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搞好業務關係——有手腕才有影響力 (6)
魯尼恩定律是奧地利經濟學家魯尼恩提出來的,意思是說競爭就好像賽跑和打架一樣,跑得快的不一定能贏,弱小的未必就會輸。隻有那些笑到最後的人才是勝利者、贏家。
對於職場來說也同樣如此,職場競爭像是一項長距離的賽跑,一時的領先並不能保證最後的勝利,陰溝裏翻船的事並沒少發生。同樣,一時的落後並不代表會永遠落後,人生還有更精彩的舞台,雖然這個小小的舞台上輸了,隻要你的夢想還在,堅持也是職場辭典中一個絕對彪悍的詞,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易放棄,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易認輸!隻要一個人的努力不停歇,隻要他願意付出,積極向上,奮起直追,那麽就一定會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笑到最後,努力到最後,也不是一句虛話,這需要從現在就開始做起,職場沒有童話,所有的成功都是用努力構建的!麵對同樣一個限時完成的工作,為什麽有的人給自己找借口,說三天的時間太短,展示不了自己的才華。還有的人說,我會努力把握我的每一次機會,哪怕它隻有三天。這就是差距。
同時,還要注意自己領先的時候也不要驕傲,如果一味誇耀自己的才華或驕傲自大,而且和同事言談之間顯得盛氣淩人,往往會招來他人的嫌怨,即使自己將來贏了,也會被人排斥、距離拉得很遠,像這樣的情況隻要出現,贏了也是輸了。
不久,小陳和老劉就要公開競選設計小組的負責人了。
小陳和老劉是同部門最被領導看重的兩個員工。而且兩個人各有自己的優勢,領導一直難以抉擇。小陳的優勢是有年輕人的眼光和活力,而且,正規大學本科學位,專業能力非常強,設計作品大膽新穎;老劉的優勢是能夠整合資源,他的作品更多的是走向大眾市場,這兩方麵兩人為公司創造的成就和影響力都難分伯仲。
坦白地說,在工作中,專業知識和資源整合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讓領導陷入了矛盾之中,於是決定讓大家去評判。該把票投給誰,大家也是非常為難的。後來,有一個培訓,大家想,這次可以簡單處理,內心也不用矛盾了,培訓結束後有考試,看兩個人的成績怎樣就可以了,誰分數高,就把手中的票投給誰。
對於這一點,小陳是胸有成竹的,他在大學的時候曾被同學取笑為“考試機器”,不論考什麽,他的書麵表達能力都是一流的,況且培訓的理論知識他本身就非常熟悉。考試對於老劉來說,可是“天梯”,老劉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外語不過關,很多設計理念他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常要用英文表達,就成了他的絕對障礙。
培訓結束,考試一天天逼近了,小陳的心情也越來越好,他認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對於他而言,理解那些英文概念和知識,簡直就是小菜一碟,這次老劉不管怎麽樣,也無力回天了,看到老劉每天都在學習和研究那些令他頭疼的英文,小陳甚至很同情他。
考試終於來臨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那一天,老劉居然沒來考試,原來,考試的前一天,老劉的一個老鄉突然來訪,晚上的時候,老劉陪老鄉多喝了幾杯,睡得太晚,以至於把第二天的考試給耽誤了。
大家都知道老劉的確是一個從不說謊的人,事實上老劉說的也完全屬實,可是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愁眉苦臉的不是老劉,而是小陳,沒有老劉的成績作比較,自己再高的分數又有什麽意義呢?
這一次的評分還是沒有進行,大家不得不重新考慮投票。心靈的天平出現了搖擺的時候,老劉的優勢就凸顯了出來,他平時待人寬厚,平和好相處,不像小陳那麽自以為是,所以最後的評比,老劉以絕對優勢勝出!
不是所有的事都按常理出牌,很多的偶然,必然;很多的機遇,變化,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敢斷言,成功,在最後的時刻!
心理學專家支招
想要在職場笑到最後,就需要將自己的眼光調遠到未來一年甚至十年去思考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買手機的時候,要考慮到手機的更新換代。如果貪圖便宜,隻想著現在少花一些錢而買了已經要被淘汰的產品,不僅很快就要被淘汰,而且維修、換配件也有可能產生問題。還不如多花一些錢來購買功能時尚、相對流行的商品,相對減少了更新換代的費用。
職場發展需要有長期的眼光,在變幻莫測的職場,每一天都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每一天都決定了你是否能擁抱成功。想要笑到最後,就要從現在開始,從正確心態的培養開始,要懂得分析自己的現狀,給自己設立一個有挑戰性的職業目標,了解自己的潛能,找到不足。
還要用謙虛的心態去發現和彌補差距,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職業描述,以此來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
冷熱水效應——做“功夫熊貓”,製造驚喜
冷熱水效應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準備一杯溫水,保持溫度不變,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熱水。先將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熱;如果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會感到溫水涼。
同一杯溫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就是冷熱水效應。這種現象的關鍵,是因為人人心裏都有一杆秤,隻不過是秤砣並不一致,也不固定。隨著心理的變化,秤砣也在變化。當秤砣變小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大,當秤砣變大時,它所稱出的物體重量就小。人們對事物的感知,就是受這秤砣的影響。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善於運用這種冷熱水效應,就能輕鬆給自己迎來好人脈!舉個例子來說,人們去聽一場講座,如果演講人登上講台,就毫不謙虛,吹噓自己如何了不得,這樣無疑給自己設置了很高的門檻,萬一令聽眾失望,大家就有可能將其看得一無是處。
但是如果演講人非常平和,開場就真誠地介紹自己,而且懇請聽眾對自己演講中意見不合的地方,不要太計較,如果這麽一說,聽眾心中的期望值變小了,簡單樸實的演說反而就能打動聽眾,贏得熱烈的掌聲。
職場中同樣如此,電影《功夫熊貓》中熊貓阿寶樂觀的態度、堅強的品質就很值得人們學習。每個職場人,都要對自己有信心,然後再利用冷熱水效應,用“後發製人”的方法獲得成功。這就是在不能以強大的氣場震撼別人的情況下,采用另一種方式,那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方法,先壓低別人的期望,然後再給大家製造出巨大的驚喜!
劉偉強的工作是汽車銷售,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
無論見客戶還是給顧客試駕,他都非常認真,按照他的業績,每月都能賣出幾十輛汽車,深得公司經理的賞識。
同時,劉偉強也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他發現汽車銷售淡季快到了,根據預計,他下個月隻能賣出10輛車。
於是,深懂人性奧妙的劉偉強對經理說:“由於銀根緊縮,市場蕭條,我估計這個月頂多賣出5輛車。”經理歎了口氣,但是他也明白這種情況是難免的,於是他對劉偉強的看法表示讚成。
果然,一個月過後,汽車淡季來臨,銷售旺季那種不停地訂貨調貨、不停地賣貨的動人情景早就在不知不覺中煙消雲散,代之而來的是門庭冷落車馬稀,很多同事都產生了強烈的失落感。汽車銷售進入停滯不前,現金流減少的狀態,但是,劉偉強依然采用了最積極的態度來應對。
有一天,他還沒吃飯,就接到電話,一個客戶說:“劉偉強先生,你中午不用來我公司簽約了,我一個朋友也介紹了一個汽車銷售員和我認識,我已經決定和他簽約了。”
聽到客戶的電話,劉偉強馬上飛車到客戶家。到了客戶家,他就一直坐在客廳裏狂談自己汽車的性價比。
劉偉強看到客戶接了一個電話,根據客戶的反應,他知道這肯定是自己競爭對手打的電話,於是,客戶暫時掛上電話之後,他走近客戶的身邊,毫不間斷地和客戶談汽車,後來電話一次次打來,但是客戶都沒有時間接,最後,在劉偉強不間斷的一番解說之後,一輛50萬元的汽車買賣成交了。
靠著這種執著的精神,在這個銷售淡季裏,劉偉強竟然賣了15輛汽車,公司經理對他大大誇獎了一番。
假若劉偉強說本月可以賣20輛,結果隻賣了12輛,公司經理會覺得劉偉強失敗了,不但不會誇獎,反而可能指責他。但是因為劉偉強把最糟糕的情況報告過了,因此當月績出來以後,對劉偉強的評價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心理學專家支招
身在職場就要遵守職場上的規則。把握好工作和性格之間的平衡尺度,把握好個人和集體間的平衡尺度,才能在職場上立於不敗之地。職場不是獨角戲,個性與能力再強也不能超越規則的天花板。一旦給別人留下恃才傲物的印象,一定會招來麻煩。
與人交往的時候,要注意到別人的心理,和“張揚”的人相比,職場“功夫熊貓”更容易給人驚喜,而且,那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人,不會因為過早卷入職場的權利戰爭而失敗,才是最終的成功者。
在工作中怎樣適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同時又能與職場的各方保持和諧並贏得各方的讚賞。這個問題或多或少都在困擾著努力前行的職場人。那麽,究竟應該怎麽辦呢?在職場中,應該利用“冷熱水效應”,在想衝動的時候,保持冷靜,不刻意張揚,就不會給人們形成起點高、能力強的心理定勢,以後每有進步與發展,都讓人看得清楚,覺得此人有發展潛力。人們也不會過早地把他作為升遷競爭的對手,即使他後來進入角逐,人們也會寬容地認為他是勤能補拙、厚積薄發,會對其更加的看好!
這樣,那些懂得職場奧妙的人就能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積累資本,打牢根基,厚積之後,就一定能在職場上一鳴驚人,成就一番事業!
社會背景效應——要學會利用你的“背景”
社會背景效應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反應,就如同人們平常所看到的很多佛像,在圖畫的背景上總會畫上光環,光環的作用就是要給人一種神秘感和莊嚴感。這可以稱之為“後光力量”或“背景力量”。在生活中,人們看待和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常常會自然而然地結合這個人的社會背景,如一個人的工作收入、家庭社會地位等進行評價。心理學家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稱為“社會背景效應”。
如果一個人有著理想的社會背景,人們即使和你初次交往也會比較相信你,從而使交往能順利進行;如果你有不太理想的社會背景,人們在與你交往時就會有所戒備或顧忌,從而影響交往的順利進行。
人們都需要交際,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人可以不通過和別人打交道而獲得成功,這個人就是凡高,但是他的成功是在他死後五百年。也沒有人願意給自己設置交往障礙,所以,正確看待社會關係和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說不定能夠在前方無路的時候,為你打開一扇窗。
艾菲兒是一名成功的女性,有人經常和她開玩笑說,把她這樣的人即使扔到外星球,她也能迅速在外星球打開一條路,和外星人成為好朋友。
艾菲兒的成功,是由於她人生兩次重大的轉折,為她帶來了巨大的突破。成功後的艾菲兒已經能夠坦然地承認,自己踏入社會的時候,孤身一人,幾乎沒人能給她實質性的幫助,但是頭腦為她帶來了轉機。
她畢業後找了很久的工作,以寧缺毋濫的態度挑工作,她看好了一個公司,非常渴望成為那裏的一名員工,可是,那裏的人她一個也不認識。而且,她的學曆隻有大學專科,根本就不具備優勢,甚至都拿不到麵試的機會。
可是艾菲兒不像其他畢業生那樣給人力資源部打電話,而是上網查看公司的網站,找到她感興趣的部門主管的名字。然後,艾菲兒就直接給這名主管打電話,僅僅是為了證明這位主管是不是聯係這份工作該找的人。
做到管理層的人都非常彬彬有禮,每一次電話打過去之後,艾菲兒說明自己是求職者,主管的態度都非常和藹可親,會馬上告訴艾菲兒自己不是要找的人,但是,他可以提供給艾菲兒另一位需要聯係的主管的名字。
然後,機會來啦,艾菲兒在與那位負責聯係招聘的主管聯係的時候,就會提到前麵那位主管的名字:“您的同事××主管建議我跟您聯係。”馬上,這位負責招聘的主管就會認為艾菲兒已經和本公司的主管有來往,具備了一定的社會背景,就會格外留意她。
後來,艾菲兒在這家公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之後,為了更好地發展,她決定給自己更好的平台,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知道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業內巨頭開始招聘,於是非常想應聘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