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華民俗民風 (6)
第三章中華民俗民風(6)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適合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係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古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因為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所以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設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被迫流亡。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身邊隻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有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即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重耳做上國君後,封賞了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他麵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卻被介子推婉拒。晉文公隻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隻見大門緊閉。經打聽,方知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命禦林軍上綿山搜索,未果。於是,有人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麵點火,留下一麵,大火起時介子推就會出來了。晉文公於是下令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這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有片衣襟,上麵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晉文公悲痛地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止煙火,隻吃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率領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死而複活,千條綠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複活的柳樹,像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下一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完畢後,晉文公把複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訓練武士。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兩種:
1紀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當時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因此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為的是讓魚鱉蝦蟹吃飽,以避免它們咬壞屈原的身體。人們見後紛紛仿效。有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這就是後來的粽子。
後來,就有了每年的五月初五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紀念伍子胥。
在江浙一帶流傳著關於端午節的另一個傳說,據說端午節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為報仇,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伐越。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端午節的習俗
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端午食粽: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端午節詩選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夕節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也是古時候姑娘們最重視的日子。
七夕的由來與傳說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一個千古流傳的美麗愛情故事相連,這就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裏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心腸極狠,經常虐待他。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到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隻好趕著牛出了村。
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不知何時才能回家,一個人坐在樹下傷心,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麵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裏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聽後非常高興,於是翻山越嶺,終於找到了那頭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打來一捆捆草,連續喂了三天,老牛才吃飽,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天規被貶下凡塵,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聽後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救了下來,嫂子最後惱羞成怒直接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隻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織女成親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育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下凡,把織女帶回天上。
牛郎雖然傷心,但苦於上天無路,於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了。牛郎按照老牛的話,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馬上就要追上的時候,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隻能相對流淚。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隻好允許兩人於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並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自己也能有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乞巧七夕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