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樹挪活變死,人挪死變活 (2)

第四章樹挪活變死,人挪死變活(2)

“與賤者言,依於謙”

與地位卑賤的人溝通、交流應當謙虛,因為他們一般都比較自卑,這樣會讓他們感到你對他的尊重。

“與勇者言,依於敢”

與勇敢、直率的人溝通、交流,應表現出對對方氣魄的欽佩,同時還應當表現出你的勇敢與直率,為他“鼓而呼”。

“與過者言,依於銳”

與犯了錯誤的人溝通、交流,應當給他以信心,鼓勵他“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當然,我們靈活處事,並不是說沒有原則。做到“方圓有致”,才是正確的處世之道。我們可能認為孔子過於正統、嚴肅,甚至還有點迂腐,其實不然。

雖然孔子是一個特別講究規矩的人,特別講與人交往的“禮”,比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但是,因此就說孔子是一個隻知道讀書而不會生活的老夫子,未免有點偏頗。其實,孔老夫子一點都不陳腐,不但不陳腐,他還是一個靈活處世的高手。

《論語·鄉黨篇》裏記載了孔子人情味十足的一個小細節:有一次,孔子從朝廷回來後聽說馬棚失火了。他第一句話就是“燒傷人了沒有啊”,而沒有問燒死了多少馬。

還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四個學生聊天,讓他們談談自己的誌向。有人想做軍事家,有人想做經濟學家,有人想做外交家,孔子聽了,都不置可否。最後曾點說,他的理想是在暮春三月,輕裝出發,約了一幫好友親朋,到河裏去遊泳。遊累了就坐在樹下乘涼,最後一路高歌而回,豈不快哉!

孔子聽罷,喟然歎曰:“我和曾點想的一樣啊!”孔子這一歎,活脫脫歎出了一顆灑脫、天真之心。這樣有真性情的人,待人處世能像木頭疙瘩一樣不開竅嗎?

翻翻古代聖賢的書,我們會發現,和其他人相比,其實孔子的思想還是比較積極活潑的。因為要參與社會,就必須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尤其孔子還要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交際的技巧是不能不掌握的。

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孔子也是因材施教、不同對待。《論語·先進篇》裏有一段精彩的對話。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用我們現代話來說就是:

子路問:“聽到什麽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世,怎麽能聽到什麽就行動起來呢?”

冉有問:“聽到什麽就行動起來嗎?”

孔子說:“聽到什麽就行動起來。”

公西華說:“仲由(子路)問聽到什麽就行動起來嗎,您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世,怎麽能自作主張呢’;冉求問聽到什麽就行動起來嗎,您卻說‘聽到什麽就行動起來’。我不理解您為什麽這樣,所以冒昧地請教。”

孔子說:“冉求平時做事縮手縮腳,所以我鼓勵他勇進;仲由平時好勇過人,所以我讓他謙退。”

如何對待朋友,孔子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可能會覺得,如果真對朋友好,那就應該肝膽相照、兩肋插刀、仗義執言,有什麽說什麽。孔子不這麽認為,他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可以同這個人講的話,你卻沒有講,這是失掉了朋友之誼;不可以同這個人講的話,你卻告訴他了,這是說錯話。有智慧的人在與別人交談中,能夠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說錯話。

關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就是孔子,多麵的,靈活的,可愛的……但絕不是一個迂腐的“老夫子”。

3.箭欲遠發,必彎強弓:以退為進闖難關

抗美援朝時期,一支滿載炮彈的誌願軍運輸車隊正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道向前沿炮兵陣地進發。突然,山頂傳來“砰砰”兩聲槍響。司機們知道是空襲警報,於是開足馬力向前麵的隧道衝去。

但是,由於隧道不長,最後一輛卡車無法進入,隻好開向旁邊的一個山洞。誰知,山洞口比卡車頂部低了一兩公分,致使卡車怎麽也開不進去。當時,遠處已經傳來了敵機的嗡嗡聲,情況萬分緊急。該怎麽辦呢?司機急得團團轉。

這時候,人稱“孫諸葛”的車隊隊長孫斌跑過來。他的目光從山洞口落到卡車頂部,又從卡車頂部落到汽車底部,一時間也沒有想出什麽好辦法。然而,當孫斌的目光落到司機上下起伏的肚子上時,他的主意來了。他立即把司機叫到汽車輪胎前。

孫斌讓司機趕緊把卡車輪胎裏麵的氣都放掉一些,車身低了大約一兩公分,自然順順當當地開進了山洞。

常言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總說做人要積極進取,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此話誠然,終日消極懈怠、因循度日,難免會陷入苟且虛空之中。但杯子裏的水太滿了,恐怕就倒不進新的水了;月亮太圓了,恐怕就要開始殘缺了。有時候,審時度勢地回避、退讓一下以避實就虛、以進為退,莫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說到“以退為進”,好像隻是以退讓的姿態作為進取的手段,有些狡猾世故、實用主義的味道在裏麵,是一種“術”。其實它的原意是很“積極”、很“正”的,它出自西漢學者揚雄的《法言·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意思是說,過去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深巷陋室而怡然自得,這正是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世上很少有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啊。

從這個詞詞義的變化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隨著曆史的演進,尤其是工業革命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有一種明顯的重物質輕精神的傾向。人性的東西慢慢褪去,唯物質主義潛滋暗長。這個過程在西方尤其明顯,源於其宗教的衰落。在“五四運動”後,中國人往往從國家主義層麵理解“科學民主”,導致了“科學崇拜”,這從文化的式微中可以看出。尤其到了今天,文化逐漸成為娛樂的代名詞供人消遣。

總之,“以退為進”這個詞是有源於人性的“道”作為支撐的,並不僅僅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術”。人生在世,要有低頭的勇氣,要學會給汽車撒氣。這表麵看是退讓,實則是以退為進。人活著,是要有骨氣,不能隨便屈從於別人,但有時不是什麽原則問題,也可以發揚一下風格——一切就看我們以什麽樣的心態去對待了。

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身處劣勢,戰局不佳,若能知己,便能穩定自己的戰局;如此,雖身處險境,環境凶惡,隻要能忍受一切,便有機會等到反擊之機,所謂百忍成金。

退,不是怯懦,而是一種智慧。懂得謙讓的人,其實是為自己讓路;先低下頭,最後才能抬起頭。尤其當我們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就不得不學會“退”的藝術。比如把功勞讓給同事,並懂得與他們合作;把榮譽歸於上司,以表示對他的尊重和對他培育自己的感激。這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做人的技巧。

而作為領導,有時候也要以退為進,如果運用得好,更能受益匪淺。作為一個團隊的領袖,受團隊內部成員的關注程度肯定會高於一般人。有些人可能對情況不怎麽了解又喜歡亂下結論,甚至出於嫉妒,他們可能會越級告狀,將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扣到領導的頭上。

這時候,作為領導,去找上司辯解或者找告狀的下屬理論、爭得麵紅耳赤,反而會讓人覺得你心中有鬼,即便最後得到澄清也極可能給旁人一種不好的印象,覺得這個領導怎麽這麽沒修養、沒風度,沒一點小事就急得上蹦下跳——更何況有時候你無意之中真的會犯一些錯誤。

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一切無需辯駁。醉鬼在巷裏罵街,千萬莫勸,一勸其必耍酒瘋;潑婦在街頭撒野,莫去圍觀,一圍更增其氣焰。對於莫須有的事情,何必去理會呢,事情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那時候,你不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嗎?

如果你真的犯了什麽錯被下屬揪住了,承認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人家反而會覺得你人格高尚,勇於承認錯誤更易得到大家的諒解。而且一個勇於擔當、光明磊落的人,即使錯又能錯到哪裏去呢?

怕就怕你犯的錯誤不可原諒,是像男人包二奶、女人出院牆那個級別的,對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就隻能打死也不說了。這樣的領導,隻能說是“人不成”了,別人用什麽法子恐怕也救不了了;心壞了,就隻能自救了。

所謂“物極必反”,如果你凡事皆謙讓,一點都不懂得為自己爭取,這往往又會塑造出一種退縮、怯懦的性格,因而缺乏與人正麵交鋒的勇氣。這樣雖然可以保全自己,但同時,也會喪失很多機會。因此,退讓也要講原則,它是一種手段與方法,不是目的和結果。

人生如博弈,每一步,或進或退,無不充滿玄機。不僅要顧全自身的棋子,合理布局,使之攻守兼備,立於不敗之地;更要了解對手的棋子,參透對手的布局,勿使自己落入陷阱。如何進退,何時進退,都是需要思考的。

人生的進退之術,須把握住兩個方麵:一是乘機而進,抓住時機,進要堅決,不可患得患失;二是遇變則退,保全自己,退要果斷,不可猶疑不決。無論是進還是退,其關鍵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量力而行,“貪”與“疑”都是其中大忌。

如果該進的時候不敢進就會失去機會,導致遺恨終生;該退的時候不想退,則會引來麻煩,甚至招致禍患。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是智者的表現。真正的智者,總能在紛繁的人世中淡看雲卷雲舒,閑觀花開花落,左右逢源而進退自如。

4.換個環境,激活人生

《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隻螃蟹離開大海,來到了岸邊的草地上住了下來。有隻饑餓的狐狸路過那裏,就把螃蟹給吃了。

螃蟹臨死的時候說:“我真是該死,按照我的生活習慣,我應該住在大海裏,為什麽我要離開大海住到陸地上來呢?”

萬物相依而生,一定的事物,必定依存於一定的環境。就像草木離不開水,蟲鳥離不開樹,我們每個人的長處和優勢,也必定是和周圍的環境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如果我們不顧後果,脫離了原來的生存環境,原有的長處和優勢可能就發揮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