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烽火大地

南京政府既已遷到洛陽,原先代替19路軍拱衛首府的近衛部隊就可以抽出來了。這就是第87師(張治中兼師長)、88師(俞濟時師)和中央教導總隊,可稱為“兩師一總隊”,共計3萬多人,作為總預備隊盡數調往南翔、昆山附近。

如果說19路軍是地方軍中的老大(老西北軍已瓦解,東北軍此時不提也罷),那麽這“兩師一總隊”則是當時中央軍中的絕對王牌。

裏麵部隊的來頭大得嚇人。

兩個師的前身是中央警衛部隊,曾經作為政府的保鏢衛隊重點培養,此時已成為國內最早的德械師。

教導總隊雖然隻是團級建製,論戰鬥力卻能抵得上一個師。因為它不是一般的教導隊,而是黃埔軍校教導隊,裏麵都是黃埔軍校的優秀生。

當然作為一支學生軍,開始也是不怎麽太會打仗的。據參加過中原大戰的人說,那時的教導總隊穿的衣服跟其他中央軍不一樣,結果受到了老西北軍的“重點照顧”,被這些老兵們打得哇哇直叫,連老蔣看了都隻有搖頭歎氣。

可是仗就是這麽打出來的。

到這時候,教導總隊已經從“一年級新生”轉到“老生”了,在戰場上,不是別人“照顧”他們,而是他們“照顧”別人。

按老蔣和何應欽的意思,光這些部隊當然不夠,所以還要調兵。

何應欽致電江西,要把第9師(蔣鼎文師)調到上海附近,以增強中方縱深實力,但是這個命令卻遭到了時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輝的拒絕。

他複電何應欽,希望對方重新考慮調兵決定。

理由是何部長明顯在為難他。

你們既然讓我跟紅軍作戰,那我就得一門心思地幹好這個活兒,現在把部隊都調走了,讓我怎麽打?

誰都知道上海那邊缺兵少將,可我的部隊也不多呀(“江蘇兵力對倭固屬不足,江西部隊何嚐有餘?”)。

因此他說何應欽的這個命令純屬剜肉補瘡,最後隻能落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何應欽是個有名的好脾氣,也沒跟他計較,隻是在幾天後再次發去電報:意見保留,但第9師仍須調出。

熊式輝沒想到隔了這麽多天,何應欽還是不依不饒,拿調兵的事來煩他,簡直要出離憤怒了:

就你們會唱高調,就你們愛國,熊某人不愛。幹脆,你們把我也調到上海去,另派他人到江西來幹這個窩囊差事吧(“輝亦擬請纓抗日赴滬效力,地方之事將請中央另簡賢能”)。

這樣的話,也免得你們以後再說我是落後分子了(“今日而言抗日乃最光榮,不敢後人也”)。

情緒激烈到這個份兒上,就差沒甩烏紗帽了,但胳膊扭不過大腿,最後仍然隻好剜自己的“肉”,同意在陳誠部隊接替後,蔣鼎文師可從江西抽出(“公既屢電,亦自不容攀轅再留,已令其迅速開拔”)。

與此同時,駐杭州的第47師(上官雲相師)、河南的第1師(胡宗南師)也都接到了電令,隨時準備赴援大上海參戰。

除這些老蔣可一手掌握的中央軍外,實際還有一支很少為外人知曉的“隱性”預備隊。不過這個我們可以留到後麵再講。

2月14日,在得知金澤師團已經登陸後,作為總預備隊的“兩師一總隊”合編成第5軍,由張治中任軍長,開赴上海戰場,正式統歸蔣光鼐一體指揮(實際仍由蔡廷鍇負總責)。

張治中(保定軍校第3期)此前是中央陸大,也即黃埔軍校的教育長。無論資曆,還是級別,都不在蔣、蔡之下。

第5軍作為中央軍的絕對精銳,似乎也不應該歸地方軍的19路軍統轄。

看上去,這是一個有些讓人費解的安排,但卻稱得上是老蔣的得意之筆。

因為此時他仍然認為,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能冒跟日本全麵開戰的風險。

對上海戰場,增援一定要增援,而且要把中央軍的主力派上場,但這個秘密不能讓外界知道。

19路軍作戰,你可以把它解釋成為廣東部隊和日軍的衝突,這個事情它就大不起來,也不可能擴大為中日間的全麵戰爭。可要是中央軍明著參與進去,那性質和後果就大不相同了。

我們現在看看這個理由好像很牽強,那時候卻連日本人都深信不疑。因為在他們眼裏,中國一盤散沙,中央歸中央,地方歸地方,是可以不摻和到一塊兒去的。

第5軍歸19路軍指揮,既可以讓蔣、蔡高興一下,又能在增強軍事實力的同時,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在實際作戰當中,張治中和他的第5軍都擁有相當的軍事自主權,對於這種特殊的上下級指揮關係,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隻是不予點破而已。

按照蔡廷鍇的部署,中隊兵分兩翼。

其中,第5軍張治中位於左翼,在江灣以北(不含江灣)經廟行至吳淞一線作戰。

19路軍位於右翼,負責江灣(含江灣)至閘北一帶的防守。

2月20日,在自說自話的“哀的美敦書”到期後,植田下令發動進攻。

新一輪攻守開始了。

“陸軍長老”自然來者不善,他是有自己的一套經的,名字就叫“中央突破計劃”。

其實這個作戰計劃並沒什麽新意,更談不上是什麽奇招,基本上就是沿著下元跌過大跟頭的那條路繼續走下去。

所謂“中央”,指的就是右翼19路軍據守的江灣。與之相應,包括閘北、吳淞就都成了“非中央”,暫時不是“重點照顧”的對象。

俗話說得好,哪裏跌倒的,就要再從哪裏爬起來。畢竟師兄弟一場,做大哥的總要幫小弟把失去的麵子給挽回來。

日本人磨刀霍霍,19路軍將士也沒有閑著,在日本人發通牒的那兩天,他們已經起早貪黑地在前線構築起了堅固防線。

新官上任三把火。植田當然比誰都想贏,而且想快贏,晚了都覺得沒意思。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連兩天,他的金澤師團竟然毫無建樹,打起仗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根本撼不動中隊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