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搞好業務關係——有手腕才有影響力 (7)
可是當朋友告訴她這個消息的時候,艾菲兒已經錯過了麵試期,雖然碰上這種情形,大多數人都會聳肩歎息:“這次不走運,錯過了時機。”但是當想到這個公司公開招聘崗位的難得,和巨額收入的時候,艾菲兒還是決定運用已有的一點點關係接近該公司。
艾菲兒的父母有個鄰居是這個公司的董事,坦白地說,這樣的關係屬於社會關係中最淺薄的關係,而且也不屬於艾菲兒的獨特背景,這名鄰居也不可能給艾菲兒特別的實質性幫助,但是艾菲兒有辦法讓這一點點的關係幫助到自己。艾菲兒馬上給這名鄰居打電話,問他如果想在這裏找份工作該跟誰聯係。這名鄰居很熱心,給了艾菲兒幾個人的名字。
然後,艾菲兒就展開了自己的背景介紹,她給每個人的信都用鄰居的名字開頭——“董事張××先生建議我跟您聯係……”這樣的介紹把艾菲兒從一大堆的求職者中分離了出來,讓她比其他無名的求職者得到更多的關注。
後來,公司迅速地給他回複,也許僅僅是看在艾菲兒“鄰居”的背景關係。最終,艾菲兒得到了與合適的人麵試的機會,並得到了一份心儀的工作。
心理學專家支招
職場背景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地域背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家庭背景等,它涉及種種社會關係,能夠發揮的作用卻往往超過常人想象。它可能讓你平步青雲,為你的事業增添成功的可能性。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創造價值是一種正當的手段,如果一個人沒有強硬的社會關係,那麽請記住,除了血緣關係,一切的社會關係都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去建立。
懂得利用關係,給自己的背後放一個大大的光環你就容易脫穎而出,很多時候別人說,搞關係靠的是金錢和地位,但是另一個事實是,搞關係還需要的是頭腦和想象力,如果這聽起來像精於算計,那真遺憾。可在現實的生活中,在人們的關係網和社會背景下,它就是那麽管用。
平時在工作的時候,不要見到大領導就避而遠之,正確的態度是,了解公司高層的情況,通過各種渠道熟悉他們的情況,這樣,在某個時刻,你就可以低調地而且用隨意和帶有尊敬的口吻談起他們,而不是用仰慕者的態度保持和高層的距離,別人就會以為你真的和高層具備了某種特定的關係。當然,要注意的是,不能刻意炫耀,否則就會馬上被揭穿。用你的頭腦讓背後的光環閃光吧,它一定能給你帶來好運。羅米歐與朱麗葉效應——給自己一道警戒線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還有一個名稱,叫做禁果效應,它來源於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是指互相存在好感的異性之間,受到的外界幹涉越多,他們的感情就會越深。
心理學家德斯考爾等人對類似這樣的愛情進行了科學研究,發現很多時候,父母或長輩過多幹涉兒女的感情,反而使他們之間的愛情也越深。就是說如果出現幹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更強烈,戀愛關係也會變得更加牢固。這種現象就被叫做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感情上的確如此,例如,當一名女性發現自己的男朋友和女同事聊天,就會忍不住查證或者偷看男朋友的聊天記錄,這樣的懷疑反而在無意中促進了丈夫和女同事之間的聯絡和感情,很容易讓事情滑向壞的一麵。
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還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位叫潘多拉的姑娘從萬神之神宙斯那裏,得到一個神秘的小匣子,宙斯嚴令禁止她打開,這反而激發了姑娘的獵奇和冒險心理。
她克製和壓抑自己,但是都沒有用,一種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終於將它打開,於是災禍由此飛出,充滿人間。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應了一句俄羅斯諺語“禁果格外甜”,也就是人們對於不容易得到的東西更容易惦記。
在職場中,禁果效應也同樣適用。很多時候,領導明文規定的條款總有員工觸犯,甚至屢禁不止。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懂得利用禁果效應的人,可以輕鬆地讓別人爭先恐後為自己服務。
曾小米並不像她的名字這麽幼稚,實際上她是一個非常幹練的商場女強人,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她幹練的作風和高效的做事效率,讓很多同事讚歎不已。
有一次,她去找客戶,可是競爭對手正在裏屋和客戶侃侃而談,她的助手表示惋惜,勸她不要激動,可是,曾小米用一個行動征服了所有人,那就是——衝進去!衝進去的她直接開始了對客戶的進攻,不多久,她不但征服了客戶,而且也征服了自己的競爭對手,那個溫文爾雅的同行。
一直以這種雷厲風行態度行走職場的曾小米,慢慢地,人脈變得非常廣,而且,銷售對於她,竟逐漸失去了挑戰性,因為憑借在業內獨特的聲望和自己老道的經驗,談客戶似乎成了一件無比自然和順利的事情,而且,隨著曾小米公司產品的不斷更新和開發,後來的形勢雖然達不到供不應求,可是也以過硬的質量,出現了價格超出同類產品的情況。
有一次,曾小米去參加了一個大型的聚會,來這裏的人,很多都是自己的潛在客戶,瞅準一個時機,曾小米不知不覺地開始和人們講解自己的產品,果然,出現了很多關注公司產品的人。
大家對曾小米的解說紛紛點頭,甚至有很多人當場就主動留下了聯係方式,隻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圍在人群後麵的範先生。範先生很沉默地站在後麵,聽著曾小米說的所有的話,但是沒有一句話讓他的表情有絲毫的波動。
這讓曾小米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於是聚會結束之後,曾小米就主動約請範先生下一次見麵,範先生的表情非常平靜,他禮貌地拒絕了。
後來曾小米又開始約範先生吃飯,她從來不知道請客戶吃飯是這麽難,範先生的冷漠激發了曾小米的鬥誌,曾小米前前後後拜訪了範先生三次,又給範先生打了五六次電話,可是範先生居然冷冷地說他還是質疑產品的性價比,為什麽價格超過同類產品那麽多。
最後,曾小米做了對自己來說非常離譜的事情,那就是在範先生第一次和曾小米一起吃飯的時候,曾小米居然把接近內部價格的優惠給了範先生。範先生沒有任何驚喜,在簽合同的時候,表情還是淡淡的、平靜的。
曾小米不知道的是,範先生回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激動地告訴員工,他居然隻用了簡單的方法,就為公司節約了將近十幾萬的成本,在一片讚美聲中,範先生終於忍不住了自己的“深沉”,哈哈大笑起來!
而可憐的曾小米,從來沒有被任何困難嚇倒的曾小米,居然敗在了自己的征服欲和好奇心上,她知道自己當時簽合同答應的條件有多衝動,她同樣明白這樣的價格,等於給公司的業績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心理學專家支招
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一道警戒線,很多行動應該用原則去衡量,無論自己的內心有什麽樣的理由。在一個客觀的世界中,有時候,真的需要關上你的心門,與自己的思想做個對話,聽一聽大腦的聲音!
誰都不能保證可以永遠控製自己,就像潘多拉控製不了自己,而打開了罪惡的盒子,這時,警戒線的建立就非常有必要,不要給自己任何理由和借口,要用原則給自己建立規矩。
應該走好規矩和自由之間的平衡木,用警戒線提醒自己,線的一端是原則問題,任何時候不動搖,而另一麵端非原則性問題,不要把自己逼得太苦。是一種奇妙的東西,該來的時候就接受它,該走的時候也讓它走吧。配套效應——讓你的職場“裝備”亮起來
配套效應來源於這樣的一個故事,那是在18世紀的時候,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狄德羅。有一天,他的朋友送給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的酒紅色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這件睡袍。可是,當他穿著華貴的睡袍在家裏的時候,突然覺得家具風格不對,發現自己家裏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
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舊的東西先後更新,家具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狄德羅最終感慨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後來,兩百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的朱麗葉·施羅爾把這種現象稱為“配套效應”,也被人們稱作“狄德羅效應”。說的就是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平衡的現象。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們為了達到內心的平衡,追求配套是對的,例如: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商業投資者,想要重新從事一種行業,做一個新的領域,需要一些人力和資金的投入,就要像在做一個新的品牌一樣考慮到配套效應。因為想用以前的舊設施闖新領域的大門是很難的!
個人的發展也同樣如此,很多行為也是配套的。例如一個銷售人員,經常需要約見客戶,和顧客一起吃飯、喝茶,談生意,在當月向公司報銷費用的時候,一個精明的老板可能不會因為你報銷的金額不足一百元而欣慰。他反而會覺得很吃驚,因為這和銷售的行為是不配套的。如果我們是老板,讓我們這樣想象一下,難道一個月,這名銷售人員隻約了一名客戶,而且是吃了一餐簡單的自助餐,就算談了業務和投入工作?其餘的時間,他都用來做什麽了?難道在寫工作經驗總結和工作心得嗎?
這是國內一家著名金融公司舉行的董事會議,參加的董事共有10名,這些資深董事圍坐在橢圓形的會議桌前激烈地討論著決策,大家各自說著自己充分的理由。
可是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的現象。那就是有9名董事都帶了記錄簿和簽字筆,而隻有一個董事,他不但帶了紙筆,而且,在他的麵前,還堆滿了一疊疊的文件資料,經大家目測,這些文件每一疊幾乎都厚達10公分。
這次董事會討論的主題是公司未來發展方針的變更和重新定位,所有的董事都有各自的想法,當意見相左的時候,就互相爭論,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雖然討論了很長時間,但還是難以達成共識。
就在這時,混亂當中,那位攜帶了大量文件資料,卻一直保持沉默的董事站了起來,所有正在發言的董事看到後,都不約而同地以充滿敬畏的眼光,向那堆文件資料行注目禮。於是主席遂請那名似乎是有備而來的董事說幾句話。
這位董事站起來,隨手拿起最上麵的一疊資料,簡要地說了幾句話,便又坐了下來。之後,經過一番簡短的討論,其餘的9名董事均認為那位最後發言的董事雖然語言簡短,但是道理深刻,而且蘊涵著遠見,就一致同意他的意見,紛亂而冗長地爭論遂告結束。
散會之後,主席趕忙過來與這位一錘定音的董事握手,感謝他所提的寶貴意見,同時也對其為收集資料所下的工夫表示敬意。
說到文件,這位董事露出吃驚的表情,說:“搜集文件?這些文件是另一件事情的文件,因為早上出來的時候,秘書讓我過目,而我正打算開完會就出國辦點事,於是順便把它們也帶到了會場。”
主席非常吃驚,於是說:“可是,您手上拿的那一堆文件上的資料是怎麽回事呢?”這位董事還是很平靜地說:“那不過是剛才邊聽各位發言邊隨手記下的摘要。老實說,對這一次的會議,我事前根本就沒做什麽準備。隻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做了短時間的思考,談了一下個人的想法而已……”
心理學專家支招
很多時候,人們都會迷茫於為什麽自己的態度很好,方法也對,而且也具備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卻遭到別人的拒絕。
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尤其是銷售人員,也可以嚐試著從外圍找原因。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玩過積木,玩完了總要推倒,再建築新的房子,或者是高樓大廈,這時候,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非常豪華美觀的大房子,我們推倒它的那一刻,內心會有不舍的情緒,更不忍心下手推翻。而一些搭建粗糙的小房子,每個人都可以毫不心疼地推掉重建。
如果告訴你,工作上很多時候也是這樣的道理,你會不會吃驚?實際上的確如此。如果你是一名女銷售人員,當你約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戶去吃西餐的時候,你的語氣、情緒、技術層麵的東西都控製得非常好,而且,客戶也有購買的需求和,可是那位客戶就偏偏不想和你一起吃午飯,是怎麽回事?
你不知道的是,生活畢竟不是電視劇,職場有職場的規則和玩法,想做職場達人,就要配好行頭——也許,和一個高雅西餐廳不搭配的,正是你的服裝和素顏!
肥皂水效應——三明治的美味溝通,“贏”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