臨床上的取舍,應以患者平日以麵食為主,還是以米食為主,給予靈活選用。前者宜選麥芽,後者宜用穀芽,若米、麵食各半,可二者同用,其效更佳。

施師臨床運用穀芽、麥芽頗有法度。每遇飲食所傷,食滯不化者,穀芽、麥芽炒焦入藥為治;若胃陰不足,消化無力,沒有食欲者,穀、麥芽生品入藥,用以舒發肝氣,升發胃氣為力。用者宜審。

另外,生品入藥,尚能保持藥物的有效成分,以增強療效。嚐治消化係統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壺腹潰瘍,或熱性病後期和各種癌腫放療、化療後的胃陰受損,胃氣大傷,以致食欲不振者,均可取得滿意效果。

四、熱入血室案

李某女32歲教師病曆號53、5、170

發熱、頭痛、項強4天,經水適至,嘔吐不食,心煩不能眠,甚則譫語妄言,口幹,大便已4日未解。

舌苔外白中黃,脈浮緊。

【辨證立法】

暴感外邪,適遇經至,熱入血室。即應調和氣血,兼以通便。

【處方】

川桂枝

柴胡3克

5克

赤、白芍各6克(同炒)

白葦

茅根各12克

砂仁

豆蔻殼各5克

陳皮6克

酒黃芩

連各3克

香豆豉12克(炒)

川獨活5克

丹參

牡丹皮各6克

炙甘草3克

薑竹茹10克

半夏6克

炒皂角子

晚蠶沙各10克(同布包)

酒川芎5克

蔓荊子6克

二診:服前方2劑,發熱漸退,頭痛減輕,頸項不強,仍感不適,嘔吐止,大便已通,但仍幹燥。

【處方】

赤、白芍各6克

柴胡5克(同炒)

丹皮

參各6克

炒香豉10克

炒梔子6克

酒歸尾6克

酒川芎5克

蔓荊子6克

川獨活5克

苦桔梗5克

萊菔纓

子各6克

鮮茅根

生地各10克

炙甘草3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