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花未全開月未圓:給自己留個缺 (2)

第五章花未全開月未圓:給自己留個缺(2)

中國的讀書人,一般都有極強的官癮、政治癖,從政、幹政、議政的熱情特別高。讀書是進身之階,讀了書就一定要當官,當不了官,或當官退下來,也不能忘情於政治。所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雖身在江湖之上,卻心存魏闕之下。這跟中國的讀書人——一般稱“儒”——的起源有關係。

儒家源於術士。《說文》上說:“儒,術士之稱。”《禮記》中注:“術,猶藝也。”《列子·周穆王篇》中說:“魯之君子多術藝。”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儒”就是術士、藝士,也就是嫻習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的人。

“儒”起源於藝士,既不是受壓迫的農民,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是以“藝能以友教貴胄間者”。這就相當於日本幕府時期的武士,必須依附於某個幕府將軍。“儒”的這種社會地位,就決定了其與王權的合作性質,隻有通過與統治者合作,他們才能安身立命,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比如孔子說:“鬱鬱乎文哉,吾從周。”這恰好體現了儒家在其精神實質上是要與王權結合,以建立一個以仁為精神的“政治理想國”。因此,儒家與王權,基本上是一種彼此依存的關係,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等理想必須通過與王權結合才能實現。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中國的讀書人都跟他們的老師孔老夫子一樣,是天生的政治迷了。但政治這個遊戲可不好玩,“伴君如伴虎”,弄不好就會引火焚身,偷雞不成蝕把米。夫子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了,所以他告誡後世的讀書人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如果沒有職務,先謀其政,任何的命令指示都出師無名,名不正則言不順,結果必適得其反。比如,現實中很多人熱衷於談論政治,關心政治,並試圖從事政治,雖然他們很多人“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但隻是留於口頭,沒有去爭取一個合適的職務,沒有或難以付諸實踐,施展自己的才華,最終隻能落個老死餘生、空懷壯誌。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從側麵說明了這個道理,造反不是吟詩作畫,是暴力活動,要推翻反動政權,首先要有軍權,要有軍隊,一個文弱書生,沒有這些武裝,如何完成自己的抱負?這句俗語深刻地闡述了“不在其位,謀其政”的最大弊端——那會讓你掉腦袋的!

所以,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參與、考慮、過問這個職位上的政事,不要越職侵權。如果不把份內的事處理妥當,就屁顛屁顛地去管別人部門的事情,這不但沒盡責任,還擾亂別人,容易引起人事問題。

所以孟子補充發言道:“位卑而言高,罪也。”職位低的人議論職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務,就容易獲罪。沒有位子,就不要進入操作狀態,做各種可行性研究。比如你不是校長,隻是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學校的大事,你就不能管。要關心,你也隻能從一個普通教員的角度關心一下;並且更要注意關心的“度”,太熱情了,校長沒準會認為你想搶他的位子呢!

孔子從二十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心,對治理國家的各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分析,也常發表一些自己的獨門見解,一生主張“仁政”。在有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治國之策後,孔子開始了他周遊列國的漫漫人生路,想借此宣傳、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

但天不遂人願,孔子累累受到當時統治者的冷落,也經常有人對坐在馬車裏的孔子冷嘲熱諷一番,甚至有人說他就像一條喪家之狗。

倍受打擊的孔子認為自己的政治主張得到不實現,首先的原因就是自己不在其位。不在位子上,就沒有實權;沒有實權,就沒辦法發號施令、治理天下,展現個人的才幹。現實是殘酷的,光靠“不在其位,謀其政”理想方式,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

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提倡“權責利”分明,企業的經理人首先須得到股東授權,得到管理權限與企業資源,明確義務,分清責任,開展工作,同時根據其權利義務的大小給予相應福利待遇,企業的這些作法是與孔子的思想相吻合的。

大凡職責分明的企業,規模越大,運作起來更有效率,因為他減少了濫芋充數的人。中國人講究出師有名,有了權限,就可以配製所掌握的資源,可以清除阻礙工作進程的各種勢力,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事盡其美。

反之,如果“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典型的玩忽職守了,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孟子說:“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地位低下卻議論朝廷大事,這是罪過;身在朝廷做官,卻不能以民為本,實現自己的報複,這是恥辱。這樣的人,誰都痛恨的!

但說來也奇怪,真要輪到自己蹲到了“茅坑”上,突然之間竟也“便秘”了!說到這裏,我想起了電影《沒完沒了》裏麵的阮大偉喝多了躺在床上的戲,有人問他:想吐嗎?他笑著說:想吐……我也不吐;十三……路易的;八千塊錢一瓶——我舍不得吐。

一個是舍不得拉,一個是舍不得吐,二者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總是很奇怪的動物,同樣的東西,屬於跟不屬於自己,其態度竟有如此之差別。這就像男人對女人的態度,沒得到之前,看得比仙女還珍貴,一雙芊芊玉手、一對楚楚櫻唇,怎麽能在廚房裏幹粗活呢!得到之後,卻說自己被騙了,這根本不是冰清玉潔的仙女,而是燒火做飯、嘮嘮叨叨的婦人!

4.人生的一種境界:花未全開月未圓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困惑:父母對孩子關愛得無微不至,卻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常常做出彼此傷害的事情來;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係,卻常常適得其反。

為什麽會這樣?

怎樣的關係才是恰到好處的呢?

孔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為什麽兩個人很親密,卻不是相處的最佳狀態呢?

孔子的學生子遊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術語,叫做“刺蝟法則”,就是說這個問題的。

為了研究刺蝟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它們隻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後,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各自分開了。

可天氣實在太冷了,一會兒,它們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

挨的太近,身上會被刺痛;離的太遠,又凍得難受。就這樣反反複複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紮。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這就是有名的“刺蝟法則”,它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隻有合適的距離才能讓彼此感覺舒服:

距離太遠,缺少必要的交流與信任,對方在彼此心目中隻是一個模糊的形象,不了解,情就淡漠了,心就隔閡了,也就無法成為知己;

距離太近,同樣也很危險,沒有距離、沒有秘密,往往讓彼此看到對方身上的缺點,往往會打破那種“看上去很美”的感覺。

人的心理變化是一個很微妙的曆程,酒肉朋友我們都知道,也不會在真有困難的時候想起來。任何兩個人的關係,都需要一定的距離。就像一杯水,太涼了寒心,太熱了燙口,隻有適度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親切而不曖昧,淡雅而不冷漠——親而不密,淡而不疏,也許這樣,才是最好的距離。

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尤其是都市裏,原來的大雜院都拆了,建成了單元樓,串門聊天、吃百家飯已經成為了曆史。往往是同在一個單元裏邊住了三四年,鄰居都認不全。

正因為周圍人際關係的冷漠,加重了我們所信賴的幾個朋友身上的負擔。你會覺得:我的好朋友應當對我好一點,我也會自覺地對他好一點;你們家有什麽私事,比如兩口子打架了,為什麽不告訴我呢?我可以給你們調停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距離過近,必然要傷及他人。那麽,應該怎樣與朋友相處呢?

子貢曾經問過他的老師,孔夫子告訴他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看到朋友做不對的事,你要真心地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與好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不要什麽樣的事都大包大攬,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那麽,對待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親密無間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間、夫妻之間、戀人之間,也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嗎?

心理學上說現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是說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這種行為,常常會使愛成為一種借口,一種負擔。

夫妻和戀人之間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麵:一個對另一個說,你看看,我就為了愛你,放棄了什麽什麽;我就為了這個家,才怎麽怎麽樣,所以你必須要對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親也經常會對孩子說:你看看,自從生了你以後,我工作也落後了,人也變老變醜了,我一切都犧牲了,都是為了你,你為什麽不好好念書呢?

這些都是“非愛行為”,它是一種以愛的名義進行的強製性的控製、掠奪,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是對他人人格和尊嚴的侵犯。

西方的孩子獨立的一般都比中國早,因為他們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關係。雖然世界上大部分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但父母對孩子的愛,卻是以分離為目的的。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無論父子母女之間,還是多年夫妻之間,一旦沒有了這種距離、這種尊重,越過了這個尺度,離疏遠甚至崩潰就不遠了。

這種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一點餘地的距離,非常像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美好的東西一旦得到,到達了頂點之後,這種美好就會漸漸流逝。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如果過於快樂,人就會迷失在其中——樂極生悲;如果事物太美好了,它必定會開始敗壞。這就是自然循環的大道,任何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朋友之道,親人之道,亦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