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消化係統疾病 (1)

第三章消化係統疾病(1)

第一節嘔吐(食積)

楊某女18歲病曆號53、2、484

昨日午飯後,突然惡心不適,旋即嘔吐,胃脘疼痛,脹滿頗劇,噯氣,稍進飲食疼痛更甚,大便微溏,小便黃,身倦,夜寐不安,月經正常。

舌苔厚膩,脈沉弦。

【辨證立法】

飲食積滯,中焦氣機升降失常,遂有噯氣、惡心、嘔吐、脹滿不適。治以調氣和中,消導化滯。

【處方】

薑半夏10克

竹茹6克

酒丹參12克

藿香

紫蘇梗各5克

吳茱萸0.9克

川黃連2.1克

白檀香5克

廣皮炭6克

雞內金10克(焙)

春砂

白蔻仁各3克(同搗)

香附米10克

炒枳實5克

炙甘草3克【解讀】

經雲:“食則嘔,胃脘病,腹脹善噫,心下隱痛,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也。”張潔古以三焦分別三因:“上焦吐屬於氣,中焦吐屬於積,下焦吐屬於寒。”張景嶽雲:“嘔吐一證,最當詳辨虛實,實者有邪,去其邪則愈。虛者無邪,則全由胃氣之虛也。”秦景明雲:“胸前滿悶噯氣作痛,痛則嘔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此食積嘔吐之症也。”本方以左金丸、溫膽湯、丹參飲加減為主方。藿香、蔻仁調氣和中以止痛,薑半夏、竹茹、炒黃連、枳實、雞內金和胃化滯以止嘔。

2個月後,患者陪同其母來診病時雲:“前病服藥2劑,諸證悉除。”本方可治急性胃炎嘔吐者。

紫蘇梗——藿香梗

紫蘇梗辛香溫通,長於行氣消脹,溫中止痛,理氣安胎;藿香梗氣味芳香,醒脾和胃,化濕止嘔,行氣止痛。二藥伍用,相得益彰,芳香化濁,理氣寬中,消脹止痛的力量增強。

吳茱萸——黃連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心除煩;吳茱萸溫中散寒,下氣止痛,降逆止嘔,殺蟲。黃連苦寒瀉火,直折上炎之火勢;吳茱萸辛散溫通,開鬱散結,降逆止嘔。二藥伍用,有辛開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黃連之苦寒,瀉肝經橫逆之火,和胃降逆,佐以吳茱萸之辛熱,從類相求,引熱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反應,共奏清肝和胃製酸之效,以治寒熱錯雜諸症。

黃連、吳茱萸伍用,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黃連、吳茱萸按照6∶1的比例組成,治肝經火鬱,吞吐酸水,左脅作痛,少腹筋急為疝。肝為風木之髒,氣行於左,應受肺金的克製,方不致過亢而正常生化。本方用黃連瀉心火,使心火不克肺金,肺金不受克,方能有力製約肝木,肝(左)得肺(金)製,所以叫左金丸。《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四》說:“胡天錫曰:左金丸獨以黃連為君,從實則瀉其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茱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並以辛燥開其肝鬱,懲其扡格,故以為佐。然必本氣實而上下虛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從左而製從金也。”

北宋《太平聖惠方》中,黃連、吳茱萸按1∶1比例配伍,稱茱萸圓方,主治虛寒型下痢水泄。黃連、吳茱萸各等份,張景嶽命名為黃連丸。用於治療腸紅便血(大便出血)、痔瘡腫痛等症。還用於治療肝火脅肋刺痛,或發寒熱,或頭目作痛,淋秘泄瀉,一切肝火諸症。

施師認為,寒熱錯雜之證,臨證之際頗為多見。但寒熱的比重,卻是千變萬化,故用藥的分量,也應隨著寒熱的變化而增減。如熱較甚者,多取黃連,少佐吳茱萸;反之寒甚者,則多用吳茱萸,少取黃連;若寒熱等同,則二者各半為宜。

薑半夏——薑竹茹(見第15頁)

砂仁——白蔻仁(見第17頁)

陳皮(橘皮)——枳實

橘皮味辛善行、故能開氣,味苦善泄、故能行痰,其氣溫平、善於通達,故能理氣、調中、燥濕、化痰;枳實辛散苦降,破氣消脹,瀉痰消積。橘皮升多降少,以升為主;枳實降多升少,以降為要。二藥合用,一升一降,直通上下,相互促進,相互為用,行氣和中,消脹止痛之力增強。

施師臨證處方,所用廣皮炭即陳皮炒炭存性,其用意一去其揮發油,減少對胃的刺激,二則解毒,保護胃黏膜,促進炎症的消散。

丹參——檀香

檀香辛香溫通,入肺胃氣分,長於宣發氣滯,暢膈寬中,散寒止痛;丹參味苦微寒,入心、肝血分,擴張冠狀血管,活血化瘀,散瘀定痛。檀香以行氣為主,丹參以活血為要。二藥伍用,一氣一血,氣血雙調,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力量增強。

《本草匯言》:“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本草正義》:“丹參,專入血分,其功在於治血行血,內之達髒腑而化瘀滯,故積聚消而癥瘕破,外之利關節而通脈絡,則腰膝健而痹著行。”《本草述》:“白檀之用,在潔古雲引胃氣上升,進飲食,而時珍所謂治噎膈吐食,不幾能升者又能降乎?東垣所說,白檀調氣在胸膈之上,處咽嗌之間,而《日華子》更言煎服止心腹痛、霍亂、腎氣痛,是則其調氣不止在上焦而已也。總之,元氣根於腎,暢於脾胃,統於肺,由下而升,即得從上而降,蓋原其所自始,義固如是;而胸膈之上,咽喉之間,乃主氣之肺,其所主在斯耳。”

蓋丹參專入血分,以活血祛瘀,安神補心、排膿、止痛為主;檀香專走氣分,以理氣、和胃、止痛為要。二藥伍用,一氣一血,氣血雙調,理氣散結,行氣通脈,活血祛瘀、止痛之力倍增。《醫學金針》中丹參飲即是丹參30克,檀香、砂仁各5克,水煎服,治心腹諸痛,屬半虛半實者。

注:酒丹參即丹參片與黃酒拌勻,悶潤至酒盡時,置鍋上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可增強活血調經之功。

第二節呃逆(胃虛氣滯)

曲某男30歲病曆號51、9、543

兩個月以來,呃逆頻頻,胸脘滿悶,不思納食,大便不暢,睡眠不實。

舌苔白,根部略厚,脈象沉弦。

【辨證立法】

胃虛氣滯,出入升降失其中和,治宜降逆和中順氣法。

【處方】

白芝麻30克(生研)

厚樸

玳玳花各6克(後下)

米黨參10克

炒荷葉6克

赭石10克

旋覆花6克(同布包)

炒蒼術10克

清半夏10克

炒枳殼5克

公丁香3克

幹柿蒂7枚

廣陳皮5克

雲苓塊10克二診:前方服3劑,呃逆大減,仍有時發作,胸脘微覺不舒,食欲增進但仍不如常,大便通暢。

前方加穀麥芽各10克以助胃氣。

【解讀】

呃逆之證,臨床所見以寒熱錯綜者較多,故用藥亦多寒熱相兼。本案以丁香柿蒂湯和旋覆代赭湯加減,降逆順氣為主,佐白芝麻、枳殼、荷葉、厚樸花、玳玳花、穀麥芽潤燥、利胸膈以和胃調氣。施師治呃逆常用白芝麻合群藥取效,時亦有獨用白芝麻30克,生研沏水代茶飲而治愈者。白芝麻潤燥除噎,下通脾約便難,治呃逆噯氣頗有實效。《本草綱目》曰能治嘔呃不止。

公丁香——幹柿蒂

丁香為桃金娘科常綠喬木丁香樹的花蕾及果實。其花蕾叫公丁香,氣香力足,功效較佳;其果實稱為母丁香,氣味較淡,功效較弱,臨床上以公丁香應用較多。味辛,性溫。入胃、脾、腎經。本品氣味芳香,辛散溫通,既能暖脾胃、散寒止痛、降濁氣之上逆,又能溫腎助陽;柿蒂為柿樹果實的果蒂。味苦、澀,性平。入肺、胃經。本品酸斂苦降,善降氣逆,為止呃逆之要藥。丁香以升散為主,柿蒂以澀斂下行為要。二藥伍用,一散一斂,一升一降,相互製約,相互為用,溫中散寒,和胃降逆,止呃逆甚妙。

丁香、柿蒂伍用,出自《濟生方》柿蒂湯。治療胸滿嘔吐,呃逆不止。清·黃宮繡《本草求真》說:“柿蒂味苦氣平,雖與丁香同為止呃之味,然一辛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熱兼濟之妙。如係有寒無熱,則丁香在所必用,不得固執從治,必當佐以柿蒂。有熱無寒,則柿蒂在所必需,不得泥以兼濟之必雜以丁香。是以古人用藥,有合數味而見效者,有單用一味而見效者。要使藥與病對,不致悖謬而枉施耳。”筆者認為黃氏之說有理,“要使藥與病對”為治病的關鍵,丁香與柿蒂參合,運用於寒熱錯雜的呃逆,臨證不可不辨,否則無效。若兼虛者,伍以人參(黨參代之亦可)、生薑,其效更佳。

旋覆花——赭石(見第39頁)。

厚樸花——玳玳花(見第21頁)。

蒼術——白芝麻

蒼術性溫而不燥,健脾平胃,燥濕化濁,升陽散邪,祛風濕;白芝麻多脂而潤,補虛潤燥,補肝腎,通血脈。二藥伍用,以白芝麻之潤製蒼術之燥,可謂一燥一潤,相互製約,互製其短而展其長,潤燥降逆甚妙。

根據施師之經驗,亦可單取白芝麻15~30克,研為細末,用滾開水浸泡半小時服下,仍有顯效。劉宗厚曰:“呃逆有虛有實,有火有痰,有水氣,不可專作寒論。”蒼術、白芝麻作用對藥適用於虛證是也,切不可妄投。尤其對於胃氣將敗、呃逆不止,用之甚宜。

呃逆一證,辨證準確實屬重要。曾遇一風濕性心髒病男性患者,突然呃逆半月餘不解,投以旋覆花代赭石湯、丁香柿蒂湯、橘皮竹茹湯等,未見少效;詳查病情,職是氣機不調之故,以柴胡疏肝散加味,主取柴胡、杭白芍、川芎、陳皮、香附、薤白、杏仁、桔梗、枳殼、甘草,藥服3劑,呃逆頓除,觀察半年,未見再發。

馬寶——沉香

馬寶為馬科動物馬的胃腸道或**中的結石,可清肝鎮靜(驚),化痰,解毒,平上逆之氣;沉香為沉香樹含樹脂的心材,因置於水中則下沉而得名。本品辛苦芳香,可降氣平喘,溫腎助陽,溫中止痛。馬寶鎮靜平上逆之氣為要;沉香善於沉降,直達入腎,能引逆上之氣歸於下宅為要。二藥伍用,相互促進,降逆之功倍增。

根據施師經驗,臨床上習慣用馬寶、沉香各等份,研為細末,每次服0.9~1.5克,白開水衝服,每日服2次。

馬寶、沉香伍用,原為治療胃氣上逆而設,若與旋覆花、赭石合用,其效更彰。治療食管癌時,施老常與旋覆花、赭石、桃仁、杏仁、茜草根、牛膝伍用,亦可與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諸藥參合,以資提高療效。

注:米黨參即用米作輔料炒黨參,用以增強補氣健脾之功。

第三節胃陰不足納呆

秦某男45歲病曆號51、7、554

經商十數年,往來南北,飲食起居無有定時,食欲漸減,遂致不知饑餓,雖有佳肴亦不欲食,懶言、倦怠、精神大不如前。

舌苔薄白,脈緩而細。

【辨證立法】

脾胃為後天之本,人受水穀之氣以生,勞倦思慮,耗傷津液以致脾胃失調,運化功能紊亂,致使胃納呆滯,擬調氣機養胃陰生津液為治。

【處方】

烏梅肉5克

宣木瓜10克

綠萼梅10克

炒荷葉6克

野於術10克

雞內金10克

金石斛12克

生穀

麥芽各10克

北沙參10克(米炒)另:西洋參4.5克(燉濃汁兌服)

二診:服8劑,能稍進飲食,自覺精神較好,前方續服。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