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樹挪活變死,人挪死變活 (1)
第四章樹挪活變死,人挪死變活(1)
當我們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周圍的人就想找一個籠子,然後把我們裝進去。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想到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確定的,於是為了追求安全感,我們自己找來一個籠子把自己裝進去。但在圍城裏待久了,也不妨出來放放風,看看外麵的風景。
1.多個心眼多條路
社會是一張人際關係網,任何人都不能真正地遺世獨立、超然物外。就算你隱居山林,也不能擺脫人類文明對你的影響,因為在你生下來的同時,人類幾千年的經驗就已經“存檔”在你的大腦中了。
我們看武俠小說,主人公總是在少林寺等深山老林修行習武多年之後,過十八羅漢陣,然後下山。這一下山,故事才真正開幕。人總是喜歡熱鬧的,寺廟裏的清淨、山林中的幽寂,都不是我們想知道的,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俗人”。既然是“俗人”,總不免想聽一些“俗事”打打牙祭,消磨時光。
在這滾滾紅塵中沉浮,就必須與人打交道,而這交道打得好與壞,往往決定了我們在社會當中的位置是高是低。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要跟人打交道,就必須要多個“心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是也。
尤其社會發展到了今天,經過這幾百萬年的進化,人類已經從當初懵懂純情的少女進化成了飽經世情冷暖的老太太,都快成精了,不得不防啊!
除了人本身,我們所生存其中的社會結構也是“進化”得越來越精微複雜、難以捉摸,像城堡一樣讓人難以得其門而入。組織大了,必然也就臃腫、僵化、了,所以許多時候“屁股指揮腦袋”之類的事情的發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這時候,我們更得要多個“心眼”通通氣了,不然,早晚會被氣死過去。氣死了,你又不能找某某某去負責,因為在人家看來,你純粹是“意淫過度”而死——與我無關。沒準人家還要害羞加惱怒地說:我還是雛男之身呢,你這純粹是性騷擾,我要告你去!這時候,你不被氣死,也想去一頭撞死了。
所以,雖然我們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也要相信那都是“人之初”時候的事了,現在怎麽樣不好說,更何況人性當中也有“不善”的成分。總而言之,無論我們做什麽事都應該想清楚,要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不能總像喝了酒一樣——亂了“性”。這樣不僅會傷害到自己,更會對以後的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你可能會很輕易地就“原諒”自己對別人犯下的過錯,但人家是否會原諒你,就難說了,沒準人家是一個很“懷舊”的人呢?
那些在生活中春風得意的人,一般都是做人的高手。他們之所以在做人方麵遊刃有餘,他人都願敬他一分,是人家懂得做人之道,是有“心眼”之人。有一個成語叫“狡兔三窟”,是說狡猾的兔子準備三個藏身的窩,這樣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被同樣狡猾的獵人逮住。
這個成語源於《戰國策·齊策四》,原文是: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複鑿二窟。
話說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嚐君門下,有個名叫馮諼的食客。一次他奉命到孟嚐君的封地薛地去收債,臨行時,他問孟嚐君收完債買些什麽回來。孟嚐君說家裏缺什麽就買什麽。
沒想到馮諼到薛地後,假借孟嚐君的命令,將債契全都燒了。借債的百姓對孟嚐君感激涕零,齊呼萬歲。
馮諼回來後,孟嚐君問他:債收齊了沒有,買了些什麽回來。
馮諼回答說:我見相國家什麽也不缺,就缺一個“義”字,因此以相國的名義將契債全燒了,把“義”買了回來。
孟嚐君聽了雖不大高興,但也無可奈何,不好發作。
轉眼一年過去了,孟嚐君突然被齊王免職了,他隻好回到封地薛地去。隻見離薛地還有一百多裏路,老百姓就扶老攜幼前來迎接。孟嚐君這才看到了馮諼給他買的“義”字的珍貴,非常感謝馮諼。
但馮諼對他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但這僅僅使它免於被獵人打死,被猛獸咬死。如今您隻有一個洞穴,還不能安枕無憂。請允許我再為您鑿兩個洞穴。”
於是,孟嚐君便聽從馮諼的建議,帶著車馬黃金到魏國去遊說。馮諼在魏王麵前為孟嚐君說了很多好話。魏王馬上派使臣攜帶許多財物和馬車去齊國,聘請孟嚐君來魏國當相國。
馮諼又趕在使臣之前回到薛地,告誡孟嚐君不要接受聘請。魏國使臣如此往返三次,孟嚐君還是拒絕接受聘請。齊王得知這個消息後,擔心孟嚐君到魏國任職,於是趕緊恢複了孟嚐君相國的職位,並向他謝罪。
就這樣,馮諼為他鑿成了第二個窟。
之後,馮諼又建議孟嚐君向齊王請求賜給先王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廟供奉。這樣一來,齊王就會派兵來保護,使薛地不受他國的侵襲。齊王答應了這個請求。等到宗廟建成,馮諼對孟嚐君說:“三窟已成,現在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為了保護自己,我們要多個心眼;有時候做好事的時候,我們也要多個心眼,這樣才不會好心做壞事,誤人誤己。
明朝有一位呂文懿公,他辭了宰相的職位,告老返鄉,人們都非常尊敬他。
一次,有個鄉下人喝醉了,當著他的麵,把他痛罵了一頓。呂公麵不改色,對他的仆人說:“吃醉了酒的人,不必與他計較。”把門一關,就避開了。
一年以後,這個鄉下人因為吃醉了酒犯了死刑,關進監獄。呂公才懊梅地說:“假使我當時稍與計較,把他送進衙門懲戒一番,是可以做到小懲而大戒的,這樣就不會害他犯死罪了。我當時隻顧自己存心於厚道,想不到卻養成了他的罪惡習性,竟到了這樣的地步。”
我們都知道要懷好心、辦好事、做好人,但不一定出好心就能做成好事,有很多時候都是好心做了壞事。看來,想做一個“好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可能是個“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的問題。
做人,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個永遠的難題。有人講如何如何做人,講得頭頭是道,唾沫星子滿天飛;但真到動真格的時候,沒準就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
所以,“知道”隻是萬裏長征走出了第一步,行動起來才是最關鍵的。做人需要修身立德,這樣才能在“德”上站得住腳;做人要講究技巧,這樣才能做到待人圓融,辦事妥帖;做人更要有本事,這樣才能獲得生存與競爭的資本。
做人是德與智的綜合素質的考量,是方與圓的完美統一。學會做人之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了,事情相應也就容易做好了。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更和諧、更美好,我們的人生也才會變得更精彩。
2.方圓無定,隨機而動:處世要靈活,不能太頑固
一位學禪的年輕人為了尋求智慧,終日奔波,四處參訪禪師。
一天,在山西五台山,他向一位得道的老禪師請教什麽是解脫。老禪師對他說:“在寺門外麵那條上山進香的路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你把那塊石頭搬開,我就告訴你。”
年輕人遵從師命,下山去挖那塊石頭。沒想到,挖得越深,就發現那塊石頭越大。露出地表的,隻不過是十分之一。他試著用力去搬,石頭好像會千斤墜,紋絲不動。
這時候,老禪師來到年輕人麵前,說道:“孩子,不要再挖了。你要的是解脫,而不是這塊石頭。以後,你走在尋求解脫的路上,隨時會遇到這樣攔路的石頭。”
年輕人聞言,麵露幾分畏怯。老禪師見狀,微笑著說:“你何必非要去搬它呢?繞開走,不就是解脫嗎?”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隨時會遇到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來自外太空的小行星,來自他人的冷嘲熱諷。外在的事物,不是我們能控製的,你不能因為下雨了就哭,也不能因為吃飯會噎著而斷食。
所謂“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情是可以確定的”,既然一切都不可預料,又何必終日戚戚然、惶惶然呢?如此,又有何益?
生命是一段或長或短的旅程,行走在途中,我們不能用這短暫寶貴的生命去跟妨礙我們前行的巨石較勁;如果你不能搬動它,何不選擇繞行呢?在沒有路的原野上,你腳下的土地,就是未來之路的起點——隻要你踏出第一步。
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經曆:跟陌生人在一起,總是找不到話題;心裏很崇拜你的上級,嘴上卻不知分寸地得罪了他;朋友遇到了傷心事,你很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勸慰;與客戶談判,卻無意中讓對方識破了自己的底線……
也有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感歎懷才不遇,感歎生活艱難、世事不公,其實這往往不是因為他們的才華不為人所知,而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靈活處世,如何敬人如敬己。他們或內向,或自負,或木訥,或狂傲,總之就是不能讓別人跟他在一起的候感覺舒服、自然。
所謂“人不輕狂枉少年”,我們天天都在說話辦事,但不一定人人都會說話辦事。一件事能否辦成,很大程度上與說話有關;而一句話說的是否得體,又與一個人的個性、閱曆、修養等有很大關係。所以學習一些說話辦事,靈活處世的技巧,對於我們事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幫助的。
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生活中,與不同的人溝通、交流,應該運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做到區別對待、靈活應對。下麵我們就看一些常用的說話的技巧:
“與智者言,依於博”
與有智慧的人溝通、交流,你需要有廣博的知識,讓他能夠從你的言談中有所獲得或得到啟發。
“與拙者言,依於辯”
與笨拙的人溝通、交流,你需要幫助他理順觀點,辯清是非。
“與辯者言,依於要”
與能言善辯的人溝通、交流,你需要傾聽,並從他的言談中有所獲得。
“與貴者言,依於勢”
與高高在上、氣勢逼人的人溝通、交流,你需要具備充分的自信,切不可在氣勢上輸給對方。
“與富者言,依於雅”
與有錢的人溝通、交流,千萬別談錢和物質生活方麵的話題,可以談點“高雅”的,如文學、哲學、藝術等。
“與貧者言,依於利”
與窮苦的人溝通、交流,來點實際的小恩小惠比較實在,或者給點生財之道的建議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