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源平爭亂 (2)
這是治承四年(公元1180年)四月間的事情。同月在石橋山會戰中,源賴朝以三百步騎對抗平氏武將大庭景親的3千人,結果全軍覆沒,他逃入山中僥幸存活下來。然而賴朝並不因此氣餒,他南下安房國重新整頓兵馬,逐漸收攏周邊豪族力量,頗有卷土重來之勢。為了消滅這一毒瘤,當年八月,清盛派長孫平維盛、兒子平知盛等人統率兩萬大軍前往討伐。
這支東征部隊一路搜聚兵馬,在到達駿河國清見關時,兵力已達七萬。當年十月,源氏和平氏兩軍在富士川列陣對峙,源賴朝派大將武田信義率一支奇襲軍趁夜包抄敵後,武田軍在通過富士沼澤時,驚動了聚集在沼澤中休息的水鴨,一時間群鴨驚飛,鳴叫不止。可笑的是,平氏大軍士氣低落,聽到鴨叫,不但沒有警惕,反而誤以為敵軍從背後襲來,竟然一哄而散,落荒奔逃。
平維盛等人狼狽逃回京都,京都百姓做歌傳唱,嘲笑他們說:“富士河穿岩奔騰的水,趕不上伊勢平家的腿。”然而源賴朝並未乘勝追擊,他的目光遠大,看到了自己即將麵對的不僅僅是仇敵平氏,也是群雄並起的一個混亂局麵,隻有趁著平氏大軍退去,加緊鞏固自己的關東根據地,才能在即將到來的爭霸戰中脫穎而出。於是賴朝退回老巢、相模的鐮倉,開始著手構建嶄新的武家政治係統。
首先,賴朝設置了“侍所”,任命親信和田義盛為長官“別當”,他把收攏來的豪族改編為直接從屬於自己的家臣——禦家人,由侍所別當統一管轄和訓練,戰時別當即以“軍奉行”的身份指揮軍隊。壽永三年(公元1184年),他又設置了行政機關“公文所”和司法機關“問注所”,由從京都請來的政治家大江廣元、法律專家三善康信擔任這兩個機構的“別當”。可以說,就在各地勢力廝殺不休的時候,隻有源賴朝穩居關東,一方麵紮實地擴展領土,另一方麵又創建了與平安朝廷完全不同的以武士為主體的新國家體製。
木曾的義仲
不滿平氏統治,從而響應以仁王令旨和後白河院的院宣,向平氏掀起反旗的,並不僅僅是散居各地的源氏殘黨,還包括很多地方豪族,比如九州的緒方、臼杵、戶次、鬆浦,以及四國的河野等。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勢力中,最先冒出頭來對平氏進行致命打擊的,是信濃的木曾冠者義仲。
義仲本是源義朝的兄弟義賢之子,和源賴朝屬堂兄弟。源義賢在家族內鬥中被賴朝的兄長義平所殺,義仲幼年時即被送給了信濃木曾地方的中原兼遠撫養。據說他自小就拉得硬弓,騎得烈馬,勇猛過人。在得知賴朝舉兵後,此人自行元服禮,在八幡菩薩麵前挽上發髻,取名為木曾義仲,隨即揭竿而起。信濃的土豪武士素來信服他的武力,於是一呼百應,迅速集結起一支擁有較強戰鬥力的軍隊來。
據說木曾義仲麾下有弓馬嫻熟、能征善戰的“四天王”,即今井兼平、樋口兼光(此兩人皆為中原兼遠之子)、楯親忠和根井行親,以及中原兼遠之女、日本曆史上罕見的女武士——巴禦前。木曾義仲的正妻應該是中原兼遠的另一個女兒(一說侄女)山吹氏,後來生下繼承人木曾義高,而傳說中與義仲恩愛無雙的巴禦前,其實隻是他的侍妾而已,甚至兩人根本就沒有婚姻關係。
且說木曾義仲很快就占據了整個信濃國,兵勢極盛。平家武士一敗再敗,險隘盡失,於是在此內交外困之中,平清盛驚怒成疾,終於在治承五年(公元1181年)四月咽了氣。繼承平家一門總領位置的是其次子平宗盛,一個普遍認為是無能二世祖的家夥。
壽永元年(公元1182年)三月十日,三萬平家軍在左兵衛督平知盛的率領下,於尾張河西岸殲滅3千大意渡河的源氏部隊,小勝一仗。於是平家氣勢複振,於當年九月下令新上任的越後守城四郎長茂討伐木曾義仲。
城長茂的兄長城助長就是死在越後守任上的,因此長茂感覺此次出兵大不吉利,暗自叫苦。然而平氏既然已經下達了命令,也不容他猶豫退縮,隻好拚湊了4萬人馬,南下殺向信濃國。此時木曾義仲正駐紮在信濃的依田城,城中隻有3千兵馬,按常理完全無法阻擋數量十倍於己的討伐軍。於是義仲召集諸將商議,看是不是要棄城而退,結果部將井上光兼獻上了一條妙計。
源平兩氏爭鬥,為了區別敵我,習慣高舉不同顏色的旗幟,源氏的旗幟尚白,而平氏的旗幟尚紅。井上光兼的計策是:連夜將部隊分成七支,各帶平氏的紅旗和源氏的白旗,在橫田河原附近的山上設下埋伏。
第二日,平氏大軍到達橫田河原,城長茂見到漫山遍野的平氏紅旗,心中大喜,以為這是信濃各地支持平家的豪族趕來支援,於是精神為之一振,大聲疾呼著擁兵向前。就在此時,滿山紅旗在一聲吆喝之後突然全都變成了源氏的白旗,源氏大軍在震耳欲聾的呼喊聲中向長茂撲來。這種心理落差是城長茂所無法承受的,他大吃一驚後撥馬就走,於是戰鬥以木曾義仲的完美勝利而告終。
木曾義仲因此威名大震,正在關東剿滅平氏殘餘勢力,而獨自坐大的源賴朝卻因此感到了危機。於是次年(公元1183年)三月上旬,賴朝興兵10萬,尋了個不相幹的罪名前來征討信濃。眼看源氏內部失和,骨肉相殘的戰鬥一觸即發,義仲隻得以大局為重,把兒子義高送去鐮倉做人質。賴朝也不是傻瓜,知道做事要點到為止,見好就收,就立即退兵。然而賴朝和義仲這兩大源氏勢力從此產生了矛盾,刀兵相見已經是必然的結果了。
暫時穩定了後方局勢,木曾義仲大舉西進,殺向京都。平氏匆忙從關西調集兵馬,於壽永二年(公元1183年)四月,派小鬆中將平維盛、越前守平通盛、但馬守平經正、薩摩守平忠度、三河守平知度、淡江守平清房等6人為總大將,部將340餘名,統兵10餘萬,浩浩蕩蕩地向北國挺進,以迎戰木曾的軍隊。
木曾義仲聞訊,絲毫不敢怠慢,立遣6千人馬在越前燧城布置作戰。燧城是通往越前腹地的門戶,城池堅固,地勢險峻。為了阻礙敵人進攻,木曾軍在適當的河流交匯點築起了堤壩,使燧城之前出現了一個龐大的人工湖。平氏大軍未曾料到麵前會出現茫茫一片汪洋,沒有準備船隻,隻好駐紮在高阜之處大眼瞪小眼地幹發愁。
負責防守燧城的齋明威儀師是個騎牆派,看見平氏勢大,就寫了封信捆在箭上射入敵營,告知此人工湖的水壩位置,並表示願為官軍內應。平維盛見信大喜,於是暗派精良士卒掘開水壩,排幹湖水,在威儀師的接應下攻破了城池。木曾殘兵向加賀方向撤退,平氏大軍順勢攻破林城和富樫城。平維盛由此看到了戰爭和自己功名利祿的光輝前景,立即寫了一封誇大戰績的書信快馬送入京中。一時間,平宗盛以下平氏一門無不歡欣鼓舞,以為天下行將太平。
然而平氏大軍因勝而驕,在越前耽擱了太長時間,使木曾義仲得以及時將散布在四方的部隊聚集起來,分成七路朝黑阪方向挺進。據說木曾軍總勢5萬,於是平維盛調派了7萬精銳部隊,準備翻越砥浪山與義仲決戰。
義仲識破了維盛以優勢兵力在開闊地區進行主力決戰的計劃,決定避其鋒芒,在無法排布大軍的俱利迦羅穀交鋒。他先命機動部隊趁黑夜趕在兩軍之前衝上黑阪的坡頭,在上麵插了30麵軍旗,使維盛疑惑不已,不敢在夜間輕易地爬黑阪,木曾軍遂爭取時間布下埋伏。直到第二天,維盛的部隊才翻過黑阪,而出現在他麵前的,是盔明甲亮的2萬木曾軍……